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滑阀配合间隙含颗粒油液的泄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长松 娄伟鹏 +3 位作者 范家辉 李慧珠 周立 杜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7,共6页
针对大功率变速箱液压滑阀在污染环境下的配合间隙泄漏现象,设计搭建了间隙泄漏量的试验台,对滑阀进行了漏油特性试验研究,并通过颗粒计数器分析了流经间隙的污染颗粒尺寸的分布规律。综合考虑了配合间隙大小以及污染油浓度等影响因素,... 针对大功率变速箱液压滑阀在污染环境下的配合间隙泄漏现象,设计搭建了间隙泄漏量的试验台,对滑阀进行了漏油特性试验研究,并通过颗粒计数器分析了流经间隙的污染颗粒尺寸的分布规律。综合考虑了配合间隙大小以及污染油浓度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不同配合间隙下的滑阀二维模型,并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滑阀内部颗粒分布与间隙泄漏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研究结果对液压滑阀的抗污染设计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Fluent仿真 颗粒分布 间隙泄漏量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的混动车型能效优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林祖庆 周立 黄轶 《上海汽车》 2024年第10期5-11,共7页
针对混动车型,文章通过对不同混动构型的不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分析,发现其能量从能量源传递到车轮的完整路径可归纳为5种基本形式。首先,基于此建立整车能量流评价标准,以及能量流的能耗理论计算模型;其次,结合不同混动车型WLTC工况C... 针对混动车型,文章通过对不同混动构型的不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分析,发现其能量从能量源传递到车轮的完整路径可归纳为5种基本形式。首先,基于此建立整车能量流评价标准,以及能量流的能耗理论计算模型;其次,结合不同混动车型WLTC工况CS模式能耗试验,完成不同混动车型能效水平对比,并对能耗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串联构型的能量流理论模型完成不同因素对整车综合效率的敏感度分析,给出混动效率提升的关键路径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 混动型 能效优化
下载PDF
基于动态啮合力的齿轮磨损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立 郑长松 +3 位作者 陈建文 娄伟鹏 李慧珠 杜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0-890,共11页
针对直齿轮磨损问题,考虑到齿轮动态特性对磨损的影响,联合Archard公式和齿轮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动态啮合力的齿轮磨损定量计算模型。基于动力学方程求出动态啮合力,将动态啮合力及滑动系数代入Archard公式计算磨损量;将磨损量视为齿... 针对直齿轮磨损问题,考虑到齿轮动态特性对磨损的影响,联合Archard公式和齿轮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动态啮合力的齿轮磨损定量计算模型。基于动力学方程求出动态啮合力,将动态啮合力及滑动系数代入Archard公式计算磨损量;将磨损量视为齿形误差重构齿廓,并重新计算动态啮合力及滑动系数;反复迭代则可得到动态啮合力和磨损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齿轮磨损试验,采用光谱仪分析油液中Fe元素浓度变化,得到齿轮磨损量的变化规律及磨损系数K,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齿轮的磨损状态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当主动轮运转5.578×107次后,总磨损量达到2.085 g,动态啮合力峰值超过理论值的4倍,有过载风险;以此作为阈值则可得到齿轮的磨损寿命。仿真模型对于齿轮的磨损寿命预测和抗磨损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磨损 Archard模型 动力学模型 齿廓重构
下载PDF
涡流过滤器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长松 尤永赛 +2 位作者 周立 娄伟鹏 贾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8-31,18,共5页
针对涡流过滤器内复杂的流场,选用MIXTURE模型和RSM湍流模型,对涡流过滤器内的油液和颗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油液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油液分析的方法对涡流过滤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 针对涡流过滤器内复杂的流场,选用MIXTURE模型和RSM湍流模型,对涡流过滤器内的油液和颗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油液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油液分析的方法对涡流过滤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效率与流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流量较大时,分离效率增长速度会变慢;压力降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温度的增长会导致分离效率的增加,但温度对压力降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过滤器 数值仿真 内流场 分离效率
下载PDF
高速湿式换挡离合器排油阀临界开启和关闭压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娄伟鹏 郑长松 +3 位作者 李和言 陈建文 周立 马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5-1672,共8页
为了解决湿式离合器在高转速下分离时活塞腔内的油液无法完全排出的问题,对所设计的离心式排油阀进行研究。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排油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排油阀中钢球的运动过程,搭建了具有排油阀的湿式离合器测试系统,对排油阀的... 为了解决湿式离合器在高转速下分离时活塞腔内的油液无法完全排出的问题,对所设计的离心式排油阀进行研究。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排油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排油阀中钢球的运动过程,搭建了具有排油阀的湿式离合器测试系统,对排油阀的临界开启和关闭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在高转速下分离时,排油阀能有效排出活塞腔内的油液;排油阀的临界开启和关闭压力均会随着阀体倾角α和钢球半径r_b的增大而增大;根据该变化规律,提出了通过临界开启压力的最小值和临界关闭压力的最大值确定α和r_b取值范围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综合传动装置 高速湿式离合器 排油阀 运动规律 临界开启压力 临界关闭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