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灌结合秸秆隔层促进土壤脱盐增加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卢闯 逄焕成 +3 位作者 张宏 张建丽 张浩 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7-94,共8页
为探讨春灌结合秸秆隔层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以当地常规春灌水平(2 250 m^3/hm^2)为对照(CK),设置秸秆隔层深埋条件下常规春灌灌水量的100%、90%、80%、70%(W100、W90、W80、W70)4个梯度共5个处... 为探讨春灌结合秸秆隔层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以当地常规春灌水平(2 250 m^3/hm^2)为对照(CK),设置秸秆隔层深埋条件下常规春灌灌水量的100%、90%、80%、70%(W100、W90、W80、W70)4个梯度共5个处理,研究河套灌区不同春灌灌水量下秸秆隔层对中度盐碱地水盐分布、微生物区系及食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隔层处理20~40 cm土层含水率随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W100处理春灌后根系分布层(0~40 cm)含水率较CK、W90、W80、W70显著提高6.5%、3.6%、5.8%、8.9%(P<0.05);W100和W90处理春灌后均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盐分淋洗深度达50~60 cm,其0~40 cm盐分较CK显著降低18.9%和13.9%(P<0.05),春灌前后土壤脱盐率也分别较CK提高34.9%、30.1%(P<0.05),但W100与W90处理间春灌后土壤盐分、脱盐率均无显著差异,W80处理与CK之间也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收获后,CK处理0~40 cm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W100和W90处理0~40 cm含盐量显著低于CK 27.6%和16.3%(P<0.05),但2个处理间含盐量无显著差异,W80处理与CK差异也不显著,而W70盐分含量显著最高。与CK、W80和W70相比,W100和W90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收获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增加了可培养优势菌群种类,而W90处理相比W100处理更有利于土壤真菌生长。W100处理食葵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P<0.05),分别较CK、W90、W80和W70增产5.3%、6.8%、11.4%和13.6%,W90与CK两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其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CK,而W100与CK处理间水分生产率差异不显著。综上来看,单纯从高产角度,当前春灌量水平结合秸秆隔层(W100)处理食葵增产效果最显著值得推荐,而从土壤脱盐、作物稳产及水分生产率提高等综合效应考虑,在当前春灌基础上减少10%灌水量结合秸秆隔层(W90)是可推荐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秸秆 脱盐 中度盐碱地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CT扫描分析秸秆隔层孔隙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宏 逄焕成 +3 位作者 卢闯 刘娜 张晓丽 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22,共9页
为阐明不同物理形态玉米秸秆建立的隔层对盐碱土壤灌溉水入渗特征的影响机制,该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在距地表40~45 cm处均匀铺设同一隔层厚度(5 cm)段状秸秆(SL)、颗粒状秸秆(SK)与粉末状秸秆(SF),以不埋设秸秆隔层为对照(CK),并利... 为阐明不同物理形态玉米秸秆建立的隔层对盐碱土壤灌溉水入渗特征的影响机制,该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在距地表40~45 cm处均匀铺设同一隔层厚度(5 cm)段状秸秆(SL)、颗粒状秸秆(SK)与粉末状秸秆(SF),以不埋设秸秆隔层为对照(CK),并利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不同形态秸秆隔层内部孔隙度、孔隙大小分布、连通度等孔隙参数及其与灌溉水入渗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物理形态的玉米秸秆隔层均显著提高了40~45 cm隔层处总孔隙度,其中以SF处理最高,分别较CK、SL与SK处理显著提高了29.25、12.09与12.61个百分点(P <0.05),但SL与S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F处理在灌溉水入渗各阶段均显著增加了孔隙直径≤1 mm的孔隙度(P <0.05),入渗开始前、结束后分别较SL与SK处理提高了19.18、17.25和9.45、9.41个百分点,从而增大了封闭气体体积,导致灌溉水入渗速率较慢,而SL处理在灌溉水入渗开始前孔隙直径>1 mm孔隙度较SK处理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但在入渗结束后SK处理孔隙直径>1 mm孔隙度较SL处理显著提高,这种> 1 mm大孔隙的变化导致SK处理出现湿润锋通过秸秆隔层耗时长于SL处理,而湿润锋通过隔层后至土柱底部耗时短于SL处理的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润锋通过秸秆隔层用时与入渗开始前、结束后隔层处总孔隙度、≤1 mm直径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入渗前> 1 mm直径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而在入渗结束后这种大孔隙的作用减弱,但≤1 mm孔隙度的阻渗作用依旧显著,孔隙连通度对灌溉水入渗速率的影响较总孔隙度小。可见,不同形态玉米秸秆隔层均影响灌溉水入渗过程,CT扫描技术可作为定量研究秸秆隔层内部孔隙结构及其对灌溉水入渗影响机制的手段,该结果可为筛选和建立盐碱土壤最佳灌溉淋盐效果的物理形态秸秆隔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CT 孔隙 入渗 盐碱土壤
下载PDF
