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 被引量:28
1
作者 光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8,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化语境 艺术风格 审美意识
下载PDF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被引量:27
2
作者 光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关键词 文学思潮 道德形而上 中国新文学 尘埃落定 启蒙文学 文学观念 五四 八十年 政治意识形态 主义
下载PDF
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转型的哲学脉络 被引量:20
3
作者 光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2,共8页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至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至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性的反拨,再度推向了从解放到神话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一种可称为“欲望辩证法”的文化/审美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既反映了90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文化动力的复杂性与逻辑必然性,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化精神式微的内在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欲望 文学转型 神话 中国文学 文学思潮 审美逻辑 启蒙理性 哲学 反映
下载PDF
天堂的尘落——对张炜小说道德精神的总批判 被引量:17
4
作者 光芒 《南方文坛》 2002年第4期51-53,66,共4页
关键词 张炜 主体性 爱力 《外省书》 隋抱朴 《古船》 道德观 历史理性 二元对立 天堂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 被引量:20
5
作者 光芒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曾几何时,文学被捆绑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战车上,在权力话语的全面操控之下,文学话语依附于他者而存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独立性,成为政治的奴仆,甚至沦落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主流意识形态 权力话语 文学话语 阶级斗争 独立性 沦落
原文传递
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比较论 被引量:8
6
作者 光芒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9-63,共5页
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以对“五四”启蒙精神的接续与承继为理论出发点,同时试图实现一种新的超越。它更加强调理性与知识,更为强调新文化的建设性,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归,因之也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色彩。但它自身又充... 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以对“五四”启蒙精神的接续与承继为理论出发点,同时试图实现一种新的超越。它更加强调理性与知识,更为强调新文化的建设性,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归,因之也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色彩。但它自身又充满了危机的种子,表现为启蒙作为手段与作为本体的内在矛盾、思想方法与理论工具的内在矛盾及以反权威、反武断为标志的“思想自由”口号与实际上要求“思想统一”的内在矛盾。这一切终于使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运动 五四启蒙运动 比较
下载PDF
五四文学文体新论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德发 光芒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145,207,共16页
本文认为 ,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 ,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 本文认为 ,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 ,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的自觉取得圆满的共振性和同构性 ,五四文学文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同时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语言符号 文体自觉 郭沫若 文学文体 “五四”作家 深层结构 文体革命 思想革命 表层结构
原文传递
略论启蒙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董健 王彬彬 光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9,共11页
关键词 文学 思想文化 “启蒙” 生活行为 知识分子 现代化 话题
下载PDF
从“鸳派”小说看中国启蒙文学思潮的民族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光芒 《学术界》 2001年第4期179-188,共10页
本文认为 ,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决非完全是西方文化“横向移植”的产物 ,而是有着深厚的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从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渊源来看 ,大多都受过传统思想的浓重影响 ,尤其是陆王心学给他们的启蒙精神带来了必... 本文认为 ,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决非完全是西方文化“横向移植”的产物 ,而是有着深厚的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从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渊源来看 ,大多都受过传统思想的浓重影响 ,尤其是陆王心学给他们的启蒙精神带来了必要的思想灵感。民初时期知识分子阶层一度出现的“反西返古”现象 ,其更重要的动力在于一种对西方文化失望并进而转向于国学谋求新出路的考虑 ,而非以“文化保守主义”所能概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出现及兴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其现代性的市民意识的发达正是晚明以来“以情抗理”人学思潮发展的一个结果或一种呼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派' 小说 启蒙思潮 民族性
