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燕 于春红 +3 位作者 杨洋 彭小维 殷小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5期90-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临床分期、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月两年儿童眼科门诊筛查的106例早产儿,对其中出现视网膜病变的16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06例早产儿中,发...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临床分期、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月两年儿童眼科门诊筛查的106例早产儿,对其中出现视网膜病变的16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06例早产儿中,发病16例。其中体质量1000~1500g组发病7例,体质量1501~2000g组发病6例,体质量2001~2500g组发病2例,体质量2501~2800g组发病1例。有5例5期病变,1例4期病变,6例2期病变,4例1期病变,均有出生后给氧史。5期患儿愈后差,4期患儿早期手术,存留一部分视力,1例2期患儿发展至3期,及时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愈后好,余2期1期患儿经随访均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随出生体重的增加而减少,随出生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致盲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发病率
下载PDF
RetCam 3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殷小龙 于春红 +3 位作者 杨洋 彭小维 邓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64-67,共4页
目的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 Cam 3)筛查早产儿眼底,分析筛查结果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采用Ret Cam 3筛查的早产儿152例304眼,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43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52例(304... 目的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 Cam 3)筛查早产儿眼底,分析筛查结果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采用Ret Cam 3筛查的早产儿152例304眼,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43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52例(304眼)早产儿以Ret Cam 3检出各期ROP 43眼(43/304),诊断为ROPⅠ期者33眼(33/304),Ⅱ期者6眼(6/304),Ⅲ期者4眼(4/304)。本组病例中未检出ROPⅣ期和Ⅴ期。双眼发病者与单眼发病者比较,双胎发病率与单胎发病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发病者高于单眼发病者,双胎发病率高于单胎。男女、珍贵儿和自然儿之间ROP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自然转归率达90%(39/43)。结论要重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尤其双胎儿的眼底筛查,如果出现单眼发病,一定要详细检查和追踪另眼发病情况。应用Ret Cam 3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尽可能早发现早产儿眼部异常,尽可能早治疗,减少儿童低视力和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Cam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资料分析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的近远期效果追踪 被引量:7
3
作者 殷小龙 邓燕 +4 位作者 于春红 杨洋 彭小维 熊伟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确诊共同性外斜视患儿285例,分为3~7岁组、7。12岁组和〉12岁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3年。结果术...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确诊共同性外斜视患儿285例,分为3~7岁组、7。12岁组和〉12岁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3年。结果术后不同年龄组间斜视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7,P=0.007)。术后1周效果满意265例(93%,265/285),术后1年效果满意240例(84.21%,240/285),不同类型共同性外斜视组之间手术后远期和近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前262例(91.9%,262/285)无双眼同视功能,术后1年恢复双眼同时视165例(57.9%,165/28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又名16.142,P=0.001)。结论建议共同性外斜视患儿尽量在7岁前完成斜视手术,手术方法依据年龄的不同、看远看近的斜视角不同进行选择,争取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共同性外斜视功能性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共同性外斜视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分离性垂直斜视术后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殷小龙 邓燕 +6 位作者 彭小维 杨洋 于春红 吴劲松 毛欢文 熊伟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 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患儿术后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36例(66只眼),其中30例双眼DVD,6例单眼DVD.24例伴有上斜视,8例伴有内斜视,4例伴... 目的 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患儿术后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36例(66只眼),其中30例双眼DVD,6例单眼DVD.24例伴有上斜视,8例伴有内斜视,4例伴有外斜视,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下斜肌功能亢进.33例行单纯下斜肌转位术,3例行下斜肌转位术联合上直肌后徙术.12例合并水平斜视者,其中10例行一期手术,2例行二期手术.观察术后1年的眼位、下斜肌功能、代偿头位、睑裂、眼球运动、同视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年29例(80.56%,29/36)患儿术后下斜肌亢进消失,恢复满意,7例(19.44%,7/36)改善;25例(69.44%,25/36)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其中19例(76%,19/25)恢复同时视功能,4例(16%,4/25)恢复融合功能,2例(8%,2/25)恢复立体视.结论 手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转位术后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不明显,且能纠正10~35△的垂直斜视,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的较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性垂直斜视 下斜肌转位术 下斜肌亢进
原文传递
