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休克容量复苏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宁(综述) 尹文(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创伤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综合征,短期内造成急性缺血、缺氧的全身性损伤。容量复苏是院前和院内未手术前治疗的首要措施,虽然容量复苏早已广泛应用于实践,但具体实施的最佳方案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对休克容量复苏近年的... 创伤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综合征,短期内造成急性缺血、缺氧的全身性损伤。容量复苏是院前和院内未手术前治疗的首要措施,虽然容量复苏早已广泛应用于实践,但具体实施的最佳方案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对休克容量复苏近年的治疗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就复苏方法、液体选择、复苏时机、机体温度、终点评价指标以及重要并发症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复苏 休克 凝血病
下载PDF
儿童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分子病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宁(综述) 高健(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儿童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尿(结晶成分)过饱和与结晶抑制因子失衡所致。近年来,由于个体和(或)家族基因异常引起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的病例逐年增加,几乎所有肾结石患儿都存在... 儿童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尿(结晶成分)过饱和与结晶抑制因子失衡所致。近年来,由于个体和(或)家族基因异常引起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的病例逐年增加,几乎所有肾结石患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代谢紊乱。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和分子病因在其发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该文对几种较常见的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的分子病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结石 肾钙质沉着症 基因
原文传递
蓝斑核与学习记忆 被引量:1
3
作者 梅书雅 张宁(综述) +1 位作者 刘奇 乔海法(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17-620,F0003,共5页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LC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发展、储存、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学习与记忆概述、LC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LC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发展、储存、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学习与记忆概述、LC的结构与功能、LC与学习记忆三方面作综述,着重对LC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出LC通过LC-杏仁核环路(调控大脑对情绪性刺激和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LC-海马环路(海马是LC的主要下游脑区之一,参与海马相关学习以及记忆提取、巩固的调控)以及LC-NE和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支配(LC中NE和DA的释放来支配并参与学习记忆的形成和提取)调控学习记忆的结论,既进一步了解了蓝斑核在学习记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将有助于开发以LC为出发点的治疗策略,为解决临床认知障碍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学习记忆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喜树碱类化合物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宁(综述) 狄文(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29-731,共3页
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促进肿瘤恶化、浸润及转移,以HIF-1信号途径为靶点的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近年研究显示,喜树碱类化合物除了独特的选择性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抑制作用外,还可抑制HIF-1蛋白翻译进而凋控HIF-1活性,并被作... 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促进肿瘤恶化、浸润及转移,以HIF-1信号途径为靶点的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近年研究显示,喜树碱类化合物除了独特的选择性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抑制作用外,还可抑制HIF-1蛋白翻译进而凋控HIF-1活性,并被作为HIF—1非选择性化学抑制剂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原文传递
FTY720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宁(综述) 狄文(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520-523,共4页
神经鞘氨醇类似物FTY720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归巢而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可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停滞和凋亡、抑制肿瘤转移而发挥抗肿瘤潜力。
关键词 肿瘤 信号传导 FTY720
原文传递
早期胚胎与肿瘤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宁刚(综述 罗锋(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发育生物学是研究受精卵直至成熟个体发育全过程的学科。随着对哺乳动物发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正常的胚胎发育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相似之处。在胚胎性的环境中肿瘤细胞可以失去恶性表型,而胚胎离开其发育的环境可以产生肿瘤组织... 发育生物学是研究受精卵直至成熟个体发育全过程的学科。随着对哺乳动物发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正常的胚胎发育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相似之处。在胚胎性的环境中肿瘤细胞可以失去恶性表型,而胚胎离开其发育的环境可以产生肿瘤组织。胚胎与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将对认识肿瘤及寻找治疗肿瘤的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胚胎 发育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