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喉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对122例怀疑有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选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喉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对122例怀疑有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选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依次使用白光和NBI模式进行分类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癌的诊断作用。结果122例患者中共发现了149个病灶,其中息肉16个,炎性反应7个,单纯性增生24个,轻度不典型增生17个,中度不典型增生6个,重度不典型增生6个,原位癌9个,浸润癌64个。NBI内镜对喉部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是90.6%(135/149),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75.2%(112/1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4,P〈0.001)。NBI内镜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3.2%(68/73),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68.5%(50/73,χ2=14.317,P〈0.001)。结论NBI内镜通过识别黏膜表面微细血管形态变化提高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喉部病变诊断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内镜在喉癌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延展时间至2018年12月,重点呈现近10年证据(2009-2018年)。系统摘录研究基本特征及主要结果。成本数据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贴现至2017年,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对应年份全国人均GDP的比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新增8篇),其中9篇基于人群(均为横断面研究),3篇基于模型。起始年龄多为40岁(7篇),筛查频率多为终生1次(11篇)。筛查技术涉及问卷评估、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最为常见,中位数(范围,筛查方案数)为52307元(12967~3769801,n=20);每检出1例腺瘤的成本为9220元(1859~40535,n=10)。3篇文献报告了与不筛查相比,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其ICER与GDP比值为0.673(-0.013~2.459,n=11),是WHO认为的非常经济有效;不同筛查技术间及不同频率间该比值的范围重叠较大,但起始年龄50岁(0.002,-0.013~0.015,n=3)比40岁(0.781,0.321~2.459,n=8)筛查方案更经济有效。结论:人群研究提示腺瘤检出成本仅为癌症检出成本的1/6,有限的ICER证据提示在我国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经济有效;尽管最优初筛技术无法定论,但初步提示筛查起始年龄50岁优于40岁。未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等高级别证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喉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对122例怀疑有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选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依次使用白光和NBI模式进行分类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癌的诊断作用。结果122例患者中共发现了149个病灶,其中息肉16个,炎性反应7个,单纯性增生24个,轻度不典型增生17个,中度不典型增生6个,重度不典型增生6个,原位癌9个,浸润癌64个。NBI内镜对喉部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是90.6%(135/149),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75.2%(112/1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4,P〈0.001)。NBI内镜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3.2%(68/73),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的68.5%(50/73,χ2=14.317,P〈0.001)。结论NBI内镜通过识别黏膜表面微细血管形态变化提高对喉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喉部病变诊断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内镜在喉癌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文摘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延展时间至2018年12月,重点呈现近10年证据(2009-2018年)。系统摘录研究基本特征及主要结果。成本数据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贴现至2017年,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对应年份全国人均GDP的比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新增8篇),其中9篇基于人群(均为横断面研究),3篇基于模型。起始年龄多为40岁(7篇),筛查频率多为终生1次(11篇)。筛查技术涉及问卷评估、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最为常见,中位数(范围,筛查方案数)为52307元(12967~3769801,n=20);每检出1例腺瘤的成本为9220元(1859~40535,n=10)。3篇文献报告了与不筛查相比,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其ICER与GDP比值为0.673(-0.013~2.459,n=11),是WHO认为的非常经济有效;不同筛查技术间及不同频率间该比值的范围重叠较大,但起始年龄50岁(0.002,-0.013~0.015,n=3)比40岁(0.781,0.321~2.459,n=8)筛查方案更经济有效。结论:人群研究提示腺瘤检出成本仅为癌症检出成本的1/6,有限的ICER证据提示在我国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经济有效;尽管最优初筛技术无法定论,但初步提示筛查起始年龄50岁优于40岁。未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等高级别证据。
文摘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