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12
1
作者 李艳芳 邵德勇 +3 位作者 吕海刚 小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0-1483,共14页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24个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碳、硫含量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了主、微量元素含量在剖面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盆古沉积环境的关系,讨论了控制四川盆地奥陶...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24个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碳、硫含量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了主、微量元素含量在剖面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盆古沉积环境的关系,讨论了控制四川盆地奥陶纪—志留纪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约20 m的层段有机碳含量(TOC)较高,达2.2%7.76%,向上有机碳含量变低(0.81%1.83%)并趋于稳定。页岩的主要成分为SiO2(55.67%)、Al2O3(10.13%)和CaO(9.51%)。TiO2和Al2O3含量在剖面底部低,向上增大,指示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增加。富有机质页岩的SiO2和CaO含量明显高于贫有机质页岩的含量,而Al2O3、Fe2O3和TiO2含量较低;同时,在富有机质层段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U、V、Ni、Co、Cr和营养型元素Ba明显富集。Ni/Co、V/Cr、U/Th和黄铁矿矿化度(DOPT)指示五峰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较大,以贫氧—厌氧环境为主,龙马溪组底部水体还原性比五峰组强,为具有一定H2S含量的静海相环境,而中上部则为正常富氧环境。页岩中P和过剩钡(Baxs)含量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期具有高生产力特征,且TOC与氧化还原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环境。Mo/TOC与DOPT图解表明控制龙马溪组页岩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是氧化还原条件,而控制五峰组的则是水体滞留。龙马溪组有机质的富集主要是由海平面升降造成的海水缺氧程度所控制,而五峰组主要是水体滞留造成的海底缺氧使有机质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沉积环境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富集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泥页岩主要黏土矿物组分甲烷吸附实验 被引量:104
2
作者 吉利明 邱军利 +1 位作者 夏燕青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为了从深层次揭示控制黏土矿物天然气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来源和成因的泥页岩中的常见黏土矿物进行了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气体吸附能力差异明显,各种黏土矿物甲烷吸附容量次序为蒙脱石>>伊蒙混层... 为了从深层次揭示控制黏土矿物天然气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来源和成因的泥页岩中的常见黏土矿物进行了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气体吸附能力差异明显,各种黏土矿物甲烷吸附容量次序为蒙脱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粉砂岩>石英岩.黏土矿物结晶结构决定了矿物片层之间的层间孔隙和聚合体颗粒之间粒间孔隙的形态和大小,从而决定着其表面积和气体吸附性能.黏土矿物甲烷吸附能力与电镜扫描所反映的微孔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黏土矿物的气体吸附能力不仅与黏土类型有关,而且明显受成岩演化程度和岩石成因的影响.此外,随粒度减小孔隙连通性和内表面积的不断增加,黏土矿物气体吸附能力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甲烷吸附 孔隙结构 页岩气 深层气
原文传递
页岩气勘探和开发进展综述 被引量:89
3
作者 小龙 +3 位作者 李艳芳 闫建萍 铭杰 胡沛青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集空间为有机质孔隙及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其来源有生物成因和热解成因2种,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页岩气孔隙度(<10%)和渗透率(μD~nD)较低,需...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集空间为有机质孔隙及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其来源有生物成因和热解成因2种,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页岩气孔隙度(<10%)和渗透率(μD~nD)较低,需通过压裂(一般为水力压裂)来增强连通性,进而获得经济开发。页岩气在美国的成功开发展示了页岩气是基础地质和石油工程高度结合的典范。页岩气勘探程度低,技术不成熟,页岩气藏主控因素不清楚,成藏理论或模式有待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页岩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资源量 水力压裂
下载PDF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有机质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4
4
作者 小龙 李艳芳 +3 位作者 吕海刚 闫建萍 妥进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1-856,共6页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124个样品进行碳硫含量、Rock-Eval热解分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约20 m段TOC含量较高,达3.04%~7.28%,向上残余有机质含...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124个样品进行碳硫含量、Rock-Eval热解分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约20 m段TOC含量较高,达3.04%~7.28%,向上残余有机质含量变低(0.81%~1.83%)并趋于稳定。硫含量在0.02%~4.69%,平均为0.95%。龙马溪组页岩δ13Corg值在-31.2‰^-29.4‰,平均-30.1‰,显示有机质以Ⅰ,Ⅱ型为主。TOC与硫含量、δ13Corg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结合龙马溪页岩的岩石学和化石特征,认为控制龙马溪组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升高、气候变暖和深水还原环境,导致有机质产率高且保存好。奥陶系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底部高有机质海相泥岩是页岩气富集的最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有机质 沉积环境 碳同位素 页岩气
