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 被引量:4
1
作者 维卫 黄旭东 肖晓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1996年第8期58-63,共6页
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廖维卫,黄旭东,肖晓光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出现了两次战略大转移。第一次出现在60年代初期,第二次城市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在十年“文化革命”期间。改革以来,由于制度变迁不协调,造成城市劳动力... 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廖维卫,黄旭东,肖晓光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出现了两次战略大转移。第一次出现在60年代初期,第二次城市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在十年“文化革命”期间。改革以来,由于制度变迁不协调,造成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富余,在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国 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主办银行制度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 被引量:1
2
作者 维卫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36,共2页
在我国这样一种转轨经济中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其意义和作用不应该单一地表现为一种融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银行制度有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能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一)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企业治理结构 银行改革 中国
原文传递
对我国建立银行破产制度的探讨
3
作者 维卫 肖晓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4-45,共2页
对我国建立银行破产制度的探讨廖维卫,肖晓光过去我们一直在回避银行破产问题,因为担心银行破产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作用和震荡。即使如此,我们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金融秩序混乱,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盲目... 对我国建立银行破产制度的探讨廖维卫,肖晓光过去我们一直在回避银行破产问题,因为担心银行破产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作用和震荡。即使如此,我们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金融秩序混乱,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盲目扩张倾向严重的现象,说明我国银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破产制度 银行信用
下载PDF
客运价格缘何大幅度上涨——来自怀化地区的调查
4
作者 维卫 肖晓光 +1 位作者 冯勇 李斌 《湖南经济》 1995年第5期24-25,共2页
湖南省怀化地区客运物价大幅度上涨是从1994年10月份开始的,到1995年2月上旬,物价涨幅已超过了100%.以主要线路怀(化)安(江)线为例,地区物价、交通部门核定该线路客车的基础价格为4.1元/人,包括春节上浮25%,最高限价也只有5.5元/人.而1... 湖南省怀化地区客运物价大幅度上涨是从1994年10月份开始的,到1995年2月上旬,物价涨幅已超过了100%.以主要线路怀(化)安(江)线为例,地区物价、交通部门核定该线路客车的基础价格为4.1元/人,包括春节上浮25%,最高限价也只有5.5元/人.而1994年10月份,该线路的价格即跳升到了6元/人,进入春节期间,一路攀升到了10元/人,最高曾达20元/人.居民对客运物价过度上涨反映非常强烈.我们在几天内曾亲眼目睹了三次乘客集体抗议事件.调查使我们产生了困惑:首先,该区的客运能力大大超过实际运量,淡季时期已超过了一半,客运物价不降反升,逆向而行,用价值规律解释不了;其次,在这次客运物价暴涨前后,各项收费、汽车配件、汽油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全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下半年以来的环比物价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无法用货币因素和成本因素来解释这次物价上涨.原因在哪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化地区 客运价格 客运业 国营公司 客运公司 客运车辆 物价暴涨 物价上涨 价值规律 客运市场
下载PDF
论金融缺陷与通货膨胀
5
作者 维卫 《金融经济》 1995年第6期30-33,共2页
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两次严重通货膨胀的反思。 1984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迈得比较大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职能,并确定以稳定货币作为首要的职能和目标。与此同时,国家决定逐步放开物价,使之从全面的... 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两次严重通货膨胀的反思。 1984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迈得比较大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职能,并确定以稳定货币作为首要的职能和目标。与此同时,国家决定逐步放开物价,使之从全面的计划管理过渡到由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反通货膨胀 稳定货币 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政策体系 商业银行 信贷规模 股票市场 物价指数 外汇市场
全文增补中
银行怎样对待企业破产
6
作者 维卫 肖晓光 《湖南经济》 1995年第9期40-41,共2页
一、目前银行界对企业破产普遍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当前,银行之所以普遍对企业破产持消极、否定的态度,是基于这样一些事实和背景:(一)企业大面积破产逃债,挫伤银行对企业破产的积极性。从1993年开始,国家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推行了企... 一、目前银行界对企业破产普遍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当前,银行之所以普遍对企业破产持消极、否定的态度,是基于这样一些事实和背景:(一)企业大面积破产逃债,挫伤银行对企业破产的积极性。从1993年开始,国家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推行了企业破产的试点工作。但是,由于法律机制不完善以及体制上的缺陷,一些企业和地方把破产作为逃避银行债务的一种手段,形成“大船搁浅,舢板逃生”这样一种现象。银行为了保全国家信贷资金不受损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坚决抵制,并进而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破产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破产 信贷资金质量 呆帐准备金 银行信贷资金 中央银行 信贷结构 破产逃债 商业银行 法律机制 坏帐损失
下载PDF
浅议主办银行制度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维卫 《金融经济》 1996年第12期9-11,共1页
在我国这样一种转轨经济中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其意义和作用不应该单一地表现为一种融资方式的变革,或者是为了表明银行具备了选择企业的权利。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这种银行制度有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能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有效的企业治理... 在我国这样一种转轨经济中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其意义和作用不应该单一地表现为一种融资方式的变革,或者是为了表明银行具备了选择企业的权利。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这种银行制度有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能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本文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 我国企业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委托人 控制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现象 代理人 银行债权
全文增补中
主办银行制与企业改革
8
作者 维卫 《金融博览》 1998年第1期12-12,共1页
一、主办银行制度的引入有助于解决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缺乏一个对国有产权真正负责的委托人的难题。主办银行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银行在企业中拥有较大份额的“股权”;二是凡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企业一般只能允许在一家银行... 一、主办银行制度的引入有助于解决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缺乏一个对国有产权真正负责的委托人的难题。主办银行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银行在企业中拥有较大份额的“股权”;二是凡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企业一般只能允许在一家银行开设结算帐户,贷款也大都集中于一家银行,其他银行对企业的银团贷款或其他“互惠委托”贷款一般都要通过主办银行来办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结算帐户 国有产权 银团贷款 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基本特征 委托人 股权 基本目的
原文传递
防范金融风险的两点思考
9
作者 维卫 《金融博览》 1998年第6期19-19,共1页
谁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当前在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上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问题十分担心,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范,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此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为什么呢?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出资者的角度还是... 谁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当前在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上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问题十分担心,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范,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此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为什么呢?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出资者的角度还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商业银行都应该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 金融机构 经营者 两点思考 人民银行 出资者 主体 金融监管 存款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