秋施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元振 赵京考 +5 位作者 吴德亮 王雪 张宏 仝利鹏 杨富娟 徐凤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以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白浆土为研究对象,在等氮量条件下(秋季有机肥配施来年春季无机肥),设置100%有机肥(T1),30%有机肥+70%无机肥(T2),20%有机肥+80%无机肥(T3),100%无机肥(T4)和不施肥(CK)5个处理,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 以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白浆土为研究对象,在等氮量条件下(秋季有机肥配施来年春季无机肥),设置100%有机肥(T1),30%有机肥+70%无机肥(T2),20%有机肥+80%无机肥(T3),100%无机肥(T4)和不施肥(CK)5个处理,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施用高量有机肥有助于细菌和放线菌群落结构的形成,无机肥和不施肥适于真菌生长;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有机肥较无机肥处理更能提高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培肥地力,单施效果稍差,且差异不大,而高量有机肥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百分比方面作用显著;两年玉米累计产量30%有机肥(T2)最高,分别比100%有机肥(T1)和100%无机肥(T4)提高57.34%和4.59%,稳产并高产。总体来讲,30%有机肥+70%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施有机肥 生物学特性 菌群结构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河套灌区不同秋浇年限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晓丽 张宏 +5 位作者 卢闯 逄焕成 靳存旺 高喜 程挨平 李玉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380-3392,共13页
【目的】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民自愿放弃秋浇造成干地面积逐渐增多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不同秋浇年限对盐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为灌区盐碱地改良与秋浇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盐荒地(CK)、一直秋浇(AUI1)、隔2-3... 【目的】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民自愿放弃秋浇造成干地面积逐渐增多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不同秋浇年限对盐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为灌区盐碱地改良与秋浇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盐荒地(CK)、一直秋浇(AUI1)、隔2-3年秋浇(AUI2)、3-4年不秋浇(AUI3)以及6-7年不秋浇(AUI4)5种类型的典型地块,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技术,分析不同秋浇年限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并对土壤化学性质与细菌群落进行了冗余分析以及与群落组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AUI1和AUI2处理对降低0-30 cm土层盐分含量最显著,分别比CK、AUI3、AUI4降低了128.82%和29.04%、108.76%和17.72%、108.44%和17.55%,在30-40 cm土层AUI1处理的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各个土层的pH值均以AUI2处理最低,其0-40 cm土层p H平均值较CK、AUI1、AUI3、AUI4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0.28、0.32、0.16、0.88个单位(P<0.05)。另外,AUI2处理0-4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分别较CK、AUI1、AUI3、AUI4提高了252.89%、148.59%、58.10%和60.10%,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48.41%、29.42%、6.01%和14.27%(P<0.05)。AUI1与AUI2处理间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显著高于CK、AUI3和AUI4处理(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不同秋浇年限处理的3大优势菌门,占所有菌门的53.93%,而AUI2、AUI3处理分别有利于增加拟杆菌门、酸杆菌门的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均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其中与微生物量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559**和-0.522*),与可溶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95**和-0.820**);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均与土壤盐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浇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盐碱土 高通量测序 内蒙古河套灌区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活性污泥减量效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丽 李春梅 +1 位作者 强亮生 张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针对电化学氧化技术是有效而可靠的"清洁技术",提出以Ti/RuO2材料为阳极的同心圆式电解槽为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电解减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氧化能够有效实现活性污泥减量.当工作电压为6 V、pH值为12、间歇电解60 min、... 针对电化学氧化技术是有效而可靠的"清洁技术",提出以Ti/RuO2材料为阳极的同心圆式电解槽为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电解减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氧化能够有效实现活性污泥减量.当工作电压为6 V、pH值为12、间歇电解60 min、初始混合液悬浮性挥发固体(MLVSS)为4 670 mg.L-1时,活性污泥的表观溶解效率为29.98%.此时污泥溶胞释放出的SCOD和TP分别升高了712.2、33 mg.L-1,NH3-N也达到最大值并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工艺条件为最佳电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氧化 活性污泥 溶胞 MLVSS
