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涡活动对我国同期及后期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恒德 陆维松 +1 位作者 高守亭 张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利用NCEP/NCAR 1950—2002年500 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月平均极涡面积、强度,讨论了它们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结果表明:北半球500 hPa年平均和4季的极涡面积大小与我国多数站点同期气温呈负相关,尤其在年平均... 利用NCEP/NCAR 1950—2002年500 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月平均极涡面积、强度,讨论了它们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结果表明:北半球500 hPa年平均和4季的极涡面积大小与我国多数站点同期气温呈负相关,尤其在年平均及冬季状况下最显著,1—12月极涡面积与气温的负相关呈由减弱到增强的变化趋势;而极涡强度与我国同期气温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秋冬季不少地区出现正相关,1—12月极涡强度与气温负相关性的变化趋势是由增强到减弱。利用奇异值分解研究极涡对后期我国气温的影响后发现,极涡指数与后期我国气温呈负相关,但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当冬季Ⅳ区极涡面积显著缩小、北半球极涡总强度明显增强时,长江中下游以北及东北地区下一年春季气温通常上升;春季Ⅰ区极涡面积、强度异常偏大,则夏季华南沿海、西南及河套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若春季北半球极涡强度减弱、夏季亚洲区极涡面积收缩,则其后的秋季华北气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涡 面积和强度 中国气温
下载PDF
近50a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友 王谦谦 +1 位作者 钱永甫 孙燕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3-639,共7页
利用我国 1 60站 1 951— 2 0 0 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在分析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冬季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发现 :冬季气温在 50、60年代较低 ,70年代开始升高 ,80年代变化较为平缓 ,9... 利用我国 1 60站 1 951— 2 0 0 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在分析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冬季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发现 :冬季气温在 50、60年代较低 ,70年代开始升高 ,80年代变化较为平缓 ,90年代增暖程度加大 ,50 a来有显著的增暖趋势 ,达 0 .2 7℃ /(1 0 a)。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升高趋势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致的 ,且是升高最明显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冬季 气温 季节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恒德 金荣花 张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由于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是两个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实体,两者紧密相联,且均对华北夏季降水有明显作用,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 由于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是两个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实体,两者紧密相联,且均对华北夏季降水有明显作用,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及SVD等方法讨论了夏季北极涡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副热带高压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夏季北极涡及副高对华北降水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1)北极涡的变化不仅与高纬高度场密切相关,而且与中、低纬度环流紧密联系,当极涡异常偏大偏强,中、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均明显偏低,北半球副高的面积和强度易偏小,北界位置易偏南,其中副高强度的变化最大。(2)各分区极涡因子与副高因子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的北界、脊线位置呈正相关。(3)极涡指数、副高脊线及北界指数与华北降水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副高面积、强度指数与华北降水基本呈负相关。当亚洲和欧洲区极涡异常南扩,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显著收缩减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显北抬时,华北降水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涡 副热带高压 华北夏季降水
下载PDF
华北四季降水特征及与我国其他地区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燕 王谦谦 +1 位作者 钱永甫 张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3-509,共7页
利用中国 1 60站 1 951— 2 0 0 0年逐月降水资料 ,在对华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侧重研究了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在四季中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和特征 ,以及华北地区不同季节降水偏多 (少 )时全国同期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并... 利用中国 1 60站 1 951— 2 0 0 0年逐月降水资料 ,在对华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侧重研究了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在四季中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和特征 ,以及华北地区不同季节降水偏多 (少 )时全国同期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并对各季的降水趋势作了初步的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降水 小波分析 中国 年际变化 空间分布
下载PDF
