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Objects的GIS应用开发浅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世强 邹松兵 刘勇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3期194-198,共5页
从控件技术出发 ,介绍了建立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基础上的 GIS控件 Map Objects的运行机制 ,并结合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 ,对开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各地理要素的分层显示来实现不同层的叠加显示 ,利用... 从控件技术出发 ,介绍了建立在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基础上的 GIS控件 Map Objects的运行机制 ,并结合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 ,对开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各地理要素的分层显示来实现不同层的叠加显示 ,利用与矢量图形数据绑定的属性数据控制矢量要素和标识文字的分级显示 ,将显示的汉字字体大小与比例尺的缩放联系起来实现美观的中文符号表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X控件 MAPOBJECTS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69
2
作者 张世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解决用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指标的计算方法求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指标时所发生的问题 ;寻找计算简单、分辨率与灵敏度较高的曲线拟合优度指标 ,便于实际应用时合理选用。方法 通过从相关系数r到复相关系数R的推导过程的讨论以及对... 目的 解决用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指标的计算方法求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指标时所发生的问题 ;寻找计算简单、分辨率与灵敏度较高的曲线拟合优度指标 ,便于实际应用时合理选用。方法 通过从相关系数r到复相关系数R的推导过程的讨论以及对曲线回归拟合优度指标rNL的定义的讨论 ,找出所发生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给出一个几何意义清晰、计算简单且分辨率与灵敏度较高的曲线拟合优度指标。结论 几何意义清晰且计算简单、分辨率与灵敏度较高的统一的曲线拟合优度指标 (或曲线拟合优度指标对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回归 拟合优度指标 曲线回归 卫生统计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实证分析——以家电行业为例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锦望 张世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5,共4页
资本结构理论从MM定理的提出至今,取得了很大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债务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我国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企业价值
下载PDF
关于相关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54
4
作者 张世强 吕杰能 +1 位作者 蒋峥 张雷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2-107,共6页
讨论统计学中的线性相关系数和非线性相关系数,寻找其共性.对比研究与信息再利用.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的通用公式.该公式适合于统计学中的各种数据处理.
关键词 相关系数 线性相关 非线性相关
原文传递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43
5
作者 丁永建 杨建平 +6 位作者 刘时银 陈仁升 王根绪 沈永平 王建 谢昌卫 张世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9-526,共8页
在江河源区地理学与水文学界定的基础上,在明确界定源区范围四大原则与依据的前提下,文章综合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的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分布以及水文水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了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研究的范围。以达日水文... 在江河源区地理学与水文学界定的基础上,在明确界定源区范围四大原则与依据的前提下,文章综合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的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分布以及水文水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了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研究的范围。以达日水文站为界,以上区域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的源区范围,流域控制面积约4.49×104 km2,源区为高原湖泊沼泽地貌,地形平缓,高寒半干旱气候,受水热条件控制植被主要为草原化草甸;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的源区以聂恰曲汇口为界,流域控制面积约12.24×104 km2。长江源区为高平原丘陵地貌,地形变化和缓,气候为高寒干旱半干旱气候,因范围广阔,分布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生态环境 长江 黄河
下载PDF
1970-2000年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冰川变化 被引量:49
6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4 位作者 丁良福 张世强 李刚 张勇 李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10,共7页
运用多光谱遥感资料监测冰川变化已成为冰川研究的有效数据源,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峰区1970年冰川及Landsat ETM+(2000)解译的冰川分布.结果显示,念青唐古拉山峰区共有870条冰川,30a来冰川面积减小了5.7%,冰... 运用多光谱遥感资料监测冰川变化已成为冰川研究的有效数据源,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峰区1970年冰川及Landsat ETM+(2000)解译的冰川分布.结果显示,念青唐古拉山峰区共有870条冰川,30a来冰川面积减小了5.7%,冰储量减少了7%;其中,冰川面积1~5km^2的冰川退缩的贡献最大,占总面积退缩量的56.7%.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与西北坡的退缩幅度稍有不同,东南坡冰川面积减少了5.2%。西北坡冰川面积减少了6.9%.西北坡的拉弄冰川长度减少了(305±36)m,年退缩率为(10.2±1.2)m·a^-1,面积退缩为2.6%.当雄气象站的资料表明,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持续上升的影响,尤其是1985年以来的温度快速上升的影响.对处于西北坡冰川体积变化分析表明,冰川体积减少可能是导致纳木错湖水位上升、水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冰川变化 LANDSAT 纳木错湖
下载PDF
利用TM高光谱图像提取青藏高原喀喇昆仑山区现代冰川边界 被引量:46
7
作者 张世强 卢健 刘时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5-440,共6页
采用阈值法、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谱间关系法对冰川的TM图像进行了分类 ,证明利用比值图像取阈值是对冰川区图像分类的有效手段。对图像处理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TM图像分类 青藏高原 冰川 高光谱影像 谱间关系 遥感图像
下载PDF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姚金雄 张世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7期25-28,共4页
风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使得风力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文章以2010年陕西电网调峰裕度分析为基础,分析了陕西电网2010年风电接纳能力,以风资源较为丰富的榆林电网为例,在省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工程电气计... 风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使得风力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文章以2010年陕西电网调峰裕度分析为基础,分析了陕西电网2010年风电接纳能力,以风资源较为丰富的榆林电网为例,在省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工程电气计算结果,给出了2010年榆林电网风电接纳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资源 调峰裕度 接纳规模
