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 被引量:182
1
作者 田云 张俊 +1 位作者 何可 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70,共10页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化肥施用上,有5.68%和66.15%的农户分别选...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化肥施用上,有5.68%和66.15%的农户分别选择低于标准和按标准施用;而在农药使用上,这两个比例分别为3.36%和59.69%。影响农户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耕地面积小、务农年限长、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从差异性因素来看,年龄更小、对低碳农业的认知程度更高、具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而户主具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则更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使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低碳生产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湖北省
原文传递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31
2
作者 田云 李波 张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地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趋势。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的合理变形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 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地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趋势。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的合理变形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够显著且波动性较强。与1993年相比,效率、结构因素分别实现了6.11%和26.62%的碳减排,而规模因素则对农地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产生了121.65%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促进农地利用减排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排放 因素分解 Kaya恒等式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李波 张俊 李海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3,共6页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从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农业机械使用、灌溉用能、秸秆焚烧等5个方面测算并分析我国碳排放结构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总量从1991-2008年均...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从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农业机械使用、灌溉用能、秸秆焚烧等5个方面测算并分析我国碳排放结构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总量从1991-2008年均增长率为2.59%,约占碳排放总量10.43%;秸秆焚烧排放占比例最高为90.60%;农药碳排放年均增长最快为4.71%。聚类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存在3类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的高排放区、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排放区、发达非农业城市以及落后的西部省份的低排区。农业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的EKC检验发现,倒U型曲线关系明显,13省市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899元的拐点。最后,据此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减排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结构特征 区域差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李海鹏 张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590,共6页
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压力的演变规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运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 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压力的演变规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运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各省化肥投入密度、农药投入密度、畜禽粪尿排泄物密度作为度量农业面污染源排放量的指标,选取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三类污染源与人均GDP均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自发到达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较长时间。政府应强化农业环境政策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5
5
作者 贺亚亚 田云 张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9-85,共7页
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养殖三方面17类碳源,测算了湖北省全省1995-2011年及其16个地市(州)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展开时空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全省2011年农... 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养殖三方面17类碳源,测算了湖北省全省1995-2011年及其16个地市(州)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展开时空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全省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达到1 544.90万t,较1995年(1 443.56万t)增加了7.02%,年均递增0.43%,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3个阶段变化特征;地市(州)间区域差异明显。根据碳排放的比重差异,将16个地市(州)划分为稻田主导型、农地利用主导型、牲畜养殖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4种类型;与1995年相比,效率、劳动力、结构因素分别实现了94.13%、41.23%和8.67%的农业碳减排,而经济因素则引发了151.05%的碳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差异 驱动因素 LMDI模型
下载PDF
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中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71
6
作者 邓正华 张俊 +1 位作者 许志祥 杨新荣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9,共8页
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借助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初步分析了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户的认知与行为响应的一些整体特点,结果表明,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农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但农户普遍... 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借助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初步分析了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户的认知与行为响应的一些整体特点,结果表明,在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农户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但农户普遍存在依赖思想和观望情绪,主动采取行动参与不够;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存在显著正相关;民众受教育程度与农户认知不相关,但与农户行为响应存在显著相关;女性对农村生活环境认知与行为响应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从认知到行动响应过程中,农户认知对行动响应呈正相关,而农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集体行动、激励与监督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响应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环境整治 农户认知 行为响应 洞庭湖
原文传递
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晋、鄂两省的调查 被引量:66
7
作者 邢美华 张俊 黄光体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9,共8页
农户环保认知是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未参与循环农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环保认知,并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就影响其环保认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还比较弱。其中多数农户会将生... 农户环保认知是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未参与循环农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环保认知,并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就影响其环保认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还比较弱。其中多数农户会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仅有的环保行为也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研究还表明,信息获取渠道是否畅通、户主性别是影响农户环保认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否有非农收入、地理区位、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户主年龄等因素也对农户环保认知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循环农业 环境保护 认知程度 排序选择模型
原文传递
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农民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皖鲁等七省的调查 被引量:70
8
作者 颜廷武 张童朝 +1 位作者 何可 张俊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给予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农民充分尊重,秸秆还田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生态和社会福利认知水平成为影响其还田决策的重要因素,还田经济福利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个体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民秸秆还田意愿作用更明显,其中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但补贴与处罚措施却对农民还田意愿呈负向影响,现有的奖惩机制有待完善。据此,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绿色化理念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综合福利认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奖惩政策瞄准精度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并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效率水平与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农民意愿 决策因素 BINARY LOGISTIC 模型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现状、误区与前瞻 被引量:67
9
作者 张俊 何可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46,共12页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汇 碳排放 低碳农业 农业低碳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 被引量:67
10
作者 李波 张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笔者基于投入视角,测算分析发现,1993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4.08%和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所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3.45%、4.65%、20%、77%、22%、38%,且区域差异特征7.4.1.0.明显。测算... 笔者基于投入视角,测算分析发现,1993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4.08%和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所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3.45%、4.65%、20%、77%、22%、38%,且区域差异特征7.4.1.0.明显。测算分析表明,1994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以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为主。从主要农业省区的脱钩弹性来看,江苏、湖北、湖南等3省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为主;山东、广西等2省以强脱钩、弱脱钩为主;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四川等6省多种弹性特征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脱钩弹性
下载PDF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调查 被引量:66
11
