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肌筋膜瓣口腔愈合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N.Samman H.Tideman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为了研究颞肌筋膜瓣的口腔愈合过程及其修复粘膜的组织学特征。作者通过对用此瓣修复的36例平均术后32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口腔内无覆盖的颞肌筋膜瓣发生了包括急性炎症期、慢性炎症期和增生期,最终口腔粘膜上皮化的连续愈合... 为了研究颞肌筋膜瓣的口腔愈合过程及其修复粘膜的组织学特征。作者通过对用此瓣修复的36例平均术后32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口腔内无覆盖的颞肌筋膜瓣发生了包括急性炎症期、慢性炎症期和增生期,最终口腔粘膜上皮化的连续愈合过程。70%的病例愈合后的粘膜存在轻度瘢痕;修复的粘膜和正常口腔粘膜比较有其特征性组织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筋膜瓣 口腔粘膜 口腔颌面部 修复 组织学
原文传递
98例唇腭裂患者牙颌面畸形的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沈国芳 唐友盛 +2 位作者 N.Samman 房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价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期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98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 目的评价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期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98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完成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关闭间隙等。上颌骨手术采用标准化截骨前移手术,伴牙槽裂的患者同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方法包括:①牙槽裂已植骨修复者,采用标准LeFortI型截骨前移术;②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单侧腭裂患者,采用改良上颌骨截骨手术,即非裂侧用LeFortI型截骨术,裂隙侧采用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术;③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双侧腭裂患者,采用前颌骨截骨手术(Wunderer法)和双侧上颌骨后份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修复术。骨间采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随访时间1/2~5a,平均2.6a。结果术后患者的面型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相对稳定。结论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的效果稳定,应该作为这类畸形治疗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 正畸治疗
下载PDF
颞肌血管分布及其外科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2-275,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详尽研究应用于外科手术的人类颞肌的血管构筑。作者采用30具新鲜尸体颞肌标本,分别用墨汁、氧化铅或甲基丙烯酸树脂进行脉管灌注,其血管构筑用立体显微镜、放射线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颞肌血供主要来自3支... 本研究目的是详尽研究应用于外科手术的人类颞肌的血管构筑。作者采用30具新鲜尸体颞肌标本,分别用墨汁、氧化铅或甲基丙烯酸树脂进行脉管灌注,其血管构筑用立体显微镜、放射线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颞肌血供主要来自3支动脉、通常有双静脉与一支动脉相伴行,并沿肌纤维行走形成丰富且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网。在冠状面,血管主要位于肌肉外侧及内侧,中间部位血管密度则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 解剖学 血管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颞肌筋膜瓣在颅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Samm.,NV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颞肌筋膜瓣在颅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张念光N.SammanH.Tideman从20世纪早期颞肌筋膜瓣(TemporolisMyo-fascialFlap,TMF)就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修复组织缺损的带蒂肌膜瓣,可应用于颅面... 颞肌筋膜瓣在颅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张念光N.SammanH.Tideman从20世纪早期颞肌筋膜瓣(TemporolisMyo-fascialFlap,TMF)就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修复组织缺损的带蒂肌膜瓣,可应用于颅面许多部位,尤其是上、下颌骨、口咽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部损伤 修复术 颞肌筋膜瓣
下载PDF
以协作组形式治疗唇腭裂患者 被引量:5
5
作者 N.Samman +3 位作者 苏丽英 T.Whitehil H.Tideman N.M.King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64-168,共5页