下载PDF
混沌的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光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9,共7页
现代性视野中的现代文学史叙述,要求将其视为一种“中国化的现代性”展开的方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首先是错位的现代性前提,即与西方现代性的“分化”特征不同,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恰恰是政治、道德、审美等一切层面与... 现代性视野中的现代文学史叙述,要求将其视为一种“中国化的现代性”展开的方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首先是错位的现代性前提,即与西方现代性的“分化”特征不同,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恰恰是政治、道德、审美等一切层面与力量的“统一”;其次是误读的现代性资源,即中国现代知识界对西方现代性的误读、误植与误用。其三是暧昧的现代性矛盾,既表现在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之间,也表现在现代性内部;其四是混浊的现代性哲学,其主要表现就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混浊,在深层则表现为一种含混的整体思维与重统一而回避对立的“中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现代性 混沌
原文传递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二)——道德形而上主义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光芒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181-185,共5页
张光芒试图从时代的深层需求入手论证道德形而上主义存在的根据及价值,提出为道德而道德是文化根基的重建,为形而上而形而上是人性上升的路向,而为主义而主义是文化启蒙的终极,他希望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精神要义及其感应时代深层需要... 张光芒试图从时代的深层需求入手论证道德形而上主义存在的根据及价值,提出为道德而道德是文化根基的重建,为形而上而形而上是人性上升的路向,而为主义而主义是文化启蒙的终极,他希望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精神要义及其感应时代深层需要的迫切性、艰难性由此引起同情的理解。熊元义则认为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这对矛盾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它有时出现尖锐对立。因此必须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道德枇判,而不是相反。任何形式的放弃道德枇判都是不可取的。符杰祥试图以“同情的理解”作为枇判道德形而上文学的前提,他一方面承认道德形而上主义所表露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深刻而严肃的.另一方面也枇判了它的问题限度与回归道德主义的危险。武善增的文章则对“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精神底线的缺失及扭曲人性的可能后果进行了尖锐的枇评,提出对人性的世俗幸福的呵护与捍卫,才是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主义 历史枇判 道德枇判 启蒙 人性底线
下载PDF
“伪民间”与反启蒙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光芒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6,共3页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主流历史、宏大政治以及神圣爱情等为核心的宏大叙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扬弃。与此同时,突破上述种种叙事形态及其所表征的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民间叙事伦理”或“民间立坊”,成为不少作家向往的“桂冠”...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主流历史、宏大政治以及神圣爱情等为核心的宏大叙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扬弃。与此同时,突破上述种种叙事形态及其所表征的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民间叙事伦理”或“民间立坊”,成为不少作家向往的“桂冠”,以至于现在好像只要戴上这顶桂冠。就打上了“高质量”的标志。不过,随着这“桂冠”的漫天飞舞,我们看到。“民间”这一片理应肥沃葱茏的土壤上如今却是杂草丛生,良莠不分,甚至有点群魔乱舞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反启蒙 90年代以来 宏大叙事 叙事伦理 意识形态 叙事形态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是“底层的人”,还是“人在底层”--新世纪文学“底层叙事”的问题反思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14
13
作者 光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57,共15页
反映现实矛盾和民生疾苦的底层写作是新世纪主要的创作潮流之一。近年来底层叙事陷入创作瓶颈:思想资源不足、物质优位视角导致底层叙事模式化、细节虚浮化,无力揭示当下社会现实及深层矛盾;同质性刻画导致"底层的人"成为一种... 反映现实矛盾和民生疾苦的底层写作是新世纪主要的创作潮流之一。近年来底层叙事陷入创作瓶颈:思想资源不足、物质优位视角导致底层叙事模式化、细节虚浮化,无力揭示当下社会现实及深层矛盾;同质性刻画导致"底层的人"成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人物形象丧失了主体的丰富性乃至人类的本质性;底层现实主义发生异化,试图以苦难叙事、新闻热点式震惊体验、过度充斥的不必要的知识文化元素和哲学玄思等拯救文学的努力,其效果往往南辕北辙。只有祛除"底层人"的概念化写作,从"底层的人"转向"人在底层",才能实现文学本质的回归和人性价值的呵护。可以说,新世纪文学的底层写作还会继续下去,但是作为一个思潮性的概念,以"底层的人"为核心症结的"底层叙事"已经走向终结,而以"人在底层"进行价值重构的新的叙事美学必将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底层叙事 底层的人 人在底层 价值重构
下载PDF
人性解放“三部曲”——论新时期启蒙文学思潮 被引量:8
14
作者 光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从人性意识演进的角度重新梳理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价值是深化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路径。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上升之路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逻辑步骤:第一部曲表现为“欲”的释放与弘扬,在深层则意味着对启蒙原动力的开掘,是新时期人性启蒙发动... 从人性意识演进的角度重新梳理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价值是深化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路径。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上升之路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逻辑步骤:第一部曲表现为“欲”的释放与弘扬,在深层则意味着对启蒙原动力的开掘,是新时期人性启蒙发动的真正标志;第二部曲以“情理激荡”为路径通向人性的提升;第三部曲则进一步落实为“自我”的重构,表现为对现代性启蒙人格的重新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启蒙精神 人性解放