下载PDF
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述评 被引量:38
5
作者 汤庆艳 铭杰 +2 位作者 尚慧 林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62,共11页
生烃热模拟实验是烃源岩成烃潜力与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可再现地质体中有机质热解演化过程,为评价盆地成烃潜力、过程与机理、推导成烃模式及动力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模拟实验样品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类型... 生烃热模拟实验是烃源岩成烃潜力与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可再现地质体中有机质热解演化过程,为评价盆地成烃潜力、过程与机理、推导成烃模式及动力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模拟实验样品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类型及演化程度,实验模拟装置体系主要有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两种,开放体系模拟有机质初始裂解反应,封闭体系模拟原油和天然气的二次裂解反应。通过温度、压力、水介质及矿物质等不同实验条件下有机质成烃的模拟实验研究,使实验条件尽量接近地质实际条件,结合沉积盆地热史、沉积史,实验结果可揭示生烃史与沉积盆地的演化关系,为盆地模拟提供重要参数;模拟结果可有效外推到地质实际揭示烃类形成机理和排烃效率。开发岩石围压控制等新的实验技术,加强天然气二次裂解动力学研究、有机质、地层水和矿物质相互作用及孔隙发育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模拟是生烃热模拟实验领域的发展方向,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样品 实验装置体系 介质条件 热模拟 生烃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先彬 +1 位作者 陈践发 王雅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7-632,共6页
本文通过我国不同含油气盆地典型地区岩石酸解气、罐顶气和天然气中化学组分分析,结合天然气的形成和盆地的地质演化,研究了天然气运移时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气通过地层孔隙系统运移时,组分会发生明显分馏,表现在甲烷相对重烃、... 本文通过我国不同含油气盆地典型地区岩石酸解气、罐顶气和天然气中化学组分分析,结合天然气的形成和盆地的地质演化,研究了天然气运移时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气通过地层孔隙系统运移时,组分会发生明显分馏,表现在甲烷相对重烃、异构丁烷相对正构丁烷的优先迁移。酸解气、罐顶气和成藏天然气中C1/C2+、iC4/nC4及总烃/非烃等比值,是天然气运移示踪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运移 组分分馏 地球化学示踪剂 天然气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铭杰 唐俊红 +2 位作者 吕宗刚 杨荣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 :1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 ,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 ,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 ;3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 ;4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 ;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地质 地球化学 矿物学 岩石学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践发 +2 位作者 王先彬 邵波 李春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等含油气盆地内岩石酸解烃、罐顶气和同源多产层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从实例剖析出发,探讨了天然气运移时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对天然气运移的示踪。天然气在通过沉积地层中孔隙系统和微裂隙运移时,天然气...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等含油气盆地内岩石酸解烃、罐顶气和同源多产层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从实例剖析出发,探讨了天然气运移时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对天然气运移的示踪。天然气在通过沉积地层中孔隙系统和微裂隙运移时,天然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会发生一定的分馏,而乙烷以上重烃碳同位素几乎不发生分馏;在天然气层所在深度,罐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天然气一致,在天然气层附近,罐顶气甲烷碳同位素则明显偏离了热演化趋势线;烃源岩酸解烃与其同源的天然气重烃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由此,可利用气体组分碳同位素的上述变化特征,追索天然气的运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运移 同位素示踪 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水曲柳生长性状种源与地点互作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兴堂 夏德安 +6 位作者 曾凡锁 姚盛智 商永亮 桂芹 王元兴 詹亚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7,共8页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Eberhart&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带岭(7.34 m)、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5.4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4 909 cm3);帽儿山试点树高最大的种源为五常(7.62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五常(6.79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五常(16 747 cm3);带岭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兴隆(5.67 m)、临江(5.65 m)、东方红(5.61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0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临江(7 984 cm3)。