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8083例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邱俊 +3 位作者 王昊 徐伦山 周继红 许民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338 083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特点,对颅脑损伤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分布、伤情、治... 目的回顾分析338 083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特点,对颅脑损伤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分布、伤情、治疗结果等特点。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主要集中于11~60岁人群,占85.4%;其中31~40岁最多,占24.28%;90岁以上人数最少,占0.10%。7年间颅脑损伤患者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37%。从住院月份分析,7~12月是颅脑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段;年龄分布与社会群体活跃情况分布一致;致伤原因分析提示颅脑损伤主要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男女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年龄段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年龄段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性别、时间、致伤原因、治疗结果等方面存在规律性,应根据规律,在政策制定和救治过程中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颅脑损伤救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回顾分析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云东 周济 +4 位作者 李兵 王昊 顾小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救治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 目的回顾性探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救治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脑梗死面积变化;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d内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死亡率为21%,显著低于对照组33%(P〈0.05);治疗组的中残/良好率为42%,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效果显著,对降低伤残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外科 脑梗塞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和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民辉 +4 位作者 徐伦山 邱俊 周继红 江涌 陈礼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486-3487,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和血糖以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将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和血糖以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意义。方法将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根据病情维持3~5d。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天动态检测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血糖水平。3个月后对患者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后脑脊液S-100B蛋白及血糖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S100蛋白质类 血糖
下载PDF
3G视频监控系统传输部分的设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晓榆 樊自甫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2,7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3G网络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传输部分的设计方法,重点对系统传输部分的设计和实时传输的实现作了详细介绍。经测试,该传输部分在本视频监控系统中工作稳定并已得到良好应用。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MPEG-4标准 RTP实时传输 视频监控
下载PDF
基于3G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后台设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伟男 唐伦 +1 位作者 陈前斌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8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3G网络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后端管理服务平台(后台);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对后台的设计方案及RTP解封、AES解密、音视频解码、音视频配置及USB管理等各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经测试,该平台... 设计了一种基于3G网络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后端管理服务平台(后台);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对后台的设计方案及RTP解封、AES解密、音视频解码、音视频配置及USB管理等各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经测试,该平台工作稳定,在视频监控领域应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 RTP解封 AES解密 视频监控 平台
下载PDF
19821例0~18岁儿童颅脑创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俊 +2 位作者 周继红 徐伦山 许民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分析19 821例0~18岁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该人群颅脑创伤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0~18岁不同年龄段(0~6岁、〉6~12岁、〉12~18岁)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在时间分布、伤因、结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总共有... 目的分析19 821例0~18岁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该人群颅脑创伤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0~18岁不同年龄段(0~6岁、〉6~12岁、〉12~18岁)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在时间分布、伤因、结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总共有19 821例被纳入研究,男性占72%,女性占28%,平均住院天数15.15 d(中位数9 d),死亡445人。2不同年龄段儿童TBI的高发月份不一致(P〈0.05)。3〉12~18岁人群发生颅脑损伤可能性大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4交通事故是0~18岁人群首要伤因,高处坠落是0~6岁的第2位致伤原因,而〉6~12岁、〉12~18岁第2位致伤原因为平地跌倒(P〈0.05)。5年龄、救治结局均是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3个年龄段TB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不一致,通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0~6岁加强看护,对〉6~12岁、〉12~18岁人群不断减少其特有的高风险活动和行为,来降低0~18岁儿童TB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流行病学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兵 +5 位作者 黄平 陈立朝 贺绪智 梁鸿 徐伦山 许民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手术治疗的121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9.59±15.57)月。复发的定义:术后复查MRI再次发现肿瘤或已降低的生化指标再次升高;或者术后残余肿瘤MRI...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手术治疗的121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9.59±15.57)月。复发的定义:术后复查MRI再次发现肿瘤或已降低的生化指标再次升高;或者术后残余肿瘤MRI复查示连续3个序列肿瘤直径超过2 mm。结果121例中,术后复发20例,复发率为16.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侵袭、肿瘤增殖、肿瘤切除程度与垂体腺瘤术后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侵袭性生长是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侵袭性生长是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轻病人需要延长术后随访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视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万晓榆 樊自甫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10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IP的视频会议视频模块的设计方法,重点对视频采集流程、流媒体的传输以及用户界面模块的实现作了详细介绍。经测试,该系统工作稳定,能够进行多人之间的音视频通信。本系统经完善后将投入商用。
