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向南 何文滚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通用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研究了刚性粒子种类,增韧剂种类和协同增韧等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扩链剂的添加量有效地对注塑级PL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协同增韧剂对PLA有较好的增韧效...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通用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研究了刚性粒子种类,增韧剂种类和协同增韧等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扩链剂的添加量有效地对注塑级PL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协同增韧剂对PLA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冲击强度从3.5 kJ/m2提高到15 kJ/m2,是单一增韧剂的2.5倍。通过引入扩链剂,得到一系列不同MFR的注塑级PLA材料,满足不同的工业化产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改性 注塑 增韧
原文传递
空冷器板翅式传热元件翅片高度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12
2
作者 向南 彦军 卢芳 《压力容器》 2014年第7期22-27,32,共7页
为了探究板翅式传热元件翅片高度对传热、压降的影响,以某装置冷却项目为工程实例,采用板翅式空冷器进行设计,应用数学解析方法,经计算比较,翅片高度为14 mm时,单台设备的传热系数与换热面积的乘积达到最大,节省投资;翅片高度为22 mm时... 为了探究板翅式传热元件翅片高度对传热、压降的影响,以某装置冷却项目为工程实例,采用板翅式空冷器进行设计,应用数学解析方法,经计算比较,翅片高度为14 mm时,单台设备的传热系数与换热面积的乘积达到最大,节省投资;翅片高度为22 mm时,单台设备的空气侧单位压降的总传热系数最大,操作费用较低。翅片高度的选取需综合考虑初期设备投资和后期操作费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器 板翅式传热元件 翅片高度 优化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有生育要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妊娠结局 被引量:12
3
作者 向南 朱小刚 薛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AM)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接受HIFU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76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症状变化及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AM)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接受HIFU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76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症状变化及妊娠结局,并与接受保守手术治疗的研究进行比较。结果:76例患者经HIFU治疗后,56例58次妊娠(妊娠组),中位妊娠时间为治疗后24个月,其中28例(30次)足月分娩,2例早产,20例自然流产,5例人工流产,1例异位妊娠。未妊娠组20例。患者治疗后月经及痛经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19例不孕症患者经治疗后,15例成功受孕,妊娠率78.9%。有自然流产史的14例患者经治疗后,11例受孕,7例已足月分娩。与国外学者的保守手术临床研究比较,HIFU治疗后的妊娠率及足月分娩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选择自然分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HIFU用于治疗有生育要求的AM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自然流产率,分娩方式可选择自然分娩,同时不增加妊娠及分娩时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妊娠结局 分娩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松强 巨积辉 +7 位作者 邓伟 李雷 周荣 向南 柳志锦 刘胜哲 肖飞鹏 侯瑞兴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67岁[(48.5±12.6)岁]。患者入院后均急诊Ⅰ期行清创,对主要血管、神经和肌腱进行探查修复,并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术后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创面坏死、感染以及骨缺损。Ⅱ期清创后组织缺损面积为10.0 cm×5.0 cm~30.0 cm×8.0 cm,均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肌皮瓣切取面积为10.5 cm×5.5 cm~30.5 cm×8.5 cm。术后2周内观察供区愈合、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感觉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22.0±5.8)个月]。肌皮瓣供区均Ⅰ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12例肌皮瓣完全成活。2例面积较大的肌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过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1例肌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用对侧大隐静脉桥接修复栓塞静脉后皮瓣成活。末次随访皮瓣外形恢复良好,感觉部分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8~26 mm。骨折均愈合好,无骨髓炎等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患肢LEFS为47~69分[(59.0±9.5)分]。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可较好恢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处的外形,并且能有效减少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 胫骨 腓骨 外固定器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dSPACE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广玮 赵津 +1 位作者 向南 赵容晨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基于d SPACE实时仿真设备对其进行快速控制原型设计,搭建了实时仿真平台。对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的控制算法进行编译、下载,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实时控制,同时验证了...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基于d SPACE实时仿真设备对其进行快速控制原型设计,搭建了实时仿真平台。对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的控制算法进行编译、下载,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实时控制,同时验证了d SPACE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 DSPACE 无刷直流电动机 快速控制原型 实时仿真
