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0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97
1
作者 左冬冬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针对近年来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发现白术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多糖类、内酯类、黄酮类、苷类等,且针对白术化学...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针对近年来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发现白术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多糖类、内酯类、黄酮类、苷类等,且针对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内酯类、挥发性成分及多糖类。白术可以作用在机体的多个方面,但主要作用集中在胃肠道系统、免疫系统及泌尿系统,具有抗肿瘤、修复胃黏膜、抗炎镇痛、调整水液代谢、保肝、改善记忆力、调节脂代谢、降血糖、抗血小板、抑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川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9
2
作者 燕丽 左冬冬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6期128-133,共6页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综述近年有关川芎的研究情况,发现川芎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综述近年有关川芎的研究情况,发现川芎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多糖等,包含苯酞及其二聚体、生物碱、有机酸酚、多糖以及脑苷脂和神经酰胺等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系统、肝肾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都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镇痛、抗炎、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抗凝血、抗抑郁、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细胞保护、改善心功能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0
3
作者 胡妮娜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
黄芪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能够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脓毒和生肌。通过梳理众多学者近年来关于黄芪的研究结果,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醇类物质等;黄芪的药理作用... 黄芪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能够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脓毒和生肌。通过梳理众多学者近年来关于黄芪的研究结果,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醇类物质等;黄芪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肺功能、保护肾组织、保护肝损伤、保护肠功能、调节血压、抗衰老、防治骨质疏松症、抗氧化应激保护、腹膜保护、抗辐射、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胰岛素增敏及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9
4
作者 燕丽 田园 +5 位作者 付起凤 孟凡佳 吴丽红 许树军 康宇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综述了近几年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文章,发现白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类、单萜类、三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等,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综述了近几年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文章,发现白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类、单萜类、三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等,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代表的单萜及其苷类成分是白芍中公认的药效物质,以前者含有量最高,为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炎镇痛、抗抑郁、抗癌、抗血栓、降血脂、降糖、保肝、改善心肌肥厚、改善骨关节炎、改善斜视性弱视、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影响、通便、还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同时对口腔扁平苔藓、硬皮症、高泌乳血症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炙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2
5
作者 燕丽 孟凡佳 +2 位作者 田园 刘鹏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8期60-63,66,共5页
甘草作为一种补益中草药,以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强大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炙法会影响甘草的化学成分组成,改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炙甘草及化学成分或者有效部位,具有抗抑郁、改善免疫功能、调节心律失常、抗肿瘤、抗炎等功效。本文... 甘草作为一种补益中草药,以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强大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炙法会影响甘草的化学成分组成,改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炙甘草及化学成分或者有效部位,具有抗抑郁、改善免疫功能、调节心律失常、抗肿瘤、抗炎等功效。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展望炙甘草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抗抑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类型及特点 被引量:127
6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12,共3页
提出“网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初步说明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分类 ,并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因特网 信息资源 图书馆自动化
原文传递
论数字图书馆 被引量:115
7
作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介绍了国外有关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及项目实施情况,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对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启示,并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资源 图书馆自动化 计算机
下载PDF
中美政府数据开放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 被引量:112
8
作者 王文强 唐长乐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文章以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互为平衡、彼此促进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梳理了中美在政府数据开放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析了两国在实践中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政府数据开放以及数据开放过程中个人隐私保护方... 文章以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互为平衡、彼此促进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梳理了中美在政府数据开放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析了两国在实践中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政府数据开放以及数据开放过程中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与挑战。立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结合大数据的趋势,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和个人隐私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隐私保护 政策 政府信息 大数据
原文传递
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 被引量:105
9
