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相对重力测量数据处理的探讨
1
作者 易天阳 郑兵 +3 位作者 李亚伦 温军军 易松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4-979,共6页
按照《地震重力测量规范》相关理论和细则,对目前所采用的“重力测量电子记簿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存在、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仪器高改正、段差计算、环闭合差计算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格值表 气压改正 高度改正 潮汐改正 零漂改正
下载PDF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夺取新长征的胜利——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
2
作者 《齐鲁学刊》 1979年第1期2+1-6,共7页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人民民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却把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党的民主传统践踏殆尽。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人民民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却把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党的民主传统践踏殆尽。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最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号召我们: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夺取新长征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 毛泽东同志 人民民主思想 民主观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建设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 宏伟目标 四人帮
下载PDF
《聊斋志异》美感探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中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1-98,共8页
在《聊斋志异》中,无疑有许多陈腐、庸俗的内容。例如: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虔诚宣传,对风流艳遇、一夫多妻、富贵荣华的迷恋向往,对儒家纲常礼教的尊崇膜拜,等等。但也几乎无须证明,《聊斋志异》又有着超越时、空限制的美感,不同时... 在《聊斋志异》中,无疑有许多陈腐、庸俗的内容。例如: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虔诚宣传,对风流艳遇、一夫多妻、富贵荣华的迷恋向往,对儒家纲常礼教的尊崇膜拜,等等。但也几乎无须证明,《聊斋志异》又有着超越时、空限制的美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特别是“优美”这一美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 艺术美感 表现形式 性格 明末清初 审美对象 人性 艺术境界
下载PDF
史传影响与中国古典小说民族特征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牛学恕 《齐鲁学刊》 1988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最早闪耀着人类艺术思维的天才火花的,是古代神话。在欧洲,辉煌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它孕育了希腊乃至欧洲的文学艺术。我...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最早闪耀着人类艺术思维的天才火花的,是古代神话。在欧洲,辉煌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它孕育了希腊乃至欧洲的文学艺术。我国上古时代也曾产生过许多神话,但形式是散乱的,片断的,始终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神话故事系列,也从无汇集神话故事的专书,从性质上说,我国古代神话多属于人类早期神话,神话形象是人兽同体,神话内容只具单一的神异性而缺乏必要的社会性,结构形态也较简单,加上我国的民族性格是“重实际而黜玄想”,因而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远不能同希腊神话相比。就古典小说而言,它在文学系统内部受到的最大的影响,不是来自于古代神话,而是来自于本应属于历史著作的史传文学。这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史上都是十分少见的现象。因此,考察史传文学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对全面认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时代 史官 封建社会 专书 中国古典小说 古代神话 史传文学 左传 明末清初 先秦时期
下载PDF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建树 被引量:4
5
作者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3期5-13,共9页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指出蒲松龄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鬼说狐,抉发出了《聊斋志异》创作的最基本的经验;对这部小说的虚构性质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并在小说评点史上第一次指出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具有...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指出蒲松龄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鬼说狐,抉发出了《聊斋志异》创作的最基本的经验;对这部小说的虚构性质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并在小说评点史上第一次指出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真实性不是生活真实或事理真实,而是情理的真实;还在小说理论史上第一次阐述了文言小说集兼收笔记与传奇的合理性及其审美价值。在《聊斋志异》评点者中,冯镇峦是理论贡献最突出的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镇峦 聊斋志异 评点 理论价值
下载PDF
冯镇峦、但明伦等对《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的评点 被引量:4
6
作者 《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4期75-83,共9页
但明伦、冯镇峦的《聊斋》评点比起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来,更重视作品的思想内涵。他们的评点对《聊斋》一书的创作动机、单篇作品的立言本旨、作品中人物的德行等,多有中肯的阐发。