儿童外斜视手术前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殷小龙 熊伟伟 +3 位作者 邓燕 于春红 杨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外斜视手术前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 VEP)特征峰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20例外斜视力正常组和60例外斜伴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组患者进行m VEP的检测... 目的研究儿童外斜视手术前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 VEP)特征峰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20例外斜视力正常组和60例外斜伴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组患者进行m VEP的检测,并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斜视矫正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比较。结果外斜伴轻、中度弱视患者的m VEP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在第一、二、三环术后与术前相比均升高,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斜伴轻、中度弱视组上下半侧视网膜的m VEP特征峰的振幅反应密度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潜伏期缩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斜伴中、重度弱视患者术后各组鼻侧视网膜m VEP特征峰的振幅反应密度与颞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外斜伴弱视患者鼻颞侧视网膜的视觉传导通路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且鼻侧视网膜的视觉传导通路损害均重于颞侧视网膜。外斜伴轻度弱视患者术后m VEP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可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程度鼻侧视网膜要高于颞侧,鼻颞侧视网膜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达到平衡;外斜伴中、重度患者术后鼻侧与颞侧视网膜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提高程度相近,鼻颞侧视网膜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仍未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斜视 弱视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殷小龙 邓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视网膜功能发育情况[视杆反应(rod-ERG)、震荡电位(Ops)、单次闪光视椎反应(cone-ERG)各步反应振幅],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TGF-β1低于对照组,IGF-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rod-ERG、Ops、cone-ERG各步反应振幅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VEGF、IGF-1、TGF-β1水平,促进视网膜血管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雷珠单抗 治疗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天台鹅耳枥种群数量特征及其与其他树种的关联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元科 赵昌高 +4 位作者 林坚 吴传波 吴初平 王志高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764,共7页
【目的】分析极小种群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所在群落和种群数量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其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方法】采用样方法调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上山头天台鹅耳枥群落,计算径级分布、重要值、多度和... 【目的】分析极小种群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所在群落和种群数量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其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方法】采用样方法调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上山头天台鹅耳枥群落,计算径级分布、重要值、多度和胸高断面积,测定种间联结值和群落稳定性指数。【结果】群落中天台鹅耳枥重要值排在第3位,个体数量占乔木层树种的10.6%,胸高断面积占17.79%,是群落的主要优势种之一。天台鹅耳枥最大胸径为74.6 cm,1~4 cm胸径的小径级个体和30 cm以上胸径的大径级个体分别占群落相应径级的90.00%和66.11%,但4~20 cm胸径的个体仅占群落的7.91%,且缺乏1 cm以下胸径的个体。共同出现百分率和联结系数显示:天台鹅耳枥与群落类内其他物种间关系复杂,χ^(2)检验表明天台鹅耳枥与5个树种竞争强度较大。【结论】天台鹅耳枥在群落中具优势地位,但存在种群更新限制,且中等径级个体在群落中占比较小,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可采用间伐等方式适当降低天台鹅耳枥4~20 cm胸径个体的竞争压力,并为幼苗定植和生长提供必要的光环境。图4表1参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天台鹅耳枥 群落地位 群落稳定性 种间关联
下载PDF
望东垟高山湿地群落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伟杰 刘日林 +3 位作者 梅中海 杨王伟 金孝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对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1 hm2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样地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4科50属5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1科47属52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丰富,科的分布... 对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1 hm2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样地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4科50属5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1科47属52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丰富,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最多,有18科(占52.94%),温带分布的科(9科)略多于热带分布的科(7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最多,有14属(占28%),泛热带分布次之,有9属(占18%),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相当;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最多,有42种(占76.36%),北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次之,均含8种;该湿地群落各层次的代表种类明显,木本植物中以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和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幼树)为优势种,草本植物中以山类芦(Neyraudia montana)和平颖柳叶箬(Isachne truncata)为优势种;在垂直结构中,乔木层因砍伐而缺乏,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明显大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略高于灌木层;望东垟湿地为热带北缘区系性质华东南缘高海拔山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东垟高山湿地 植物群落 植物区系 样地
下载PDF
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弱视治疗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小维 殷小龙 +3 位作者 杨洋 邓燕 于春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5期48-49,6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68例(136眼)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行常规弱视治疗,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成像仪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24个月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进... 