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台协作,共同打开嵩口
1
作者 向明(文/) 韦宇教() +2 位作者 王盼() () 赖泽樟() 《中华民居》 2020年第5期33-44,共12页
近几年,随着“嵩口复兴”运动一步步向前推进,愈来愈多的老暦得以修缮并利用起来,成为热门“打卡地”,比如松口气客栈、黎照居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一都是“闽台乡村游实验基地计划”的产品,都是闽台合作的成果。自从201... 近几年,随着“嵩口复兴”运动一步步向前推进,愈来愈多的老暦得以修缮并利用起来,成为热门“打卡地”,比如松口气客栈、黎照居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一都是“闽台乡村游实验基地计划”的产品,都是闽台合作的成果。自从2017年春节期间知名演员姚晨在松口气客栈住过一晚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客栈便迅速蹿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合作 客栈 春节期间 共同点
原文传递
从庄寨的价值看传统村落再生
2
作者 魏玉栋 赖泽樟() +3 位作者 韦宇教() () 任奇志() 向明() 《中华民居》 2020年第5期45-54,共10页
关于庄寨的基本属性和独特性我们从“庄寨”的名字就能读出。同一个庄寨往往有两个名字,譬如“成厚庄”又叫“芦洋寨”,“嘉禄庄”也叫“同安寨”,“仁和庄”还叫“青石寨”。“庄”是从主人的角度来说的,在他们的内心中,要打造的是一... 关于庄寨的基本属性和独特性我们从“庄寨”的名字就能读出。同一个庄寨往往有两个名字,譬如“成厚庄”又叫“芦洋寨”,“嘉禄庄”也叫“同安寨”,“仁和庄”还叫“青石寨”。“庄”是从主人的角度来说的,在他们的内心中,要打造的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寨”是从外人的角度来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基本属性 独特性
原文传递
鲜活嵩口,不变的乡愁
3
作者 王盼(文/) 赖泽樟() +1 位作者 () 韦宇教() 《中华民居》 2020年第5期19-32,共14页
高山为“嵩”,溪水合围为“口”;三面环水,一壁靠山,中为嵩口。千年古镇嵩口在大樟溪畔延绵蕃滋,在时代的潮涌里起起伏伏。曾几何时,摇櫓声沸腾了古渡口的日夜;又曾几何时,沉默成了她留给历史唯一的回声。古镇的风日复一日,拂过木厝屋... 高山为“嵩”,溪水合围为“口”;三面环水,一壁靠山,中为嵩口。千年古镇嵩口在大樟溪畔延绵蕃滋,在时代的潮涌里起起伏伏。曾几何时,摇櫓声沸腾了古渡口的日夜;又曾几何时,沉默成了她留给历史唯一的回声。古镇的风日复一日,拂过木厝屋、石板路、老榕树,还有慢慢流淌的大樟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樟溪 千年古镇 乡愁 石板路
原文传递
嵩口重生:活态保护与传统复兴之路
4
作者 姜志燕 赖泽樟() +1 位作者 韦宇教() () 《中华民居》 2020年第5期7-18,共12页
并不是每一个古镇的复兴都因乡愁而起,面向传统而立,背负家国情怀前行。而千年古镇嵩口,在信念坚定的领导者的带领下,一直走在^守护闽中乡愁、存续地域传统、延续家国情怀的路上。大樟溪绕镇而行,见证了千年嵩口的盛衰和复兴。嵩口因水... 并不是每一个古镇的复兴都因乡愁而起,面向传统而立,背负家国情怀前行。而千年古镇嵩口,在信念坚定的领导者的带领下,一直走在^守护闽中乡愁、存续地域传统、延续家国情怀的路上。大樟溪绕镇而行,见证了千年嵩口的盛衰和复兴。嵩口因水而兴,水运发达,在数百年间迎来送往了无数商客舟楫,也在竹篙声中衍生出一片繁华,逐渐形成闻名遐迩的商贸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地域传统 乡愁 大樟溪 重生 千年古镇 商贸重镇 信念坚定
原文传递
福建永泰古民居中的独特梁架结构“四梁扛井”
5
作者 建设 () 赖泽樟() 《中华民居》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在永泰,有不少古民居占地规模达数千平方米;院落有二进、三进,甚至四进、五进之多;房屋面阔多为五开间、七开间,甚至九开间,其中最中间的一间为明间,即厅堂。厅堂的框架多由木扇梁架组合而成。工匠先在地上把楹柱和多道梁枋串联起来,形... 在永泰,有不少古民居占地规模达数千平方米;院落有二进、三进,甚至四进、五进之多;房屋面阔多为五开间、七开间,甚至九开间,其中最中间的一间为明间,即厅堂。厅堂的框架多由木扇梁架组合而成。工匠先在地上把楹柱和多道梁枋串联起来,形成纵向的一个“扇面”,然后把“扇面”扶起来,固定在设计好的位置上,柱脚再安装上石制柱础,最后把若干个“扇面”用梁枋连接,房屋的框架就完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柱础 厅堂 占地规模 柱脚 梁架 院落 梁枋
原文传递
智慧之光:中国传统建筑中楹联的意韵
6
作者 蒋金明 蒋金明() () 《中华民居》 2020年第1期7-16,共10页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精湛的技艺、鲜明的风格和完备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风姿绰约,独领风骚。其中,不仅体现着物质层面“形而下”的技巧,更蕴藏着精神层面“形而上”的智慧。“四柱二梁二枋”木结构体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精湛的技艺、鲜明的风格和完备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风姿绰约,独领风骚。其中,不仅体现着物质层面“形而下”的技巧,更蕴藏着精神层面“形而上”的智慧。“四柱二梁二枋”木结构体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标志。其中,柱子起到建筑“顶梁柱”的关键作用,而其上的楹联关乎小到“家事”,大到“国事”,乃至“天下事”,意韵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世界建筑史 精湛的技艺 楹联 成就辉煌 物质层面 意韵 形而下
原文传递
县域古民居保护与发展探索——以福建省永泰县古庄寨保护与发展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文/) 鄢朝晖() +4 位作者 赖泽樟() 叶俊忠() 胡伟生() 陈成才() 陈礼信() 《中华民居》 2020年第1期77-90,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拥有众多的古村落、古庄寨资源,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所幸,数年前,永泰古庄寨开始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近年来,通过政府及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这些有着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历史的古庄寨终于被保护并利用了起来。...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拥有众多的古村落、古庄寨资源,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所幸,数年前,永泰古庄寨开始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近年来,通过政府及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这些有着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历史的古庄寨终于被保护并利用了起来。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撩开面纱惊八闽”,永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力量 养在深闺人未识 福建省福州市 保护与发展 永泰县 古村落 古民居保护 职能部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