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 被引量:57
1
作者 单耀军 《教学研究》 2008年第2期140-142,147,共4页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不足,本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措施和建议来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创新教育 挑战杯
下载PDF
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燕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英 姗姗 《教学研究》 2008年第6期504-507,共4页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在科研能力、论文质量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创新能力的现状,据此提出一系列提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学术环境、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扩大与外界交往等方面。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文化艺人传承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钰莹 潘卓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22期115-117,共3页
白洋淀芦苇画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其代表性文化产品在国内发展的同时也走出了国门,深受外国人的喜爱。而加强芦苇画发展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技艺,还可以扩大本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根据深入白洋淀芦苇画基地调查采访和查阅相关... 白洋淀芦苇画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其代表性文化产品在国内发展的同时也走出了国门,深受外国人的喜爱。而加强芦苇画发展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技艺,还可以扩大本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根据深入白洋淀芦苇画基地调查采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人才资源缺乏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缺失更是制约白洋淀芦苇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芦苇画 文化产业 技艺人才
下载PDF
一城三星一淀下白洋淀芦苇画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钰莹 +1 位作者 潘卓 祁萌 《城市地理》 2014年第8X期236-237,共2页
文化产业是我国朝阳性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创造收入和扩大就业的经济效应,而且具有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凝聚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发展的社会效应,这使得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我国朝阳性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创造收入和扩大就业的经济效应,而且具有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凝聚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发展的社会效应,这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一城三星一淀"的"大保定"发展格局,对白洋淀芦苇画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本文旨在"一城三星一淀"视域下,运用波特钻石模型来研究白洋淀芦苇画文化的发展新路径,为提高白洋淀芦苇画文化的竞争力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城三星一淀 白洋淀芦苇画 文化发展
下载PDF
绿色生态文化体系视角下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可持续发展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钰莹 +2 位作者 杨慧 王迪 刘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6期76-77,共2页
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的重点生态涵养区,承载着展现雄安文化的重任,而作为白洋淀绿色生态文化体系的代表,同时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淀芦苇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实现绿色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 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的重点生态涵养区,承载着展现雄安文化的重任,而作为白洋淀绿色生态文化体系的代表,同时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淀芦苇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实现绿色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通过政策支持与保护利用、提升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人才管理、创新绿色生态水乡生产技艺、发展非遗项目创意设计、接轨国际业态需求,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统筹了文化要素资源,推动了地方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雄安风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了自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洋淀芦苇画 绿色文化生态
下载PDF
白洋淀生态经济区芦苇画技艺人才集聚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钰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24期24-26,共3页
随着白洋淀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也越多地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探讨白洋淀芦苇画技艺人才在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促进形成河北省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随着白洋淀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也越多地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探讨白洋淀芦苇画技艺人才在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促进形成河北省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具有高才能和创新意识的技艺人才集聚,提高河北省的特色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芦苇画 技艺人才 集聚路径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护理专业大学生培养过程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岩峰 孙慧佳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护理队伍是医疗事业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树立的主流价值观。研究如何将主流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护理学的教... 护理队伍是医疗事业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树立的主流价值观。研究如何将主流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护理学的教学课程改革。本研究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奉献、博爱”是护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护理学生培养过程的意义,提出构建“理论引导、环境塑造、实践培育”的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意义 培养途径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师德建设机制探究
8
作者 田钰莹 《城市地理》 2014年第9X期72-73,共2页
高校师德建设决定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高校师德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将高校党建与师德建设的结合,完善学生评教及信息反馈制... 高校师德建设决定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高校师德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将高校党建与师德建设的结合,完善学生评教及信息反馈制度,发挥奖惩机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保定市地理环境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9
作者 贾建楠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X期65-66,共2页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空间对人类的约束逐渐减弱,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的选址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也在逐渐降低。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无论何时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教育活动。而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空间对人类的约束逐渐减弱,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的选址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也在逐渐降低。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无论何时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教育活动。而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以及空间,并且受到环境及空间的制约。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保定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燕赵古城,其教育事业久负盛名,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军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军事人才 经济发展水平 《红旗谱》 区域性差异 学校分布 资源利用 涞源县 燕赵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从“超级女声—快乐女声”透视当代大众音乐中平民文化的勃兴
10
作者 田钰莹 《知识经济》 2010年第16期175-176,共2页
"超级女声—快乐女声"选秀活动在众多流行音乐形态中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当代大众音乐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达到了音乐传播"传通"的良性互动,成为平民文化勃兴和大众音乐传播时代到来的重要符号。这种音乐演绎类... "超级女声—快乐女声"选秀活动在众多流行音乐形态中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当代大众音乐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达到了音乐传播"传通"的良性互动,成为平民文化勃兴和大众音乐传播时代到来的重要符号。这种音乐演绎类型在音乐商品价值膨胀时期下更加强调"明星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音乐传播 平民文化 社会角色扮演 艺术审美
下载PDF
新农村普惠型闲暇文化覆盖体系构建
11
作者 田钰莹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9期32-34,共3页
本文对农民闲暇时间总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农民闲暇时间总量差异性、影响因素、时间分配结构以及时间总量变动趋势的分析,指出农民闲暇生活方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发生了改变,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支持成为农民闲暇文化的基... 本文对农民闲暇时间总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农民闲暇时间总量差异性、影响因素、时间分配结构以及时间总量变动趋势的分析,指出农民闲暇生活方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发生了改变,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支持成为农民闲暇文化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农村普惠型闲暇文化覆盖体系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闲暇文化 普惠型文化体系
原文传递
国际法上的特权与豁免制度比较
12
作者 田钰莹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3期86-87,共2页
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法领域存在国家主权豁免、外交特权与豁免和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三种特权与豁免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有一些共性。对以上特权与豁免制度的性质与概念、理论依据、法律渊源、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 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法领域存在国家主权豁免、外交特权与豁免和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三种特权与豁免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有一些共性。对以上特权与豁免制度的性质与概念、理论依据、法律渊源、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和共性作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豁免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