目的探讨高度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68例(136眼)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行常规弱视治疗,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成像仪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24个月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进行扫描,比较治疗前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68例(136眼)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后3、6、12、24个月均较治疗前减少,其中治疗后3、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治疗后3、6、12、24个月均较治疗前减少,其中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12、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通过弱视治疗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远视性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弱视1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小维 殷小龙 +3 位作者 杨洋 邓燕 于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81-2782,共2页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中,先天性白内障69例(117眼),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1眼),角膜病等...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21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中,先天性白内障69例(117眼),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1眼),角膜病等其他疾病共18例(18眼)。平均随访24个月,基本治愈36眼(16.67%),好转127眼(58.80%),无效53眼(24.54%),有效率为75.46%。临床治疗效果与手术年龄、单眼或是双眼发病、治疗依从性有关,其中手术年龄小、双眼发病、术后弱视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疗效好,而手术年龄大、单眼发病、术后弱视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疗效不好,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效果取决于手术年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单眼或是双眼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37例儿童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和VEP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燕 于春红 +3 位作者 杨洋 彭小维 殷小龙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儿童眼科住院部确诊急性视神经炎的患儿共37例(4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急性视神经炎春夏交替时发病率最高,达48.6%(18/37);发病原因中,病毒感染11例(11/37),... 目的总结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儿童眼科住院部确诊急性视神经炎的患儿共37例(4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急性视神经炎春夏交替时发病率最高,达48.6%(18/37);发病原因中,病毒感染11例(11/37),1例多发性硬化(MS),23例无法找出明确病因(23/37),半年后排外2例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视力在治疗1周后提高,至1个月稳定。患儿都伴有瞳孔直接光反射异常,间接光反射是正常,至治疗后3个月仍可见直接光反射迟钝不持久。首诊时皆有VEP的特征性改变,治疗1个月后,仅28.6%(14/49眼)VEP回复正常,直至治疗3个月后,才有83%(39/47眼)VEP恢复正常,追踪1年中,LHON和MS患儿一直VEP异常,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结论详查瞳孔及VEP,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同时有助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神经炎 瞳孔直接光反射 视觉诱发电位 儿童
下载PDF
浙江景宁自然保护地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梦斐 赵昌高 +2 位作者 夏丽敏 林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33-135,共3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组织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26650.44 hm^2...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组织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26650.44 hm^2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现状及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管理中的经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对策措施,为更好地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管理现状 对策 浙江景宁
下载PDF
早产儿和足月儿屈光不正的分布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燕 +3 位作者 杨洋 于春红 彭小维 殷小龙 《Eye Science》 CAS 2010年第2期93-95,98,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3~7岁患儿,有早产史和足月产史的患儿的屈光不正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屈光不正179例(358眼),分为2组:早产史者51人,足月产者128人。1%阿托品眼膏散瞳进行视网膜带状光剪影验光。结果:足月儿...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3~7岁患儿,有早产史和足月产史的患儿的屈光不正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屈光不正179例(358眼),分为2组:早产史者51人,足月产者128人。1%阿托品眼膏散瞳进行视网膜带状光剪影验光。结果:足月儿的屈光不正患儿中,以远视多见,占157/256眼(61.3%),对比有早产儿屈光不正的远视发病25/10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早产儿屈光不正中,以散光发病为主,占81/102眼(79.4%),尤以高度散光、混合散光多见,相对与足月儿,其散光发病,高度散光发病和混合散光发病眼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散光,尤其是高度散光、复杂的混合散光是有早产儿童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散光与弱视的形成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忽略早产儿童视力发育,最早可提前到2岁即可进行屈光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足月儿 早产儿
下载PDF
弱视儿童双眼总和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春红 +4 位作者 杨洋 邓燕 彭小维 鄢涛 殷小龙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反应的特点,评估总和P-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80名正常儿童和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眼科确诊的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查,分析总和...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反应的特点,评估总和P-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80名正常儿童和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眼科确诊的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查,分析总和P-VEP反应的特点。正常儿童与弱视儿童的人口基线学特征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EP检查方法和刺激条件的选择参照吴乐正等的方法,记录电极的放置按照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双眼视觉功能检查采用Titmus立体图、同视机三级画片。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弱视组儿童总和P-VEP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t=10.75,P<0.01);不同程度弱视组的B/M值随弱视的严重程度明显减低(F=10.93,P<0.01);无同时视者总和P-VEP与有同时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5,P<0.01)。结论总和P-VEP反应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对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双眼视觉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莉娟 李光强 +1 位作者 张学鑫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4期127-127,129,共2页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作用,更是保证生物多样性、调解气候的必要基础.围绕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阐述森林管护的内涵,分析了现阶段森林管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作用,更是保证生物多样性、调解气候的必要基础.围绕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阐述森林管护的内涵,分析了现阶段森林管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森林管护工作的措施,为我国森林管护工作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管护 存在问题 优化措施