本文介绍了香港大学牙科学院唇腭裂治疗中心以协作组形式对唇腭裂患者进行治疗的情况,唇腭裂患者从出生到成人均在此中心得到序列治疗,在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唇腭裂 外科手术
下载PDF
^(60)Co照射对大鼠舌菌状乳头及味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宁 赵士芳 +2 位作者 谷志远 宜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 研究临床治疗剂量6 0 Co照射头颈部恶性肿瘤后 ,舌菌状乳头及其味蕾的形态学变化和再生能力。方法 模拟临床治疗剂量 ,根据多次照射剂量归一的原则 ,一次大剂量6 0 Co照射 30只SD大鼠头颈部 ,照射后观察大鼠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 目的 研究临床治疗剂量6 0 Co照射头颈部恶性肿瘤后 ,舌菌状乳头及其味蕾的形态学变化和再生能力。方法 模拟临床治疗剂量 ,根据多次照射剂量归一的原则 ,一次大剂量6 0 Co照射 30只SD大鼠头颈部 ,照射后观察大鼠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大鼠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第 5天明显萎缩、退化、消失 ,第 10~ 2 0天达到最高峰 ,第 30天有少量菌状乳头和味蕾开始再生 ,第 6 0天菌状乳头和味蕾明显再生 ,有部分菌状乳头仍呈萎缩状 ,未见到再生的味蕾。结论 治疗剂量的6 0 Co照射头颈部 ,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损伤是极其严重的 ,这些损伤能够再生 ,但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菌状乳头 味蕾 再生
下载PDF
颞肌瓣供区的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NSamman H.Tideman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3,I002,共4页
目的 评价自凝丙烯酸树脂颅部修复体处理颞部供区的术后长期效果。方法 对 5 0例应用颞肌筋膜瓣行修复术患者的手术侧与非手术侧比较 ,并将评价结果分为良好、满意和差。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美观效果满意率达 96 %。结论 这种修... 目的 评价自凝丙烯酸树脂颅部修复体处理颞部供区的术后长期效果。方法 对 5 0例应用颞肌筋膜瓣行修复术患者的手术侧与非手术侧比较 ,并将评价结果分为良好、满意和差。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美观效果满意率达 96 %。结论 这种修复技术是一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修复术 颞肌筋膜瓣 TMF
原文传递
舌神经切断吻合后菌状乳头味蕾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宁 赵士芳 +1 位作者 谷志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了解舌神经损伤后味蕾的变化,以及切断的舌神经用神经外膜吻合修复后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再生能力。方法:模拟临床将SD大鼠一侧舌神经钳夹或切断损伤,即刻用神经外膜吻合的方法修复切断的舌神经,分别于术后20d和100d时用体视显微镜... 目的:了解舌神经损伤后味蕾的变化,以及切断的舌神经用神经外膜吻合修复后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再生能力。方法:模拟临床将SD大鼠一侧舌神经钳夹或切断损伤,即刻用神经外膜吻合的方法修复切断的舌神经,分别于术后20d和100d时用体视显微镜、组织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鼠舌菌状乳头和味蕾的形态和数目。结果:术后20d时,无论钳夹损伤或切断舌神经,切断的舌神经无论是否用神经吻合修复,舌神经损伤侧的菌状乳头和味蕾均萎缩、退化,数目明显减少;术后100d时,舌神经钳夹损伤和舌神经切断后即刻吻合修复的动物,退化、萎缩的菌状乳头和味蕾已完全再生,形态和数目恢复正常。而舌神经切断后未吻合的动物,萎缩、退化的菌状乳头和味蕾无明显再生恢复。结论:钳夹损伤舌神经,萎缩、退化的菌状乳头和味蕾可以自行再生恢复;切断舌神经,萎缩、退化的菌状乳头和味蕾不能自行再生恢复;用神经外膜吻合修复后,萎缩、退化的菌状乳头和味蕾可以再生恢复。舌菌状乳头和味蕾形态、数目的再生恢复,可以作为舌神经修复成功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神经 味蕾 再生 SD大鼠
下载PDF
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南欣荣 唐友盛 +2 位作者 沈国芳 N Saman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对 38例 40侧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感觉障碍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根据术前与术后连续随访中触觉、痛觉及两点辨别觉检查 ,按BMRC感觉评定标准判定肢体感觉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①髂骨复合瓣移植早期感觉障碍较普遍 ,股外... 目的 对 38例 40侧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感觉障碍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根据术前与术后连续随访中触觉、痛觉及两点辨别觉检查 ,按BMRC感觉评定标准判定肢体感觉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①髂骨复合瓣移植早期感觉障碍较普遍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率高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股神经发生率低 ,6个月~ 1年左右多能逐渐恢复但不完全。②股外侧皮神经主干误断伤所致感觉丧失多难以恢复。③供区神经痛可能与神经嵌压有关。结论 髂骨复合瓣移植感觉障碍恢复不完全 ,术中应注意保护周围神经 ,尤其股外侧皮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复合瓣移植 周围神经 肢体感觉障碍
