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CT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40
1
作者 石洪成 +5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修雁 李蓓蕾 朱玮珉 余浩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146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1110MBq,3~6h后按常规方法行全身骨显像。由1位资深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后,决定是否行SPECT/CT显像以及显... 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146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1110MBq,3~6h后按常规方法行全身骨显像。由1位资深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后,决定是否行SPECT/CT显像以及显像视野范围,然后采集SPECT和CT图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无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正确诊断,分别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对患者能正确(肿瘤骨转移和无肿瘤骨转移)诊断和不能正确诊断(不能确定和诊断错误)的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分别计算其诊断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能否正确诊断的百分率比较采用,检验。结果全身骨显像正确诊断者65例,占44.5%(65/146);不能正确诊断者81例,占55.5%(81/146),其95%可信区间为47.4%一63.5%;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64.4%(29/45)。SPECT/CT融合图像能正确诊断者131例,占89.7%(131/146);不能正确诊断者15例,占10.3%(15/146),其95%可信区间为5.3%~15.2%;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93.3%(42/45)。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高于全身骨显像(χ2=69.598,P〈0.05)。结论SPECT/CT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增益价值,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骨骼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SPECT/CT显像在肿瘤骨转移同一病灶动态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董科 石洪成 +3 位作者 刘江 陈曙光 蔡良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在肿瘤骨转移同一病灶动态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行2次或2次以上全身骨显像(WBS)和SPECT/CT显像的肿瘤骨转移患者(总计387个骨转移病灶)的影像资料。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对随访病灶的WBS和SPEC...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在肿瘤骨转移同一病灶动态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行2次或2次以上全身骨显像(WBS)和SPECT/CT显像的肿瘤骨转移患者(总计387个骨转移病灶)的影像资料。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对随访病灶的WBS和SPECT/CT显像结果进行动态评判,结果均分为进展、好转或稳定;分析评判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临床随访(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ALP、X线、CT、MRI等)结果也分为进展、好转或稳定。WBS和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结果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假设准确性为100%。在387个骨转移瘤病灶中,2种显像方法随访结果一致者313个,一致率为80.88%(313/387);其中进展者208个,好转或稳定者105个,均与临床随访结果相符。不一致者74个,不一致率为19.12%(74/387);其中WBS随访结果为好转或稳定、SPECT/CT为进展者48个,占64.86%(48/74);WBS随访结果为进展、SPECT/CT为好转或稳定者26个,占35.14%(26/74)。WBS和SPECT/cT显像随访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P〈0.05)。结论在肿瘤骨转移同病灶的动态随访中,SPECT/CT显像较全身平面骨显像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骼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4
3
作者 石洪成 +5 位作者 顾宇参 修雁 李蓓蕾 朱玮珉 陈曙光 余浩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全身骨显像示脊柱局灶性放射性异常浓聚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用盲法阅片方法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 目的探讨^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全身骨显像示脊柱局灶性放射性异常浓聚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用盲法阅片方法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病变良性、可能良性、可能恶性和恶性的判断。分别计算SPECT和SPECT/CT诊断结果中可能良性和可能恶性的百分比,并对2位阅片者的分析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Kappa值和95%的可信区间。分析SPECT和SPECT/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率及95%可信区间。结果2位阅片者分析SPECT图像,诊断为不确定(可能恶性和可能良性)的比例分别为73.1%(38/52)和67.3%(35/52),一致率为63.5%,Kappa值为0.62,95%可信区间为0.49~0.76;2位阅片者分析SPECT/CT图像,诊断为不确定的比例分别为25.0%(13/52)和13.5%(7/52),一致率为78.9%,Kappa值为0.81,95%可信区间为0.72~0.91。SPE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率为76.9%,95%可信区间为63.8%~86.2%;SPECT/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率为94.2%,95%可信区间为84.3%~97.9%。结论在全身骨平面显像基础上,对脊柱病变再行SPECT/CT显像,可以获得更多诊断信息。不同阅片者对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结果的一致性、SPECT/CT诊断病变良恶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SPECT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99Tc^m-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顾宇参 邬鹏跃 +8 位作者 宏伟 修雁 李蓓蕾 胡鹏程 顾涛颖 陈曙光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5.4±12.4)岁)]临床疑似PHPT且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 ...