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18
1
作者 成虹 胡伏莲 +19 位作者 谢勇 胡品津 王吉耀 吕农华 张建中 张桂英 周曾芬 吴克利 张玲 彭孝伟 戴宁 唐国都 姜葵 李岩 侯晓华 白文元 王明春 叶红军 刘玉兰 许乐 《胃肠病学》 2007年第9期525-530,共6页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尚少。目的: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三联7d疗法根除H.pylori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91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的H.pylori感染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LCA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LCM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甲硝唑400 mg bid。疗程均为7 d,均行H.pylori培养。H.pylori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行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药敏实验,甲硝唑最低抑菌浓度(MIC)≥8 mg/L、克拉霉素MIC≥2 mg/L、阿莫西林MIC≥1 mg/L判断为耐药。结果:910例患者中,LCA组和LCM组的H.pylori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2.7%和68.6%(P<0.001)。340例H.pylori菌株培养阳性。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LCM组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均敏感和均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84.4%和42.1%(P<0.001)。LCA组对克拉霉素敏感和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91.6%和58.1%(P<0.001)。结论:中国H.pylori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H.prlori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多中心临床观察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疗效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46
2
作者 胡伏莲 成虹 +19 位作者 张学智 安贺娟 盛剑秋 吕农华 谢勇 陈治水 许建明 胡乃中 郑鹏远 张沥 张玲 张声生 陶琳 张振玉 崔梅花 杨桂彬 王邦茂 姜葵 杨强 郜恒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和水团花)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n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的疗效,并观察Hp根除失败患者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对象为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且伴...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和水团花)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n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的疗效,并观察Hp根除失败患者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对象为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且伴有Hp感染的患者,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11个中心56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被纳入,其中男336例。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别将29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荆花胃康组(98例)、含铋四联组(101例)和标准三联组(100例),将266例胃炎患者分为荆花胃康组(130例)和含铋四联组(136例)。标准三联组: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7d(d1~7);荆花胃康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荆花胃康胶丸3粒,2次/d,疗程7d(d1—7),之后荆花胃康胶丸3粒,2次/d,14d(d8~21);含铋四联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疗程7d(d1~7),之后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14d(d8—21);各组入选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Hp根除治疗7d后继续兰索拉唑30mg,1次/d,治疗14d(d8~21)。治疗结束至少28d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并对治疗后Hp未根除患者应用Hp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检测胃黏膜Hp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荆花胃康组、含铋四联组及标准三联组的Hp根除率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别为80.2%(77/96)、89.9%(89/99)、72.2%(70/97)(P=0.007),意向性分析(I,IYI’)分别为78.6%(77/98)、88.1%(89/101)、70.0%(70/100)(P=0.007),其中含铋四联组与标准三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2),而与荆花胃康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炎患者荆花胃康组和含铋四联组Hp根除率PP和IrI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联合 抗药性 中成药
原文传递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4
3
作者 赵景民 周光德 +8 位作者 李文淑 王松山 孙艳玲 杨建法 潘登 张玲 郭顺根 牛建昭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60-562,共3页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为FFBJRGP的临床应用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酶图法、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 ,系统观测高、中、低剂...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为FFBJRGP的临床应用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酶图法、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 ,系统观测高、中、低剂量FFB JRGP治疗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后各时间段肝组织内关键性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包括主要细胞外基质 (ECM)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表达量及酶活性 ,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状况 ,以及MMP和膜型MMP(MT MMP)mRNA的表达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不同剂量FFBJRGP治疗 3个月、6个月结束时及停药后 3个月和 6个月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 <0 0 1或P <0 0 5 )。各观察时间段肝组织内TIMP 1和TIMP 2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 ,其中高、中治疗剂量组于治疗 3个月结束时降至最低 ,而MMP 2、MMP 13酶降解活性达高峰 ,并维持较高水平至停药后 3个月 ,MMPs和MT MMPs酶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 ,肝组织内TGF β1及其mRNA表达、α SMA阳性HSC数量显著减少 ;Ⅰ、Ⅲ、Ⅳ型胶原降解幅度与MMPs及MT MMPs表达量及酶活性大致呈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植物 药用 机制 实验
下载PDF
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100
4
