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何文剑 徐静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8-136,共9页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实行30余年,其能否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增长是一个悬而未决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为此,本文在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以其在1991年和2001年的制度改革为自然实验依据,通过精...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实行30余年,其能否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增长是一个悬而未决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为此,本文在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以其在1991年和2001年的制度改革为自然实验依据,通过精确断点回归模型估计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变迁各阶段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森林采伐管制经历了"无管制"、"全面管制"、"分类管制"等三个阶段,政府管制强度总体呈现递增趋势。断点回归结果显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以及2001年的分类管制改革对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见,1991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在全国层面实施并没能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2001年后国家加大采伐管制力度,即在加强公益林采伐管制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公益林区划面积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森林资源遭受更严重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森林经营者在生存压力或经济激励下可采取"滥砍滥伐"或"俘获"政府等方式突破现有管制,政府一味的加大管制力度反而会进一步刺激森林经营者"超额"采伐行为。本文同时发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归功于重点工程造林项目在全国层面的实施。基于此,认为国家应在限额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弱化政府对采伐许可等管理制度的管制力度,并大力发展林区替代产业,降低森林经营者的山林依赖度,以期从本源上解决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失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管理制度 采伐限额制度 森林资源 管制强度 断点回归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纠纷成因分析——杨家墟村案例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敏新 刘金龙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5,共4页
对福建省邵武市杨家墟村历史遗留林权纠纷及处理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体林权制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权纠纷是农民产权需求的外在表现,原有产权安排制度的缺陷是林权纠纷发生的内因,山林资源... 对福建省邵武市杨家墟村历史遗留林权纠纷及处理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体林权制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权纠纷是农民产权需求的外在表现,原有产权安排制度的缺陷是林权纠纷发生的内因,山林资源稀缺度的提高是诱因,而农民博弈能力的增强则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纠纷 成因 博弈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造林意愿的影响——基于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萍 +1 位作者 彭晓民 王明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58-66,共9页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造林意愿的根本原因,林业税费减免、林业补贴制度促使农户造林意愿转化为造林行为,林权流转、抵押制度缓解了林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对农户造林活动的约束,但制度供给显著不足。而限额采伐制度则增加了农户营林成本,并对森林质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造林 产权 林业税费 林权流转、抵押 限额采伐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均山制的制度机理与效应分析——基于上坪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敏新 刘金龙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山制 初始产权 制度效应
下载PDF
林权改革、林权结构与农户采伐行为——基于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改政策及415户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30
5
作者 何文剑 汪海燕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96,共16页
本文基于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改政策、21个村41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包括林地(林木)拥有权、林木采伐权、林木抵押权与林木收益权在内的林权结构对农户林木采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林改后农户林权状况仍... 本文基于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改政策、21个村41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包括林地(林木)拥有权、林木采伐权、林木抵押权与林木收益权在内的林权结构对农户林木采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林改后农户林权状况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林地经营规模不大,采伐指标获取依旧困难,林权抵押和林业补贴存在较高的门槛。在林权结构中,林地(林木)拥有权、林木采伐权是刺激农户做出采伐行为的两大制度变量,而林木收益权的影响并不稳健,林木抵押权不能刺激农户做出采伐行为。本文同时发现,农户对山林依赖度越大,越会强化产权因素对其林木采伐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户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增加原木供给量,需要进一步落实集体林地承包到户政策,并将采伐指标根据可伐资源量直接分配到农户,同时发展林区的替代产业,设计满足普通林农需求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林权结构 权利量化 林木采伐
原文传递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27
6
作者 何文剑 徐静文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3,97,共10页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用;3应将森林碳汇量等森林生态价值作为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并探索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生态效用的影响;4在计量分析中应注意制度测度偏误、模型变量内生性以及异方差性、截面自相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 林权制度
原文传递
林权改革、产权结构与农户造林行为——基于江西、福建等5省7县林改政策及415户农户调研数据 被引量:26
7
作者 何文剑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对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北等省7个重点林业县林改政策(System)进行分析,研究出对农户造林行为有影响的农户产权结构(Structure),并将权利量化后作为自变量对农户是否造林、造林面积和造林投入(Conduct)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绩效评... 对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北等省7个重点林业县林改政策(System)进行分析,研究出对农户造林行为有影响的农户产权结构(Structure),并将权利量化后作为自变量对农户是否造林、造林面积和造林投入(Conduct)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绩效评价结果(Performance)。分析结果显示:现行林改政策确实起到激励农户造林的作用,但尚未达到促进农户加大林地投资的程度;不彻底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重和扩大权力寻租的负面影响;现行林权抵押制度未能解决农户造林资金缺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改政策 产权结构 权利量化 造林行为
下载PDF
