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05
1
作者 范逸品 王燕平 +1 位作者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9-374,共6页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的疫毒邪气错综其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夹杂而居于首要地位;主要病机为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损伤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病机特点为毒、燥、湿、寒、虚、瘀。治疗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及恢复期四期进行辨证论治,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毒,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同时要及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方法,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疫 疫毒 伏燥 湿寒
原文传递
“证素”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57
2
作者 朱文锋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证素与证候的概念不同 ,是据中医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 ,包括辨病位与病性等病变本质 ,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则和重叠涵盖关系。
关键词 辨证 证素 证候 病位 病性
下载PDF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被引量:112
3
作者 曹洪欣 张华敏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544-546,共3页
通过观察 2 0 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 ,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 12 0例 ,占 5 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心阳虚为主 ;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 ,痰瘀同治... 通过观察 2 0 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 ,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 12 0例 ,占 5 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心阳虚为主 ;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 ,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指出 ,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 ,因而提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相关 痰瘀同治 发病机理
下载PDF
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4
4
作者 张亮 丁明军 +1 位作者 张华敏 文超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84-2097,共14页
量化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全球变化和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论文基于GIMM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探讨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 量化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全球变化和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论文基于GIMM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探讨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长江流域除岷-沱江和太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69.77%,其中45.09%的区域呈显著上升趋势(P<0.1);2)基于Mann-Kendall突变分析发现,1982—2015年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存在突变现象,且区域差异性显著;3)气温与植被覆盖度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的像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31%,表明气温是长江流域近30 a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力以持续增强为主,人类活动减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岷-沱江流域、汉水流域局部区域以及各大省会城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突变 长江流域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疾病属性归类简析 被引量:67
5
作者 范逸品 张华敏 +2 位作者 王燕平 吕诚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1-927,共7页
基于中医疫病学历代文献对"温疫""寒疫""湿疫"的相关论述,结合目前已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探讨本次新冠肺炎的疾病属性。从季节和气候特点、病毒特性、临床症状、方药验证等方面... 基于中医疫病学历代文献对"温疫""寒疫""湿疫"的相关论述,结合目前已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探讨本次新冠肺炎的疾病属性。从季节和气候特点、病毒特性、临床症状、方药验证等方面分析,认为本次新冠肺炎更符合寒疫特征,在新冠肺炎病因之"燥""湿"关系中,"燥"邪居于主要地位;同时提出本病可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11-12月属于寒燥疫,2020年1月及以后属于寒湿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疫 寒燥疫 寒湿疫 燥邪 湿邪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甘草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51
6
作者 赵佳琛 王艺涵 +8 位作者 翁倩倩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8期1162-1174,共13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甘草 炙甘草 基原 炮制 本草考证
下载PDF
中药复方安替威血清药物化学和抗SARS病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曹洪欣 王喜军 +2 位作者 于友华 张宁 张华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安替威 血清药物化学 SARS病毒 药理作用 温疫
下载PDF
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 被引量:42
8
作者 崔蒙 尹爱宁 +4 位作者 李海燕 谢琪 范为宇 朱冬生 张华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7-269,278,共4页
