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轴索内钙超载及钙拮抗剂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4
1
作者 贺晓生 易声禹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 梁景文 杨利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轴索内Ca2 + 超载及Ca2 + 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14只 ,分损伤组、用药组 (伤后立即静注尼莫通 )、对照组。用自制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装置 ,制作大鼠DAI模型。伤后 2~ 2 4小时取延髓组织 ,...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轴索内Ca2 + 超载及Ca2 + 拮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 14只 ,分损伤组、用药组 (伤后立即静注尼莫通 )、对照组。用自制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装置 ,制作大鼠DAI模型。伤后 2~ 2 4小时取延髓组织 ,行Ca2 + 电镜细胞化学处理 (草酸钾 -焦锑酸钾法 )和观察。结果  (1)损伤组神经轴索髓鞘板层断裂、间隙扩大 ,轴膜与髓鞘脱离 ,细胞器边聚 ,轴浆空泡形成 ,线粒体稀少。受损髓鞘内有大量细小钙颗粒 ,髓鞘损害程度与钙颗粒数量呈正相关 ;伤后晚期轴浆内可见粗大钙颗粒。神经元胞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化 ,也有钙颗粒沉着 ,内皮细胞管腔面出现微绒毛。 (2 )用药组轴索髓鞘损伤趋于局部 ,线粒体数量、形态、分布近于正常 ,髓鞘及轴浆钙颗粒罕见 ,神经元胞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变明显减轻。结论 DAI中轴索存在Ca2 + 超载 ,这是导致DAI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Ca2 + 拮抗剂尼莫通可改善D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钙拮抗剂 脑损伤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 被引量:109
2
作者 章翔 费舟 +12 位作者 王占祥 傅洛安 张剑 刘卫平 贺晓生 李兵 蒋晓帆 王彦刚 宋少军 曹卫东 甄海 郭庆东 李侠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 (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 ,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 3310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 (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 ,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 3310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 ,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 ,其次为硬膜外和多发性血肿。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采用手术、药物等综合疗法。本组治愈、好转 2 4 10例 (72 .8% ) ,死亡 6 4 5例 (19.5 % )。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救治 脑挫裂伤 血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早期应用尿激酶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4
3
作者 张剑 赵崇智 孙四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5-268,I010,共5页
本文首先用犬复制成脑出血动物模型,观察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溶解清除血肿的作用,发现超早期清除血肿后动物神经症状、脑电图较快恢复正常,出血灶周围组织水、乳酸含量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呈轻度水肿改变。然后采用 UK 吸引术治疗高血... 本文首先用犬复制成脑出血动物模型,观察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溶解清除血肿的作用,发现超早期清除血肿后动物神经症状、脑电图较快恢复正常,出血灶周围组织水、乳酸含量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呈轻度水肿改变。然后采用 UK 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5例。结果提示,UK 吸引术组病人功能预后优于内科治疗组,并对 UK 吸引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脑内应用 UK 的安全性等作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尿酸氧化酶类
原文传递
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 被引量:85
4
作者 陶泽璋 张剑 +2 位作者 杨强 肖伯奎 孔勇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对侧中、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侧 (P <0 .0 5 ) ,筛泡和鼻丘气房的宽度也明显大于同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中鼻甲反常曲线偏曲同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其它解剖变异偏曲两侧差异无显著性。偏曲两侧鼻窦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曲对侧中鼻甲及鼻腔外侧壁结构的代偿性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在偏曲对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变异 解剖 鼻窦炎 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下载PDF
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丹参治疗作用 被引量:76
5
作者 张剑 易声禹 +2 位作者 章翔 上官学芬 吴声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丹参对外伤性脑水肿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Casson屈服值均明显低于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同时丹参治疗组脑组织水、Ca(2+)、... 通过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丹参对外伤性脑水肿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Casson屈服值均明显低于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同时丹参治疗组脑组织水、Ca(2+)、Na+含量以及脑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数也较脑损伤组显著降低。提示丹参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拮抗Ca(2+)、Na+聚积而发挥其对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血液流变学 丹参
原文传递
耳鸣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76
6