作者 于岩岩 斯崇文 +6 位作者 曾争 王勤环 张清波 黄祖瑚 张玲 乔光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43-846,共4页
目的 验证不同的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法 ,分别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苦参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及苦参素胶囊口服与硫普罗宁口服作为对照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 30 3例 ,治疗结束及停药... 目的 验证不同的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法 ,分别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苦参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及苦参素胶囊口服与硫普罗宁口服作为对照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 30 3例 ,治疗结束及停药后 6个月追踪随访观察病人。结果 疗程结束时 ,苦参素各组与硫普罗宁组ALT复常率相似 ,停药后随访 6个月 ,苦参素各组ALT复常率仍保持在 5 3 3%~ 5 8 3%,较硫普罗宁组 38 8%为优。HBeAg阴转率 ,停药后随访 6个月 ,苦参素各组达 30 0 %~ 40 9%,均优于硫普罗宁组的 16 7%,P <0 0 1。对HBVDNA的阴转率 ,苦参素静脉滴注组和苦参素肌肉注射组在治疗 2个月时 ,分别为 42 0 %和 32 7%,均优于苦参素口服组 (P <0 0 1)和硫普罗宁组 (P <0 0 5 ) ,治疗 3个月时 ,苦参素口服组上升为 37 6 %,优于硫普罗宁组 (P <0 0 1)。停药 6个月后 ,苦参素各治疗组HBVDNA阴转率继续上升 ,达 39 2 %~ 49 5 %,均明显优于硫普罗宁组的 18 4 %(P <0 0 1)。结论 苦参素各治疗组可以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功能 ,提高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 ,停药后仍有持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临床试验 苦参素制剂 慢性乙型肝炎 中药疗法
原文传递
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109
5
作者 成军 张玲 +1 位作者 斯崇文 庄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疾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3
6
作者 于岩岩 王勤环 +7 位作者 朱理珉 张清波 徐道振 郭雁宾 王兆荃 郭树华 张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的开放、对照研究,治疗分4组,分别为苦参素、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lb及葡萄糖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观察ALT、AST及...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的开放、对照研究,治疗分4组,分别为苦参素、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lb及葡萄糖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观察ALT、AST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苦参素组、苦参素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组及干扰素组的HBV DNA、HBeAg阴转率、抗-HBe的阳转率及ALT的复常率均较葡萄糖组高,4组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2.3%、55.8%、40.7%和 2.1%(P<0.01),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39.5%、38.9%和10.6%(P<0.05);抗-HBe的阳转率分别为25.0%、30.2%、25.9%和 6.4%(P<0.0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36.5%、41.9、27.8%和8.5%(P< 0.05)。随访12个月,HBV DNA和HBeAg的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在苦参素组、联合治疗组和干扰素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0.8、60.8%和43.1%。结论 苦参素或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和抗-HBe的阳转率,其远期抗病毒疗效与干扰素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研究 单磷酸阿糖腺苷
原文传递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88
7
作者 周光德 李文淑 +6 位作者 赵景民 孙艳玲 潘登 杨建法 郭顺根 张玲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63-564,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人体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FFBJRGP治疗前、后(治疗 6个月 )肝穿组织 ,采用Ishak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疗效评价。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POD法和α SMA单抗免疫... 目的 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人体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FFBJRGP治疗前、后(治疗 6个月 )肝穿组织 ,采用Ishak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疗效评价。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POD法和α SMA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双标记显示肝组织内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凋亡状况。结果 与治疗前穿刺肝组织比较 ,FFBJRGP治疗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 (均P <0 0 1) ,肝组织内活化HSC数量明显减少 ,而凋亡的活化HSC数量则显著增加 (均P <0 0 1)。结论 抑制HSC活化、促进活化HSC凋亡可能为FFBJRGP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植物 药用 机制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克隆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1 被引量:66
8
作者 李克 王琳 +12 位作者 成军 张玲 段惠娟 陆荫英 杨继珍 刘妍 洪源 夏小兵 王刚 董菁 李莉 钟彦伟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克隆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结合的肝细胞中的未知蛋白基因。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CV核心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筛选出30个阳性克隆,对既... 目的克隆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结合的肝细胞中的未知蛋白基因。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CV核心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筛选出30个阳性克隆,对既能在4缺营养缺陷培养基上生长(SD/-Trp-Leu-Ade-His)又能在涂有X-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平皿上长出蓝色菌落,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CV核心蛋白基因分为大、中、小三段,与所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回交,以证实其相互作用的部位。结果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1号克隆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1个未知功能序列有99%的同源性,初步证明了此基因与HCV核心蛋白有结合活性(GenBank号:AY032593).HCV核心蛋白的全长、2/3,1/3三段,回交显示三段均能在酵母中与此未知基因具有结合作用。结论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肝细胞基因克隆成功,核心蛋白与此未知基因的作用部位应是氨基端.此项研究结果,为以后研究此基因在HCV致病机制以及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肝炎样病毒属 遗传学 病毒蛋白质类 遗传学 病毒基因 分子克隆 遗传学技术