下载PDF
免耕覆膜增加中度盐碱土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闯 张宏 +3 位作者 刘娜 张晓丽 逄焕成 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6-124,共9页
为阐明免耕覆膜措施在河套灌区中度盐碱地的改土效果,开展了连续5a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翻耕无覆盖(CT)、翻耕地膜覆盖(CTP)、免耕无覆盖(NT)、免耕地膜覆盖(NTP)4种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盐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阐明免耕覆膜措施在河套灌区中度盐碱地的改土效果,开展了连续5a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翻耕无覆盖(CT)、翻耕地膜覆盖(CTP)、免耕无覆盖(NT)、免耕地膜覆盖(NTP)4种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盐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第5年春灌前,免耕处理(NT、NTP)0~40cm土壤平均含盐量较CT、CTP分别降低36.53%、11.66%,春灌后较CT处理低25.27%,但较CTP高13.15%(P<0.05),作物收获后0~40 cm土壤含盐量NT较CT、NTP较CTP分别显著降低52.44%、20.65%(P<0.05),免耕和覆膜均能抑制蒸发季节0~40 cm土层返盐。收获后免耕处理0~40 cm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分数较翻耕显著提高53.41%,NTP处理>1 mm粒级团聚体较NT显著提高40%(P<0.05);0~40cm土壤有机碳NT较CT、NTP较CTP分别显著提高16.44%、15.48%,CTP较CT显著提高7.46%(P<0.05)。收获后NTP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数,高通量分析表明NTP处理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T、CT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0.25mm团聚体质量分数是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控环境因子,分别解释50.9%、29.4%的群落变化。总之,免耕地膜覆盖能够改善盐碱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固碳、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可作为河套地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的推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免耕 地膜覆盖 中度盐碱地 盐分分布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亚表层有机培肥调控盐渍土孔隙结构与水盐运移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宏 逄焕成 +3 位作者 宋佳珅 王国丽 常芳弟 李玉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5-364,共10页
为探明亚表层有机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盐运移的调控机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地表不覆膜(CK)、地膜每年覆盖(PM)和亚表层单次有机培肥+地膜每年覆盖(OMP)3个处理,3年后采用X射线CT扫描和图像... 为探明亚表层有机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盐运移的调控机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地表不覆膜(CK)、地膜每年覆盖(PM)和亚表层单次有机培肥+地膜每年覆盖(OMP)3个处理,3年后采用X射线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部分亚表层(15~21 cm)与深层(35~41 cm)土壤孔隙结构信息,同时测定了土壤剖面水盐含量,分析了土壤孔隙结构与水盐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PM处理与CK相比,亚表层大孔隙度(>30μm)无明显差异(P>0.05),但深土层降低了0.48个百分点(P<0.05)。OMP处理与CK相比,亚表层及深土层大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1.95、0.75个百分点(P<0.05),其中不同当量直径孔隙度和孔隙连通度均差异显著(P<0.05)。与CK和PM处理相比,OMP处理春灌后0~40 cm土层含水率分别提高12.02%和6.33%(P<0.05),全盐含量分别降低了16.22%和13.21%(P<0.05);收获后0~40 cm土壤含水率分别降低40.69%和35.77%(P<0.05),返盐率分别降低了12.22、11.56个百分点(P<0.05)。大孔隙度、土壤孔隙连通度与水盐含量显著相关(P<0.05),增加当量直径小于1500μm孔隙度可以显著提高春灌后土壤保水效果,而增加当量直径小于500μm孔隙度可以促进春灌后盐分淋洗。通过在亚表层施用有机肥结合地膜覆盖可以优化土壤物理结构,增强盐渍土水盐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有机肥 土壤孔隙结构 水盐分布 显微CT
下载PDF
亚表层培肥结合覆膜提高干旱区盐碱地土壤肥力及优势菌群丰度的机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宏 卢闯 +4 位作者 逄焕成 张建丽 刘娜 张晓丽 李玉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61-1472,共12页
