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蔺亚东 +3 位作者 雷蕾 王攀 亢力 任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收载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文献,经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功效分布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884篇,涉及中药495味,高频药物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地黄等,按频次排序前50位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等11类,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芪-丹参、黄芪-山药-丹参,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补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可为临床辨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昌俊 +1 位作者 黄凯 许玉军 《四川中医》 2022年第6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92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术后...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92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术后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干预,记录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长激素(GH)、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肠鸣失气、脘腹痞闷、恶呕纳呆、腹痛、神疲乏力、睡眠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在行胃癌手术治疗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中医症候,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耳穴压丸 胃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4 位作者 王冬 蔺亚东 刘建勋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称量小鼠脾脏重量并计算脾脏指数、流式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此外,观察并检测小鼠一般体征,采用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检测抓力,MouseOx Plus小动物无创监护仪检测脉搏幅度,数码照相机采集舌面特征。结果:疾病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注射部位、耳部、足部等有点状或块状出血,脾脏指数明显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显著降低,且CD4^+/CD8^+明显降低;证候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抓力显著降低,脉搏幅度显著降低,舌象R/G值明显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可以成功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病证结合模型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5 位作者 王冬 蔺亚东 刘建勋 刘炯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第2、3 w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第7 d、10 d、21 d时各取一批小鼠检测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等相关证候指标,以及出血、外周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脾脏指数、脾脏病理等相关疾病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证候指标(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均显著降低(P<0.01);7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无出血情况,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腹部、尾等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脾脏指数显著增高(P<0.01);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PLT计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APS法复制的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呈现气虚-出血-气虚-气不摄血的动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抗血小板血清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素娟 吴春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所有患儿采取穴位贴敷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所有患儿采取穴位贴敷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穴位贴敷 护理
下载PDF
滋肾养肝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痰湿塞盛型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6
作者 姚朝辉 阳业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滋肾养肝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痰湿塞盛型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缬沙坦,80mg/次,1次/d。治疗组20例滋肾养肝汤(熟地12g,杭芍9g,山萸肉12g,当归9g,山药12g,... [目的]观察滋肾养肝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痰湿塞盛型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缬沙坦,80mg/次,1次/d。治疗组20例滋肾养肝汤(熟地12g,杭芍9g,山萸肉12g,当归9g,山药12g,石决明30g,丹皮9g,桑寄生30g,泽泻9g,天麻12g,怀牛膝30g),1剂/d,水煎15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肾养肝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痰湿塞盛型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滋肾养肝汤 痰湿塞盛 缬沙坦 舒张压 收缩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临床文献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7
7
作者 蔺亚东 +4 位作者 雷蕾 高文静 侯敏 亢力 任钧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关联规则 糖尿病 归经 药对 药性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武曲星 王攀 +4 位作者 王冬 蔺亚东 刘建勋 任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56-61,共6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进行免疫。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组再分为7、10、21 d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观察各时间点小鼠体征,检测小鼠体质量及血小板、抓力、脾脏指数、胸腺指数,ELISA检测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Aim 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7日小鼠精神状态萎靡,倦怠蜷缩,极少活动,此状态随时间延长日益加重,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v WF、NO、ET-1显著升高(P<0.01);注射APS后,模型组小鼠腹部、腿部有出血点,便血情况发生,第2次注射后出血最为严重,此后逐日减轻,小鼠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VEGF-A、sVCAM-1显著降低(P<0.01,P<0.05),脾脏指数、vWF、NO、ET-1显著升高(P<0.01);第21日模型组小鼠出血较轻,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vWF、NO、ET-1、sICAM-1显著升高(P<0.01)。结论 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存在血管损伤:造模第7日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第10日以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为主,第21日以血管内皮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血管活性物质 病证结合模型
下载PDF
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敏 高文静 +6 位作者 杜阳 王攀 彭菊琴 蔺亚东 任钧国 刘建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降糖消脂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降糖消脂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降糖消脂片各药味的化学成分,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的靶点;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和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筛选NAFLD靶点,并与降糖消脂片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交集分析,获得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靶点。借助STRING 11.0构建治疗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DAVID 6.8对治疗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基于分子对接验证降糖消脂片关键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作用特征。结果: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小檗碱、异鼠李素、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芒柄花黄素和己糖醇,核心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Jun原癌基因(JUN),MAPK3,蛋白激酶B1(AKT1或者Akt1),肿瘤蛋白p53(TP53),E1A结合蛋白P300(EP300),Fos原癌基因(FOS),肿瘤坏死因子(TNF),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E1(CYP2E1)。富集分析表明降糖消脂片主要通过外源代谢、氧化还原和胆固醇代谢等生物过程,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AFLD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降糖消脂片关键成分与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降糖消脂片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关键靶点及多种作用途径治疗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降糖消脂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槲皮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