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不尽意”:中西文论语言的默契——以英伽登现象学文艺学思想为例
1
作者 周晓华 万烈 《天府新论》 2004年第B12期249-250,共2页
“言不尽意”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最早出现于《易传》。魏晋时 ,士人对“言意之辩”的层层探讨 ,最终使“言不尽意”成了一种语言艺术的追求 ,更是文论语言所达盼到的一个境界。无独有偶 ,在一千多年后的 2 0世纪 30年... “言不尽意”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最早出现于《易传》。魏晋时 ,士人对“言意之辩”的层层探讨 ,最终使“言不尽意”成了一种语言艺术的追求 ,更是文论语言所达盼到的一个境界。无独有偶 ,在一千多年后的 2 0世纪 30年代 ,西方的现象学文论家建立文学本体论学说 ,其学说对文论语言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通过对比和分析 ,不难发现 ,尽管由于中西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差别 ,但文论语言发展至今 ,中西方已在“言不尽意”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产生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空白 语音层 具体化
下载PDF
文言文教学与训诂学
2
作者 万烈 坤燕昌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9-141,共3页
训诂学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义裁断,决定取舍,避免盲从;还可以在疏通文意、阐述语法、分析文本结构、阐明修辞、说明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古时... 训诂学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义裁断,决定取舍,避免盲从;还可以在疏通文意、阐述语法、分析文本结构、阐明修辞、说明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古时的典章制度方面给予我们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 训诂学
下载PDF
以文本为中心 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新批评派视野下语文阅读教学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万烈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英美新批评派理论中许多关于文学鉴赏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文本为本体的文本"细读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对现在的阅读教学发挥着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 英美新批评派理论中许多关于文学鉴赏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文本为本体的文本"细读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对现在的阅读教学发挥着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关注文本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发表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样才能有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中心 情感体验 新批评派
下载PDF
中学语文三段式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4
作者 万烈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年第3期31-31,共1页
为减轻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减少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提出:自学先探生疑——独立练习排疑——分享合作释疑的中学语文三段式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 有效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 三段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