下载PDF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沥 张玲 +4 位作者 徐俊荣 曹广周 江梅 张宁 贾长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采用食物的咸度与热度,创建快速建立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7周龄健康、性成熟的(?)SD大鼠,体质量200-250g共96只,按随机化原则分为6组,即正常喂养组(正常喂养,饮白开水)、正常对照组(25℃白开水灌胃,每日1次,每次... 目的:采用食物的咸度与热度,创建快速建立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7周龄健康、性成熟的(?)SD大鼠,体质量200-250g共96只,按随机化原则分为6组,即正常喂养组(正常喂养,饮白开水)、正常对照组(25℃白开水灌胃,每日1次,每次2.5mL)、盐水组(25℃ 150g/L氯化钠灌胃,每日1次,每次2.5mL)、热水组(55℃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每次2/5mL)、热盐水-Ⅰ组、(55℃150g/L氯化钠灌胃,每日1次,每次2.5ml)、热盐水-Ⅱ组(55℃ 150g/L氯化钠灌胃,每日2次,每次2.5ml)。每组各16只,采用架式笼养,恒温24±1℃,湿度50-60%。实验开始,先处死4只正常组大鼠,并留取胃大体标本作为对照。以后各组每2wk处死2只,以观察黏膜萎缩情况,造模成功(出现萎缩)即终止试验,留取胃黏膜标本。组织切片由专人采取盲法阅片。萎缩性胃炎标准的制定参照1994年美国休斯顿胃炎诊断分类标准及2000年井冈山胃炎分类标准,采用显微测微器对黏膜厚度、腺体宽度及细胞厚度进行测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正常胃黏膜表面光滑,无糜烂,固有层无炎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无水肿,肌层无炎细胞浸润。热盐水灌胃至10wk,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热盐水-Ⅰ组及热盐水-Ⅱ组之间大鼠胃黏膜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盐水、热水灌胃至10wk,两组大鼠胃黏膜均未见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盐水 大鼠 萎缩性胃炎 动物模型建立
下载PDF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0
作者 王颜佶 张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护理干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护理干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干...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护理干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护理干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死亡率、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4.00%,明显低于试验组满意率(8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显著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脑出血 生活方式 护理管理 对策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李克 王琳 +4 位作者 成军 陆荫英 洪源 刘妍 张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ALR 生物功能 肝细胞蛋白 肝脏再生
下载PDF
2007年美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推荐意见简介 被引量:58
12
作者 罗生强 张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于2007年2月刊登了由Anna S.F.Lok和Brian J.McMahon共同执笔的美国肝病学会(AASLD)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现将推荐的建议及部分重要的图表,简介如下。建议按照依据的证据循证质量分级标准进行评估(括... 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于2007年2月刊登了由Anna S.F.Lok和Brian J.McMahon共同执笔的美国肝病学会(AASLD)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现将推荐的建议及部分重要的图表,简介如下。建议按照依据的证据循证质量分级标准进行评估(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循证证据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NS2基因酵母双杂交“饵”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克 王琳 +4 位作者 成军 陆荫英 洪源 刘妍 张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NS2基因 HCV感染 PCR技术 酵母细胞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4
作者 徐东平 李进 张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2014-2016,共3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高发传染病,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00~3000万例,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主要包括拉...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高发传染病,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00~3000万例,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2005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新一代抗HBV核苷类似物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上市。恩替卡韦具有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小、临床耐药发生率低的优点,被认为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药物在我国也已完成了上市前的临床验证,并于2005年11月被SFDA批准在国内上市应用。现将国内外报道的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药物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临床应用前景 HBV核苷类似物 核苷酸类似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患者 FDA批准
原文传递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NS5A抗原模拟表位 被引量:50
15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6 位作者 陈新华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HCVNS5A)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抗HCV的疫苗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CVNS5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 目的: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HCVNS5A)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抗HCV的疫苗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CVNS5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30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NS5A抗原的模拟表位.结果: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30个克隆中得到12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XXXPXXXLLRXX为HCVNS5A的模拟表位.结论:用噬菌体12肽库成功筛选得到HCVNS5A的模拟表位,为开展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表面展示技术 丙型肝炎 NS5A蛋白 模拟表位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真菌感染37例分析 被引量:51
16