2005年7月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模拟和诊断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恒德 宗志平 张友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于2005年7月9—10日河南、安徽等地一次大暴雨的巨大影响,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模式输出产品作了多种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附近阻高、下游的东北冷涡及其伴随的高空槽造... 基于2005年7月9—10日河南、安徽等地一次大暴雨的巨大影响,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模式输出产品作了多种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附近阻高、下游的东北冷涡及其伴随的高空槽造成了有利的环流形势,低层切变线及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最主要影响系统。散度、涡度、垂直速度、螺旋度及位温的分布和演变反映出在此次降水发生过程中,暴雨区出现了很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中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强,上下层大气物质交换强烈,在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呈"下正上负"的垂直结构,螺旋度正的大值区对应强降水中心;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说明暴雨区有充足的水汽供应,而锋生条件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一定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螺旋度 锋生函数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孙燕 王谦谦 +2 位作者 钱永甫 张友 赵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7-1138,共12页
利用华北17个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一年1月到当年12月全球逐月海温距平(1950—1998年)求相关,得到了全球海温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关键影响区为21°~27°N,175°E^175°W,对应的关键影响时段为当年1~3月。... 利用华北17个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一年1月到当年12月全球逐月海温距平(1950—1998年)求相关,得到了全球海温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关键影响区为21°~27°N,175°E^175°W,对应的关键影响时段为当年1~3月。然后用SVD方法证实了当年1~3月是与华北夏季降水相关最显著的时段;而所选关键区正是处于一种范围更大的海温分布型的关键部位,而华北地区是所选海温关键区在当年1~3月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相关最显著的区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海温异常关键区 SVD分析
下载PDF
北极涡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我国春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恒德 高守亭 张友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多年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极涡面积和强度,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及二项式滑动平均分析极涡及我国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采用奇异值分解讨论同期及前期极涡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 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多年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极涡面积和强度,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及二项式滑动平均分析极涡及我国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采用奇异值分解讨论同期及前期极涡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各季节极涡面积及强度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有上升趋势,而后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极涡面积总体上有显著的线性变小趋势。在60年代中前期极涡位置偏向亚欧大陆,在90年代中后期极涡位置有偏向太平洋和大西洋一带趋势。我国160站平均春季降水量经历较明显的3次上升过程和4次下降过程;华南、西南地区春季降水趋势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呈现两种相反的分布型;在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90年代初及末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春季降水量偏多,而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及本世纪初,华南、西南地区出现偏多。在春季,若II区(150°E~120°W)极涡面积异常大,I区(60~150°E)、III区(120~30°W)极涡强度异常弱,长江、黄河之间中游地区的降水出现负距平,广东、福建沿海降水出现正距平。前期冬季极涡比夏、秋季极涡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更明显,特别是前冬北美区、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 春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300hPa北极涡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恒德 高守亭 张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利用NCEP/NCAR 1949—2002年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等诊断方法,系统地讨论了300 hPa北半球极涡面积、强度及中心位置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平均北极涡的面积在2... 利用NCEP/NCAR 1949—2002年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等诊断方法,系统地讨论了300 hPa北半球极涡面积、强度及中心位置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平均北极涡的面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在总的上升趋势中有几次较小的波动,之后在总体下降趋势中有几次较大的起伏;Ⅰ、Ⅱ区的线性变化趋势非常小,Ⅳ区最大,夏季的年际变化相对明显一些,秋季变化最弱,各季节均有线性收缩趋势,冬季幅度最大,秋季最小。(2)年平均极涡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极涡面积有相似之处,但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差异;各分区的强度变化与北半球类似(特别是Ⅰ区);夏季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大,春、夏季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明显,秋季最弱。(3)北极涡中心位置通常并不在北极点,各分区极涡总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有明显差异,且有月际变化,这些差异与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环流的差异密切相关;极涡的主要位置有一定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极涡中心位置主要偏向亚洲大陆及太平洋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涡面积 北极涡强度 北极涡中心位置 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北极涡与阻塞高压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友 史玉光 +1 位作者 张恒德 孙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887,共9页
