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及药物联合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95
1
作者 林麟 +7 位作者 郝飞 陈艳 曾凡钦 李伯有 毕志刚 张美华 易东 赵辨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他细菌的定植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在筛选日及治疗后第7、14和28天对皮损评分,并在皮损和非皮损处分离细菌。... 目的探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他细菌的定植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在筛选日及治疗后第7、14和28天对皮损评分,并在皮损和非皮损处分离细菌。试验组外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外用基质和糖皮质激素。结果共入选患者327例,湿疹208例,AD119例。湿疹皮损处细菌的阳性率为70.19%,金葡菌占47.26%;非皮损部位细菌阳性率为32.69%,金葡菌占27.94%。AD皮损处细菌阳性率为74.79%,金葡菌占79.78%;非皮损部位细菌阳性率为34.45%,金葡菌占80.49%。湿疹和AD皮损部位金葡菌的定植量均高于非皮损部位(P<0.01,P<0.05),细菌的定植量与皮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湿疹临床症状评分指数>8分者及AD评分指数>7分者,在治疗的第7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指数改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14天和第28天,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湿疹和AD患者皮损部位细菌的检出率和金葡菌的带菌率均明显增高,说明金葡菌与湿疹皮炎的关系密切,早期联用抗菌药物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湿疹 皮损部位 细菌 阳性率 菌阳 治疗
原文传递
痤疮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7年第2期65-68,共4页
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痤疮的发病年龄、血清雄激素水平、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几个方面综述了痤疮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痤疮 雄激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患者血清白介素4和干扰素γ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庆 曾凡钦 +6 位作者 毕志刚 张美华 陈敏 钟白玉 郝飞 赵辨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在特应性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组)和单独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外用治疗前后两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在特应性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组)和单独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外用治疗前后两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治疗28d后,治疗组IL-4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IFN-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两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存在循环IL-4和IFN-γ水平明显异常。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外用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可干扰IL-4水平取得较好疗效,较单独外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干扰素Γ 湿疹 患者 白介素4 血清 IFN-Γ水平 糖皮质激素 ELISA法检测 IL-4 水平变化 细胞因子 治疗前后 双抗体夹心 发病机制 外用治疗 疗效显著 对照组 治疗组 抗生素 正常人 统计学 单独
原文传递
异维A酸治疗中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雪源 冯素英 +5 位作者 许常春 陈敏 宗文凯 贾虹 赵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0-701,共2页
目的:评价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每日服用异维A酸(泰尔丝);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维胺酯,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2、4、6周,对两组痤疮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结... 目的:评价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每日服用异维A酸(泰尔丝);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维胺酯,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2、4、6周,对两组痤疮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皮脂溢出等评分比较。结果:试验组皮损的总评分差值从(0.2166±0.1291)分增至(6.2469±1.1826)分,对照组则从(0.1290±0.3191)分增至(5.6297±1.4489)分,两组间痤疮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18%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22.41%和82.75%,二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试验组有23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1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异维A酸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好于维胺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异维A酸 维胺酯
下载PDF
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志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红斑狼疮 病谱 SLE 诊断和治疗 ANA SCLE 增殖性 LET 器官 脏器
原文传递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被引量:24
6
作者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影响着大多数妇女的健康,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白念珠菌,多种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发病及复发有关。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比较困难,本文就其微生物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炎
下载PDF
红皮病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滕传远 +1 位作者 陈志强 胡兹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8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 ,男女之比2.9∶1 ,平均发病年龄52.4岁。71.1 %继发于原有皮肤病 ,其中银屑病所致者占48.4 % ,12.5 %为药物过敏 ,5.5 %继发于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8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 ,男女之比2.9∶1 ,平均发病年龄52.4岁。71.1 %继发于原有皮肤病 ,其中银屑病所致者占48.4 % ,12.5 %为药物过敏 ,5.5 %继发于恶性肿瘤 ,10.9 %病因不明。不合理治疗(34.4 %)是诱发和加重红皮病的主要因素。随访的85例患者中 ,4例死于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应用导致的并发症 ,3例死于恶性肿瘤。结论原因不明的红皮病大多与潜在肿瘤、药物过敏有关。红皮病的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药物过敏引起的红皮病预后最好 ,银屑病性红皮病易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 预后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摩擦学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振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9-673,共5页