[目的]针对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表层土壤贫瘠多盐的特点,研究亚表层(10 30 cm)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盐碱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盐碱地合理耕层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在内蒙古五原县,以向日葵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小区... [目的]针对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表层土壤贫瘠多盐的特点,研究亚表层(10 30 cm)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盐碱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盐碱地合理耕层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在内蒙古五原县,以向日葵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小区和微区试验。设常规翻耕(CK)、翻耕+地膜覆盖(PM)、施有机肥(106.8 t/hm^2)于亚表层(OM)、亚表层有机培肥+地膜覆盖(OMP)共 4 个处理。测定了春灌前、后以及向日葵收获后,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剖面的 pH 值、盐分、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以及微生物区系。[结果]春灌前,亚表层培肥处理(OM、OMP)10 30 cm 土层盐分含量比 CK、PM 处理分别增加了 37.1%~52.9%、32.1%~47.2%(P < 0.05),但在春灌后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地膜覆盖具有很强的抑制返盐效果,OMP 处理效果好于 PM 处理。作物收获后,OMP 处理 0 10 cm 表层返盐率相对 CK、PM 和 OM 处理分别降低了 131%、77.6%和 106%,PM 处理相对 CK 和 OM 处理分别降低了 53.5%和 28.7%(P < 0.05)。与 CK 相比,OM、OMP 处理 10 30 cm 土层 pH 值分别降低了 0.36、0.60 个单位(P < 0.05),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 100%和 127%、88.7%和 105%、564%和 514%、453%和 400%(P < 0.05);30 40 cm 土层 pH 值分别降低了 0.45、0.44 个单位(P < 0.05),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了 517%和 604%、191%和 157%,OMP 处理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 33.6%(P < 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OM、OMP 处理显著提升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降解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与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等优势菌群丰度(P < 0.05),但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 指数和Simpson 指数)和丰富度(ACE 指数和 Chao1 指数)与 CK、PM 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交替赤杆菌属、降解类固醇杆菌属、链霉菌属与诺卡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亚表层培肥 地膜覆盖 盐分 pH 速效养分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生物菌剂对根际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晓丽 王国丽 +6 位作者 常芳弟 张宏 逄焕成 张建丽 王婧 冀宏杰 李玉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84-1992,共9页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中度盐碱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可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空白处理(CK)为对照,设置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剂(DL)、自主研发的复合微生物菌剂BZ1^...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中度盐碱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可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空白处理(CK)为对照,设置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剂(DL)、自主研发的复合微生物菌剂BZ1^(T)/1-15(由芽孢杆菌、芽单胞菌和草炭组成),其使用量分别为570 kg·hm^(−2)(BL1)和1140 kg·hm^(−2)(BL2)。分析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土壤盐分、养分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DL、BL)均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其中BL2处理对降低土壤盐分的效果最显著,与CK、DL、BL1相比分别降低了14.0%、4.2%、7.4%(P<0.05)。同时,施用BL1和BL2微生物菌剂对提高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有显著作用,其中BL1、BL2处理的碱解氮含量较CK和DL分别显著提高26.4%和11.67%、50.94%和33.33%,BL2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CK、DL和BL1分别显著提高24.1%、24.7%和11.1%(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BL2处理的丰富度指数(ACE、Chao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还可显著提升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蓝细菌门的优势菌群丰度,另外BL1和BL2处理显著降低了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浮霉菌门细菌菌群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门与土壤pH值、碱解氮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r分别为−0.581^(*)、0.595^(*));土壤速效钾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正相关和正相关(r分别为−0.753^(**)、0.503^(*)和0.569^(*))。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盐分和养分等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控环境因子,因为其总共解释了67.0%的群落变化;它们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壤有机质>盐分>速效钾>pH>有效磷>碱解氮。另外,BL1和BL2菌剂的施用对提高向日葵的产量有显著作用,且作物产量与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微生物菌剂 盐分 土壤养分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高铁酸盐对剩余活性污泥的氧化水解效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丽 马军 +2 位作者 刘天泽 李春梅 张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9-2022,共4页