3个试点树高表现优良的种源为五常(6.35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35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0 546 cm3)、材积排名第二的种源为五常(9 857 cm3)、材积排名第三的种源为临江(9 818 cm3)。2)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友好、临江、西丰、带岭、汪清、汤旺河6个种源具有平均稳定性,兴隆、露水河、恒仁、海林、弯甸子、绥棱、三岔子7个种源具有高稳定性,辉南、帽儿山、方正、东方红、沾河、桦南、五常7个种源稳定性较差,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才具有很大的丰产潜力。3)地理变异分析表明纬度对水曲柳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西北—东南这一条直线附近的种源材积较高,随着与西北—东南一线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结论】通过比较2年、6年与14年林龄的种源选择结果,发现相对于2年林龄,6年林龄的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源选择 种源与环境互作 稳定性
下载PDF
沉积物中有机氮的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徐雁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41,共8页
沉积物中有机氮来源于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的氨基酸组成了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含氮结构。不同的沉积物中氮的含量差别比较大,但总体上含量较低。有机氮化物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或化学矿化作用,或以N_2... 沉积物中有机氮来源于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的氨基酸组成了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含氮结构。不同的沉积物中氮的含量差别比较大,但总体上含量较低。有机氮化物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或化学矿化作用,或以N_2和NH_3方式失去,或转化为更稳定的组分,最终转化为干酪根。天然气中的氮有不同的来源。既可来自深部岩浆或古大气,又可来源于有机氮化物在热演化成烃过程中的释放。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大部分存在于具有高分子量和高沸点的非烃和沥青质中,以多环芳烃的形式存在。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由于粘土矿物的吸附和脱沥青作用而失去氮化物,在储层中由于热力作用有机氮以N_2和NH_3的形式失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氮 干酪根 油气运移
下载PDF
页岩气形成机制的生烃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汤庆艳 铭杰 +3 位作者 余明 刘金钟 茂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2-747,共6页
选择Green River,Woodford及珠江口等3种不同有机质类型的低成熟页岩,采用密封金管-高压釜体系,在24.1 MPa围压下,以20℃/h和2℃/h的升温速率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测定产物气态烃和液态烃的产量及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组成,探讨页岩气生成机... 选择Green River,Woodford及珠江口等3种不同有机质类型的低成熟页岩,采用密封金管-高压釜体系,在24.1 MPa围压下,以20℃/h和2℃/h的升温速率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测定产物气态烃和液态烃的产量及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组成,探讨页岩气生成机制。随温度的升高,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成烃可分为3个阶段:①热解初期的生油阶段,液态烃产量增加迅速,在Ro=0.9%~1.1%时达到峰值,气态烃产量较低;②油裂解生气阶段,液态烃产量降低,气态烃产量迅速增加;③气裂解阶段,气态烃产量略微增加,气体明显变干。气态烃的δ13C先变轻后变重,I型页岩气态烃的δ13C在热解初期阶段呈现局部倒转,δ13C1〈δ13C2〉δ13C3〈δ13nC4。气态烃来源于有机质的初次裂解和大量液态烃的二次裂解,气态烃的产量主要受有机质类型的控制,I型泥页岩气态烃产量最高。页岩气中碳同位素局部反序可能是液态烃二次裂解成气的标志,或由不同演化阶段来源气态烃混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形成机制 热模拟 碳同位素组成 成熟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的判识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艳芳 吕海刚 +4 位作者 小龙 邵德勇 闫建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盆。且随着还原程度的增强,U、Mo富集系数趋于增加,但海水中较低的Mo浓度限制了Mo/U比值的继续增加,稳定在1倍海水值左右,指示龙马溪期四川盆地属于半滞留海盆。五峰组页岩Mo/TOC平均值为4.7,接近于黑海(4.5)这样的强滞留环境。U、Mo富集系数明显小于龙马溪组,在缺氧的环境中未表现出随富集系数增大Mo/U比值增大的趋势,且Mo/U比值低于正常海水值,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要比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强烈,属于强滞留环境。五峰组沉积时期强烈的海盆滞留导致水体交换速度缓慢,形成了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缺氧环境控制了半滞留海盆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U、Mo富集系数 盆地滞留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因子图的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马晓爽 刘锡祥 +2 位作者 刘贤俊 许广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59,共6页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不同导航传感器信息更新频率不同步及其可用性动态改变问题,以及AUV所在水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与任务需求,提出了基于因子图的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算法。