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医药学科拓展的历史必然,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本文分析了中医药学与信息学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在方法学上的结合点,提出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基本框架及其主要研究领域和... 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医药学科拓展的历史必然,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本文分析了中医药学与信息学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在方法学上的结合点,提出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基本框架及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学 学科框架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复方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华敏 刘思鸿 +1 位作者 高宏杰 贡磊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0期1270-1273,1276,共5页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以系统生物学、多项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复方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网络药理学强调网络靶标的研究模式,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这与复方中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谋而合。本文将就网络药理学在复方中药中的研究方法、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复方中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网络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与行为范式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永炎 张华敏 王燕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2期1-2,共2页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临床辨治过程是一个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吸收...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临床辨治过程是一个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吸收了东西方各类逻辑思维并不断加以运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整个过程,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逻辑形态。其特殊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行为范式。因此,笔者从中医临床中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与医生的诊疗行为角度,探讨中医的诊疗过程,以期对临床医生提高辨治水平及疗效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思维 临床行为 模式
原文传递
中医防治慢性病的优势与实践 被引量:31
11
作者 曹洪欣 王乐 +1 位作者 蔡秋杰 张华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8-639,共2页
通过对慢性病的概念、病因、特点及危害性分析,认为防治慢性病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念与整体调节的防治手段与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在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完善慢性病防... 通过对慢性病的概念、病因、特点及危害性分析,认为防治慢性病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念与整体调节的防治手段与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在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完善慢性病防治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慢性病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出加强中医防治慢性病科学研究,提高临床疗效,不仅是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中医药防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从“阳虚痰瘀”探讨中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的认识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寨华 张华敏 +2 位作者 唐丹丽 于峥 曹洪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达10%-30%,使近期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代医学认为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还不能完全阐述,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我们认...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达10%-30%,使近期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代医学认为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还不能完全阐述,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我们认为“阳虚痰瘀”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的主要病机,并从“阳虚痰瘀”探讨中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为中医药临床防治无复流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无复流 阳虚痰瘀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麦冬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曾子玲 佟琳 +4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高宏杰 陈广坤 张华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549-6557,共9页
麦冬是重要的滋阴药,有养阴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并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科学知识图谱是可以定量、客观地展示学科研究的发展前沿和方向的有效工具。该研究搜集Web of Science(WoS)及中国知网(CNKI)与麦冬... 麦冬是重要的滋阴药,有养阴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并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科学知识图谱是可以定量、客观地展示学科研究的发展前沿和方向的有效工具。该研究搜集Web of Science(WoS)及中国知网(CNKI)与麦冬相关的中医药研究文献,采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文献中涉及的研究机构、期刊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麦冬相关研究的共现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绘制麦冬-疾病-靶点网络图谱。并针对中、英文文献研究热点进行内容分析,讨论当前研究热点,总结麦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其发展趋势。该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403篇,英文文献292篇。发文机构分析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分析显示《河北中医》《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是麦冬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侧重于用药规律及临床观察研究,英文文献侧重于成分测定及药理研究,其中数据挖掘和基于细胞凋亡的药理机制或仍为将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科学计量学 内容分析法 CITESPACE Cytoscape 3.8.2
原文传递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寒疫病机探析清肺排毒汤的组方机制 被引量:30
14
作者 范逸品 王燕平 +2 位作者 马艳 赵晨 张华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共5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笔者拟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寒疫病机以及清肺排毒汤的方药组成机制,认为该方能疏解表里、通调三焦,具有宣肺行气、透邪解毒、润燥化湿...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笔者拟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寒疫病机以及清肺排毒汤的方药组成机制,认为该方能疏解表里、通调三焦,具有宣肺行气、透邪解毒、润燥化湿、逐水泻热的功效,切合COVID-19寒、燥、湿的病机特点,且能有效的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应推广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以遏制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清肺排毒汤 组方机制 寒疫 燥邪 肺燥 脾湿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黄芪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8