作者 王慧芬 张战红 +1 位作者 张伟 张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真菌感染 ,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 分析 3 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深部真菌感染 ,其中 3 6例为慢性重型肝炎 ,血清胆红素 2 0 4~ 668/ 13 0~ 4 0 0 umol/ L ,凝血酶原活动度 7%~ 3 0 .1%。结果 ... 目的 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真菌感染 ,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 分析 3 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深部真菌感染 ,其中 3 6例为慢性重型肝炎 ,血清胆红素 2 0 4~ 668/ 13 0~ 4 0 0 umol/ L ,凝血酶原活动度 7%~ 3 0 .1%。结果 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 ( 77.2 % ) ,其次为酵母菌和曲霉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 5 2 .6% ) ,其次是口腔粘膜 ( 2 8.0 % )。病死率 64 .9%。结论 重型肝炎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积极改善肝功能、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诊治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医院内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靶场光电经纬仪多台交会测量的融合处理及其仿真分析 被引量:46
17
作者 张玲 马彩文 +1 位作者 刘轶 陈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28-1532,共5页
基于两台经纬仪交会测量原理 ,分析了两台经纬仪交会测量误差 ;提出了四台经纬仪两两交会测量结果的加权融合处理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所有测站的测量信息 ,而且融合测量值误差小于任两台经纬仪的交会误差 ;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从仿... 基于两台经纬仪交会测量原理 ,分析了两台经纬仪交会测量误差 ;提出了四台经纬仪两两交会测量结果的加权融合处理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所有测站的测量信息 ,而且融合测量值误差小于任两台经纬仪的交会误差 ;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利用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空中目标的辨识精度 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 光电经纬仪 仿真 导弹 航天实验 交会测量 辨识精度 空中目标 数据融合 测量误差 测量原理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3
18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3 位作者 刘妍 董菁 杨继珍 张玲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 (NS) 3的人单链抗体 (ScFv) ,以解决鼠单抗的免疫原性问题 ,为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的HCVNS3为包被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 (NS) 3的人单链抗体 (ScFv) ,以解决鼠单抗的免疫原性问题 ,为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的HCVNS3为包被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CVNS3人单链抗体 (ScFv片段 )阳性克隆 ,并对其进行免疫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出来的ScFv片段具有抗NS3的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丙型肝炎 非结构蛋白3 单链噬菌体抗体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陆荫英 李克 +4 位作者 成军 王琳 刘妍 段惠娟 张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的功能,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X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以HBV ayw亚型全序质粒pCP10为模板扩增X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扩增并测序鉴定,EcoRI和PstI双酶切后回收连...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的功能,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X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以HBV ayw亚型全序质粒pCP10为模板扩增X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扩增并测序鉴定,EcoRI和PstI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并转化酵母AH109,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以明确HaxAg是否在其中表达。 结果:成功地扩增出HBx基因,测序鉴定符合Gene Bank报告序列;酶切回收的HBx基因成功地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并转化入酵母细胞AH109中,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X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相对M_r为35000左右。 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BxAg在酵母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 酵母表达载体 构建 表达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反式激活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刘妍 陆荫英 +3 位作者 成军 王建军 李莉 张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 5A(HCV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NS5A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HCVNS5A表达质粒pcDNA3 1(- ) NS5A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 5A(HCV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NS5A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HCVNS5A表达质粒pcDNA3 1(- ) NS5A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 ,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 ,经RsaI酶切后 ,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 ,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 ,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 ,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 ,构建cDNA消减文库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文库扩增后得到 12 1个阳性克隆 ,经菌落PCR分析 ,得到 115个 2 0 0~10 0 0bp的插入片段 ,对其中的 90个片段测序 ,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显示 31种已知基因编码蛋白和 15种未知功能基因序列 ,包括一些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及肿瘤发生等细胞生长调节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 ,可能是NS5A反式激活靶基因。结果提示 ,成功构建了HCV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该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阐明HCVNS5A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及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NS5A 反式激活 基因 克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