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5.4±12.4)岁)]临床疑似PHPT且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以术中所见病理诊断及术后PTH水平为标准,分别计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对PHPT的诊断效能.每例患者按4个甲状旁腺计,40例共160个.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共计切除40例患者的甲状旁腺病灶43个,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33例,甲状旁腺增生7例.^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PHP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4.4%(32/43)和93.0% (40/43),97.4%(114/117)和100%(117/117),91.2%(114/125)和97.5%(117/120),91.4% (32/35)和100%(40/40),91.2%(146/160)和98.1%(157/160).2种检查方法准确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结论 SPECT/CT显像诊断PHPT较^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IBI
原文传递
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石洪成 +4 位作者 陈曙光 顾宇参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较单纯三相骨显像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间临床怀疑骨肿瘤、并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1~82(44.1...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较单纯三相骨显像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间临床怀疑骨肿瘤、并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1~82(44.1±21.2)岁。病灶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或穿刺活组织检查获得病理诊断。2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分析三相骨显像图,判断病变良恶性;在其基础上,结合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再次判断病变良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别对单纯三相骨显像和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患者病灶良恶性诊断效能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以,检验比较2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16例。三相骨显像和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6.6%(28/29)和100%(29/29),特异性分别为37.5%(6/16)和81.2%(13/1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7%(28/38)和90.6%(29/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和100%(13/13)。三相骨显像诊断准确性为75.6%(34/45),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诊断准确性提高至93.3%(42/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5)。结论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病灶良恶性病变判断的准确件辅三相骨显像明显根高.且有增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SPECT/CT融合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石洪成 +5 位作者 陈曙光 顾宇参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刘文官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方面的增益价值。方法:19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浓聚病灶后行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方面的增益价值。方法:19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浓聚病灶后行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不能确定诊断。并按SPECT/CT融合图像比SPECT图像对诊断是否具有增益价值分为:有帮助、不确定、无帮助。将观察指标分为肯定组和否定组,分别计算其百分率及95%可信区间。结果:对193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确定诊断(肿瘤骨转移和良性病变)的病灶共59处,占30.6%(59/193),其95%可信区间为24.1%-37.1%;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34处,占69.4%(134/193),其95%可信区间为62.9%-75.9%。SPECT/CT融合图像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75处,占90.7%(175/193),其95%可信区间为86.6%-94.8%;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8处,占9.3%(18/193),其95%可信区间为5.2%-13.4%。与SPECT图像对比,SPECT/CT融合图像对诊断有帮助者173处,占89.6%(173/193),其95%可信区间为85.3%-93.9%;不确定18处和无帮助2处共20占10.4%(20/193),其95%可信区间为6.1%-14.7%。结论:在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方面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具有增益价值,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肿瘤骨转移 SPECT/CT 诊断
下载PDF
SPECT/CT融合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良 曾贵刚 +5 位作者 陈曙光 胡鹏程 李蓓蕾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将胫骨均分为上、中、下3段,分别在平面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段ROI和三维ROI体积,并计算各自单位面积和体积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对照组兔胫骨总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为正常均值,计算可疑SF病变骨段放射性计数与正常均值的比值(SF/N),SF/N〉1.46为显像阳性。对显像结果与对应胫骨的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12只兔共24根胫骨,骨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6.25%(9/16)、7/8和66.67%(16/24);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相应指标分别为75.00%(12/16)、8/8和83.33%(20/24)。后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前者明显提高。