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章标 鹿红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对我国蹦床项目运动员损伤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寻运动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种类主要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肌腱炎、半月板损伤和踝关节韧带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 对我国蹦床项目运动员损伤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寻运动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种类主要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肌腱炎、半月板损伤和踝关节韧带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身体机能不适、动作技术不合理、注意力不稳定;应根据项目规律和运动员自身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并加强医务监督,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蹦床 优秀运动员 运动损伤
下载PDF
鞋帮高度对侧切动作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志鹏 郑亮亮 +2 位作者 孙萌梓 杨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9,共6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篮球运动中常见伤病,可导致再次扭伤风险增大。高帮球鞋是预防扭伤的常用手段,但是否对踝关节不稳者具有防护作用仍不明确。确定鞋帮高度对有、无慢性踝关节不稳者侧切时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选取13名慢性踝关节...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篮球运动中常见伤病,可导致再次扭伤风险增大。高帮球鞋是预防扭伤的常用手段,但是否对踝关节不稳者具有防护作用仍不明确。确定鞋帮高度对有、无慢性踝关节不稳者侧切时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选取13名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和13名对照者分别穿着高、低帮球鞋进行45°侧切变向动作,通过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采集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和对照者穿着高帮球鞋侧切时最大踝内翻角、最大踝内翻角速度和踝内翻活动幅度均小于低帮。高帮球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踝关节侧向稳定性和降低扭伤风险,且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者与正常者均具有相同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鞋帮高度 侧切变向 踝关节韧带 损伤风险
下载PDF
鞋帮高度对踝关节不稳者侧切动作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志鹏 郑亮亮 +3 位作者 孙萌梓 杨辰 曲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2-359,共8页
目的:对比慢性踝关节不稳(CAI)者和健康者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侧切动作时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13名患有踝关节不稳的业余篮球运动员(单侧CAI组,年龄:21.1±2.4岁)和13名健康运动员(健康... 目的:对比慢性踝关节不稳(CAI)者和健康者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侧切动作时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13名患有踝关节不稳的业余篮球运动员(单侧CAI组,年龄:21.1±2.4岁)和13名健康运动员(健康对照组,年龄:21.9±3.0岁)分别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45°和180°侧切动作。采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所有测试动作的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数据。结果:穿着高帮球鞋进行两种侧切动作时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均大于低帮,踝关节内翻运动幅度均小于低帮,在180°侧切时踝关节背屈和膝关节屈曲幅度小于低帮。无论穿着高帮或低帮球鞋,45°侧切时地面反作用力指标均大于180°侧切,膝关节屈角和屈曲运动幅度、踝关节跖屈角和内翻运动幅度均小于180°侧切;踝关节不稳者与健康者在踝关节、膝关节运动幅度和地面反作用力等指标上均无差异。结论:(1)穿着高帮球鞋会减小踝关节内翻和膝关节屈曲运动幅度,并可增大地面反作用力,提示穿着高帮球鞋可能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2)无论穿着高帮或低帮球鞋,45°侧切时较180°侧切均具有更小的膝关节屈角和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提示45°侧切动作具有更大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3)无论穿着高帮或低帮球鞋,踝关节不稳者在侧切时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与健康者并无差异,提示踝关节不稳可能不会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高低帮篮球鞋 侧切动作 前交叉韧带 损伤风险
下载PDF
临床综述撰写在中医康复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震民 +1 位作者 王蕴琦 高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5期115-116,共2页
目的评价临床综述撰写在中医康复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两组学生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临床综述撰写进行教学,观察他们对临床问题的处理,记录期末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临... 目的评价临床综述撰写在中医康复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两组学生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临床综述撰写进行教学,观察他们对临床问题的处理,记录期末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临床综述撰写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综述撰写组学生在建立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提高。结论临床综述撰写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中医康复技术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相关医学教育工作者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 综述撰写 教学法
下载PDF
等长伸膝动作的运动单元放电特征分析
5
作者 陈晨 +4 位作者 马瑞雅 石丽君 盛鑫军 刘晓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7-1086,共10页
本研究基于表面肌电分解技术,分析伸膝动作中不同发力状态下大腿肌肉运动单元的解码准确性,并对比神经特征和肌电特征在肌肉激活程度估计中的效果. 12名大学生分别以2种发力速度和4种发力等级完成伸膝动作的等长收缩.实验同步采集受试... 本研究基于表面肌电分解技术,分析伸膝动作中不同发力状态下大腿肌肉运动单元的解码准确性,并对比神经特征和肌电特征在肌肉激活程度估计中的效果. 12名大学生分别以2种发力速度和4种发力等级完成伸膝动作的等长收缩.实验同步采集受试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处的高密度表面肌电信号和伸膝动作收缩力.基于卷积核补偿算法解码肌电信号得到运动单元动作电位,提取神经特征用于收缩力的互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于股内侧肌,2种任务及4种收缩力等级下平均解码得到(7±4)个运动单元,股外侧肌平均解码得到(9±5)个运动单元.它们的平均脉冲信噪比(pulse-to-noise ratio,PNR)为30.1 d B,对应解码准确率大于90%.股内侧肌的两种神经特征与力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分别为(0.79±0.08)和(0.80±0.08),股外侧肌的两种神经特征与力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分别为(0.85±0.05)和(0.85±0.06).综上可见,基于肌电分解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不同发力状态下大腿肌肉的运动单元放电活动,并且运动单元放电频率与伸膝动作力高度相关,研究结果可用于运动康复、运动训练及人机接口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分解 运动单元 卷积核补偿 伸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