针对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提出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氧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盐能够有效地破坏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对初始浓度为12 600 mg.L-1的活性污泥,m(Fe)/m(SS)=0.40μg/mg的高铁酸盐能够使活性污泥的絮体全部解体.MLVSS随... 针对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提出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氧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盐能够有效地破坏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对初始浓度为12 600 mg.L-1的活性污泥,m(Fe)/m(SS)=0.40μg/mg的高铁酸盐能够使活性污泥的絮体全部解体.MLVSS随高铁投加量的增加下降,并呈线性相关.随高铁酸盐投加量的不同,不同初始浓度活性污泥的溶出特性不同,初始浓度越高的污泥投加高铁后释放出的SCOD、NH 4+-N、TP越高,当污泥浓度为12 600 mg.L-1,高铁投加量为m(Fe)/m(SS)=0.40μg/mg时,溶出的SCOD、NH 4+-N、TP达到最大值,污泥水解后的液态物质参与污水处理过程.污泥处置的成本仅为0.25元/t.远远低于1.0元/t的传统污泥处置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活性污泥 MLVSS SCOD TP NH4^+-N
原文传递
部分酸水解对桃胶多糖结构和乳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 钱佳俊 +5 位作者 李哲远 张沈栋 杨晓辰 艾连中 赖凤羲 张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为探讨桃胶多糖(peach gum polysaccharide,PGP)发挥乳化作用的关键活性结构特征,采用0.1 mol/L三氟乙酸对PGP进行部分酸水解,通过控制水解时间制备得到不同水解度的PGP样品30P、60P、120P和180P,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和高效分子排阻... 为探讨桃胶多糖(peach gum polysaccharide,PGP)发挥乳化作用的关键活性结构特征,采用0.1 mol/L三氟乙酸对PGP进行部分酸水解,通过控制水解时间制备得到不同水解度的PGP样品30P、60P、120P和180P,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和高效分子排阻色谱串联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分析部分酸水解对PGP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水包油(O/W)乳液体系探讨部分酸水解对PGP乳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P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一种酸性阿拉伯半乳聚糖,结合有少量蛋白质,重均分子质量为10980 kU,在0.1 mol/L NaNO3溶液中呈宽分布的柔性卷曲链状;随着酸水解的进行,PGP的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分子质量逐渐减小,支化度降低,水解产物的分子构象由柔性线团结构向刚性棒状转变;研究表明,60P O/W乳液较PGP及其他水解产物形成的乳液稳定性明显提高,由此推测60P是PGP发挥乳化功能的关键活性结构特征,即分子质量为1188 kU,支化度部分降低,糖醛酸和蛋白质缀合物含量较高的柔性链结构。本研究将为阐明PGP乳化功能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胶 多糖 部分酸水解 结构 乳化特性
下载PDF
盐胁迫对食用型向日葵现蕾期叶片光合性能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睿潇 王永庆 +7 位作者 王鑫博 李玉义 王希全 张宏 宋佳珅 于茹 逄焕成 王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为探明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现蕾期食用型向日葵(下称“食葵”)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分析轻度(全盐量1.00 g∙kg^(−1),LS)、中度(全盐量2.68 g∙kg^(−1),MS)和重度(全盐量4.93 g∙kg^(−1),HS)盐胁迫下,现蕾期食葵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性能和冠层... 为探明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现蕾期食用型向日葵(下称“食葵”)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分析轻度(全盐量1.00 g∙kg^(−1),LS)、中度(全盐量2.68 g∙kg^(−1),MS)和重度(全盐量4.93 g∙kg^(−1),HS)盐胁迫下,现蕾期食葵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性能和冠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食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其中MS和HS处理的Pn最大值较LS分别降低5.09%和38.69%,并减少了具有较高光合速率的叶片数量。盐胁迫降低了食葵顶叶的Pn,MS、HS处理的食葵顶叶Pn最大值较LS分别降低8.08%、14.66%。LS处理的光合速率受到气孔和非气孔双重因素的影响,而MS、HS处理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盐胁迫改变了食葵的株型,LS处理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而MS和HS处理的冠层结构分别呈平展型和圆柱体型。盐胁迫会减小食葵总叶面积和主要功能叶面积,其中HS处理的总叶面积较LS、MS处理分别降低56.03%、47.74%,HS处理的最大单叶面积较LS、MS处理分别降低38.71%、49.46%;同时HS处理叶倾角最大值与LS、MS处理相比分别提高30.92%、14.59%。总之,盐胁迫会明显降低食葵主要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和叶面积,并使其冠层结构由伸展型向收缩型变化,进而抑制植株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型向日葵 盐胁迫 光合速率 冠层结构