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667(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核医学乳腺专用显像仪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谭辉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核医学乳腺专用显像仪包括乳腺专用伽玛射线显像(BSGI)和正电子发射乳腺显像(PEM)仪,两者分辨率高,不受乳腺组织密度、假体植入、瘢痕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诊断直径仅为3mm的病灶。笔者综述了BSGI和PE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 核医学乳腺专用显像仪包括乳腺专用伽玛射线显像(BSGI)和正电子发射乳腺显像(PEM)仪,两者分辨率高,不受乳腺组织密度、假体植入、瘢痕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诊断直径仅为3mm的病灶。笔者综述了BSGI和PE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骨SPECT/CT显像对肝细胞癌骨转移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石洪成 +5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蔡良 修雁 李蓓蕾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2-536,共5页
探讨了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的增益价值。97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 探讨了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的增益价值。97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的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将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患者能明确诊断(肿瘤骨转移和非肿瘤骨转移)的归为一组,不能明确诊断(不能确定诊断和诊断错误)的归为另一组,分别计算其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分别计算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患者肿瘤骨转移与非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与临床诊断相比,97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35例,占36.1%(35/97),其95%可信区间为26.5%-45.6%;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62例,占63.9%(62/97),其95%可信区间为54.4%-73.5%;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50.0%(24/48),其95%可信区间为35.9%-64.1%。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79例,占81.4%(79/97),其95%可信区间为73.7%-89.1%;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18例,占18.6%(18/97),其95%可信区间为10.9%-26.3%;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95.8%(46/48),其95%可信区间为90.1%-100.0%。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具有增益价值,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对于全身骨显像假阴性的病例,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转移 SPECT/CT 诊断 骨骼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检查在甲状旁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邬鹏跃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6期717-718,共2页
甲状旁腺是位于甲状腺两侧上下极后壁或在甲状腺组织内的椭圆形腺体,93.5%的人有4个腺体,部分人多至5~7个或少于4个[1]。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以维持体内钙、磷的平衡和调节骨代谢。甲状旁腺疾... 甲状旁腺是位于甲状腺两侧上下极后壁或在甲状腺组织内的椭圆形腺体,93.5%的人有4个腺体,部分人多至5~7个或少于4个[1]。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以维持体内钙、磷的平衡和调节骨代谢。甲状旁腺疾病是一组由PTH产生异常或末梢器官对PTH的反应异常所致的以钙、磷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和甲状旁腺功能减低,临床上以前者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甲状腺组织 内分泌疾病 磷代谢紊乱 应用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SPECT/CT融合图像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洪成 +4 位作者 李蓓蕾 修雁 顾宇参 陈曙光 蔡良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633-635,639,共4页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SPECT/CT显像对肺癌骨...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SPEC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初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SPECT/CT图像特点,经病理诊断或再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随访确认,分析SPECT/CT显像所示肺癌骨转移病灶的部位、数量、放射性分布及CT表现的特点。结果:113例患者共482处病灶纳入本研究,肺癌骨转移病灶429处。肺癌骨转移病灶中位于脊柱者占50.6%(217/429),胸廓者占29.1%(125/429),骨盆者占17.0%(73/429),四肢者占2.1%(9/429),颅骨者占1.2%(5/429)。肺癌骨转移病灶SPECT/CT图像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0.7%(389/429),无放射性分布异常者占9.3%(40/429);CT图像表现为成骨性转移者占41.0%(176/429),溶骨性转移者占50.3%(216/429),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转移者占4.0%(17/429),骨质形态学正常者占4.7%(20/429)。11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同时伴有良性病灶,共53处。结论: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居首,胸廓次之;肺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性转移多见。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乳腺专用伽玛显像仪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辉 韩磊 +6 位作者 邬鹏跃 顾宇参 修雁 陈曙光 傅毅鹏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共4页