首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计...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不同导航传感器信息更新频率不同步及其可用性动态改变问题,以及AUV所在水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与任务需求,提出了基于因子图的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算法。首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计程仪、磁航向仪、地形辅助导航设备进行建模,构建基于因子图的AUV多源信息融合框架;然后,根据非线性优化理论对系统状态更新过程进行表示,实现变量节点的递推与更新;最后,采用因子图方法对融合数据进行处理,实现AUV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因子图方法能够连续稳定地输出较高精度的导航结果,有效实现惯性导航系统与不同导航传感器的非等间隔融合,与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导航解算精度相当,水平定位精度均保持在-5^+5 m以内,并且因子图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半物理仿真结果亦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图 联邦卡尔曼滤波 组合导航 信息融合 自主水下航行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碳酸盐岩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唐俊红 +1 位作者 鲍征宇 铭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提出有机包裹体多分布于储层孔洞缝中所充填的三期矿物中,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溶蚀孔洞和裂缝。并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单个有...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提出有机包裹体多分布于储层孔洞缝中所充填的三期矿物中,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溶蚀孔洞和裂缝。并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单个有机包裹体成分,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热演化程度、油气运移期次、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三次主要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其各自演化的程度及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单个包裹体 气相成分油气演化 聚威远气田 四川 碳酸盐岩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敏 +2 位作者 杨波 刘烨瑶 唐嘉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3462-3470,共9页
为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由9种16部声纳组成.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是蛟龙号4个技术亮点之一.蛟龙号水声通信机首次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彩色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的水... 为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由9种16部声纳组成.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是蛟龙号4个技术亮点之一.蛟龙号水声通信机首次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彩色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的水声通信传输.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成功测绘出了马里亚纳海沟局部的微地形地貌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2011年7~8月和2012年6~7月完成了1000,3000,5000和7000 m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 m,并于2013年6~9月开展了长达113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试验和应用结果均表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先进、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声纳 水声通信机 高分辨率测深 侧扫声纳 超短基线 长基线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西南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唐俊红 +2 位作者 鲍征宇 铭杰 杨荣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4,共5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中次生成因的孔隙、溶洞、裂缝较发育,经历了多期白云石和石英充填;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或脉体中有机包裹体的特征和组合类型,以及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将烃类在储层中...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中次生成因的孔隙、溶洞、裂缝较发育,经历了多期白云石和石英充填;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或脉体中有机包裹体的特征和组合类型,以及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将烃类在储层中的油气演化和运移聚集期次划分为:1印支期石油大量形成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2燕山期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3燕山期—喜山期干气演化阶段的天然气大规模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石油地质 均一温度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孔径分布及其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被引量:17
17
作者 闫建萍 +4 位作者 贾祥娟 李艳芳 邵德勇 于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5-1762,共8页