关键词 SIP 视频会议 采集传输流程 RTP/RTCP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伟男 +2 位作者 唐伦 陈前斌 庞浩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3G无线网络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首先分析了本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点,并简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重点介绍了前端采集终端、传输部分和后端管理平台等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测试效果和... 介绍了一种基于3G无线网络传输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首先分析了本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点,并简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重点介绍了前端采集终端、传输部分和后端管理平台等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测试效果和下一步研究重点。经3G网络测试,该监控系统工作稳定并已成功应用于视频监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视频编解码 3G无线传输 视频监控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13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昊 +2 位作者 杨东虹 许民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30例不同部位及类型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多种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栓塞124例(139个动脉瘤),1例栓塞失败,转手术夹闭成功。6例...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30例不同部位及类型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多种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栓塞124例(139个动脉瘤),1例栓塞失败,转手术夹闭成功。6例术中出血,其中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1分3例,2分0例,3分1例,4分3例,5分123例。出院后对患者随访3~48个月,共随访119例(91.5%),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远期随访(大于6个月)33例(27%)。随访期1例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行血管成形术,其余患者动脉瘤不显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根据不同颅内动脉瘤采用相应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159242例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俊 +2 位作者 周继红 徐伦山 许民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 回顾分析颅脑交通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颅脑交通伤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159 242例颅脑交通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时间分布、住院天数、伤情、治... 目的 回顾分析颅脑交通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颅脑交通伤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159 242例颅脑交通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时间分布、住院天数、伤情、治疗结果等特点.结果 颅脑交通伤患者年龄(33.01 ±15.20)岁,男女比为2.39:1.患者主要集中于21 ~ 50岁,其中31~40岁最易发生颅脑交通伤.患者年平均增长率为3.92%.7~12月患者数占54.10%,其中10月份住院总人数达到峰值.患者平均住院20.20 d,其中≥90岁组最多,≤10岁组最少.患者住院平均费用为13 689.8元,其中≤10岁组最低,51~ 60岁组最高.总体治愈率为66.92%,死亡率为4.22%.随着年龄的增加,重型颅脑交通伤的比例增加,治愈率呈下降趋势.男性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患者,但治愈率低于女性.结论 颅脑交通伤多发于中青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应加强对老年人群和男性颅脑交通伤患者的关注.分别建立不同的预防和救治措施将可能会对颅脑交通伤防治产生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交通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64排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立朝 许民辉 +4 位作者 邹咏文 杨东虹 云东 徐伦山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中选择治疗策略的作用。方法对231例动脉瘤性SAH病人行64排CTA检查,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通过DSA或外科手术验证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CTA检查与DSA或术中探查一致228例,CTA...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中选择治疗策略的作用。方法对231例动脉瘤性SAH病人行64排CTA检查,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通过DSA或外科手术验证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CTA检查与DSA或术中探查一致228例,CTA信息不充分2例,CTA漏诊1例;CTA检查的敏感性98.7%,特异性100%。根据CTA检查确定治疗方案228例(98.7%),其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141例,夹闭术87例;根据DSA检查,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结论 64排CTA能准确检测颅内动脉瘤及其特征,有助于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杨 +5 位作者 王昊 陈立朝 贺绪智 梁鸿 许民辉 徐伦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 目的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双鼻孔手术20例(双鼻孔组)。术中均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无鼻腔干燥、异味等鼻部并发症;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16.0%,4/25)明显低于双鼻孔组(90.00%,18/20;P<0.05)。结论对于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鞍底缺损直径约2 cm,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较双鼻孔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 游离中鼻甲粘膜瓣 鞍底重建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礼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3-1225,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疾病、冠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诸多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AS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加,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表明,AS是一种脂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疾病、冠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诸多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AS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加,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表明,AS是一种脂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炎症细胞聚集为特征,免疫反应贯穿于AS的始终。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尤其是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类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动脉粥样硬化 信号通路 配体
下载PDF
