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隐私权的法律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伊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8-101,共4页
隐私权愈来愈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它在我国的法学理论中却是一个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国家法律制度对它的保护也有欠缺。本文探讨了隐私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以及隐私权不当扩张和缩小及隐私权与名誉权混同等情况,指出了对隐私... 隐私权愈来愈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它在我国的法学理论中却是一个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国家法律制度对它的保护也有欠缺。本文探讨了隐私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以及隐私权不当扩张和缩小及隐私权与名誉权混同等情况,指出了对隐私权有负面影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分析了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法律要件及内容特征,要求积极建立健全有关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负面影响 侵权责任要件
下载PDF
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及适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伊伦 《社科纵横》 2010年第10期70-72,共3页
对劳动合同订立中因当事人的过错致使劳动合同不成立或无效的行为,应通过缔约过失责任予以规范和追究。基于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特点,劳动合同订立中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原因、适用情形、责任形式、追责原则、责任免除、追责程序等具有不... 对劳动合同订立中因当事人的过错致使劳动合同不成立或无效的行为,应通过缔约过失责任予以规范和追究。基于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特点,劳动合同订立中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原因、适用情形、责任形式、追责原则、责任免除、追责程序等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缔约过失责任的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对公平公正地处理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及促进劳动合同的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缔约过失责任 特征 适用
下载PDF
论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边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伊伦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118,219,共3页
由于工会在劳动关系中代表性、独立性欠缺,维权手段不足,未能有效地履行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劳动者的认同度下降,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趋向弱化。依法确认劳动者和工会罢工的权利,是解决工会在劳动关系中边缘化问题的一条... 由于工会在劳动关系中代表性、独立性欠缺,维权手段不足,未能有效地履行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劳动者的认同度下降,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趋向弱化。依法确认劳动者和工会罢工的权利,是解决工会在劳动关系中边缘化问题的一条值得探索和肯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代表性 独立性 边缘化 罢工
下载PDF
论工会在集体合同中的法律责任 被引量:2
4
作者 伊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工会在签定和履行集体合同中违反集体合同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法律责任的性质主要是工会作为集体合同职工一方当事人和法定代表人违反集体合同中双方的约定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未能依法履行职责而应承担的行政... 工会在签定和履行集体合同中违反集体合同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法律责任的性质主要是工会作为集体合同职工一方当事人和法定代表人违反集体合同中双方的约定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未能依法履行职责而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明确工会在集体合同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有助于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 ,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集体合同的全面正确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合同 工会 法律责任
下载PDF
集体劳动争议主体若干问题探研 被引量:2
5
作者 伊伦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0-252,共3页
对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确认和规范,是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的结果。明确工会和劳动者共同具有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法律资格及两者间的法定代表或委托代理关系,确立和规范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 对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确认和规范,是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的结果。明确工会和劳动者共同具有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法律资格及两者间的法定代表或委托代理关系,确立和规范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诉讼代表人制度以及建立完善集体劳动争议程序,对及时公正地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劳动争议 主体 工会 劳动者 代表人制度
下载PDF
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举证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伊伦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8,共3页
基于劳动争议主体间法律关系的特殊性,用人单位在证据占有、收集、提供、举证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劳动者。因此,规范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占有、收集、提供证据的行为,强化其举证责任,不仅有利于查明劳动争议的事实真相,也有利于从程序上... 基于劳动争议主体间法律关系的特殊性,用人单位在证据占有、收集、提供、举证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劳动者。因此,规范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占有、收集、提供证据的行为,强化其举证责任,不仅有利于查明劳动争议的事实真相,也有利于从程序上保障争议的公平公正解决,它将从实体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 特征 用人单位 举证
下载PDF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中用人单位协商义务的规范
7
作者 伊伦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对于用人单位拒绝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为,意图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予以约束和惩罚,实际价值不大,也有违于法律基本原理和原则。工会应当从完善自身权利入手,不断提升维权能力;国家应当依法确认工会和劳动者罢工的权利,拓宽强化工会及劳动者... 对于用人单位拒绝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为,意图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予以约束和惩罚,实际价值不大,也有违于法律基本原理和原则。工会应当从完善自身权利入手,不断提升维权能力;国家应当依法确认工会和劳动者罢工的权利,拓宽强化工会及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和手段,发挥工资集体协商的应有价值,促进集体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协商义务
下载PDF
关于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法律思考
8
作者 伊伦 《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在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 ,依法确立工人阶级和职工董事、监事的法律地位 ,分清规范和制约职工董事、监事行为的不同法律关系 ,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 ,通过制定、修改和完善公司章程等规章制... 在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 ,依法确立工人阶级和职工董事、监事的法律地位 ,分清规范和制约职工董事、监事行为的不同法律关系 ,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 ,通过制定、修改和完善公司章程等规章制度的办法 ,积极寻求和探索建立职工董事、监事法律制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董事 监事制度 法律思考 控股公司 国有独资 法律法规 工人阶级 法律地位 法律关系 规章制度 公司章程 法律制度 现行 修改
下载PDF
劳动争议中的证人证言问题研究
9
作者 伊伦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特殊关系,对劳动争议中证人证言的内容、占有、支配、采集和证人态度、证人举证能力以及证据价值、证据效力等有着重要影响;合理地解决劳动争议中有关利害关系证人证言、证人出庭、书证物证的选择适用、用人单位...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特殊关系,对劳动争议中证人证言的内容、占有、支配、采集和证人态度、证人举证能力以及证据价值、证据效力等有着重要影响;合理地解决劳动争议中有关利害关系证人证言、证人出庭、书证物证的选择适用、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及证人证言适用排除等问题,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及司法裁判机关依法辨别、采信、运用和认定证人证言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用人单位 证人证言 采信认定
下载PDF
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辨析
10
作者 伊伦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9-21,共3页
劳动法学界有关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的争议,并不影响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关系中的管理服务、规范协调等功能和作用,积极发展完善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律为准则的稳定和谐的市场... 劳动法学界有关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的争议,并不影响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关系中的管理服务、规范协调等功能和作用,积极发展完善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律为准则的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 政府主体地位
下载PDF
关于集体协商中强制性行政规范的设定问题
11
作者 伊伦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在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中设置约束性惩戒性的行政规范,难以解决集体协商中拒绝或拖延集体协商问题,也不利于集体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及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建立在"劳工三权"基础上的集体协商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 通过在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中设置约束性惩戒性的行政规范,难以解决集体协商中拒绝或拖延集体协商问题,也不利于集体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及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建立在"劳工三权"基础上的集体协商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主体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这不仅是劳动者与工会的最佳选择,也应当是政府确立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途径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协商 强制性行政规范 政府 劳工三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