下载PDF
亚表层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河套灌区盐碱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佳珅 张宏 +5 位作者 常芳弟 于茹 张霞 王伟妮 苏伟 李玉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是参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碳库。亚表层(10~30 cm)培肥结合地膜覆盖措施是干旱区优化盐碱土壤物理结构和调控土壤水盐环境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其如何调控0~60 cm土体SOC、SIC分布及其与土壤相关理化性状的关... 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是参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碳库。亚表层(10~30 cm)培肥结合地膜覆盖措施是干旱区优化盐碱土壤物理结构和调控土壤水盐环境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其如何调控0~60 cm土体SOC、SIC分布及其与土壤相关理化性状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6年的田间微区试验,设置常规对照(CK)、亚表层(10~30 cm)有机培肥(OM)、地膜覆盖(PM)、亚表层有机培肥+地膜覆盖(OM+PM)4个处理,测定了2019—2020年0~60 cm剖面SOC、SIC、全碳(TC)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指标(土壤水分、盐分、pH和全氮),分析了TC、SOC、SIC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OM和OM+PM处理较CK和PM处理显著增加0~40 cm土层SOC含量31.9%~195.6%(P<0.05),显著增加40~60 cm SOC含量33.7%~49.4%(P<0.05,仅2020年),但显著降低0~40 cm SIC含量9.9%~35.0%(P<0.05)。基于SOC和SIC的变化,OM+PM较CK处理显著增加2019年20~60 cm TC含量10.4%~39.4%(P<0.05),并显著增加2020年0~20 cm TC含量13.0%(P<0.05)。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覆膜条件下补充亚表层培肥,使总碳库变化的主导因素由SIC转变为SOC。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碳库的主要因素(解释度为60.7%~91.9%),其中全氮和pH是0~40 cm土壤碳库的主要影响因子,而40~60 cm土壤碳库主要受盐分和pH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C与SIC表现为完全相反的变化规律,其中SOC与全氮极显著正相关,与盐分和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IC与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亚表层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可以通过增加SOC来弥补SIC的损失进而实现碳积累,是该区域盐碱地增加固碳潜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表层有机培肥 地膜覆盖 盐碱土壤 有机碳 无机碳
下载PDF
水银柱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培训方法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路德利 赵曦 +5 位作者 李丽 马强 王鹤 杨莹 张宏 侯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世界高血压联盟提出2008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家庭自测血压"[1]。因此,家庭自测血压是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家庭自测血压不能全面普及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血压计问题、
关键词 水银柱血压计 测血压 家庭 高血压联盟 培训 高血压病人 管理过程 世界
下载PDF
秸秆隔层结合春灌对河套灌区盐碱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茹 宋佳珅 +6 位作者 张宏 常芳弟 王永庆 王希全 王婧 王伟妮 李玉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41-2353,共13页
【目的】探究河套灌区盐碱土壤呼吸对秸秆隔层与灌溉制度的响应,明确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年分别设置秋浇且春灌(ISA),不秋浇只春灌(IS),不秋浇只春灌+秸秆隔层(SIS)3个处理,于2... 【目的】探究河套灌区盐碱土壤呼吸对秸秆隔层与灌溉制度的响应,明确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年分别设置秋浇且春灌(ISA),不秋浇只春灌(IS),不秋浇只春灌+秸秆隔层(SIS)3个处理,于2017、2018年测定土壤呼吸、温度和含水量,并计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结果】(1)0—20 cm土层温度和含水量波动较为明显,而20—40 cm土层则相对稳定。相较于ISA、IS处理,SIS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温度和20—40 cm土层含水量。(2)2017年的土壤呼吸速率大于2018年;开花期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其次为现蕾期、春灌前、播种前、收获期。(3)IS、SIS处理在开花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高于ISA处理(P<0.05)。相较于ISA处理,IS和SIS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0.12—0.44和0.06—0.42μmol·m^(-2)·s^(-1)。相较于IS处理,SIS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降低0.01—0.49μmol·m^(-2)·s^(-1)。表明不秋浇增加了土壤呼吸,但秸秆隔层降低了土壤呼吸。