作者 刘蓬 徐桂丽 +5 位作者 曹祖威 郭恩钦 安玲玲 王乃平 李明 张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耳鸣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ronbach’sd系数考察耳呜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以两名不同医生间隔1~3h填写的量表分数的相关系数来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根据耳鸣评价量表与耳呜残疾... 目的探讨耳鸣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ronbach’sd系数考察耳呜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以两名不同医生间隔1~3h填写的量表分数的相关系数来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根据耳鸣评价量表与耳呜残疾量表的相关系数来考察其效标效度,将治疗后患者自觉耳鸣有明显变化时的分值与治疗前的分值进行配对t检验,以考察其区分效度。结果耳鸣评价量表的Cronbaeh’S仪系数为0.76,重测信度为0.938,与耳鸣残疾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69;经治疗后患者自觉耳鸣明显减轻者99例,耳鸣评价量表的总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01)。结论耳鸣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全面地反映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且具有简洁、实用、准确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耳呜 问卷调查 可重复性 结果
原文传递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致伤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68
7
作者 贺晓生 易声禹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 梁景文 杨利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制和应用脑弥漫轴索损伤(DAI)致伤装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头颅旋转致伤装置,保证其可使动物头颅于瞬间旋转特定角度(15°~90°),仅以大鼠为对象进行力学、行为及病理效应评价.结果:①力学参数测定(... 目的:研制和应用脑弥漫轴索损伤(DAI)致伤装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头颅旋转致伤装置,保证其可使动物头颅于瞬间旋转特定角度(15°~90°),仅以大鼠为对象进行力学、行为及病理效应评价.结果:①力学参数测定(以体重210g大鼠转90°为例),旋转角速度为80127rad/s,角加速度2044×105rad/s2,用时约2ms;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均大于Margulies提出的DAI的外力阈值.②行为及病理观察表明旋转后大鼠符合DAI特征.结论:本装置可用于制作大鼠DA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致伤装置
下载PDF
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致脑弥漫轴索损伤的形态学观察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63
8
作者 贺晓生 易声禹 +4 位作者 章翔 费舟 张剑 梁景文 杨利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头颅瞬间旋转引起脑神经轴索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机理。方法:SD大鼠21只(对照组3只,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将损伤组大鼠头颅于3ms内在冠状面绕脑中心右向旋转90°造成剪力伤... 目的:观察大鼠头颅瞬间旋转引起脑神经轴索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机理。方法:SD大鼠21只(对照组3只,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头颅旋转致伤装置,将损伤组大鼠头颅于3ms内在冠状面绕脑中心右向旋转90°造成剪力伤,于伤后6、12、24、72、144小时分批处死动物制脑切片,行镀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即刻大鼠均意识丧失。3只15分钟内死亡,肉眼亦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其余存活大鼠在伤后6至144小时,肉眼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光镜下见脑干、胼胝体、大脑脚等部的神经轴索有程度不同的肿胀、断裂、轴缩球形成等征象,以脑干纵行纤维受损最重并伴纤维束间点状出血。延髓和中脑的上述变化分别在伤后6及24小时最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脑弥漫轴索损伤模型,表明剪力可引起轴索损伤,脑微血管变化是加重轴索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轴索损伤 动物模型 形态学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张友三 程岗 +3 位作者 范磊 王睿勤 刘帅 张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3-766,共4页
目的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残余血肿量与脑水肿以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根据残余血肿量的体积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血肿完全清除(G... 目的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残余血肿量与脑水肿以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根据残余血肿量的体积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血肿完全清除(GTRH)组(残余血肿体积≤5ml),另一组为血肿部分清除(STRH)组(残余血肿体积≥1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血肿量、发病距手术时间间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术后资料的水肿分级和血肿腔或脑脊液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血肿清除情况,GTRH组46例,STRH组43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TRH组患者术后TXB2、6-K-PGF1α、TNF-α和内皮素水平均低于STRH组,且CT扫描显示其脑水肿程度也明显低于STRH组。结论血肿完全清除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损伤,考虑与其减轻残存血肿引起的脑水肿及继发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炎症因子 脑水肿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被引量:46
10
作者 章翔 张剑 +5 位作者 曹卫东 费舟 刘卫平 付洛安 贺晓生 姬西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 蝶窦入路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LPA)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0 0 3年 12月至 2 0 0 4年 7月 38例LPA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 蝶窦入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  33例 (86 .8% )获全切除 ,3例 (7.9% )达... 目的 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 蝶窦入路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LPA)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0 0 3年 12月至 2 0 0 4年 7月 38例LPA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 蝶窦入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  33例 (86 .8% )获全切除 ,3例 (7.9% )达次全切除 ,余 2例 (5 .3% )纤维性或哑铃型腺瘤仅获部分切除。无手术后死亡。 31例 (81.6 % )进行平均 3个月随访观察 ,有 2 9例 (93.6 % )视力获得了恢复 ,仅 2例 (6 .4 % )无变化 ,也未见恶化 ;术前有视野缺损的 30例 ,术后 2 8例 (93.3% )恢复 ,2例(6 .7% )有改善。结论 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 蝶窦入路摘除LPA ,具有微侵袭性、视野全景化、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内窥镜 经蝶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特点 被引量:41