15
作者 赵佳琛 王艺涵 +9 位作者 金艳 刘晖晖 陈世彬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7-346,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标准等资料,对黄芪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根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黄芪本名黄耆,而“芪”字本指...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标准等资料,对黄芪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根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黄芪本名黄耆,而“芪”字本指药材知母,明代开始俗作黄芪,进而逐渐将黄芪作为药材正名。黄芪历代主流基原可确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不同历史时期还存在多花黄芪A. floridus、金翼黄芪A. chrysopterus、梭果黄芪A. emestii等黄芪属甚至非黄芪属植物作地方习用黄芪使用的情况。黄芪最早产区为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后逐渐往东北方向扩展,宋代以来多将山西所产绵黄芪奉为道地,至清代除山西外又加内蒙古为道地,民国则推崇东北所产。现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甘肃及东北等省区,商品以栽培品为主,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仿野生栽培品质较好。黄芪在本草、方书中记载的炮制方法较多,多用生品,炮制品中以蜜炙为主流。基于当前资源栽培、生产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11首含黄芪的经典名方建议均使用蒙古黄芪A.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以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产者为佳,且除清心莲子饮注明需蜜炙外,其他方剂建议用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黄芪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道地性 炮制方法
原文传递
1970-2014年长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时光训 刘健 +3 位作者 马力 李兰晖 陈倩 张华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5,共9页
基于长江流域131个气象站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及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强降水指数变化均呈现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主要极端降水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0世纪80... 基于长江流域131个气象站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及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强降水指数变化均呈现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主要极端降水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年代差异增大,稳定性差。(2)强降水在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大部分地区和洞庭湖流域的下游地区呈显著增加。(3)除了弱降水指数外,各极端降水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长江流域降水的主要特点在于弱降水变化不显著,强降水变化幅度较大,降水过程不稳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极端降水 变化趋势 时空特征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华敏 尹守恒 +1 位作者 张明 陈中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共4页
综述了韭菜迟眼蕈蚊在虫情预报、防治方法、防治时期及施药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韭菜迟眼蕈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枳实与枳壳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佳琛 王艺涵 +8 位作者 翁倩倩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8期1175-1184,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考证。枳实、枳壳同出一物,唐代之前的本草中仅载有枳实,后因功效、采收时间、加工方式不同...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考证。枳实、枳壳同出一物,唐代之前的本草中仅载有枳实,后因功效、采收时间、加工方式不同而分化开来。唐代及之前枳实枳壳的主流基原为枳属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L.)Raf,药用部位为其成熟果皮。宋代两者基原逐渐向柑橘属酸橙类转化,采收期提前至未成熟时期。明代已明确将酸橙Citrus aurantium L.作为枳实及枳壳的正品基原,枸橘被定为伪品,体现了临床优选,枳实的采收期进一步提前至农历四、五月份的落果期。历代本草中记载其主流加工炮制方式为破开晒干,多为麸炒。枳实枳壳在历史上的变迁为疗效导向下新旧品种的更替,并得到临床认可而被延续。建议经典名方中涉及到的枳实、枳壳药材,其基原应选用芸香科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汉唐处方中可用破气或理气作用强的枳实入药,宋代及之后处方中的药材可与原著文献记载的名称及内涵保持一致。其基原及采收加工炮制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枳实 枳壳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唐丹丽 刘寨华 +2 位作者 张华敏 孙明杰 隋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077-3079,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汤组。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CK,LDH-L以及IL-1β,IL-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汤组。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CK,LDH-L以及IL-1β,IL-6,IL-10含量,并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能降低血清IL-1β,IL-6水平,促进IL-10的表达(P<0.01),同时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血清CK及LDH-L含量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血府逐瘀汤对MI/RI大鼠有保护作用,与调控炎症反应并保护心肌超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酶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佳琛 王艺涵 +7 位作者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7-336,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典籍并结合现代文献,笔者拟对茯苓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本草中所载对茯苓药材的文字描述及附图特征均与现代茯苓Poria cocos相符,药用部位为去...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典籍并结合现代文献,笔者拟对茯苓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本草中所载对茯苓药材的文字描述及附图特征均与现代茯苓Poria cocos相符,药用部位为去皮的干燥菌核或茯苓皮。茯苓产区最初为山东泰山,唐代起随松林资源的变迁,茯苓产区转移至陕西华山一带,明代道地产区变为云南并延续至今。古代对茯苓的炮制方式均为去皮后进行蒸、煮、切片、捣烂等加工。建议经典名方中涉及茯苓的药材,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茯苓片”的加工方式进行炮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茯苓 本草考证 道地性 炮制方法 产地加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