关键词 但明伦 冯镇峦 聊斋志异 思想内容 评点
下载PDF
佛、道影响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连庚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0-128,共9页
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点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正确批判继承古典小说遗产的重要前提。对此,过去谈论颇多,但似乎并没有得出比较全面、深刻的结论。原因之一就是:只注意了表层特征(如有头有尾地叙述故事等)的考察,而没有深入到底里、本... 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点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正确批判继承古典小说遗产的重要前提。对此,过去谈论颇多,但似乎并没有得出比较全面、深刻的结论。原因之一就是:只注意了表层特征(如有头有尾地叙述故事等)的考察,而没有深入到底里、本质;只注意了儒家思想、史传文学等少量思想文化因素对小说的影响,而没有将古典小说放入整个封建社会不断变动的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儒家思想 民族特色 宗教思想 思想结构 道教 小说家 史传文学 佛教 作品
原文传递
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另类”——冯镇峦、但明伦等对《聊斋志异》艺术规律的发掘 被引量:2
8
作者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冯镇峦、但明伦等人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在小说理论史上第一次肯定了文言小说集体例驳杂的合理性及其审美意义;指出了《聊斋》故事的虚构性、志异的深层原因以及取得艺术真实感的主要方法;总结了《聊斋》鬼狐形象兼具"人事之伦次... 冯镇峦、但明伦等人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在小说理论史上第一次肯定了文言小说集体例驳杂的合理性及其审美意义;指出了《聊斋》故事的虚构性、志异的深层原因以及取得艺术真实感的主要方法;总结了《聊斋》鬼狐形象兼具"人事之伦次"和"百物之性情"的复合统一的特点及其塑造方式、审美价值;并对《聊斋》不同于白话小说的一些独特的"文法"进行了分析和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镇峦 但明伦 《聊斋志异》 评点
下载PDF
芸斋小说与古代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5-11,共7页
孙犁晚年创作的芸斋小说,继承、发展了古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并借鉴了古代散文的笔法,可称之为带有散文特点的白话笔记小说。这一创作实践,再次昭示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孙犁 芸斋小说 笔记小说 古代散文
下载PDF
袁凯《白燕》诗及其白燕意象的创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139,共4页
诗人因此而声名鹊起,被人称为“袁白燕”,后世赓和者绵延不绝。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批评。这是一首名实相副的好诗,还是一首十分平庸的作品?本文拟对此诗及有关问题略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诗人 白燕 意象
原文传递
蒲松龄对两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整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良存 《蒲松龄研究》 2000年第3期283-298,共16页
关键词 蒲松龄 反省 文化传统 精英文化 知识分子 相对 存在 芝加哥大学 人类学家 思想家
全文增补中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门类。但它的演进线索远不象短篇小说那样单纯、清晰。在品种、类型上,它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等不同的流派、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的。在艺术质量上,... 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门类。但它的演进线索远不象短篇小说那样单纯、清晰。在品种、类型上,它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等不同的流派、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的。在艺术质量上,除世情小说外,其他流派、系统的作品都没有呈现出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而往往一个系统的最初的作品也就是它的顶峰。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史上的上述特点,给我们总结其艺术发展规律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就长篇小说各个系统而言,虽然常有艺术质量的逆行、倒退现象,但若将长篇小说视作一个整体,则作为古代人民的精神产品之一,它理应体现出发展演进的规律。如果我们将审视的目光从各个系统转向长篇小说的整体,将各个时期各个系统的代表性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条纵轴上,化复线为单线,则很能显示出艺术方法的发展变化,而且其整体趋势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本文就从这个角度抽绎出几个问题,探索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轨迹 我国古代 封建社会 发展主线 倒退现象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历史记载 统治秩序 农民起义 三国演义
下载PDF
读《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
13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 1983年第5期84-87,93,共5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着我国古典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它问世之后,不胫而走,影响是异常广泛而深入的,直至今天,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又陆续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的选本,这部谈鬼说狐的短篇小说集以它特有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着我国古典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它问世之后,不胫而走,影响是异常广泛而深入的,直至今天,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又陆续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的选本,这部谈鬼说狐的短篇小说集以它特有的艺术光采,早已毫无愧色地耸立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艺术世界 蒲松龄 人鬼 作品 浪漫主义 作家 现实主义 王子安 社会政治思想