下载PDF
股骨头内吻合断裂支持带动脉重建血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松强 周广良 +8 位作者 邓伟 向南 居发新 李雷 鞠文 周正虎 李关兴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究模型动物股骨头内吻合断裂支持带动脉重建血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成年家猪髋关节标本,用硫酸钡悬液通过囊外动脉环对股骨头进行灌注,观察各支持带动脉的分布及入股骨头后的走行特点。另20例标本建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后... 目的探究模型动物股骨头内吻合断裂支持带动脉重建血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成年家猪髋关节标本,用硫酸钡悬液通过囊外动脉环对股骨头进行灌注,观察各支持带动脉的分布及入股骨头后的走行特点。另20例标本建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后,在股骨头表面凿一个三角形骨槽,显露头内最粗支持带动脉与股骨颈侧的血管断端进行端端吻合。用硫酸钡悬液检测吻合血管的通畅情况和股骨头的灌注情况。结果20例灌注标本可观察到有3组支持带动脉为股骨头供血,各支持带动脉入头后的起始部分沿皮质下走行。向20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动物的头内吻合的支持带动脉灌注硫酸钡悬液,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且在持续灌注后股骨头内的其它动脉均有硫酸钡悬液充盈。结论股骨头内吻合断裂支持带动脉的方法可行,可以恢复股骨头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带动脉 股骨头 股骨颈骨折 血管吻合
下载PDF
模糊自适应PID在气液增力缸压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向南 周丽娟 李全俊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8期71-74,共4页
为提高气液增力缸的输出压力精度并增强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设计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根据气动伺服系统的建模推导出比例阀控制气液增力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模糊自适应控制原理,以离线生成控制查询表在线查询的方式,实现... 为提高气液增力缸的输出压力精度并增强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设计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根据气动伺服系统的建模推导出比例阀控制气液增力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模糊自适应控制原理,以离线生成控制查询表在线查询的方式,实现实时自整定PID参数。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得到比常规PID控制更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气液增力缸在压力控制中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增力缸 PID控制器 模糊自适应 压力
下载PDF
聚乳酸合金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向南 孙珍珍 +1 位作者 杨义浒 王文广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重点讨论了PLA完全生物高分子材料合金,包括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金、PLA/聚羟基烷酸(PHA)合金、PLA/聚ε-己内酯(PCL)合金、PLA/淀粉合金等,以及PLA部分生物高分子材料合金,包括PLA...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重点讨论了PLA完全生物高分子材料合金,包括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金、PLA/聚羟基烷酸(PHA)合金、PLA/聚ε-己内酯(PCL)合金、PLA/淀粉合金等,以及PLA部分生物高分子材料合金,包括PL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PLA/聚碳酸酯(PC)合金、PLA/聚丙烯(PP)、P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等,指出了PLA合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合金 改性
原文传递
猪股骨头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向南 邓伟 +8 位作者 松强 李雷 周广良 居发新 鞠文 周正虎 李关兴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3,139,共5页
目的探索猪股骨头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外径大小并阐述其意义。方法解剖39例带有髋周血管的猪股骨头离体标本,分离支持带动脉,采用30%硫酸钡悬浮液显微灌注,观察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走形、数量、分布及外径。以时钟点... 目的探索猪股骨头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外径大小并阐述其意义。方法解剖39例带有髋周血管的猪股骨头离体标本,分离支持带动脉,采用30%硫酸钡悬浮液显微灌注,观察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走形、数量、分布及外径。以时钟点位记录支持带动脉入头的分布规律,显微标尺测量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外径,并对各组支持带动脉入头最粗支的位置进行测量统计。结果猪股骨头共有(6.10±1.32)支动脉入头,主要分为后上、后下及前方3组,每组支持带动脉最粗支入头的时钟点位分别为(11:22~01:29)、(06:36~08:15)、(02:01~03:59);直径分别为(0.37±0.11)、(0.52±0.11)、(0.35±0.09)mm。结论猪股骨头入头动脉的数量及位置相对恒定,入头动脉最粗支平均直径为(0.52±0.11)mm,来自后下组支持带动脉,为猪股骨头重要的血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支持带动脉 测量 解剖学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0
作者 肖湘莲 尹琳丽 +6 位作者 熙柏 雷雅芳 杨义浒 陈锐 周超 向南 黄建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与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4HB)的共混材料。研究了P34HB含量(0 wt%,5 wt%、10 wt%...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与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4HB)的共混材料。研究了P34HB含量(0 wt%,5 wt%、10 wt%、15 wt%、20 wt%)对共混材料熔体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及其PBAT/P34HB吹塑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结果表明,P34HB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熔体黏度,提高了材料的流动性以及薄膜的直角撕裂性能、穿刺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当P34HB含量为5 wt%时,共混材料综合性能最佳,两相相容性良好,共混材料和吹塑薄膜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薄膜的拉伸性能和穿刺强度最高,是性能优异的包装和农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生物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原文传递