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失效的主要形式,由磨损粒子在植入物与肌肉界面的聚集导致。本文从保持良好润滑、提高人工关节的耐磨性、减少敏感尺度磨损粒子产生和抑制磨粒引起的生物学反应等角度论述人工关节摩擦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从润... 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失效的主要形式,由磨损粒子在植入物与肌肉界面的聚集导致。本文从保持良好润滑、提高人工关节的耐磨性、减少敏感尺度磨损粒子产生和抑制磨粒引起的生物学反应等角度论述人工关节摩擦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从润滑材料设计、磨损控制和材料评价方法等方面改进人工关节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摩擦磨损 润滑 磨损粒子 磨粒生物反应
下载PDF
痤疮的抗雄激素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痤疮的发生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及其代谢密切相关。抗雄激素治疗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或干扰雄激素在靶器官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主要药物有雌性激素,抗雄激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三大类。治疗方法为口服给药和局部外用。本文就抗雄激素治疗痤疮... 痤疮的发生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及其代谢密切相关。抗雄激素治疗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或干扰雄激素在靶器官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主要药物有雌性激素,抗雄激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三大类。治疗方法为口服给药和局部外用。本文就抗雄激素治疗痤疮的原理、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抗雄激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和IL-13mRNA的表达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志强 +1 位作者 胡兹嘉 李文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00-502,共3页
目的 :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 目的 :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IL 4和IL 1 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 ( 0 9386± 0 1 6 89,0 8983± 0 1 1 53)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 0 54 94± 0 1 51 0 ,0 6 0 85±0 0 90 3)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IL 4和IL 1 3在SLE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 ,这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高度活化、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因子 IL-4 IL-13 MRNA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玲玲 窦侠 +11 位作者 谢志强 王娣 郑志忠 魏明辉 余碧娥 王宝玺 马东来 林麟 曾凡钦 郭庆 朱学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目的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肓、赋形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受试者每日2次外搽0.03%他克莫司软膏或赋形剂,疗程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各随访1次,进行... 目的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肓、赋形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受试者每日2次外搽0.03%他克莫司软膏或赋形剂,疗程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各随访1次,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5个中心共有139例中、重度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纳入疗效分析。治疗结束时,0.03%他克莫司软膏组治疗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赋形剂组的29.0%(P<0.001)。其他疗效评估指标包括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皮损受累面积百分比、症状/体征总评分、研究者对治疗临床反应总评、患者/监护人对瘙痒自我评分。在治疗后第1、2、3周0.03%他克莫司软膏组明显优于赋形剂组,且均于治疗后第1周始即明显改善(P=0.002~P<0.001)。0.03%他克莫司软膏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9%,赋形剂组为37.7%,主要表现为皮肤灼热、瘙痒/瘙痒加重或刺痛等局部刺激反应。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对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儿童 他觅莫司 随机对照试验 他克莫司软膏 特应性皮炎 安全性研究 疗效分析 治疗后
原文传递
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70例受试者每日2次外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前使用或不使用复方黄柏液外用湿敷,疗程2周,观察第1、2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70例受试者每日2次外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前使用或不使用复方黄柏液外用湿敷,疗程2周,观察第1、2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8.9%(32/36),高于对照组67.6%(23/3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2周实验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指标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的不良反应频率低,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刺激反应,可短时间消退。结论外用激素联用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急性 亚急性 复方黄柏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麟 +4 位作者 杨雪源 贾虹 冯素英 陈敏 崔盘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44例成人AD患者随机分为3组,按1∶1∶1比例分别接受0.1%(0.1%组)、0.03%(0.03%组)他克莫司软膏和赋形剂(赋形剂组)治疗。...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44例成人AD患者随机分为3组,按1∶1∶1比例分别接受0.1%(0.1%组)、0.03%(0.03%组)他克莫司软膏和赋形剂(赋形剂组)治疗。观察治疗第1、2和3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软膏0.1%组和0.0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13/15)和78.6%(11/14),均明显高于赋形剂组(42.9%,6/14),差异非常显著(P<0.001)。总体疗效比较0.1%组优于0.03%组,差异显著(P=0.043)。治疗后第1、2、3周0.1%组和0.03%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指标平均值均明显低于赋形剂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P<0.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局部刺激,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他克莫司 临床试验 成人
下载PDF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曾学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9-230,共2页