11
作者 张剑 陶泽璋 +1 位作者 吴玉珍 杨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OMC)解剖变异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病人作鼻内镜检查和鼻腔、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比较OMC解剖变异的差异。结果 单纯高位偏曲组甲泡、Haller气房及钩突偏曲的发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OMC)解剖变异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病人作鼻内镜检查和鼻腔、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比较OMC解剖变异的差异。结果 单纯高位偏曲组甲泡、Haller气房及钩突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50%、56.3%和28.1%,显著高于低位嵴组及前部偏曲组(P<0.05);甲泡在单纯高位偏曲对侧发生率为62.5%,同侧为37.5%,其同侧与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其对侧则差异显著(P<0.05);前部偏曲筛泡过度气化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中鼻甲反常曲线、鼻丘气房、钩突气化等的发生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部位的鼻中隔偏曲伴随的某些OMC解剖变异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窦炎 病因学 鼻中隔偏曲 病理学
下载PDF
耳鸣中枢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2
作者 兰家辉 李明 张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耳鸣发病机制不明,外周听觉系统损伤可能是耳鸣的起因,但随着研究深入,中枢化机制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基于耳鸣动物模型开展的基础研究在耳鸣机制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与耳鸣相关的脑区逐渐指向耳蜗核、下丘、听皮层等听觉通路... 耳鸣发病机制不明,外周听觉系统损伤可能是耳鸣的起因,但随着研究深入,中枢化机制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基于耳鸣动物模型开展的基础研究在耳鸣机制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与耳鸣相关的脑区逐渐指向耳蜗核、下丘、听皮层等听觉通路上的重要区域,上述区域的病理变化可能是耳鸣形成和维持的原因;边缘系统作为与情绪相关的听觉外系统,可能参与耳鸣中枢调节的复杂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涉及耳鸣相关脑区的基础研究进展,为探讨耳鸣中枢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中枢机制 基础研究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被引量:34
13
作者 章翔 张剑 +10 位作者 费舟 傅洛安 刘卫平 顾建文 吴景文 王占祥 贺晓生 宋少军 陈义军 郭衍 易声禹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手术切除效果及对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作者分析了230例LAN(直径>30mm)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18... 目的 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手术切除效果及对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作者分析了230例LAN(直径>30mm)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186例(80.9%)获全切除,33例(14.3%)次全切除,余11例(4.8%)为部分切除,术后3例(1.3%)死亡。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2.6%(190例)。203例经长期随访观察(平均3.8年),其中191例(94.1%)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LAN,使面神经获得了较好的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存,对>30mm直径的听神经瘤,作者推荐应用该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切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神经功能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面神经保护 手术方法 LAN 临床特征
下载PDF
2014年美国《耳鸣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明 张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权威的指南性文献对于临床医生科学规范地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国际上少有正式发表的耳鸣临床应用指南,1998年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发表了一份耳鸣诊疗纲要,2000年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 权威的指南性文献对于临床医生科学规范地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国际上少有正式发表的耳鸣临床应用指南,1998年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发表了一份耳鸣诊疗纲要,2000年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AAA)在听力学网站上公布了耳鸣诊治的听力学指南[1],其后未见更新版本,较近的是美国言语听力学会(American Speech - Language - Hearing Association ,ASHA)2005年在《美国听力学杂志》发表的耳鸣听力学治疗临床指南[2];2012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耳鸣专家共识会议,就耳鸣相关若干重要问题发表共识[3],但未形成指南性文件。可见,此前发表的指南主要涉及听力学领域,适用于临床医生的指南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听力学会 临床指南 临床应用 耳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解读 临床医生 实践活动
下载PDF
脑牵拉伤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剑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开颅手术中因过度牵拉脑组织而造成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塞及脑内出血等统称为脑牵拉伤(BRI)。其发生率在颅底手术中约为10%,在其它颅内手术中约为5%,是手术后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就BRI的基础研究概况... 开颅手术中因过度牵拉脑组织而造成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塞及脑内出血等统称为脑牵拉伤(BRI)。其发生率在颅底手术中约为10%,在其它颅内手术中约为5%,是手术后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就BRI的基础研究概况,手术中监护及其防治措施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脑损伤 脑牵拉伤 手术中监护 防治