林权改革的增收效应: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文剑 赵秋雅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67,共22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实集体林权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营林收入、非农收入和总收入。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响以及安慰剂检验... 本文在理论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实集体林权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营林收入、非农收入和总收入。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响以及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健性之后,本文结合事件分析法发现集体林权改革增收效应的持续性。同时,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证实集体林权改革不仅实现了劳动力在营林部门与非农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同时增加了农户信贷可得,扩大了林地经营规模,有效提高了农户对营林部门与非农部门的资金投入,因而提高了农户家庭收入。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集体林权改革与农户家庭收入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为促进农户增收、优化农户收入结构、缩小农户收入差距以及防止返贫发生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农户家庭收入 生产要素配置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解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22,共5页
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行全面的法律解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在于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和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是通过制度变革与创新落实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建立低... 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行全面的法律解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在于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和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是通过制度变革与创新落实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建立低交易成本的林权流转制度。提出,在集体林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法律制度是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主体改革 配套改革 法律解析
下载PDF
集体林产权安排与农民行为取向——福建省建瓯市叶坊村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敏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43,共6页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市叶坊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集体林产权安排的制度变迁及农民相应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对我国现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做深刻反省,在尊重社区(农民)愿望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本土化的产权安排模式。
关键词 福建 建瓯市 叶坊村 集体林产权 林权结构 社会参与 农民行为取向 林业经济
原文传递
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的法律界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敏新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7,共4页
重新界定产权是我国历次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题,其对集体林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现行集体林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之一。文章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与法学相关... 重新界定产权是我国历次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题,其对集体林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现行集体林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之一。文章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从界定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三方面阐述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以期为集体林产权制度立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内容 用益物权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股份合作制向均山制的制度变迁——周源村案例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敏新 刘金龙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53,共7页
本文在客观描述周源村林权制度由林业股份合作制向均山制变迁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产权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认为集体林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集体林产权安排必须兼顾农民利益、社区经济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林业股份合... 本文在客观描述周源村林权制度由林业股份合作制向均山制变迁的基础上,对比两种产权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认为集体林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集体林产权安排必须兼顾农民利益、社区经济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林业股份合作制以及拍卖或招投标式的改革相比,均山制发挥了产权排他性、外部性内化以及资源有效配置等功能,能够促进农民利益增加、社区经济发展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多重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股份合作制 均山制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均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7
13
作者 敏新 肖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136,共6页
基于2006年在福建省邵武市的周源、上坪、高南、杨家墟4村,针对农户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的资料,就"均山"的性质、意义、多样化实施模式等进行研究。"均山"是将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初次公平分配给农户的过程,是农民... 基于2006年在福建省邵武市的周源、上坪、高南、杨家墟4村,针对农户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的资料,就"均山"的性质、意义、多样化实施模式等进行研究。"均山"是将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初次公平分配给农户的过程,是农民追求平等权利的结果,也是建立林业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前提。研究显示:"均山"是一种受当地村民欢迎的产权分配方法,实行分户经营,是当地村民长期自愿的选择;资源数量和可控程度对"均山"目标实现程度和模式有重要影响;实行"均山"的村、组,出现了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均山 初始产权 制度绩效
下载PDF
公共地役权在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中的应用与规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萍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地役权本质特性和我国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对公共地役权的制度需要,本文提出:应根据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将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两类。为保证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实质性限制森林生态地役权应...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地役权本质特性和我国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对公共地役权的制度需要,本文提出:应根据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将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两类。为保证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实质性限制森林生态地役权应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支付供役地有偿使用费,数额应等于供役地权利人物权受限的经济损失;供役地权利人不得妨害地役权人依法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地役权 森林生态 权利边界
下载PDF