原文传递
白燕与袁凯《白燕》诗
14
作者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袁凯《白燕》诗应是创作于元末而非明初,该诗寄托遥深而又无迹无痕,并为明清诗坛提供了一个新的诗歌意象——白燕,因而其在诗史上应占有一定地位;后人对此诗的批评多是没有透彻理解的结果。
关键词 明清诗歌研究 袁凯 白燕诗 白燕意象
下载PDF
精详绵密 多所创获——评介《〈聊斋志异〉校注》
15
作者 孙虎堂 《东岳论丛》 2002年第5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校注》 盛伟 文字校勘 注释
下载PDF
儒家伦理道德与古典小说艺术形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学恕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0-95,共6页
儒家思想是绵延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牢笼百代,涵盖万端,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消融在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之中.特别是它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视作天意、天道、天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 儒家思想是绵延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牢笼百代,涵盖万端,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消融在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之中.特别是它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视作天意、天道、天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沦肌浃髓的渗透力量,更是形成我国文化民族特点的基本元?铸造华夏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重要基因.因而,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古典小说 艺术形象 儒家伦理道德 三国演义 儒家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 普遍人性 塑造形象 道德属性
下载PDF
《聊斋志异》情节简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昶 《文学遗产》 1982年第1期91-99,共9页
《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它不但人物奇,故事情节更奇。它的作者驾着幻想的彩翼,“出于幻域,顿入人间”,许多奇思妙想如从天外飞来,但绝不令人感到生硬鹘突;它所写的无数矛盾,种种纠葛,既罩着诡秘神异的仙雾妖氛,又极清晰地映... 《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它不但人物奇,故事情节更奇。它的作者驾着幻想的彩翼,“出于幻域,顿入人间”,许多奇思妙想如从天外飞来,但绝不令人感到生硬鹘突;它所写的无数矛盾,种种纠葛,既罩着诡秘神异的仙雾妖氛,又极清晰地映现出世态人情,给人一种迷离朦胧而又真切如见的艺术美感。它的奇谲幻诞的故事情节离现实是那么遥远,而反映现实生活又是那么深切有力,甚至让人觉得作者对现实的精湛观察只有通过这奇幻的情节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聊斋志异》几乎是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是这部奇书的主要成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故事情节 简论 奇思妙想 艺术美感 现实生活 作者 幻想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语言特色简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学遗产》 198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文学大师毫无例外的都是语言巨匠,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聊斋志异》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生动、形象、精练、优美……这都不是溢美之词,但又总觉得没有切中肯綮,原因在于:只具备这些特点,还不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文学大师毫无例外的都是语言巨匠,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聊斋志异》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生动、形象、精练、优美……这都不是溢美之词,但又总觉得没有切中肯綮,原因在于:只具备这些特点,还不足以形成《聊斋志异》的语言不可以白话替代的状况。王渔洋曾指出《聊斋志异》的语言“或探原左、国,或脱胎韩、柳,奄有众长,不名一格”①,这固然正确地揭示了《聊斋志异》对百家的溶汇、继承,但没有看到它“绝去町畦,自成一家”②的创造性特色,就继承的一面而言,也只是局限于历史上的文言作品。为了说明《聊斋志异》的语言特点,我们不妨先将它与白话小说略加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语言特色 简论 文学大师 语言特点 白话小说 王渔洋 创造性
原文传递
“假象寄兴”与《聊斋志异》的意境创造
19
作者 《齐鲁学刊》 1986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一向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所谓意境,主要是指某些作品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审美机制:既能向读者呈现出情、意、象和谐统一的直接画面,又潜藏着深邃隽永的间接形象、间接意蕴。它根源于作者创作时的自觉的寄兴,... 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一向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所谓意境,主要是指某些作品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审美机制:既能向读者呈现出情、意、象和谐统一的直接画面,又潜藏着深邃隽永的间接形象、间接意蕴。它根源于作者创作时的自觉的寄兴,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描写,而最后呈现在读者的品味、联想、想象之中。古人所谓“象下之意”、“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大量论述,都不同程度地道出了意境的本质。意境创造的理论,滥觞于诗歌,渐及绘画,明代以后,许多论者又以境界、意境作为评价小说、戏剧的标准之一。戚蓼生评《石头记》云:“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意境创造 作品 审美机制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文学史 石头记 神魔小说 非现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