目的 通过与钼靶成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拟行手术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分别进行BSGI和钼靶成像,2次检查间隔不超过15 d.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分别计算2种显像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 目的 通过与钼靶成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拟行手术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分别进行BSGI和钼靶成像,2次检查间隔不超过15 d.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分别计算2种显像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检出率差异.结果 BSGI和钼靶成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2% (34/37)和76%(28/37),特异性分别为84%(16/19)和74% (14/19),准确性分别为89% (50/56)和75%(42/5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4/37)和85% (28/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6/19)和61%(14/23),但两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P>0.05).BSGI准确诊断出6例钼靶成像漏诊的乳腺癌,该6例患者的乳腺组织均呈致密型.结论 BSGI对于乳腺癌(尤其是乳腺组织呈致密型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弥补了钼靶成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乳房X线摄影术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洪成 +4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CT/CT显像的资料。由2名核医学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以及不能确定诊断。分别计算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CI,并采用2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对57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26处,占45.6%(26/57),95%CI为32.7%~58.5%;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31处,占54.4%(31/57),95%CI为41.4%~67.3%。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2处,占91.2%(52/57),95%CI为83.9%~98.6%;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处,占8.8%(5/57),95%CI为1.4%~16.1%;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SPECT图像(2χ=27.20,P〈0.05)。结论对脊柱单发病灶,SPECT/CT融合图像较单纯的SPECT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诊断
下载PDF
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应用于HCCLM3细胞裸鼠肝脏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态学研究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蓓蕾 周波 +4 位作者 吴伟忠 杜国浩 石洪成 陈绍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4-687,共4页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裸鼠离体肝细胞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建立高转移人肝癌细胞HCCLM3裸鼠肝脏移植瘤模型。肝脏移植瘤模型建立第28天,取模型鼠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第1组裸鼠经腹腔内注射戊巴比...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裸鼠离体肝细胞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建立高转移人肝癌细胞HCCLM3裸鼠肝脏移植瘤模型。肝脏移植瘤模型建立第28天,取模型鼠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第1组裸鼠经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腹,经下腔静脉留置管,手动推注硫酸钡悬浮液,直至肝脏及肝肿瘤表面血管呈白色,结扎肝脏的血管和胆管后切除肝脏,浸泡在甲醛溶液里,准备成像。离体裸鼠肝癌新生血管成像在上海光源(SSRF)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l3W)进行。第2组裸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腹取肝肿瘤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和F8染色。结果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结合显微CT获得了高质量的肿瘤新生血管图像,图像显示正常肝血管结构被迅速生长的肿瘤组织取代,可以清晰观察到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状况,肿瘤周围血管丰富、扭曲,瘤内血管稀疏,与免疫组织化光学显微图像所示肿瘤新生血管分布特征相似。同步辐射成像技术能分辨肿瘤内部最细的血管直径约20μm。结论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利用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技术显示裸鼠肝肿瘤新生血管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 同步辐射
原文传递
CT衰减校正对脊柱病灶SPECT显像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浩军 +3 位作者 李蓓蕾 蔡良 陈曙光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 探讨CTAC在提高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及对良恶性判断的诊断信心方面是否具有增益价值.方法 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6.6±12.8)岁]全身骨显像示脊柱放射性异常浓聚病灶的患者,因全身骨显像无法明确良恶性诊断行SPECT/CT显... 目的 探讨CTAC在提高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及对良恶性判断的诊断信心方面是否具有增益价值.方法 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6.6±12.8)岁]全身骨显像示脊柱放射性异常浓聚病灶的患者,因全身骨显像无法明确良恶性诊断行SPECT/CT显像.将脊柱病灶NACSPECT图像与CTAC SPECT图像按5分法(5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中等;2分,一般;1分,较差)评分,并对图像良恶性诊断信心按4分法(4分,肯定;3分,基本肯定;2分,可能;1分,无法判断良恶性)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C对脊柱病灶SPECT显像的增益价值.采用Wilcoxon 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评分差异.结果 有37.3%(28/75)的患者CTAC图像质量评分较NAC图像质量评分上升,60.0% (45/75)的患者评分不变,2.7%(2/75)的患者评分下降,CTAC对SPECT图像质量有显著改善(z=-4.747,P<0.001).CTAC对诊断信心评分无显著提高(z=-1.000,P>0.05).结论 CTAC可显著提高图像视觉质量较差的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对视觉质量较好的SPECT图像意义不大;其对良恶性诊断信心无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T融合图像在骨骼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洪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0-92,共3页