下载PDF
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南欣荣 唐友盛 +1 位作者 沈国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报道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运动障碍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39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切取旋髂深动脉髂骨复合瓣41块,随访半年以上28例患者采用自拟运动功能评价百分法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月:优... 目的:报道髂骨复合瓣移植肢体运动障碍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39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切取旋髂深动脉髂骨复合瓣41块,随访半年以上28例患者采用自拟运动功能评价百分法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月:优53.57%(15/28),良14.29%(4/28),可21.43%(6/28),差10.71%(3/28);1年:优90%(9/10),差10%(1/10)。结论:①大多数患者运动障碍是暂时的,6个月~1年均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②股神经麻痹与术中过度剥离髂腰肌及臀肌而又未有效重建新的骨肌附丽是肢体运动障碍的两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复合瓣 骨移植 运动障碍
下载PDF
髂骨复合瓣移植供区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南欣荣 唐友盛 +1 位作者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报道切取旋髂深动脉(DCIA)髂骨复合瓣移植供区并发症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38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共进行40例DCIA髂骨复合瓣移植,对供区并发症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手术前后连续追踪评价。结果:供区疼痛,... 目的:报道切取旋髂深动脉(DCIA)髂骨复合瓣移植供区并发症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38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共进行40例DCIA髂骨复合瓣移植,对供区并发症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手术前后连续追踪评价。结果:供区疼痛,感觉与步态障碍为术后普遍而暂时的并发症;伤口迁延不愈、腹疝、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供区长期痛可能与神经嵌压及牵拉损伤有关。结论:DCIA髂骨复合瓣移植供区并发症是可以接受的,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复合瓣 移植 供区 并发症 下颌骨重建 积液
下载PDF
香港口腔颌面外科 Ⅱ.专科培训、临床操作和科研
12
作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81-182,共2页
一、外科学术的范围香港口腔颌面外科的范围在过去的10年内得到了快速的扩展。直到80年代中期,其领域还仅限于牙槽外科和少量的单颌截骨术。通过吸收国外的专业知识和外科技巧、器械等的改进,现其范围已扩展到包括肿瘤手术、成形... 一、外科学术的范围香港口腔颌面外科的范围在过去的10年内得到了快速的扩展。直到80年代中期,其领域还仅限于牙槽外科和少量的单颌截骨术。通过吸收国外的专业知识和外科技巧、器械等的改进,现其范围已扩展到包括肿瘤手术、成形手术、复杂的正颌手术、唇腭裂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专业人员 培训 临床操作 科学研究
下载PDF
下颌体阶梯形截骨在颌骨畸形矫正的应用
13
作者 沈国芳 +1 位作者 N.Samman H.Tideman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本文回顾分析了1988年11月~1994年2月间在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接受下颌体阶梯形截骨手术(口内进路)的87个病例,男性31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23岁。畸形分类:下颌前突畸形伴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良53例,... 本文回顾分析了1988年11月~1994年2月间在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接受下颌体阶梯形截骨手术(口内进路)的87个病例,男性31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23岁。畸形分类:下颌前突畸形伴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良53例,下颌骨前突畸形16例,下颌骨不对称畸形8例,颅面综合征等10例。治疗:双颌联合手术78例,单独下颌体截骨9例。同期做的上颌骨手术中,LeFortⅠ型74例,LeFortⅡ型4例。其中20例有严重上下颌不协调的病例,同期做了LEFortⅠ型、下颌体阶梯形截骨和升支的截骨手术。作者认为,下颌体阶梯形截骨可用于矫正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畸形,也可与上颌截骨或/和下颌升支截骨联合应用,矫正严重颌面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形截骨术 颌骨畸形 矫形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