原文传递
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平 光芒 +1 位作者 汪政 何言宏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5,共6页
河西对话之八小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学者们正在进行莫衷一是的新一轮“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中产阶级又是其中最热的语汇。应该说,这是一个既实在又虚幻,既庞大又狭小,既富有又贫乏的阶... 河西对话之八小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学者们正在进行莫衷一是的新一轮“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中产阶级又是其中最热的语汇。应该说,这是一个既实在又虚幻,既庞大又狭小,既富有又贫乏的阶层,而中国目前与未来的许多事情似乎又与他们密切相关。“情调”与“趣味”只是一个边缘的切口,但对观照这一阶层的内心精神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却不无意义,因为审美往往是主体最真实而敏感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产阶级 小资情调 趣味 文学 专业技术人员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学家 行政官员 政府部门 管理人员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宿命意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光芒 立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沈从文小说具有独特的宿命色彩,表现为三种情形:“必然”所导致的宿命,寓于“偶然”中的宿命及“循环”式的宿命。作家试图通过以“美和爱的宗教”为核心的生命意识超越这一宿命,但对“此在”的理性判断使其最终又回归宿命。其小说... 沈从文小说具有独特的宿命色彩,表现为三种情形:“必然”所导致的宿命,寓于“偶然”中的宿命及“循环”式的宿命。作家试图通过以“美和爱的宗教”为核心的生命意识超越这一宿命,但对“此在”的理性判断使其最终又回归宿命。其小说意义的重心在于企图超越宿命悲剧的过程之中:其一是从生命的深层对封建主义的有力一击;其二是启蒙文学在生命美学上的一次闪光;其三是建构生命存在的理想形式;其四表现为从生命的根柢对文化重建的一次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宿命意识 生命形式
下载PDF
论“疫情文学”及其社会启蒙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光芒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6-92,共7页
"新冠疫情"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推动会远远大于"非典"。而文学创作对此类"疫情"题材的表现应是多元的和综合性的,既应包括社会启蒙与个体启蒙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应包含自然生态启蒙与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 "新冠疫情"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推动会远远大于"非典"。而文学创作对此类"疫情"题材的表现应是多元的和综合性的,既应包括社会启蒙与个体启蒙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应包含自然生态启蒙与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良性互动,还应当深入到伦理道德净化的层面。因此可以称之为"疫情文学"。"疫情文学"既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深度展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疫情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其内涵应被不断扩张甚至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文学 社会启蒙 审美意义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江苏小说的审美选择 被引量:10
18
作者 光芒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3,共5页
作家的叙事立场——“我为谁说话”——往往决定着其创作的基本风貌,而其身份认同——即“我是谁”——则无疑是影响其“为谁说话”的根本性因素。同样是从城市返观乡村,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之《边城》所呈现出宁静美好的氛围,自... 作家的叙事立场——“我为谁说话”——往往决定着其创作的基本风貌,而其身份认同——即“我是谁”——则无疑是影响其“为谁说话”的根本性因素。同样是从城市返观乡村,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之《边城》所呈现出宁静美好的氛围,自然不同于鲁迅“手术刀”下阴冷苦涩的《故乡》。同样是处理“年轻女子沉沦”的题材,曹禺、张爱玲、张恨水这三位作家因不同的身份认同而立场迥异于是便有了“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选择 文化认同 小说 江苏 身份认同 “乡下人” 叙事立场 《边城》
下载PDF
“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光芒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5,共7页
启蒙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当务之急,“新启蒙主义”的提出系基于历史的、理论的与现实的深层需求。作为一种新的启蒙方法和途径,新启蒙主义以作为审美问题的“人性启蒙”为探讨的核心命题。它应该包括人性解放—人性上升—人格完成... 启蒙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当务之急,“新启蒙主义”的提出系基于历史的、理论的与现实的深层需求。作为一种新的启蒙方法和途径,新启蒙主义以作为审美问题的“人性启蒙”为探讨的核心命题。它应该包括人性解放—人性上升—人格完成,这样的一个“三部曲”联贯合成起来才能够真正走上启蒙之途,从而通往人性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主义 审美问题 人性启蒙 自由意志
下载PDF
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 被引量:8
20
作者 光芒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游戏精神 麦家 抽象 小说 欲望叙事 技术动作 难度系数 故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