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水氯(胺)化消毒副产物产生特性与消毒工艺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民 徐斌 +3 位作者 张天阳 程拓 夏圣骥 楚文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78-3284,共7页
系统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水在氯(胺)化消毒条件下,常规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特性,考察了消毒方式、消毒剂投加量、接触时间、p H和溴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消毒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丹江口水库水经氯化消... 系统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水在氯(胺)化消毒条件下,常规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特性,考察了消毒方式、消毒剂投加量、接触时间、p H和溴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消毒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丹江口水库水经氯化消毒可产生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等常规含碳和较低浓度二氯乙腈、三氯硝基甲烷等含氮消毒副产物,而氯胺化消毒仅产生三氯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等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自由氯消毒过程产生的各类型DBPs浓度约为氯胺消毒的7.5倍,短时自由氯转氯胺方式DBPs产生量介于两者之间;随着自由氯投加量增加,各类型消毒副产物均呈现增加趋势,投加量大于2 mg·L-1后DBPs增加量较少.随氯胺投加量增加,三氯甲烷生成量变化不大,投加量大于2mg·L-1后可产生三氯硝基甲烷等副产物.随反应时间延长,自由氯的衰减速率明显大于氯胺,同时消毒副产物增长量明显快于氯胺消毒.随着p H升高,自由氯消毒后三卤甲烷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而氯胺消毒后变化不明显.随溴离子浓度的增加,自由氯和氯胺消毒后副产物类型均向溴代DBPs转变,同时总生成量明显增加,自由氯消毒DBPs增长量明显大于氯胺消毒过程.丹江口水库水采用氯胺化消毒可以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如采用自由氯消毒方式,水厂需根据实际常规处理工艺重点控制自由氯的投加量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丹江口水库 消毒工艺 含碳消毒副产物 含氮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双膜系统净化夏季高温湖水中试
2
作者 张增荣 陈可延 +6 位作者 钟燕敏 刘志远 马永恒 张民 刘博 邹春 薛英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6,共8页
夏季湖水水温高、有机污染物较多,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效果有限,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水质标准要求,在武汉市某水厂建立了规模为100 m^(3)/d的双膜(超滤膜+纳滤膜)系统。中试系统进水为该水厂沉淀池或砂滤池出水,分别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纳... 夏季湖水水温高、有机污染物较多,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效果有限,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水质标准要求,在武汉市某水厂建立了规模为100 m^(3)/d的双膜(超滤膜+纳滤膜)系统。中试系统进水为该水厂沉淀池或砂滤池出水,分别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纳滤膜工艺和压力式超滤膜+纳滤膜工艺,对比不同双膜系统对水质深度净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双膜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针对两种中试进水,纳滤膜可将出水浊度控制在0.10 NTU左右,将UV_(254)控制在0.005cm^(-1)以下,对TDS的去除率在20%~30%左右。当进水为沉后水时,在最优方案中,纳滤膜可将出水CODMn降至0.50 mg/L以下。相较于直接采用超滤膜,臭氧-活性炭预处理工艺+超滤膜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有机物浓度,缓解纳滤膜污染。混凝+沉淀+臭氧-活性炭预处理+浸没式超滤+纳滤处理工艺对夏季湖水的净化效果更加稳定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系统 夏季湖水 超滤膜 纳滤膜 膜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