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离子束辐射诱变水稻基因突变嵌合体的分子特征
1
作者 吕思维 +3 位作者 逸妍 渊海 彭选明 杨震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8-88,共11页
嵌合体是辐射诱变M1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有关水稻的嵌合体突变效应及变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碳离子束辐照后的OsNramp5突变嵌合体,并利用10kb液相芯片检测该嵌合体的M1代及突变M2代基因组的SNP/InDel... 嵌合体是辐射诱变M1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有关水稻的嵌合体突变效应及变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碳离子束辐照后的OsNramp5突变嵌合体,并利用10kb液相芯片检测该嵌合体的M1代及突变M2代基因组的SNP/InDel发生及变异遗传分离特征。结果表明:水稻M1代嵌合体中检测到的OsNramp5基因突变位点未遗传至M2代,即在M1代体细胞检测到的突变位点未进入生殖细胞遗传;另外,在M1基因组突变类型中,转换是颠换的2倍,虽然超过一半变异位点遗传至M2代,但很少位点来自基因功能编码区。本研究揭示了碳离子束辐照诱变的体细胞M1代嵌合体的基因组变异特征及其在M2代的遗传特征,为研究碳离子束辐照后的嵌合体突变效应机制和选择诱变育种程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束 辐射诱变 基因突变 嵌合体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几种常见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渊海 +3 位作者 谢洪科 解涛 逸妍 杨震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55-57,共3页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效农药,对目前市场上6种常见的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m2和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 g/667m2防治效果好,持效长,最高防效分别可达94.81%和92.70%。2%甲氨基阿维...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效农药,对目前市场上6种常见的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m2和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 g/667m2防治效果好,持效长,最高防效分别可达94.81%和92.7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0 mL/667m2速效性较高,15 d防治效果达到86.71%,防治效果较好;1.8%阿维菌素微乳剂40 mL/667m2持效期短,25 d的防治效果达到83.75%,35 d后防治效果仅为77.31%,防治效果一般;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 mL/667m2和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0 mL/667m2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杀虫剂 二化螟 田间药效
下载PDF
高能电子束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震 +3 位作者 逸妍 渊海 罗志平 彭选明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18-522,共5页
为提高水稻诱变育种的突变频率及效果,本研究采用新型诱变源高能电子束(EB)辐照2种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产生突变效应,并与传统60 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探索了高能电子束应用于水稻诱变育种的最适辐照剂量,分析了其M1代的生物损伤特点并... 为提高水稻诱变育种的突变频率及效果,本研究采用新型诱变源高能电子束(EB)辐照2种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产生突变效应,并与传统60 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探索了高能电子束应用于水稻诱变育种的最适辐照剂量,分析了其M1代的生物损伤特点并统计了M2代部分可见农艺性状表型突变频率,探讨了高能电子束处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本研究为水稻的高能电子束诱变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水稻 诱变效应 突变体 育种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水稻小RNA测序变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4 位作者 雷星宇 渊海 逸妍 彭选明 杨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41-2450,共10页
为探讨γ射线辐射引起水稻损伤效应的小RNA变异,采用0、300和4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水稻高粳糯种子,利用Illumina 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辐射后的高粳糯三叶期叶片进行小RNA测序。结果显示,0 Gy(对照)组共获得739557... 为探讨γ射线辐射引起水稻损伤效应的小RNA变异,采用0、300和4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水稻高粳糯种子,利用Illumina 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辐射后的高粳糯三叶期叶片进行小RNA测序。结果显示,0 Gy(对照)组共获得7395578个小RNA,254个已知miRNA成熟序列,26个新miRNA成熟序列;300 Gy剂量组(Gy3)共获得10315701个小RNA,265个已知miRNA成熟序列,29个新miRNA成熟序列;400 Gy剂量组(Gy4)共获得6469869个小RNA,261个已知miRNA成熟序列,29个新miRNA成熟序列。GO富集分析显示,Gy4 vs CK组差异miRNAs对应的候选基因富集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共58个小类,其中涉及分子功能的基因最多。Gy3 vs Gy4组差异miRNAs对应的候选基因富集到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两大类共7个小类,以离子结合、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占主要比例。KEGG富集分析显示前20条显著富集途径,Gy3 vs CK组差异miRNAs对应的候选基因富集到植物病原互作最高,富集最显著的是植物昼夜节律。Gy4 vs CK组差异miRNAs对应的候选基因组富集到代谢途径最高,富集最显著的是甘油磷脂代谢和醚脂类代谢,Gy3 vs Gy4组差异miRNAs对应的候选基因富集到甘油磷脂代谢、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发生和内吞作用三个途径最高,富集最显著的是醚脂类代谢。本研究从RNA水平为辐射诱变水稻引起当代的苗期损伤效应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Γ射线 损伤效应 小RNA GO富集分析 KEGG分析
下载PDF
苯达松敏感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在水稻制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逸妍 彭伟正 +5 位作者 杨震 渊海 胡继松 谢洪科 戴睿礼 程薇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5-8,共4页
综述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研究进展,包括该基因的遗传规律、初步定位、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分子机理、苯达松对敏感植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水稻制种中应用价值。提出将苯达松敏感基因转移至杂交水稻恢复系是实现杂交水稻... 综述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研究进展,包括该基因的遗传规律、初步定位、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分子机理、苯达松对敏感植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水稻制种中应用价值。提出将苯达松敏感基因转移至杂交水稻恢复系是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混播混收的有效途径;创制、挖掘和利用抗/感除草剂基因在实现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基因 杂交稻制种 综述
下载PDF
γ射线辐射诱导水稻突变体的基因组变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4 位作者 渊海 逸妍 解涛 彭选明 杨震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
辐射诱变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为了明确辐射诱导突变的分子机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品种黄华占经辐射诱导获得的一个突变体湘辐1821进行全基因组变异分析。与参考序列蜀恢R498相比,在黄华占和湘辐1821中分别检测... 辐射诱变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为了明确辐射诱导突变的分子机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品种黄华占经辐射诱导获得的一个突变体湘辐1821进行全基因组变异分析。与参考序列蜀恢R498相比,在黄华占和湘辐1821中分别检测到758215和7994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142313和147686个插入缺失(InDels),16775和18382个结构变异(SVs)以及16614和17658个拷贝数变异(CNVs)。黄华占和湘辐1821的SNPs转换与颠换的比率约为2.5,这两种基因型SNPs以转换为主要类型。在黄华占和湘辐1821的InDels中短序列InDels远多于长序列,说明点突变为主要突变方式。拷贝数减少是黄华占和湘辐1821的主要拷贝数变异方式。同时对黄华占和湘辐1821重测序数据整合差异比较分析,两种基因型的差异SNPs有86163个,InDels有88777个。对差异SNPs位点所在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3092个候选基因中70%位于生物学过程中,该研究结果将对湘辐1821表型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为辐射诱导突变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突变体 辐射诱变 基因组测序 DNA多态性 基因本体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