下载PDF
硅太阳能电池的丝网印刷技术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世强 李万河 徐品烈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7年第5期55-59,68,共6页
简要介绍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针对背银、背铝、正银三工序的印刷工艺要求从刮刀、丝网、浆料、设备及基片5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丝网印刷 背银 背铝 正银 丝网 浆料 基片
下载PDF
祁连山第四纪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史正涛 张世强 +1 位作者 周尚哲 李吉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357,共5页
论述了ESR测年的原理和方法 ,并利用ESR测年方法对祁连山的冷龙岭和走廊南山的摆浪河流域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年代测定 .结果表明 ,冰碛物样品的ESR年龄与野外地层对比推测的年龄和和14 C、TL测定的年龄基本一致 ,且同一冰碛物不同位置... 论述了ESR测年的原理和方法 ,并利用ESR测年方法对祁连山的冷龙岭和走廊南山的摆浪河流域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年代测定 .结果表明 ,冰碛物样品的ESR年龄与野外地层对比推测的年龄和和14 C、TL测定的年龄基本一致 ,且同一冰碛物不同位置采集的样品年龄也一致 ,说明本次测定的冰碛物年龄是可信及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测年 祁连山 第四纪 冰碛物 电子自旋共振
下载PDF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世强 王鹏程 +3 位作者 李衡 彭阿钦 赵昌平 李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方法2001年8月~2004年4月,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24例桡骨近端1/3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8岁。摔伤9例,压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4例,直接暴力撞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方法2001年8月~2004年4月,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24例桡骨近端1/3骨折。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48岁。摔伤9例,压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4例,直接暴力撞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的安装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根据Anderson疗效标准,功能恢复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83%。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肘、腕关节功能康复,是一种治疗桡骨近端1/3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 内固定 桡骨近端1/3骨折
下载PDF
1961~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冰川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高鑫 叶柏生 +2 位作者 张世强 谯程骏 张小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4-665,共12页
以国家气象台站的月降水与月气温资料为驱动数据、9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第一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矢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月尺度的度日模型重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各水系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序列,并应用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和... 以国家气象台站的月降水与月气温资料为驱动数据、9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第一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矢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月尺度的度日模型重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各水系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序列,并应用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和平衡线高度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冰川物质平衡和融水径流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其对河流径流的贡献进行的分析表明,塔里木河流域1961~2006年平均冰川物质平衡为?139.2mm·a?1,46a冰川物质一直在加剧亏损,同期升温对冰川的影响超过降水增加的影响.塔里木河冰川融水径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流域内冰川的物质平衡波动,46a冰川融水径流的持续增加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1961~2006年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冰川融水径流量为144.16×108m3,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平均补给率为41.5%,并且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贡献在1990年之后明显增大.塔里木河流域出山径流年际变化与冰川融水径流年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河流径流量的增加约3/4以上源于冰川退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度日模型 冰川融水径流 塔里木河流域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南缘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近30a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许君利 刘时银 +1 位作者 张世强 上官冬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2-318,共7页
对1999年的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的Landsat ETM+影像运用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雪盖指数域值法和比值域值法提取其中176条冰川的边界信息,并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比值域值法精度最高,达98.32%;将比值域值法提取1... 对1999年的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的Landsat ETM+影像运用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雪盖指数域值法和比值域值法提取其中176条冰川的边界信息,并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比值域值法精度最高,达98.32%;将比值域值法提取1999年的冰川边界与1970年航测地形图勾绘的冰川边界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整个流域29 a来的冰川变化信息.统计表明,流域冰川条数减少了0.6%,总面积萎缩了2.86%,总冰储量减少了3.10%,大多数冰川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比值域值法 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
下载PDF
利用ASTER影像对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冰川解译与目录编制 被引量:30
14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7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沈永平 张世强 鲁安新 李刚 蔡迪花 张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51,共8页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进行冰川解译和新的冰川目录编制.与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对比分析,1962/1966—2001年间研究区冰川面积退缩了67.89km2,占总面积的(6.2±1.0)%.结果表明,运用高分辨率的ASTER遥感资料可快速、直观地实现基于GIS的冰川编目,方便地观测冰川的动态变化,从而节约冰川编目和观测冰川变化的时间和经费,在实践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士塔格-公格尔山 冰川变化 GLIMS 遥感 ASTER