作者 吕立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101,130,共7页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以高阶思维发展和关键能力获得为旨归,强调认知、技能、情感等全方位参与和发展的一种整体性学习过程。其中,教师的深度教学包括根据学生的前结构、认知规律以及学科思想设计课程、营造润泽的文化氛围、...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以高阶思维发展和关键能力获得为旨归,强调认知、技能、情感等全方位参与和发展的一种整体性学习过程。其中,教师的深度教学包括根据学生的前结构、认知规律以及学科思想设计课程、营造润泽的文化氛围、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课程履历、持续性评价等。该文借助SPOC平台的技术、资源、交互等多维支持,将网络虚拟场域与课堂实体场域、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建构深度教学模式,以期能推进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SPOC 深度教学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10
作者 沈伊娜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是已知能独立生活的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有发病,且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常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并可致肺外并发症(如免疫...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是已知能独立生活的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有发病,且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常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并可致肺外并发症(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炎、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等)[1]。近些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发病机制 儿童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77
11
作者 吴旭东 +2 位作者 谢应忠 徐坤 杨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5-251,共7页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348和3.334g/kg,各土壤剖面SOC含量主要集中在0~40cm深度内,分别占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69.7%,65.8%,73.8%,70.0%和67.2%,SOC含量自40cm以下急剧下降。2)1~8年0~100cm土壤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148,1.217,1.231,1.398和0.840kg/m2,表层0~40cm约占54.8%~61.8%;0~100cm SOC含量及其密度均以种植5年苜蓿地最高,依次为8年(19.9g/kg和5.04kg/m2)<1年(27.7g/kg和6.77kg/m2)<3年(29.7g/kg和7.26kg/m2)<4年(30.4g/kg和7.38kg/m2)<5年(32.2g/kg和8.53kg/m2)。3)3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0~10cm)及次表层(10~20cm)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cm深度内,表现出表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植年限 土壤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 被引量:72
12
作者 于洋 +17 位作者 马春娅 陈麟凤 王可 罗圆圆 王旖 李明伟 封艳楠 佟珊 于帅 杨璐 吴月清 庄远 潘纪春 冯倩 汪德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5-127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分别评价不相合输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61例中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8例(13.1%),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50例(82.0%),IgM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3例(4.9%),合并存在同种抗体18例(29.5%);其中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情况下共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13次,总有效率56.6%,总部分有效率15.1%,总无效率28.3%。按输注红细胞成分差异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7.6%,部分有效率13.0%,无效率29.4%;O型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3.6%,部分有效率21.4%,无效率25.0%,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G温自身抗体组,其中IgM冷自身抗体组有效率46.2%,部分有效率30.8%,无效率23.0%;IgG温自身抗体组有效率56.7%,部分有效率13.4%,无效率29.9%,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输血病例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种方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更方便、快捷,还能避免O型红细胞的过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注疗效 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下载PDF
7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评价 被引量:68
13
作者 杨其昌 +3 位作者 沈屹 韩枋 刘宏斌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分析上采用一种简单实用且重复性好的病理学'标准',以利于GIST的日常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并对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方法 85例消化道间...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分析上采用一种简单实用且重复性好的病理学'标准',以利于GIST的日常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并对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方法 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并应用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31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中,GIST 74例,平滑肌瘤和交界性平滑肌瘤8例(食管),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神经鞘瘤1例(胃),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肠系膜).74例GIST中,发生在胃和小肠的分别为34例和30例,占86.5%,食管3例,胃肠道外(肠系膜、网膜、后腹膜)7例.年龄23~80岁,平均52.5岁,40岁以上者占85%,男性45例,女性29例.镜下观察:梭型细胞型48例,上皮样细胞型10例,混合细胞型16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丰富弱嗜酸性,排列呈旋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其中74例表达CD117,诊断为GIST,表达形式有弥漫胞膜/胞质强阳性、散在阳性、胞质点状着色等,其中54例同时表达CD34(阳性率72.9%),25例表达SMA,5例表达结蛋白,5例表达S-100蛋白.在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中,有9例SMA和结蛋白阳性,而CD117和CD34均无表达,诊断为平滑肌肿瘤;1例S-100蛋白阳性,CD117和CD34阴性,诊断为神经鞘瘤.1例除波形蛋白和溶菌酶阳性外,其他抗体都阴性的多形性肉瘤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4例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极低度侵袭危险性3例,低度侵袭危险性15例,中度侵袭危险性36例,高度侵袭危险性20例.31例GIST有随访资料,随访率41.9%,随访时间18~72个月,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做出 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01,显示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参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生物学行为 评价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原文传递
葛根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4
作者 周海纯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糖、降脂,解痉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糖、降脂,解痉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葛根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其实现 被引量:64
15