(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相关性。0—20和20—40 cm土层温度分别能够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40.74%—53.84%和39.27%—53.46%。(5)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敏感性(Q10)介于1.68—1.98,20—40 cm土层的Q10大于0—20 cm土层的。相较于ISA处理,IS和SIS处理能够降低土壤呼吸敏感性;相较于IS处理,SIS处理能够增加土壤呼吸敏感性。【结论】综合比较,不秋浇只春灌结合秸秆隔层可以提高0—40 cm土层温度和20—40 cm土层含水量,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增加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可以作为河套灌区节水减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碱土 秸秆隔层 灌溉制度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含水量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不同厚度秸秆隔层对河套灌区盐碱土壤温度、水分和食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国丽 常芳弟 +5 位作者 张宏 卢闯 宋佳珅 王婧 逄焕成 李玉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155-4168,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秸秆隔层对盐碱地食葵农田土壤温度、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为河套灌区筛选适宜盐碱地食葵生长的合理厚度秸秆隔层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盐碱农田设置了4个不同厚度的秸秆隔层...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秸秆隔层对盐碱地食葵农田土壤温度、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为河套灌区筛选适宜盐碱地食葵生长的合理厚度秸秆隔层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盐碱农田设置了4个不同厚度的秸秆隔层,分别为CK(无秸秆隔层)、S3(厚度3 cm秸秆隔层)、S5(厚度5 cm秸秆隔层)和S7(厚度7 cm秸秆隔层),研究不同厚度秸秆隔层对食葵生育期土壤温度、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和食葵产量的影响。【结果】秸秆隔层处理(S3、S5和S7)显著提高了食葵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其中2015-2017年在食葵苗期分别较CK处理显著增加了0.7、0.6、0.5℃(P<0.05),但其增温幅度随秸秆埋设时长的增加逐渐减小,花期秸秆隔层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S5、S7处理3年平均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0.4、0.6℃(P<0.05);40-50 cm土层的秸秆隔层处理在食葵苗期、蕾期表现出增温趋势,在生长后期表现出降温趋势。不同处理下向日葵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整体上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年内R 2值的分布范围为0.628-0.735,秸秆隔层处理增强了土壤温度对大气温度的敏感程度,且土壤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响应随秸秆埋设时长的增加而减弱。不同秸秆隔层处理与不同灌水时期间交互作用对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P<0.05),秸秆隔层处理能够降低灌溉前、收获后0-4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其中S7处理降幅最大,3年平均分别较CK处理降低了7.9%、5.4%(P<0.05);但在灌溉后S3、S5和S7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3年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2.3%、3.4%、3.6%(P<0.05)。秸秆隔层处理能够促进食葵生长,增加食葵产量,提高灌溉水生产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以5、7 cm厚度秸秆隔层处理增幅最大,但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厚度秸秆隔层均能够提高食葵生育期0-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碱地 食葵 秸秆隔层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河套灌区春灌结合秸秆隔层对盐碱土壤温度的调控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芳弟 王国丽 +6 位作者 张晓丽 张宏 宋佳珅 卢闯 逄焕成 冀宏杰 李玉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87-1997,共11页
【目的】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季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从土壤温度变化的角度对春灌结合秸秆隔层措施进行了科学评价。【方法】田间微区定位试验在内蒙古五原县进行,供试作物为食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品种为JK601 (201... 【目的】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季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从土壤温度变化的角度对春灌结合秸秆隔层措施进行了科学评价。【方法】田间微区定位试验在内蒙古五原县进行,供试作物为食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品种为JK601 (2016—2017年)和HT361 (2018年)。以无秸秆隔层+常规春灌量2250m^3/hm^2为对照(CK),其他处理均采用秸秆隔层,灌水量为对照的100%(W100)、90%(W90)、80%(W80)。秸秆隔层一次性布置,之后连续3年,用5TE-传感器测定食葵生育期膜内距地表下10、20、30和40 cm处土壤水分、电导率、温度。