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笔触在凡高绘画中的运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54-156,共3页
-
文摘
笔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绘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凡高是用生命和情感在作画,在他的画面上分别体现了不同力量的笔触。凡高的笔触是具有力度的、有节奏的、有情景的,象征着他自身精神的意义。凡高用真实的笔触来表达真实感受的主题,蕴含着凡高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关键词
笔触
梵高
绘画
-
Keywords
Strokes
Van Gogh
Painting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试析19世纪西方绘画艺术的意象——以莫奈作品为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西方绘画上的意象表现物象的真实性,体现出一种相对静止性的特点。以睡莲、日本桥、人物画为例,对莫奈的艺术进行东方图式的审美意象研究,可以看出,莫奈的艺术形象不是印象的复制,而是诉诸直觉感受的意象,它是一种充满了感情、旺盛的生命和艺术家生命的意象。通过种种形象的信息运动能使人深刻地认识到美的意象,这种美就在于图可尽意或者图意同在,用这种叠加的形式将其意象叠在另一个概念上,这也是莫奈绘画最强审美艺术的魅力之一。
-
关键词
意象
东方图式
时光
诗意
空气
-
Keywords
image
oriental schema
time
poetry
air
-
分类号
J202
[艺术—美术]
-
-
题名试析汉画像的艺术语言风格
- 3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2-65,共4页
-
文摘
传统的汉画像研究往往表现为过多地屈从于汉画图像,以致于丧失了汉画像的艺术意义,失去了汉画艺术的独立性。运用构图学理论对汉画像的艺术语言风格进行解析,可以为汉画像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性的思考方法。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动物形象为例,对我国汉画像石的构图、空间、线条等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和剖析,可以得出:汉画像石在原始构图上具有简洁之美、时空线条的节奏之美和夸张造型的装饰之美,从而在人们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人们强烈的原始美感以及许多发人深思的历史启示。
-
关键词
构图
线条
装饰
空间
-
分类号
J05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试论印度细密画的艺术语言风格
- 4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76-377,共2页
-
文摘
从复杂的政治宗教地位、丰富的创作内容、哲学理念的转变三个角度对印度细密画艺术语言风格进行解析,可以为印度细密艺术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考方法:印度细密画是一种独立而完美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在未来本土绘画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既可以从细密画中寻找这种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宗教创作理念。
-
关键词
宗教
装饰
图式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漫谈凡高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象
- 5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
文摘
从中国美学意象的角度对后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绘画艺术进行解析,寻找意象和印象的契合点,可以为西方印象派艺术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理论方法。以凡高的艺术作品为研究基础,对凡高印象派艺术中的审美意象进行研究和剖析,可以看出凡高不仅仅注重描摹物象的真实,而是用他的生命去追求再造形象的独特审美情趣以及自由的艺术意象。
-
关键词
意象
印象
自然
生命
-
Keywords
image
impression
nature
life
-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解析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美
- 6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语文知识》
2013年第1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阜阳民间剪纸的纹样可分为植物题材、动物题材和人物题材,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殖繁衍的崇拜。阜阳民间剪纸纹样具有概括夸张、构思生动、富有寓意的审美特征。
-
关键词
民间剪纸
题材
纹样
审美特征
-
分类号
J528.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文本与图式——儿童画中的民间工艺审美解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儿童的审美决定了儿童绘画的发展,儿童通过绘画的形式语言在其绘画作品中,呈现出一些共同或个性的特点。解析儿童绘画中的民间工艺审美,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儿童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基于此,可依据儿童画中民间工艺文本图式的审美研究,来丰富其审美经验。
-
关键词
民间工艺
儿童画
审美研究
文本图式
-
分类号
J528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美术图像运动与静止的审美功能
- 8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
基金
阜阳市2018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皖北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编号:FSK2018068)研究成果
-
文摘
作为审美教育,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应依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积极利用美术教材中图像的美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图像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全面发展。
-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图像
运动
静止
-
Keywords
art education
images
motion
static
-
分类号
G633.9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古今屏风画的差异
- 9
-
-
作者
张文纨
-
机构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7-99,共3页
-
文摘
屏风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载体,其绘画形式和内容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演变。屏风画一般是绘画者运用绘画分割的形式并加入本土地域特色来反映社会风貌和人们起居方式及生活水平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从屏风的起源说起,结合屏风画从古至今的发展情况以及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对古今屏风画的差异略作论析。
-
关键词
古屏风画
现代屏风画
差异性比较
-
Keywords
Screen painting
Modern screen painting
Difference compared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