全身骨显像是一项成熟的核医学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于肿瘤骨转移、创伤、感染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尽管全身骨显像具有高度敏感性,但平面重叠影像对病灶定位能力差,而且难以发现放射性分布轻微异常的病灶.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骨骼系统疾病 病变诊断 CT融合图像 应用 全身骨显像 肿瘤骨转移 放射性分布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应用于人肝细胞癌标本新生血管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蓓蕾 +4 位作者 蔡良 侯晓广 石洪成 陈绍亮 杜国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在我国,肝细胞癌(HCC)发病率(36000人/年)仅次于肺癌,年死亡人数约为35000[1]。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估对HCC诊断、预后分析、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效有重要意义。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成像基于入射光在不同密度组织的相位变化差异,对血管... 在我国,肝细胞癌(HCC)发病率(36000人/年)仅次于肺癌,年死亡人数约为35000[1]。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估对HCC诊断、预后分析、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效有重要意义。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成像基于入射光在不同密度组织的相位变化差异,对血管等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传统X射线吸收成像大大提高,不使用造影剂就可以显示直径数十微米的血管州。目前相衬成像主要包括类同轴相衬成像(IL-PCI)、衍射增强成像、干涉法成像和光栅相位成像4种。其中IL-PCI具有实验技术要求不高、成像原理简单、图像直观、易读等优点。本研究旨在用IL-PCI技术进行离体HCC标本新生血管的形态学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类同 轴相衬成像 X线 同步辐射
原文传递
乳腺专用伽玛显像不同图像分析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辉 宏伟 +6 位作者 傅毅鹏 顾宇参 胡鹏程 修雁 邬鹏跃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讨目测法及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乳腺肿块拟行手术的患者,术前10 d内行BSGI,分别采用目测法(结果分为1~5级)和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图像.选出目测法分级≥... 目的 探讨目测法及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乳腺肿块拟行手术的患者,术前10 d内行BSGI,分别采用目测法(结果分为1~5级)和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图像.选出目测法分级≥3级的患者,选取其乳房头尾(CC)位与内外侧斜(MLO)位中病灶与邻近正常乳腺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L/N)中的较大值作为BSGI图像分析的半定量指标.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通过ROC曲线计算目测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指标L/N的界值;两者结合采用序列试验方法计算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0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疾病34例(49个良性病灶),乳腺癌72例(73个恶性病灶及4个良性病灶).目测法分级取3.5作为界值时,ROC AUC为0.901(95% CI:0.838~ 0.965)最大,此时BSG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4% (68/72)和73.5% (25/34).对目测法分级≥3级的85例进行半定量分析:取L/N 1.92作为界值,其ROC AUC为0.870(95% CI:0.756~ 0.984)最大;恶性组L/N为3.29± 1.30,明显高于良性组(2.02±0.65;t=5.63,P<0.05).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7% (66/72)和88.2% (30/34).结论 目测与半定量法结合分析BSGI图像,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乳房X线摄影术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衍射增强成像(DEI)技术检测离体人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蓓蕾 +4 位作者 蔡良 侯晓广 石洪成 袁清习 陈绍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9-282,共4页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血管成像技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血管成像技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等,然而其分辨率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衍射增强成像(DEI) 肝细胞癌(HCC) 肿瘤新生血管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肿瘤新生血管影像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洪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肿瘤新生血管的结构与正常血管具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虽为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是一项有创性的检查,其临床应用受... 肝细胞癌(HCC)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肿瘤新生血管的结构与正常血管具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虽为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是一项有创性的检查,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多排螺旋CT、MRI、超声及核医学显像检查等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HCC肿瘤新生血管的评价,可以为HCC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光学成像、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等分子影像学方法也逐步应用于HCC肿瘤新生血管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