报告1例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患者男,93岁。临床表现为头皮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1年。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血管肉瘤。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老年人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DNA 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遇梅 李安生 +3 位作者 姚煦 徐冠东 陈志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F)患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NA甲基化状态。应用甲基化特异PcR(MSP) 方法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F)患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NA甲基化状态。应用甲基化特异PcR(MSP) 方法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结果在SLE患者血浆DNA中p16基因呈现高甲基化状态,占64.44%(29/45),而健康对照组中只有1例检测到p16基因高甲基化(1/2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9,P<0.01)。活动期SLE组p16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者所占比率83.33%(20/24),比非活动期SLE组42.85%,(9/21)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1)。但初发SLE组p16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者所占比例(71.43%,15/21)与复发SLE 组(58.33%,14/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具有下列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其血浆p16基因高甲基化状态者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关节炎(57.5%,15/26),白细胞减少(42.3%,11/26),血沉增快(56%,14/ 2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浆DNA p16基因启动子区呈现明显高甲基化状态,并与关节炎、白细胞减少及血沉增快等临床表现相关;提示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DNA P16基因启动子 甲基化状态 SLE MSP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伊曲康唑治疗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建方 林麟 +13 位作者 刘维达 张国毅 胡兹嘉 岳晓玉 李慧珠 刘训荃 曹元华 李和莲 周展超 曾学思 膝传远 贾虹 姜祎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 药物疗法 伊曲康唑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冻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虹 曹元华 +9 位作者 林麟 杨雪源 刘训荃 李慧珠 岳晓玉 曾学思 宗文凯 许昌春 陈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57-659,共3页
110例冻疮患者分2组分别口服咪唑斯汀和赛庚啶,每2周观察1次,共4周。用各项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8%和43.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基本治愈率分别为... 110例冻疮患者分2组分别口服咪唑斯汀和赛庚啶,每2周观察1次,共4周。用各项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8%和43.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基本治愈率分别为57.6%和27.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咪唑斯汀治疗冻疮起效快,治愈率高于赛庚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疮 咪唑斯汀 赛庚啶 治疗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麟 +4 位作者 杨雪源 贾虹 冯素英 陈敏 崔盘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6例儿童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1∶1比例分别接受0.03%他克莫司软膏或赋形剂治疗,观察治疗第1,2和3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6例儿童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1∶1比例分别接受0.03%他克莫司软膏或赋形剂治疗,观察治疗第1,2和3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0.03%他克莫司软膏组有效率为83.3%(15/18),明显高于赋形剂组的27.8%(5/18),差异非常显著(P<0.001);总体疗效比较,他克莫司软膏组亦优于赋形剂组(P=0.002);治疗后第1,2,3周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指标平均值均明显低于赋形剂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明显改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局部刺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儿童 他克莫司软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婧 姚煦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广泛红斑、丘疹、脱屑和顽固的瘙痒和皮肤干燥.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多数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异常、皮肤菌群改变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机体针对自身抗原的免... 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广泛红斑、丘疹、脱屑和顽固的瘙痒和皮肤干燥.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多数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异常、皮肤菌群改变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机体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其顽固迁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自身抗原既可以通过与环境过敏原特异性IgE的交叉反应致病,也可通过直接激活T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自身抗原 自身免疫疾病 交叉反应 T淋巴细胞 环境
原文传递
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及两种氯雷他定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雪源 李安生 +6 位作者 高建明 贾虹 陈敏 宗文凯 盛楠 刘训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322例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2种氯雷他定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2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特异性IgE及过敏原的检测和分析,应用2种氯雷他... 目的:了解322例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2种氯雷他定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2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特异性IgE及过敏原的检测和分析,应用2种氯雷他定片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并进行疗效对比和随访观察。结果:322例患者中有159例至少对1项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49.4%。平均阳性过敏原为(1.36±1.70)项;78例患者血清特异性总IgE阳性,阳性率为24.2%。2种氯雷他定片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指数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基愈率为37.2%,有效率为72.2%;对照组基愈率为39.0%,有效率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能较简便地检测特异性IgE和过敏原;国产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氯雷他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