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疗效、VAS及JO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刘东旗 申才佳 张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70-72,共3页
近年来,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是一种从间接椎间盘减压技术转变成从椎间孔入椎管内实施直接神经根松解及减压技术,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显著优势,逐渐得到广大医患的认可。此外,手术适应证... 近年来,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是一种从间接椎间盘减压技术转变成从椎间孔入椎管内实施直接神经根松解及减压技术,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显著优势,逐渐得到广大医患的认可。此外,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也逐渐得到延伸,从仅限于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P)直至不同类型的LDHP,同时包含经皮椎间孔扩大成形术以治疗LDHP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管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8
2
作者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 L vs(80.1±10.7)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训练对促进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愈合和改善腕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海亚 黄山 张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7,78,共5页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训练对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性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7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训练对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性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7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均在固定治疗后实施早期训练,观察组增加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改善和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各项腕关节活动度指标获得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4周和12周,观察组的各项腕关节活动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在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观察组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电泳指数(EE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而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并且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骨折周围微循环,促进骨折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肽注射液 早期训练 老年 桡骨骨折 稳定型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平辉 张宝玉 +1 位作者 张敬 范晓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创伤后引起的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外露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后感染创面4例,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3例...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创伤后引起的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外露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后感染创面4例,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3例。结果:治疗后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致密,创面新鲜,血运佳;通过后期的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愈合良好。结论:VSD技术通过改善创面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创面水肿,抑制创面细菌繁殖等方面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后期手术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外科手术 引流术 肌/损伤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敬 张宏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1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诊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42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诊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42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Sarmiento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5个月。未出现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出现区域疼痛综合征,经物理治疗、服用维生素C之后好转。治疗后3个月2组Sarmient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小夹板序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小夹板 石膏 序贯治疗
原文传递
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宏伟 张敬 刘思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8期879-88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1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的56例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进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结...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1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的56例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进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结果 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7(6~12)个月。4例出院后未遵医嘱进行制动,2周内下地负重,出现足踝肿痛,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轻度丢失,翻修后效果尚可。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10~18)周。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32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2.9%。结论经跗骨窦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避免大范围软组织剥离,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钢板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平辉 张敬 张宝玉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657-658,共2页
目的讨论经Wih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2011年9月_2013年8月收治胸腰段的椎体骨折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岁。骨折类型依据骨折形态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 目的讨论经Wih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2011年9月_2013年8月收治胸腰段的椎体骨折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岁。骨折类型依据骨折形态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压缩超过1/3,需要行后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术但不需要后路减压治疗。胸12骨折6例,腰1骨折13例,腰2骨折3例。本组病例随机应用经常规手术入路和经Wihse人路2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手术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Wihse人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术后切口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经常规入路组。结论经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需要后路椎管减压的椎体骨折,其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术中减少椎旁肌肉的剥离,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术后手术切口疼痛减轻,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原文传递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对节能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敬 周卫国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8年第7期33-34,共2页
通过对影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节能效果的主要因素——砌块密度等级、含水率、导热系数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砌体导热系数设计值的合理选用。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 平衡含水率 砌筑含水率 导热系数
下载PDF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敬 李玲 +2 位作者 范晓东 刘东旗 李海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71-1678,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CINAHL和Cochrane Register,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维普数据库,...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CINAHL和Cochrane Register,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70年1月~2015年9月,收集关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的临床试验,按照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各个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计857例患者,手术组480例,非手术组377例。Meta分析表明,在EQ-5D评分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ASH评分方面,非手术组优于手术组;在Constant评分方面,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率方面,非手术组较手术组低(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非手术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少的并发症,同时也降低了再次手术的风险。根据现有证据,无法判断非手术治疗在临床功能方面有优越性。由于样本量较小,本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非手术 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一种高性能的CAN总线网络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敬 李红波 高鹏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对CAN总线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CAN总线 CAN总线网络 控制器局域网 网络设计 多主工作方式 网络结构
下载PDF