智能车油门与制动协调切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向南 赵津 +1 位作者 王广玮 赵容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对油门与制动协调切换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了车辆纵向控制的分层控制器。上位控制器决定被控车辆期望的速度或加速度,并且设计独立油门模糊控制器与制动模糊控制器作为下位控制器,构造一种协调切换逻辑,完成油门控制和制动控制的平稳切换... 对油门与制动协调切换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了车辆纵向控制的分层控制器。上位控制器决定被控车辆期望的速度或加速度,并且设计独立油门模糊控制器与制动模糊控制器作为下位控制器,构造一种协调切换逻辑,完成油门控制和制动控制的平稳切换,实现对油门与制动踏板的联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切换逻辑能够较好的协调油门与制动模糊控制器对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输入,避免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同时工作以及频繁切换,实现了对期望速度和期望加速度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模糊控制 纵向控制 切换逻辑 仿真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翔 李向荣 +5 位作者 秦军 俞俊兴 贾学峰 杜翚 胡刚 向南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40例45指,拇指9指、示指12指、中指7指、环指...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40例45指,拇指9指、示指12指、中指7指、环指8指、小指9指。术后1个月拆除人工真皮,随访观察创面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手指远端创面完全自行愈合,且质地柔软、色泽红润、外形美观,指端无疼痛及感觉过敏等症状,40指指端感觉恢复至S4,5指恢复至S3+,患者对术后手指恢复满意度:非常满意39例,满意1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操作简单,损伤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美学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治疗结果 骨外露 人工真皮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人工真皮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向南 李向荣 +6 位作者 周翔 俞俊兴 秦军 贾学峰 杜翚 胡刚 高铭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05-407,43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手外科采用人工真皮修复25例(27指)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0.5 cm×1.0 cm~1.5 cm×2.5 cm。...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手外科采用人工真皮修复25例(27指)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0.5 cm×1.0 cm~1.5 cm×2.5 cm。清创后人工真皮覆盖创面,术后定期换药,术后4周拆除人工真皮。结果 25例(27指)患者人工真皮修复创面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18个月,指端质地柔软、外形美观;无明显瘢痕挛缩、无色素沉着;手指活动功能良好。新生皮肤感觉恢复良好,无冷敏感及刺痛,两点辨别觉为3~8 mm。远指间关节活动正常,对指功能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人工真皮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安全简单,无供区损伤,修复后手指饱满,质地柔软,活动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修复 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指损伤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结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外伤术后重度虎口挛缩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凯 巨积辉 +5 位作者 金光哲 郭礼平 李亚东 陆兆威 向南 柳志锦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镜像技术术前精确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外伤性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外伤后重度虎口挛缩患者11例,虎口角平均(20.5±3.5)°,虎口宽度平均(2.5±0.3)cm,术前...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镜像技术术前精确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外伤性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外伤后重度虎口挛缩患者11例,虎口角平均(20.5±3.5)°,虎口宽度平均(2.5±0.3)cm,术前画出患侧手术切口线,根据体表标志在健侧相对位置画出切口线,根据健侧虎口设计图形,通过3D镜像技术直接打印出患侧开大至正常后的虎口创面的形状及大小,根据样布设计皮瓣,术前B超探查股前外侧区域穿支口径及位置,以直径在0.8 mm以上穿支为皮瓣供血动脉,术前即可设计画线,术中彻底松解挛缩虎口,采用对侧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切取游离皮瓣面积为9.0 cm×4.5 cm~11.0 cm×6.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采用医用高分子夹板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4周,行系统康复理疗。结果术后11例皮瓣全部存活,无血管危象,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5~14个月,平均10个月,虎口外形明显改善,两点分辨觉10~15 mm,虎口角平均(89.5±3.5)°,虎口宽度平均(5.9±0.8)cm,拇对掌、对指及其内收、外展活动良好。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可明显缩短术中皮瓣设计时间,设计也更加精确,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创面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防止术后虎口再度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虎口挛缩 3D打印技术
原文传递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向南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2,共6页