脑寄生虫病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伦山 +4 位作者 许民辉 易良 梁鸿 周椿 邹咏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脑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情况,提出诊疗中常见难题的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24例脑寄生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脑寄生虫病中脑囊虫病7例(29.17%)、脑包... 目的分析脑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情况,提出诊疗中常见难题的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24例脑寄生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脑寄生虫病中脑囊虫病7例(29.17%)、脑包虫病3例(12.50%)、脑血吸虫病8例(33.33%)、脑肺吸虫病6例(25.00%);脑包虫病中2例有牧区生活史,有生食肉、青蛙、鱼虾蟹史8例(33.33%);手术联合口服肠虫清治疗脑包虫病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肠虫清患者;脑寄生虫病多脑叶发病常见,脑肺吸虫病伴发胸腔积液多见;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经口服吡喹酮结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治愈;病灶累及脑干者,治疗效果欠佳。结论脑寄生虫病的发病同生活区域、个人生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准确诊断是治疗关键,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头颅MR增强扫描结合血清免疫学结果;对于无条件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或血清免疫学检查阴性者,诊断性治疗是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寄生虫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负压抽吸冲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早期脑复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绪智 许民辉 +10 位作者 徐伦山 云东 沈光建 王旭辉 王昊 任明亮 梁鸿 易良 曾实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负压抽吸冲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早期脑复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均行颅骨钻单孔,术中开放冲洗78例,闭... 目的:分析探讨负压抽吸冲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早期脑复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均行颅骨钻单孔,术中开放冲洗78例,闭合等量置换冲洗94例,负压抽吸冲洗115例,术后均置管闭合引流1-3 d,平卧致引流管拔除。全部病例均在术后24-72 h内复查头颅CT 1-2次,记录术后脑复位较好1次CT所示残腔最大厚度占术前血肿腔最大厚度的比值(脑膨胀率),分别计算开放冲洗组、闭合等量置换冲洗组和负压抽吸冲洗组所得脑膨胀率的标准差。记录所有病例术后早期(≤7 d)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癫痫和感染,术后晚期(≥3个月)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和复发血肿。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各组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构成比进行χ^2检验。结果各组冲洗方法术后脑膨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资料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例出血、癫痫、感染等早期(≤7 d)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早期(≤72 h)脑复位来讲,术中负压抽吸冲洗优于闭合等量置换冲洗,闭合等量置换冲洗优于开放冲洗。负压抽吸冲洗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复位 负压抽吸冲洗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鞍底支撑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新虎 +4 位作者 王昊 贺绪智 梁鸿 徐伦山 许民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时颅底重建时不同鞍底支撑物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的5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两组患者的性...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时颅底重建时不同鞍底支撑物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的5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内分泌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切除肿瘤过程中采取双鼻孔经鼻蝶窦入路内镜下操作技术,结合4B暴露技术和"假包膜外切除"技术,根据颅底重建时采用鞍底支撑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纳吸绵支撑组和纱条支撑组各25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纳吸绵支撑组无需拔除填塞物,但需在门诊行鼻腔清理;纱条支撑组5 d左右拔除鼻腔填塞物。鼻部舒适度评估:纳吸绵支撑组优于纱条支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蝶窦脂肪+纳吸绵填塞以及碘仿纱条填塞,两种鞍底支撑物在术后早期可抵抗来自于鞍底腹侧脑脊液搏动等对颅底薄弱重建物的冲击,均是重要的鞍底重建辅助技术。但碘仿纱条填塞作为支撑物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鞍底支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经蝶窦手术 鞍底重建 纳吸绵
下载PDF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昊 朱细燕 +9 位作者 向洪义 廖志康 高谋 景宇 许明伟 徐伦山 赵辉 许民辉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方法平原饲养的健康雄性SD大鼠称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 k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mmCHI模型,观察大鼠...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方法平原饲养的健康雄性SD大鼠称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 k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mmCHI模型,观察大鼠致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随机分为不同海拔高度组(6.0、4.5、3.0 km)进行观察,并分别对相应海拔高度下大鼠在mmCHI后6、12、24 h的NSS评分、体质量、脑含水量、脑含水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及颅脑MRI检查。结果急进高原mmCHI大鼠在致伤后6 h各海拔高度组NSS评分减少值明显低于伤后12、24 h评分减少值(P<0.05);伤后快速下降至3.0 k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最少,与伤后滞留于6.0 km及下降至4.5 k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脑含水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下降至4.5 km大鼠的脑含水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伤后下降至4.5 km大鼠的胼胝体水肿及脑室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拔高度(P<0.05)。结论极高海拔环境下mmCHI后早期、阶梯式转运至低海拔地区可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高原颅脑损伤后早期MRI检查可对预后判断及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缺氧 高海拔 脑含水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HSUPA系统HARQ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晓榆 樊自甫 《中国新通信》 2009年第17期10-12,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HSUPA的发展背景、HSUPA系统及三个关键技术(快速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Node B快速调度和2ms TTI);然后重点对HSUPA的关键技术HARQ做了详细的分析,比如HARQ原理、分类、应用方式及实现机制等;最后对HARQ的应用做了总结。
关键词 HSUPA HARQ 实现机制
下载PDF
36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再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昊 +5 位作者 曾实 欧阳庆 贺绪智 易良 许民辉 徐伦山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65-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复发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因素,对复发患者再次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复发性GBM再治疗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单... 目的研究影响复发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因素,对复发患者再次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复发性GBM再治疗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单个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切除程度、治疗方式、首次方案对无进展生存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程度对总生存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切除程度、治疗方式对无进展生存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程度对总生存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GBM仍有手术机会全切者,再次治疗能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复发 再手术 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