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暗黑世界的描摹——苏童小说的“空间诗学” |
张丛皞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
|
《新星》:八十年代知识分子从政的想象与寓言 |
张丛皞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重审当代文学的当代性立场 |
张丛皞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4
|
以鲁迅研究为支点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刘中树先生的学术贡献 |
张丛皞
|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孤独的言说与无望的救赎——对苏童小说的一种解读 |
张丛皞
韩文淑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6
|
历史文化精神的寻根之旅——评津子围的《十月的土地》 |
张丛皞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浅谈建国后废名诗评风格的承续与转变——以《新民歌讲稿》为例 |
张丛皞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4
|
|
8
|
谈萧红的文学史价值——为萧红诞辰百年而作 |
张丛皞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城市文学”要有城市的精魂 |
张丛皞
修磊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城市文化本位的“城乡叙事”——李佩甫小说的一个侧面 |
张丛皞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兴起 |
韩文淑
张丛皞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后上塘书》:致力于人性启蒙的乡村叙事 |
张丛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先锋小说的当代发生及其与文学群落的关联 |
张丛皞
王雨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论郁达夫与施蛰存小说艺术风格的异同 |
张丛皞
杨永磊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5
|
“大团圆”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主体意识变迁 |
张丛皞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
2011 |
2
|
|
16
|
中文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选择 |
张丛皞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7
|
思考的诗性形式——评孙惠芬长篇新作《吉宽的马车》 |
张丛皞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8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研讨会综述 |
张丛皞
白杨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身份·地域·生命:工人作家鬼金的草根叙事 |
张丛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反思·重建·拓展——朱德发先生的“五四”文学研究 |
刘中树
张丛皞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