作者 颜廷武 张露 张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形成的以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123456"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表明,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强组织与管理,精准选择培育对象,配套跟进扶持政策,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供给侧改革 创新模式
下载PDF
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被引量:64
12
作者 吴贤荣 张俊 +1 位作者 程琳琳 田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1,共9页
科学估算各地区碳减排潜力并探讨其空间异质性是制定减排政策及碳权交易政策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环境生产技术,通过构建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共存的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以2001-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方向距离函数... 科学估算各地区碳减排潜力并探讨其空间异质性是制定减排政策及碳权交易政策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环境生产技术,通过构建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共存的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以2001-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并以此构建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通过计算发现,考察期间,中国各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呈现相对平稳略有提升趋势,各时期的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引入考虑空间距离函数的空间权重矩阵,通过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检验得出:中国各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最后,采用空间Durbin模型探讨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一个省区的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不单受到自身经济及产业状况的影响,还与其所处的环境及相邻省区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本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和农业受灾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的提升;一个省区的农业公共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对除本省市外其他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对除本省市外其他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各省区除调整根据各影响指标落实本省内农业碳减排工作外,还需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减排合作,充分利用空间因素溢出效应,通过建立相邻省区间以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促进跨省域减排合作机制及减排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碳排放 减排潜力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DtMurbin模型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62
13
作者 刘渝 杜江 张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湖北省所辖的17个市、州为样本,选取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各个市、州的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指标,对这些地区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排序,并且具体分析了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湖北省所辖的17个市、州为样本,选取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各个市、州的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指标,对这些地区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排序,并且具体分析了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低下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区域内总体效率水平,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对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资源 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下载PDF
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1
14
作者 巩前文 张俊 李瑾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68,共6页
本文假定各地区化肥市场价格是趋同的,地区之间化肥价格差异只是由于交易成本不同,因此可不考虑化肥价格变量对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构建农户施肥决策模型并运用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施肥量决策主要受耕地离家距离... 本文假定各地区化肥市场价格是趋同的,地区之间化肥价格差异只是由于交易成本不同,因此可不考虑化肥价格变量对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构建农户施肥决策模型并运用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施肥量决策主要受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耕地灌溉、耕地租用、接受施肥技术培训、种粮是否划算、农产品出售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化肥施肥量 决策 影响因素 湖北省
原文传递
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原理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张俊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94,共4页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有着不同的推广效能。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推广模式,本文提出了模式构建时所必须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为了保证模式运行顺畅而必须引入的机制。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构建原理 推广模式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中国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中国1986-2002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论证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假设。结果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会刺... 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中国1986-2002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论证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假设。结果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会刺激二氧化碳排放,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的效果就会越恶劣。而且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强,延迟转折点的到来。因此,我国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EKC曲线
下载PDF
中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9
17
作者 孟祥海 程国强 +2 位作者 张俊 王宇波 周海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67-2176,共10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选取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采用面板数据测算和分析1990-2011年中国及2011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表明,2...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选取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采用面板数据测算和分析1990-2011年中国及2011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表明,22年间,中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著,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问,反刍家畜的CO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国内省域间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温室气体 全生命周期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增长主导效应与减排退耦效应 被引量:55
18
作者 吴贤荣 张俊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6,共10页
本文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Divisia指数分解法,将农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分解为理论碳排放增加量和理论碳排放减少量两类因素五大效应。分析了中国2002—2014年31个省份农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及减排退耦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经... 本文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Divisia指数分解法,将农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分解为理论碳排放增加量和理论碳排放减少量两类因素五大效应。分析了中国2002—2014年31个省份农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及减排退耦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经济增长是引起中国农业碳排放变化以及导致区域显著差异的主导原因,且五大驱动效应间存在着农村生活水平效应>农业碳排放强度效应>城镇化进程效应>一般农业技术进步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的大小关系;(2)从省域差异来看,内蒙古、黑龙江、湖南、辽宁及湖北等省份农业碳排放理论增加量主导着实际农业碳排放,农村生活水平、低碳农业技术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业碳排放增长地区差异较大的重要推手;(3)2002—2014年,农业碳减排退耦指数均为正,除2007年和2008年外,其余年份退耦指数均小于1,中国农业碳减排长期处于弱退耦,减排有效性亟需进一步提高,农业碳吸收潜力有待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驱动效应 退耦效应 减排
原文传递
互联网使用能否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基于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19
作者 姜维军 颜廷武 张俊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2,共13页
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1074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及... 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1074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路径。结果表明:(1)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52.89%,被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47.11%;(2)互联网使用能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没有使用互联网,其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概率会下降35.83%,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使用互联网,其秸秆还田的主动性将上升3.09%;(3)互联网使用通过预期生态收益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中介效应占比为7.81%。因此,政府应该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精准供给、创新信息传播形式、降低农户信息接入门槛,使农户易于且乐于使用互联网,鼓励农户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技术 主动采纳行为 内生转换Probit模型 反事实分析
原文传递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分解——基于Probit-ISM模型 被引量:52
20
作者 吴雪莲 张俊 丰军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36-45,共10页
作为决策的首要环节,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后续的技术采纳行为。基于调研数据,将Ordinal Probit模型和ISM模型有机结合,探讨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具有... 作为决策的首要环节,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后续的技术采纳行为。基于调研数据,将Ordinal Probit模型和ISM模型有机结合,探讨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具有一定认知广度,但缺乏认知深度;风险态度、技术指导频数、被调查者类型、信息通畅度和受教育程度均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和兼业情况则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是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通畅度、技术指导频数以及技术指导满意度是中间层因素;被调查者类型、兼业情况、受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深层次的根源因素。据此,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绿色农技推广,多媒介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以切实增进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技术 农技推广服务 农户信息诉求 认知深度 Probit-IS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