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样品23个,渝东南黔浅1井岩心样品14个,运用氮气吸附法进行了孔径分布表征,并结合TOC、矿物组成含量和含气量在垂向上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控制页岩孔隙发育的主... 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样品23个,渝东南黔浅1井岩心样品14个,运用氮气吸附法进行了孔径分布表征,并结合TOC、矿物组成含量和含气量在垂向上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控制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与页岩含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页岩孔隙以四周开放的具有平行板结构的狭缝孔为主,平均孔径为3.76~8.53nm,主体孔径以2~30nm的介孔为主。总体来看,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大,向上减小并趋于稳定,与TOC变化趋势一致,呈较好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是控制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在TOC含量相近时,黏土矿物含量高的样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页岩中纳米孔隙的发育同时受黏土矿物的影响。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TOC和脆性矿物含量高,有机孔发育,页岩含气性好,是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的优选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纳米孔隙 氮气吸附 含气性 比表面积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酸解烃碳同位素组成与气-源对比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先彬 +3 位作者 陈践发 邵波 李春园 徐雁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在有机质热演化成烃作用的同时,其成烃产物通过岩石吸附、成岩矿物的包裹等作用被记录在沉积岩石中,酸解烃指被成岩碳酸岩、铝硅酸盐等矿物包裹的C_1—C_5,气态烃,在样品粉碎和真空条件下,游离烃已大部分被解析,兼之酸解烃较岩石吸附烃... 在有机质热演化成烃作用的同时,其成烃产物通过岩石吸附、成岩矿物的包裹等作用被记录在沉积岩石中,酸解烃指被成岩碳酸岩、铝硅酸盐等矿物包裹的C_1—C_5,气态烃,在样品粉碎和真空条件下,游离烃已大部分被解析,兼之酸解烃较岩石吸附烃又高出3个量级.其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则应与相应层段生成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相一致,因此可通过源岩酸解气和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对比,追索烃源岩,这种气-源对比较前人的工作更直接一些.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城川一井酸解烃组成的垂向变化及古生界烃源岩酸解气和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研究,探讨了酸解烃的来源及利用烃源岩酸解气与天然气同位素组成,进行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烃 碳同位素 气-源对比 天然气 烃源岩
原文传递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及其在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烨瑶 +2 位作者 杨波 赵晟娅 李正光 《海洋技术学报》 2016年第2期56-59,共4页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通过声应答的方式实现水下目标定位,主要分为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等三种定位系统。它是海洋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水下目标探测、定位跟踪、海底地形勘探和水下遥控作业等各种高精度工作提供...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通过声应答的方式实现水下目标定位,主要分为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等三种定位系统。它是海洋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水下目标探测、定位跟踪、海底地形勘探和水下遥控作业等各种高精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探讨以上三种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的同时,并以"蛟龙号"为例,分析其在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基线 长基线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声学定位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气源及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沈平 陈践发 +4 位作者 陶明信 启明 泉兴 黄保家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16,共8页
依据收集的莺歌海盆地20多个天然气样(其储层深度分布在1280m~2664m),分析了该盆地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指出:天然气中烃类气以甲烷为主,气体偏干,C_1/∑C_(1-5)多数大于0.95;甲烷碳同位素偏重,δ^(13)C_1为—37‰~—31‰,δ^(13)... 依据收集的莺歌海盆地20多个天然气样(其储层深度分布在1280m~2664m),分析了该盆地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指出:天然气中烃类气以甲烷为主,气体偏干,C_1/∑C_(1-5)多数大于0.95;甲烷碳同位素偏重,δ^(13)C_1为—37‰~—31‰,δ^(13)C_2值均大于—28‰,为Ⅲ型母质形成的天然气特征,δ^(13)C_2<δ^(13)C_3<δ^(13)C_4,且三者相互间差值小,天然气演化程度高。根据莺歌海盆地地层埋深与镜质体反射率(R_o),说明这些气体应从下部运移而来。通过对地层埋深与R_o和Ⅲ型母质有关的δ^(13)C_1与R_o的关系,进行天然气垂向运距的计算,追索源岩的可能埋深在3364~3982m或更深部位。其天然气除源于莺歌海盆地莺-黄组外,其下层上第三系梅山组将成为盆地供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天然气中氦同位素~3He/~4He值为10^(-7)~10^(-8),主要源于地壳,氩同位素具低比值(^(40)Ar/^(36)Ar为302~326),呈上第三系特征,表明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主要源于上第三系深部层位有机母质达到高成熟阶段形成的天然气,并经中-长距运移在浅部储层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同位素 气体运移 地球化学特征 气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