在食葵收获期,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与CK相比,W100处理0—40cm土层土壤温度在食葵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增温效果,但增温幅度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在2016年食葵蕾期、花期和成熟期显著增温0.7℃~1.8℃,2017年食葵苗期、蕾期和花期生长阶段显著增温0.6℃~1.7℃(P <0.05),而在2018年两处理间土壤温度无显著差异。W100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温度在食葵苗期和蕾期最高,与W90和W80处理相比,3年平均提高了0.3℃~0.4℃和0.2℃~0.5℃;而在食葵花期和成熟期表现为W80处理的土壤温度最高,与W100和W90处理相比,3年平均提高了0.8℃~1.0℃和0.5℃~1.0℃(P <0.05)。相较于CK处理,W100处理和W90处理均能增加食葵产量。其中,W100处理在3年分别增产34.63%、18.83%和6.57%,W90处理分别增产30.42%、15.91%和0.64%。【结论】综合比较土壤温度调控、节约水资源、作物产量,在当地常规春灌基础上减少10%灌水量结合秸秆隔层处理(W90)是较优方案。秸秆隔层处理对土壤温度的调控效果在前两年较为显著,因此,应考虑每两年进行一次隔层处理,以保证该措施对土壤温度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灌 秸秆隔层 盐碱地 土壤温度 增产
下载PDF
秸秆颗粒不同量还田对设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王永庆 张莉 +5 位作者 王鑫博 董睿潇 李玉义 张宏 逄焕成 王婧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9,共10页
设施土壤长期存在碳输入不足的问题,秸秆颗粒是实现外源碳大量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粉碎秸秆、秸秆颗粒两种秸秆类型,4种秸秆还田量水平(干土重的1%、2%、3%、4%),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CK),研究秸秆颗粒不同量还田... 设施土壤长期存在碳输入不足的问题,秸秆颗粒是实现外源碳大量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粉碎秸秆、秸秆颗粒两种秸秆类型,4种秸秆还田量水平(干土重的1%、2%、3%、4%),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CK),研究秸秆颗粒不同量还田对设施土壤碳氮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颗粒与粉碎秸秆还田均对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α-葡糖苷酶、脲酶、亮氨酸氨基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谷氨酰胺合成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有正效应,但对酚氧化酶活性具有负效应。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少量秸秆还田时是正效应,高量秸秆还田时是负效应;(2)秸秆颗粒与粉碎秸秆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随还田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秸秆颗粒与粉碎秸秆处理的差异主要与还田量水平相关。还田量超过2%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酶活性的影响均出现正效应降低的效果。高量还田条件下在3%还田量水平以上时,秸秆颗粒更利于改善土壤碳氮循环相关酶活性;(3)秸秆颗粒大量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4)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显著相关,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控因子;(5)秸秆颗粒的适宜还田量为3%~4%,而粉碎秸秆的适宜还田量不宜超过2%。总之,秸秆颗粒在3%~4%的高还田量水平下可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是有效改善碳氮失衡设施土壤的高量碳肥输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秸秆颗粒 粉碎秸秆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儿童复治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一例
19
作者 姚晓伟 赵桂松 +1 位作者 张宏 贾晨光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严重,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若误诊误治,可引起较高的致残率[1]。儿童作为结核病易感人群,其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数也呈上升趋势[2]。小儿脊柱结核常合并严重的后凸畸形,不仅影响其生长... 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严重,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若误诊误治,可引起较高的致残率[1]。儿童作为结核病易感人群,其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数也呈上升趋势[2]。小儿脊柱结核常合并严重的后凸畸形,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可能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甚至脊髓受压而导致瘫痪,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目前,儿童脊柱结核仍然面临早期诊断难度大、耐药结核病日益严重、手术适应证把握不严谨、手术方式考虑不周等问题[3-4],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困扰。笔者报道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复治儿童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及治疗转归,为儿童复治脊柱结核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脊柱 复发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本文主要从对住院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变护士的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职业价值感增强.认为优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职业价值 服务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