作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3,29,共8页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为在信息社会探讨信息素质提供了一个框架,具有高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宏观的指导意义。信息素养模式是一种提高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是个人在信息活动中所应该...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为在信息社会探讨信息素质提供了一个框架,具有高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宏观的指导意义。信息素养模式是一种提高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是个人在信息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程序,模式的不同环节或层级与信息素养标准相对应,代表了个人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与标准相比,信息素养模式更具有普遍性和操作性。信息素养的实现则是在信息素养标准和模式的指导基础上,在具体的操作层次上进行实践,提供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检验信息素养模式可行性的方案。三者的贯彻实施体现了宏观到微观、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本文从信息素养实现的角度,介绍、分析、比较信息素养的标准、模式以及最佳实践,以期对亚太地区信息素养标准的建立以及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标准 信息素养模式 信息素养实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64
16
作者 晋峰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3期1142-1144,共3页
传统观念认为,对病人的护理只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就终止了护理服务。虽然病人的部分健康问题在住院期间已经解决,但是很多病人回家后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的病人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
关键词 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大豆倒伏性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54
17
作者 周蓉 王贤智 +7 位作者 陈海峰 单志慧 吴学军 蔡淑平 邱德珍 周新安 吴江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5,共9页
利用来自中豆29x中豆32的165个重组自交系F10进行2年田间试验,以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与大豆倒伏及形态性状有关的QTL。结果表明,2年分别检测到25个和19个与大豆倒伏及茎杆性状和根系性状有关的QTL,分布于A2、C1、C2、D1a、F、G、I和L... 利用来自中豆29x中豆32的165个重组自交系F10进行2年田间试验,以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与大豆倒伏及形态性状有关的QTL。结果表明,2年分别检测到25个和19个与大豆倒伏及茎杆性状和根系性状有关的QTL,分布于A2、C1、C2、D1a、F、G、I和L连锁群,可解释4.4%~50.1%的表型变异。在F连锁群上,2年均检测到倒伏主效QTL(qLD-15-J)和株高主效QTL(qPH-15—2);G连锁群有1个主茎节数QTL、A2和L连锁群上分别有1个根重QTL在2个年度重复出现。在倒伏QTL的附近检测出株高、根重、茎叶重、茎粗、主茎节数和分枝数QTL,表明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与抗倒性普遍关联;QTL定位结果与表型相关分析一致,反映了这些形态性状表型相关的遗传特性。部分性状QTL存在共位性,但是未在2个年度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倒伏 茎杆性状 根系性状 QTL
下载PDF
中药枳实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4
18
作者 赵良友 +2 位作者 李建华 范卓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中药枳实出自《神农本草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效,应用广泛。最新研究发现枳实具有改善睡眠、减少空间学习障碍,发挥保护神经等作用,其中有效化学成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可以在多种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参与光合作... 中药枳实出自《神农本草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效,应用广泛。最新研究发现枳实具有改善睡眠、减少空间学习障碍,发挥保护神经等作用,其中有效化学成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可以在多种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参与光合作用;CsGH3.1和CsGH3.1L基因在植物发育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双重作用;枳实还可与食物结合做成膳食补充剂,达到无需服药就可恢复健康的目的。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枳实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枳实化学成分、枳实及其组方药理研究及在药食同源方面进行分析展望并总结,为加深开发利用该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化学成分 药理应用 膳食补充剂 药食同源
下载PDF
基于MCE-CA-Markov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演变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54
19
作者 周启刚 +1 位作者 王兆林 王福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8-277,共10页
为深入研究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该研究以库区2000、2007及2014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运用ARCGIS10.1对库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标准评价(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的元胞... 为深入研究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该研究以库区2000、2007及2014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运用ARCGIS10.1对库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标准评价(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的元胞自动机和马尔可夫链(CA-Markov)模拟库区自组织的土地利用演变;并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分类图像检验MCE-CA-Markov的模拟精度,经检验,其Kappa系数达到0.971 2;利用检验过的土地利用演变限制条件及因子组合来对库区2028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MCE-CA-Markov模拟土地利用演变规律是可行的;在2000—2014年间,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模拟得到库区2014年土地利用格局与解译的土地利用格局一致,相对精度达到84.48%;预测到2028年时,库区耕地、林地及草地继续减少,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持续增加,预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活跃,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压力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三峡库区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保护,控制和阻止盲目开垦耕地的行为,促进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研究结果以期为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演变 模拟 MCE-CA-Markov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52
20
作者 吕立杰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1,共7页
教育领域中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特定场域下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沉浸式投入。课堂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域,担负着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实现的双重使命。课堂学习共同体因其具有挑战性的共同愿景,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智识共享的行为方... 教育领域中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特定场域下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沉浸式投入。课堂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域,担负着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实现的双重使命。课堂学习共同体因其具有挑战性的共同愿景,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智识共享的行为方式和获得发展的价值追求而成为落实深度学习的最优路径。通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在共同愿景导引下,于平等协商的氛围中,推进学习的进阶和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实现深度学习的内在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