采用新疆地区50个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距平、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并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对极涡、阻高与新疆夏季降水做奇... 采用新疆地区50个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距平、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并基于NCEP/NCAR的500hPa再分析高度场资料对极涡、阻高与新疆夏季降水做奇异值分解,从而讨论了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结果。新疆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天山山脉附近的降水量最大,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及新疆东部戈壁滩地区的降水量最小。新疆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年际变化振幅较小,之后年际差异急剧增大。新疆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性也很显著,降水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同期及前期冬春季极涡与阻高对新疆夏季降水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降水 北极涡 阻塞高压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华北汛期降水异常与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燕 王谦谦 +1 位作者 钱永甫 张友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5,共8页
利用华北 17站 195 1~ 2 0 0 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 ,与前期的 10 0hPa高度场 (195 8~ 1997年 )求相关 ,找到了 10 0hPa高度场影响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关键影响区为 2 5°~ 35°N ,85°~ 10 5°E ,对应的关键影响时段... 利用华北 17站 195 1~ 2 0 0 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 ,与前期的 10 0hPa高度场 (195 8~ 1997年 )求相关 ,找到了 10 0hPa高度场影响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关键影响区为 2 5°~ 35°N ,85°~ 10 5°E ,对应的关键影响时段为前一年 3~ 5月。然后用SVD方法证实了前一年春季正是与华北汛期降水相关最显著的时段 ;而所选关键区正是处于一种范围更大的 10 0hPa高度场空间分布型的关键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汛期降水 SVD分析
下载PDF
用自由模对1998年夏季阻塞形势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恒德 陆维松 +2 位作者 陶丽 高守亭 张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8,共10页
签于大气自由模和阻塞高压的重要性 ,首先简要介绍阻塞高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及 1998年夏季 5 0 0hPa异常环流场 ;然后利用 2 1波菱形截断的谱方法求出无粘性、无强迫正压涡度方程的自由解 ,即和实际大气流场十分接近的大气自由模 ,... 签于大气自由模和阻塞高压的重要性 ,首先简要介绍阻塞高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及 1998年夏季 5 0 0hPa异常环流场 ;然后利用 2 1波菱形截断的谱方法求出无粘性、无强迫正压涡度方程的自由解 ,即和实际大气流场十分接近的大气自由模 ,并讨论其特征 ;最后利用大气自由模的特征诊断分析了实际大气的环流特征 ,并重点用其分析了 1998年夏季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结果表明大气自由模能很好地反映大气环流大尺度特征 ,而略去了中、小尺度涡旋 ;大气自由模的流场和绝对涡度场之间的散点图反映了 (q ,Ψ )的函数关系是分段线性或非线性的 ,尽管实际流场与绝对涡度场之间的点阵图反映两者之间成不同斜率的线性函数关系 ,但点阵比较发散 ,不能突出某些重要系统 ;1998年夏季实际大气自由模态突出了大气环流的重要特征 ,例如 ,越赤道气流、西风急流、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及两极的边界效应等 ;通过自由模态的特征可以识别出纬向流及阻塞高压的持续异常 ,利用自由模的稳定性判断阻塞高压的稳定性 ,不稳定模态可以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且由于这些不稳定的模存在 ,才使 1998年 6月中旬到下旬的中高纬阻塞高压稳定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自由模 阻塞高压 降水 500hPa异常环流场
下载PDF
区域集合预报对华南一次暴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海萍 罗雨 +2 位作者 张秀丽 张友 王廷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3-674,共12页
利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对2012年6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不同扰动方案的集合预报试验研究。分别对集合预报中只考虑初值扰动、加入模式物理过程扰动和加入地表参量扰动的三种不同扰动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并... 利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对2012年6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不同扰动方案的集合预报试验研究。分别对集合预报中只考虑初值扰动、加入模式物理过程扰动和加入地表参量扰动的三种不同扰动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最优试验方案的降水集合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1)同时考虑风场、温度场、湿度场、高度场和地表参量的初值扰动,以及考虑模式物理过程扰动的降水集合预报效果最优,可有效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效果。(2)初值扰动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对降水预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同的模式物理过程扰动会由于不同的初值扰动而产生较大差异,并且扰动的集合平均预报对降水有较好的指导意义。(3)对于位势高度场预报检验,集合预报平均要好于控制预报,并且随着预报时效延长,这种优势更加明显。(4)对此次强降水过程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和全国区域的各量级降水预报TS评分检验可知,集合预报较单一的决定性预报(控制预报)效果有明显改善;集合平均预报一般都好于控制预报,同时集合预报也为预报员提供了天气不确定性的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增长模繁殖法 初值扰动 模式物理过程扰动 华南暴雨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