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青青 曾月 +3 位作者 邓艳君 高华东 刘凯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199,共6页
利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温关系密切的要素,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分析模型误差,最后选取荆州市... 利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温关系密切的要素,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分析模型误差,最后选取荆州市智慧气象示范农场水温资料、荆州市气象站气温资料对水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水温年变化幅度远低于气温,水温高于气温。水温日变化幅度较小,水温日较差远小于气温日较差,水温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均滞后于气温。水温与气温和前1日水温、前1日气温相关系数较大,以平均气温、前1日平均水温和前1日平均气温为预报因子,建立最高水温、最低水温、平均水温预报模型,模型相关系数0.991~0.997,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18、0.639、0.551℃,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效果较好。选取荆州水温和气温验证最高水温、最低水温、平均水温模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75、0.864、0.647℃,相关系数0.977~0.989,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虾稻共作地水温,指导小龙虾科学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气温 虾稻共作 预报
下载PDF
近59年江汉平原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邓艳君 郑治斌 +2 位作者 刘凯文 黄永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268-277,共10页
基于1960—2018年江汉平原1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以及极端降水量,采用线性拟合、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江汉平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降水量春夏多、秋冬... 基于1960—2018年江汉平原1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以及极端降水量,采用线性拟合、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江汉平原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降水量春夏多、秋冬少,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递增速率24.63 mm/10年,但季节分配不均匀。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显示,1978年为年降水量的突变年份。年均降水日数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1983年为降水日数的突变年份,从1996年开始降水日数递减速率急剧增大。降水强度四季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均总体呈增强趋势,其中春、夏季递增速率高于年递增速率,秋、冬呈微弱增长趋势,降水强度的突变年份为1979年。极端降水量指标均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江汉平原降水在时间上分布较为集中,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属少雨期,极端旱年多发生于此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年降水量及极端降水量明显偏多,降水强度偏强,极端涝年集中出现在此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极端降水
下载PDF
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城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初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开文 朱江 +1 位作者 王自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62,共20页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6月整体空气质量优于2019年同期。主要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参数中,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与往年相当,川南地区平均风速低于往年。从2020年3月开始,盆地各个城市的总降水量明显偏少,其中5月降水偏少情况最为严重,对应的相对湿度在5月同比较低。平均温度2020年高于2019年,尤其是5、6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大约4~5°C。月日照总时长从3、4月开始明显长于往年。用固定污染源,改变初始气象条件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相似,1、2月模拟结果低于2019年,3、4月高于往年,5、6月同比偏低,主要偏差区域在川南城市群。SO_(2)在1、2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扩散,3月川东北不利扩散,其余月份差距不明显。NO2在2月气象条件较为不利,CO不利的月份为4月。4月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扩散,而5、6月盆地气象条件对O_(3)污染过程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定量分析各个城市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表明,受疫情影响,除臭氧外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1~4月人为排放贡献为负,5、6月由于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盆地的污染物浓度也有所上升,人为排放贡献率也大幅增加。O3由于人为排放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导致盆地O3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人为排放 污染物浓度 数值模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宽带专线网络状态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鲁礼炳 王恪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年第3期86-88,共3页
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对专线网络状态的实时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主要包括专线网络实时自动监测、多种报警等功能,并就每种功能进行了多种实现方法的探讨。所生成的业务系统能完成对宽带专线业务网络的自动监测与报警功能,... 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对专线网络状态的实时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主要包括专线网络实时自动监测、多种报警等功能,并就每种功能进行了多种实现方法的探讨。所生成的业务系统能完成对宽带专线业务网络的自动监测与报警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宽带专线网络的故障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输率,减轻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细化了宽带网运行质量的检查与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 监测 报警
下载PDF
2014-2016年荆州城区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邓艳君 赵卓勋 +1 位作者 李玲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5期67-71,共5页
利用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荆州城区逐日空气质量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荆州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荆州城区优良日数偏少,但2014—2016年荆州城区空气质量略有改善,... 利用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荆州城区逐日空气质量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荆州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荆州城区优良日数偏少,但2014—2016年荆州城区空气质量略有改善,首要污染物为PM_(2.5);AQI和PM_(10)、PM_(2.5)、SO_2、NO_2、CO的月变化规律一致,呈V型分布,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污染相对较轻,O_3的变化规律则相反,呈反V型分布;除O_3外,AQI和其他污染物浓度与前一日AQI、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水汽压、湿度、云量、降水、风速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AQI和各污染物浓度的回归预报方程;进一步分析了2014年1月严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本地污染物的分布、外地污染物的输入和气象扩散条件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污染物浓度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回归方程
