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地方童谣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四川童谣为例
1
作者 应雄 王鹏飞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61-63,共3页
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地方童谣以其独特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地方童谣,不仅可以促进音乐课堂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地方童谣以其独特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地方童谣,不仅可以促进音乐课堂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拉进他们与家乡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段 音乐课堂 四川童谣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让红领巾飘起来———基层少先队德育工作策略
2
作者 《智慧少年》 2023年第12期287-289,共3页
近年来,学校对德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多,少先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一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要学会创新,将少先队的一系列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 近年来,学校对德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多,少先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一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要学会创新,将少先队的一系列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少先队 德育工作 工作策略
下载PDF
艺术测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策略
3
作者 《天津教育》 2022年第33期141-143,共3页
长期以来,艺术类学科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内存在感较弱,教学活动普遍有形式化特征,严重影响了美育效能。为扭转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艺术学科”的不利境况,切实提升美育教学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中小学... 长期以来,艺术类学科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内存在感较弱,教学活动普遍有形式化特征,严重影响了美育效能。为扭转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艺术学科”的不利境况,切实提升美育教学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及细则,旨在系统性培养中小学生艺术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然而,从现实维度观察,广大中小学对“艺术素质测评”相关要求的贯彻落实,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中小学教育 美育教学 艺术学科 中小学生 审美素养 改进策略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地方童谣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羌寨童谣》的教学为例
4
作者 李若旗 黄尹 《四川教育》 2022年第12期47-47,共1页
童谣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童谣是一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儿童传唱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而言,流行于儿童之间的歌曲,都可以视为“童谣”。童谣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代表地方文化特色,音律朗朗上口,歌词富有生活情趣与特色,贴近人们生... 童谣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童谣是一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儿童传唱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而言,流行于儿童之间的歌曲,都可以视为“童谣”。童谣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代表地方文化特色,音律朗朗上口,歌词富有生活情趣与特色,贴近人们生活。其学唱优势是其他曲目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显易懂 地方文化特色 童谣 进课堂 生活情趣 民俗文化 地域性 艺术表现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