下载PDF
典型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赵求东 叶柏生 +5 位作者 丁永建 张世强 上官冬辉 赵传成 王建 王增如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5-605,共11页
西北高山区寒区流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河川径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量分析和评估径流变化对制定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VIC模型(含有冻土计算方案)的框架基础上,成功了耦合能量-物质平衡方案,改善了其在寒区冰川流域的... 西北高山区寒区流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河川径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量分析和评估径流变化对制定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VIC模型(含有冻土计算方案)的框架基础上,成功了耦合能量-物质平衡方案,改善了其在寒区冰川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的效果.选择新疆阿克苏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验证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取得比较理想的模拟结果.基于模拟的径流和观测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两大支流径流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托什干河冰川区径流占总径流的29.2%,昆马力克河冰川区径流占总径流的58.7%;2)两大支流总径流量近38a均呈增加趋势,托什干河径流增加了43.1%,平均年增加幅度为25.95×106 m3.a-1,昆马力克河径流增加13.1%,平均年增加幅度为14.09×106 m3.a-1;3)低冰川覆盖率的托什干河径流增加完全由于非冰川区径流的增加,高冰川覆盖率的昆马力克河径流增加是冰川区径流和非冰川区径流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总径流增加量中42%是来自于冰川区径流,58%来自于非冰川区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模型 冰川物质-能量平衡 阿克苏河 水文过程模拟
下载PDF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致伤机制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侯志勇 张英泽 +5 位作者 潘进社 李增炎 李衡 张世强 焦振青 王庆贤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螺旋形骨折 后踝骨折 胫骨远端 致伤机制 原因分析 漏诊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Pilon骨折 踝关节损伤 闭合性骨折
原文传递
地表过程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27
17
作者 丁永建 周成虎 +5 位作者 邵明安 陈亚宁 张甘霖 张世强 韩添丁 南卓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9,共13页
地表过程复杂多样、涉及广泛。针对当前地表过程研究现状,从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视角讨论了与地表过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研究内涵。在分析单要素地表过程和多要素地表过程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多国合作的国际性、针对区域... 地表过程复杂多样、涉及广泛。针对当前地表过程研究现状,从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视角讨论了与地表过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研究内涵。在分析单要素地表过程和多要素地表过程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多国合作的国际性、针对区域突出问题的区域性、以过程变化为核心的动态性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地表过程研究的特点,总结性地给出了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趋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从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需要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地表过程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从多学科交叉、自然与人文过程的定量与有机耦合等方面讨论了地表过程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过程 自然过程 人文过程 单要素与多要素过程 综合集成
原文传递
祁连山摆浪河谷地的冰川地貌与冰期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尚哲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世强 赵井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祁连山摆浪河上游是一个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发现 6套保存完好的古冰川沉积和与之对应的冰水阶地以及上覆较厚的黄土堆积 .根据地貌地层学研究和14 C、TL、ESR测年 ,确认它们分别代表了小冰期、新冰期、同位素 2阶段、... 祁连山摆浪河上游是一个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发现 6套保存完好的古冰川沉积和与之对应的冰水阶地以及上覆较厚的黄土堆积 .根据地貌地层学研究和14 C、TL、ESR测年 ,确认它们分别代表了小冰期、新冰期、同位素 2阶段、4阶段、6阶段和 12阶段 6次冰川作用 ,是迄今在祁连山地区发现的相对比较确定的清晰齐全的第四纪冰川序列 .发生于氧同位素 12阶段的中梁赣冰期 ,表明抬升中的祁连山至少于 46 0kaBP前与冰期气候耦合 ,进入了当时的冰冻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摆浪河 古冰川 冰川地貌 冰期 地貌地层学 冰川作用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19
作者 姜兵 张世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内啡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 目的探讨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内啡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给予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A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血清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及疼痛相关介质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API、RI及S/D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P、DA及5-HT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0x09α-EP及β-EP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外周血疼痛相关介质,升高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痛温经汤 温针灸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内啡肽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Ⅰ):土壤湿度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世强 丁永建 +1 位作者 卢健 刘时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模拟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和热量迁移过程的连续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准确模拟是提高陆面过程模拟精度的重要条件.利用大尺度水文模型中对冻土中水分和能量平衡过程的描述,对沱沱河站点超过一年时间的土壤湿度进行了... 模拟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和热量迁移过程的连续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准确模拟是提高陆面过程模拟精度的重要条件.利用大尺度水文模型中对冻土中水分和能量平衡过程的描述,对沱沱河站点超过一年时间的土壤湿度进行了步长为1h,总时间为399d的连续模拟.与Game Tibet项目中同一时刻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比较的结果表明,Fuchs方程对于描述冻土中的最大未冻水含量是有效的,利用能量平衡计算获得的土壤各层的湿度与观测值相比较,其连续变化基本合理.结果表明,用该模型对高原水热过程进行长期模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土壤湿度 观测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