下载PDF
基于混编技术实现数值产品综合查询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江红 文海松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年第22期54-56,94,共4页
通过探索Delphi可视化编程环境、Fortran语言、GrADS绘图软件之间的程序接口,实现了地市县预报业务中数值产品综合查询平台的设计,混编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了源码资料,缩短了开发周期。
关键词 混编 数值产品 DELPHI FORTRAN GRADS
下载PDF
荆江航道能见度实时监测与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鲁礼炳 +1 位作者 王恪 付小平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6年第10期41-43,共3页
介绍了以荆州区域自动气象站网为实验和开发平台,采用数据库、网络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了荆江航道能见度实时观测数据的自动监测与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结构及功能、航道能见度的实时自动监测、报警阀值在线判定、多种报警等... 介绍了以荆州区域自动气象站网为实验和开发平台,采用数据库、网络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了荆江航道能见度实时观测数据的自动监测与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结构及功能、航道能见度的实时自动监测、报警阀值在线判定、多种报警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实时监测 报警
下载PDF
荆州汛期降水趋势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艳君 赵卓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54-59,共6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每月下发的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和荆州站1954-2016年的降水资料,逐一分析这些气候指数与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性,选取相关系数>0.3的指数作为预测因子组,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法,建立荆州汛期降水预测模...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每月下发的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和荆州站1954-2016年的降水资料,逐一分析这些气候指数与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性,选取相关系数>0.3的指数作为预测因子组,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法,建立荆州汛期降水预测模型和主汛期降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荆州汛期和主汛期降水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和0.914,均明显大于单个因子的相关性。模型预测2016年汛期和主汛期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结果分别为偏多17.3%和偏多223.2%,与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偏多6.2%和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偏多30.2%相比,汛期降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同属于略多的等级,主汛期降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虽能预测出偏多的趋势,但数值明显偏大,可能与该模型中预测因子上年11月印度副高强度指数有效数据较少,系数偏大有关,可能需要更多数据来调整该项系数,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水 气候监测指数 预测因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种类专业信息动态显示的若干技术
9
作者 鲁礼炳 王恪 +1 位作者 许沛华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3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前荆州市综合气象信息监视平台基本建成,但显示内容比较单一,监视方式不够灵活,监视信息间的切换需要人工操作,烦琐且自动化程度低。鉴于这种的应用现状,需要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开发相关功能模块,增加监视内容的多样性和... 目前荆州市综合气象信息监视平台基本建成,但显示内容比较单一,监视方式不够灵活,监视信息间的切换需要人工操作,烦琐且自动化程度低。鉴于这种的应用现状,需要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开发相关功能模块,增加监视内容的多样性和切换的灵活性,动态显示技术可提高监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 显示 灵活 切换 动态
下载PDF
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
10
作者 李忠贤 +1 位作者 付小平 赵卓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92-2795,2804,共5页
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地面观测站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资料,统计1981~2010年冬季暴雪个例,结果表明,近30年全市共发生暴雪46站次,其时空分布不均,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站次的61%;东南部地区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 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地面观测站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资料,统计1981~2010年冬季暴雪个例,结果表明,近30年全市共发生暴雪46站次,其时空分布不均,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站次的61%;东南部地区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且2000年以后西北部地区没有出现暴雪。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认为暴雪天气发生与500 h Pa西风带低槽、地面中等偏强冷空气、700 h Pa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700 h Pa与850 h Pa之间的逆温层以及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关。预报采取PP法的技术思路,即在建立天气图预报模型和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数值预报对应的参数制作暴雪短期预报,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分析 预报模型 PP法 短期预报
下载PDF
荆州市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及防御对策
11
作者 李忠贤 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96-199,共4页
分析了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特点和环流成因,评估了夏旱给荆州市相关行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天气的决策建议。结果表明: 2013年严重夏旱期间,荆州市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5 ℃)多达31~45 d,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分析了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特点和环流成因,评估了夏旱给荆州市相关行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天气的决策建议。结果表明: 2013年严重夏旱期间,荆州市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5 ℃)多达31~45 d,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其中公安地区极端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同时夏旱期间日照时长显著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和控制时间长,不利于南方水汽向北输送,降水量持续偏少;冷空气位置偏北,台风活动偏南,多晴热高温天气。荆州市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水利、畜牧水产、农业等各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3.39亿元。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包括人工影响天气、节约用水、水资源监测、治理流域水系、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干旱 副热带高压 防御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