下载PDF
浙江景宁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SWOT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丽敏 +2 位作者 朱志柳 张学鑫 余丽慧 《华东森林经理》 2020年第3期48-50,共3页
使用SWOT剖析的方法,对浙江景宁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草鱼塘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自然教育 SWOT分析
下载PDF
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小龙 +3 位作者 邓燕 杨洋 于春红 彭小维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特征峰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和78例弱视患者进行mVEP的检测,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1)重度弱视组特征峰的振幅... 目的研究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特征峰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和78例弱视患者进行mVEP的检测,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1)重度弱视组特征峰的振幅反应密度(646.78±29.53)nV.deg^-1,低于正常对照组(835.29±11.02)nV·deg-2,重度弱视组特征峰隐含值(115.1±10.2)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3.8±11.1)ms,有统计学意义。轻度弱视组和中度弱视组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在第1、2、3环中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环不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弱视组鼻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10.7±3.8)ms,长于正常对照组鼻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2.9±2.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弱视组颞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7.2±4.5)ms,长于正常对照组颞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3.3±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和中度弱视组特征峰隐含值在第1环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度弱视组上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10.3±4.1)ms,长于正常对照组下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5.2±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弱视组下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9.2±4.8)ms,长于正常对照组下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6.4±2.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的mVEP结果存在特征性改变,“中枢发生学说”与“外周发生学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儿童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伟伟 邓燕 +4 位作者 于春红 付燕梅 李双莲 殷小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34-1636,共3页
目的:评价儿童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以及效果。方法: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儿20例(40只眼),晶状体脱离范围均超过180°,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将其余晶状体囊袋全部撕除,最后睫状... 目的:评价儿童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以及效果。方法: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儿20例(40只眼),晶状体脱离范围均超过180°,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将其余晶状体囊袋全部撕除,最后睫状沟缝线固定适宜的悬吊式人工晶状(intraocular len,IOL),后行前段玻璃体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IOL位置以及视力。结果:术后40只眼IOL位置均居中,未发生眼内炎、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眼压过高或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32只眼(80.0%)最佳矫正视力0.2~0.6,8只眼(20.0%)≥0.8,较术前视力(眼前指数≤0.2)相比有显著提高(F=34.7,P<0.001)。结论:对马凡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患儿,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再行睫状沟缝线固定IOL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晶状体不全脱位 手术
下载PDF
多焦视觉电生理在弱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小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多焦视觉电生理 弱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小龙 +4 位作者 邓燕 杨洋 于春红 彭小维 鄢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7-839,共3页
目的研究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103例外斜患儿和3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外斜组特征峰的振幅反... 目的研究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103例外斜患儿和3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外斜组特征峰的振幅反应密度第1环为(710.31±13.54)nV·deg-2,低于正常对照组(835.29±11.02)nV·deg-2;外斜组特征峰隐含值第1环为(109.9±10.8)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3.8±11.1)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组颞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6.9±3.1)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2.3±2.1)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组下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8.6±3.4)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6.4±2.2)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斜组的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中心重于周边。外斜患者颞侧视网膜、下半视网膜视神经传导通路有损害。外斜的机能及形态学异常可能存在于从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整个通路中,而不是单独某个层面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外斜 振幅反应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