制度环境、企业家精神配置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文剑 苗妙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共15页
制度环境通过作用于企业家精神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将2009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王小鲁等编制的各省市场化指数相匹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拥有强有力的产权保护与较少的政府干预的区域,... 制度环境通过作用于企业家精神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将2009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王小鲁等编制的各省市场化指数相匹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拥有强有力的产权保护与较少的政府干预的区域,会显著增强企业家生产性偏好,降低非生产性行为发生概率,其中政府管制强弱是影响企业家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而在既定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生产性行为是公司绩效提高的内源动力,现阶段非生产性行为也为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优势。在考察制度滞后效应、解决模型内生性、剔除20152016年样本以及对东中西部样本进行子样本回归后发现,上述结果依旧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 政府管制 企业家精神 公司绩效
下载PDF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权状况研究——基于国家政策法律、林改政策及农户调研数据 被引量:16
16
作者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改变的是农户产权状况,由此影响农户的决策与行为。文章从制度设计角度分析与林改相关的国家法律、中央政策、部门规章规定的农户产权结构,并在对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林改政策,以及21个村、415个农户实地调研...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改变的是农户产权状况,由此影响农户的决策与行为。文章从制度设计角度分析与林改相关的国家法律、中央政策、部门规章规定的农户产权结构,并在对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林改政策,以及21个村、415个农户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林改后农户实际拥有的林权状况。结果显示:林改顶层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制度,经过层层实施,农户的处置权进一步受到限制,农户经营山林的制度成本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 制度设计与制度实施 农户产权结构
下载PDF
社会信任如何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行为?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吉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5-54,共10页
研究目的:依据人际关系亲疏将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理论分析两类信任对农户土地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及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扩展回归模型(ERM)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社会信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 研究目的:依据人际关系亲疏将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理论分析两类信任对农户土地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及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扩展回归模型(ERM)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社会信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殊信任有助于土地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减弱;一般信任有助于土地非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增强。研究结论:中央持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从低效率经营主体流向高效率主体,因此,促进市场主导型的非熟人流转更加符合顶层设计的初衷;本文可以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政策提供证据支撑,市场化进程削弱了特殊信任的熟人转出优势,建设一般信任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信任 一般信任 市场化进程 熟人转出 非熟人转出
下载PDF
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如何影响林农采伐收入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文剑 徐静文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18,共15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采伐管理制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采伐政策及21个村415个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林改后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改后政府的采伐管制强... 本文在理论分析采伐管理制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采伐政策及21个村415个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林改后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改后政府的采伐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该种负向影响是通过采伐量及林木收购价这两个中介变量产生的,即使在林木市场价会降低采伐管制强度对林木收购价的负向作用(中介效应)以及山林依赖度会弱化采伐管制强度对采伐量的负向影响(交互效应)客观背景下,该种负向作用依旧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采伐管制导致设租寻租行为的广泛存在。政府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简政放权"很有必要,具体说即是将采伐指标由县直接分配落实到户,进而可实现保护生态安全和提高林农收入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采伐 管理制度改革 管制强度 采伐收入 简政放权
原文传递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研究——兼论南方集体林产权制度内在机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敏新 刘金龙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24,共6页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变革对山林产权的支配与控制以及导致的各种产权冲突是制度变迁的根源;林业市场化进程与农村社会政治体系的重构加速了集体山林统一经营制度失败的步...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变革对山林产权的支配与控制以及导致的各种产权冲突是制度变迁的根源;林业市场化进程与农村社会政治体系的重构加速了集体山林统一经营制度失败的步伐;农民对集体山林产权需求和博弈能力的提高推动了集体山林私有化进程;初始产权界定、政府行为定位以及农民权能和利益保障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农民 博弈
下载PDF
组织介入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来自江苏省地块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甲 何文剑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等组织普遍介入农地流转,租金影响交易双方的流转意愿,并体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本文在理论分析组织介入对流转租金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江苏省4个县区12个村的地块调研数据,控制地块层面的异质性,采取处理效应模型(...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等组织普遍介入农地流转,租金影响交易双方的流转意愿,并体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本文在理论分析组织介入对流转租金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江苏省4个县区12个村的地块调研数据,控制地块层面的异质性,采取处理效应模型(TE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组织介入对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介入通过交易成本和经营收益两个中介机制对流转租金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组织介入可以减少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提高转入方的经营收益,从而增加农地转入方的数量并放大了农地的需求弹性,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进而提高流转租金。从租金的角度,组织介入解除了流转市场的锁定效应。据此,本文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介入 农地流转 租金 交易成本 经营收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