概述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类生物塑料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的结构、综合性能、加工特性,详细介绍了P34HB的改性方法。结果表明:P34HB是新一代优异的生物塑料,通过改性,其力学性能与聚丙烯和聚乙烯相近,... 概述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类生物塑料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的结构、综合性能、加工特性,详细介绍了P34HB的改性方法。结果表明:P34HB是新一代优异的生物塑料,通过改性,其力学性能与聚丙烯和聚乙烯相近,可以在传统塑料加工设备上加工成型。但对P34HB的研发及应用还需做大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性能 改性 生物塑料
原文传递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血供重建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伟 巨积辉 +7 位作者 李雷 鞠文 周正虎 松强 向南 王宏宇 耿凯龙(综述) 侯瑞兴(审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暴力损伤机制往往导致骨折移位程度大、稳定性差,同时可能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因而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一些弊...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暴力损伤机制往往导致骨折移位程度大、稳定性差,同时可能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因而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一些弊端,如卧床时间长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多种并发症发生,而骨折再次移位风险高[2-3],在排除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损伤 骨折不愈合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骨折移位程度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进展 血供重建 部位损伤
原文传递
同蒂[母]甲瓣和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长期随访一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胜哲 巨积辉 +3 位作者 柳志锦 向南 程俊楠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拇指末节脱套伤作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脱套组织往往毁损严重缺少再植条件,往往采用残端修整、局部皮瓣覆盖、游离第2趾再造等方式治疗,不可避免的造成末节指骨短缩、整个足趾的牺牲和修复外形欠佳等后果。[母]甲瓣被认为是治疗此种损伤... 拇指末节脱套伤作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脱套组织往往毁损严重缺少再植条件,往往采用残端修整、局部皮瓣覆盖、游离第2趾再造等方式治疗,不可避免的造成末节指骨短缩、整个足趾的牺牲和修复外形欠佳等后果。[母]甲瓣被认为是治疗此种损伤的首选术式,但是传统[母]甲瓣切取足趾范围过大,供区并发症多。2010年4月,我院采用同蒂[母]甲瓣和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1例,随访10年,患者拇指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甲瓣 拇指再造 拇指脱套伤 修复
原文传递
翅化比对扁管翅片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芳 苗刚 +3 位作者 向南 常春梅 邹建东 彦军 《压力容器》 2015年第6期61-64,60,共5页
利用CF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求解不同翅化比对扁管翅片管换热系数、空气侧压降的影响,确定不同翅化比下扁管翅片管的性能。换热系数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为5%-15%,空气侧压降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为5%~18%,证明该模... 利用CF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求解不同翅化比对扁管翅片管换热系数、空气侧压降的影响,确定不同翅化比下扁管翅片管的性能。换热系数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为5%-15%,空气侧压降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为5%~18%,证明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经分析求得当翅化比卢为13.36-14.83时,翅片管的性能达到较为理想状态,其空气侧压降为68.87~67.58Pa,换热系数为28.46—27.67W/(m^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化比 数值模拟 换热系数 空气侧压降 空气流速
下载PDF
玻纤增强塑料中玻纤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向南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7年第5期36-39,共4页
探索了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加料机转速及玻璃纤维(玻纤)加入股数与玻破纤加入量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热塑性增强塑料在造粒过程中控制玻纤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热塑性 增强塑料 含量控制 聚丙烯
下载PDF
显微灌注结合3D打印制作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 被引量:3
20
作者 向南 邓伟 +9 位作者 松强 王宏宇 李雷 鞠文 周广良 居发新 周正虎 李关兴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6,108,共5页
目的探索制作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的血管显示方法。方法于3例猪股骨头3根支持带动脉主干显微灌注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凝固后进行碱腐蚀去除软组织,3D扫描股骨头轮廓并打印模具。酸腐蚀及冲洗股骨头至完全显露头内动脉。3D打印模... 目的探索制作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的血管显示方法。方法于3例猪股骨头3根支持带动脉主干显微灌注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凝固后进行碱腐蚀去除软组织,3D扫描股骨头轮廓并打印模具。酸腐蚀及冲洗股骨头至完全显露头内动脉。3D打印模具置于暴露血管的股骨头上并填充环氧树脂,凝固后去除模具并对股骨头表面进行抛光,制成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果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铸型剂灌注后酸碱腐蚀冲洗,成功制成了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复原股骨头,并制成了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论显微灌注腐蚀法能成功制作股骨头动脉铸型标本,此标本为研究股骨头血液供应提供了形态学基础。3D打印填充技术成功建立了透明股骨头血管标本,能够较好的保留股骨头的轮廓及头内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型标本 股骨头 血供 技术方法 3D打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