锁骨钩骨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敬 范海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8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骨板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选用锁骨钩骨板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骨板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选用锁骨钩骨板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小于50ml。随访6~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本组病例优26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术后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未发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2例出现轻度肩关节撞击征。所有患者均恢复工作。结论锁骨钩骨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临床一种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泓 张敬 +1 位作者 张斌斌 李海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180-4183,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患者,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即刻静脉注射1.0 g氨甲环酸,观察组术后即刻静脉注射2.0 g氨甲环酸,两组...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患者,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即刻静脉注射1.0 g氨甲环酸,观察组术后即刻静脉注射2.0 g氨甲环酸,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止痛等治疗。术后3 d,统计两组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时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原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引流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 d,两组FIB水平较术前升高,PT、APTT较术前延迟,但观察组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T、APTT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静脉注射2.0 g氨甲环酸可进一步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凝血功能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大柱网双向无粘结预应力密肋楼盖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金声 吕茂达 +1 位作者 张敬 刘福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22,共8页
本文介绍大柱网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盖结构设计、施工和有关问题的研究,着重讨论了预应力引起结构内力的合理估算、采用混合配筋对长期变形和抗裂性的影响、预应力端头局部承压和构造措施等,并提出了设计与施工建议。
关键词 柱网 无粘结 预应力 密肋板 楼盖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斌斌 吴泳锐 +2 位作者 李超 范开 张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等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并接受随访3~12个月。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导板组手术时长显著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VAS评分、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1)。2组术后6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1),术后6个月3D打印导板组KSS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2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WOMAC评分较术前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3D打印导板组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除传统手术组出现积血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保存假体顺利出院外,所有手术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基于3D打印截骨导板行膝关节置换术,较传统TKA手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失血量少、截骨精确快捷、术后恢复快、就诊满意度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截骨导板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车辆辅助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麟 张敬 +1 位作者 李毅 王雪冰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车辆辅助定位技术。给出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抗干扰性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用于组合定位的组合定位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满足车辆在复杂的动态工作环境下的定... 研究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车辆辅助定位技术。给出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抗干扰性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用于组合定位的组合定位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满足车辆在复杂的动态工作环境下的定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定位 传感器 定位算法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与徒手上颈椎椎弓钉置入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 牛国旗 +3 位作者 刘香平 张敬 李海亚 张斌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38-1340,1344,共4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与徒手置钉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9年5月,对18例上颈椎畸形患者行寰枢或颈枕融合固定术,其中,10例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上颈椎椎弓根置入10例,8例采用常规徒手置钉。比较...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与徒手置钉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9年5月,对18例上颈椎畸形患者行寰枢或颈枕融合固定术,其中,10例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上颈椎椎弓根置入10例,8例采用常规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共置钉72枚,其中3D组40枚,徒手组32枚。3D组手术时间[(189.7±16.1)min vs(242.1±23.2)min,P<0.001]、术中失血量[(216.6±49.8)ml vs(385.0±23.5)ml,P<0.001]、平均每钉置入时间[(3.3±0.8)min vs(7.0±1.1)min,P<0.001]和透视次数[(8.7±1.1)次vs(30.0±3.3)次,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方面,3D组术前模拟置钉和实际置钉在螺钉直径、长度以及与后正中线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置钉准确优良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7.5%vs 81.3%,P<0.05)。[结论]与传统徒手置钉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准确率更高,并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畸形 3D 打印 导板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斌斌 张敬 肖玉周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总结处理、预防措施。方法176例锁骨骨折患者中,30例采用锁骨钩钛板内固定治疗,96例采用S形锁骨钛板内固定治疗,27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3例采用张力钢丝带内固定治疗。分析术后内固定失效的...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总结处理、预防措施。方法176例锁骨骨折患者中,30例采用锁骨钩钛板内固定治疗,96例采用S形锁骨钛板内固定治疗,27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3例采用张力钢丝带内固定治疗。分析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12例:(1)6例锁骨钩钛板内固定失效,均为钛板近端-骨连接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成角畸形,锁骨钩钛板位置改变。(2)3例S形锁骨钛板内固定失效,其中2例原骨折处骨折线清晰,钛板螺钉翘起;1例原骨折处骨折线清晰,锁骨钛板断裂。(3)2例克氏针内固定失效,均为原骨折端骨折线模糊,克氏针向远端退出,内固定位置改变。(4)1例张力钢丝带内固定失效为钢丝断裂,克氏针向远端退出,原锁骨骨折线清晰。1例克氏针内固定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11例患者均去除原有内固定,再次复位行内固定术干预,术后3~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与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不当等多重因素相关,术前合理的规划、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避免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失效
下载PDF
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敬 周卫国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4年第6期52-54,共3页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综合性能、经济性等方面有较多优势,但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图集相互矛盾的问题,如尺寸允许偏差、干密度误差等均给应用环节造成了诸多困难。建议协调砌块的产品标准与建筑应用标准,促进蒸...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综合性能、经济性等方面有较多优势,但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图集相互矛盾的问题,如尺寸允许偏差、干密度误差等均给应用环节造成了诸多困难。建议协调砌块的产品标准与建筑应用标准,促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城乡建设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尺寸允许偏差 干密度误差 强度等级 劈压比 碳化系数 软化系数
下载PDF
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晓东 张敬 张宏伟 《骨科》 CAS 2021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和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拟行TKA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和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拟行TKA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观察组(61例)采用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屈膝90°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ollander切口愈合(Hollander wound evaluation scale,HWE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W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屈膝90°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的HSS评分、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ROM大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缝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疼痛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一种带改进“当前”统计模型的GPS/DR车辆组合定位系统
20
作者 董艳婷 张敬 《通信技术》 2008年第7期141-143,146,共4页
文中分析了"当前"统计模型在GPS/DR车辆组合定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基于"当前"统计模型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GPS/DR组合定位系统的数据融合中。实地跑车数据验证表明:使用该算... 文中分析了"当前"统计模型在GPS/DR车辆组合定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基于"当前"统计模型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GPS/DR组合定位系统的数据融合中。实地跑车数据验证表明:使用该算法的定位系统无需任何参数的预先设定,即可实现对系统方差的自适应调整,对车辆的各种运动状态进行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定位 数据融合 GPS/DR 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 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