原文传递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杨利孙 章翔 +2 位作者 费舟 付洛安 张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 5 2例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采用 4种手术方式 ,其中囊肿切除术 17例 ,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 2 1例 ,囊肿 腹腔分流术 8例 ,脑...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 5 2例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采用 4种手术方式 ,其中囊肿切除术 17例 ,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 2 1例 ,囊肿 腹腔分流术 8例 ,脑立体定向手术 6例。术后随访 3个月以上 ,症状改善率 86 .5 % ,CT证实囊肿缩小者 76 .9%。不同术式比较 ,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手术效果最好 ,其症状改善率达 90 .5 % ,囊肿缩小者占 80 .7%。结论 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儿童 外科手术 适应证 方法
原文传递
刺激蓝斑对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剑 易声禹 +1 位作者 吴声伶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采用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刺激或损毁蓝斑,研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刺激蓝斑强化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明显加重脑水肿;相反,预先损毁蓝斑,消除中枢NE能... 本文采用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刺激或损毁蓝斑,研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对外伤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损伤后刺激蓝斑强化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明显加重脑水肿;相反,预先损毁蓝斑,消除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则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和脑水肿明显减轻。提示脑损伤后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是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蓝斑
原文传递
微波辐射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剑 章翔 +1 位作者 易声禹 李安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微波辐射对海马神经元的损害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暴露于微波辐射后海马CA-1区组织ATP酶活性、Na+、K+、Ca2+含量,并观察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微波辐射24小时后海马组织Na+-K+-A... 目的探讨低强度微波辐射对海马神经元的损害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暴露于微波辐射后海马CA-1区组织ATP酶活性、Na+、K+、Ca2+含量,并观察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微波辐射24小时后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Na+、Ca2+含量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丹参治疗组海马组织ATP酶抑制程度及Na+、Ca2+聚积程度较辐射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检查神经元损害也明显减轻。结论低强度微波辐射可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特异性损害,丹参对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海马 ATP酶 丹参 神经元损害 防治
原文传递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占祥 章翔 +6 位作者 费舟 张剑 付洛安 刘卫平 贺晓生 王彦刚 李侠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 ,以及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共 4 5 8例 ,男性 317例 ,女性 14 1例。年龄 1个月~ 15岁。车祸伤 185例 ,坠...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 ,以及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共 4 5 8例 ,男性 317例 ,女性 14 1例。年龄 1个月~ 15岁。车祸伤 185例 ,坠落伤 15 9例 ,二者合计占 75 .1%。闭合性颅脑损伤 35 7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 10 1例。合并颅内血肿 16 2例 (35 .4 % ) ;并发颅骨骨折 2 2 1例 ,其中凹陷骨折 8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有生命体征变化 2 5 3例 (5 5 .2 % ) ;癫痫发作 10 7例(2 3.4 % )。 36 7例施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凹陷骨折复位术等手术治疗 ,另外 91例保守治疗。恢复良好 337例 (73.6 % ) ;中残 2 7例 (5 .9% ) ;重残 12例 (2 .6 % ) ;植物生存 7例 (1.5 % ) ;死亡 75例(16 .4 % )。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原发性脑损伤表现重 ;生命体征紊乱明显 ;颅骨凹陷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 ;囟门闭合前后临床特征不同 ;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 ;癫痫发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特点 救治 预后
下载PDF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耳鸣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辉 李明 +3 位作者 张剑 李祥翠 谭君颖 纪波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对利多卡因静脉注射、鼓室给药、穴位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利多卡因在耳鸣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Verse ScienceDirect、Springer、OVID等数据库,筛选出... 目的:对利多卡因静脉注射、鼓室给药、穴位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利多卡因在耳鸣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Verse ScienceDirect、Springer、OVID等数据库,筛选出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对文献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1 203例患者,其中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耳鸣患者病程7h^20年,疗效的评估主要依据响度分级、严重程度量表或主观感受。所有文献均未具体提及疗效维持时间,仅以"短期"、"较短"等词加以说明。其中静脉注射组13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4%(98例);鼓室给药组50例,总有效率为74.0%(37例);穴位注射组332例,总有效率为87.7%(291例)。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125、40和326例,总有效率分别为42.4%、50.0%和58.3%。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多卡因经3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药物(P<0.05)。结论: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尽管作用维持时间短,但均有一定耳鸣抑制作用。其作为耳鸣综合治疗的辅助措施,有助于缩短适应耳鸣的时间而非消除耳鸣,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耳鸣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