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柔性机械臂的实验辨识及最优极点配置抑振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娄军强 +2 位作者 李国平 杨依领 魏燕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8-25,共8页
研究了压电柔性臂系统的实验辨识和基于极点配置法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针对粘贴应变传感器和压电致动器的压电柔性臂系统,提出了零点重新分布的理论传递函数模型。通过扫频实验采用频域辨识方法确立了从压电致动器控制电压输入到应变... 研究了压电柔性臂系统的实验辨识和基于极点配置法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针对粘贴应变传感器和压电致动器的压电柔性臂系统,提出了零点重新分布的理论传递函数模型。通过扫频实验采用频域辨识方法确立了从压电致动器控制电压输入到应变桥路电压输出的实验传递函数模型,辨识模型与实际结构响应吻合程度达94.8%。并通过多频激励实验证实了辨识模型与实际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辨识得到的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表达式,提出了一种移动距离最短、满足系统闭环阻尼要求的闭环极点位置确立方法。不同闭环极点下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采用的最优极点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柔性臂在特定激励和外界干扰激励下产生的弹性振动均得到了有效抑制。所提出的模型辨识方法和极点配置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柔性臂 系统辨识 最优极点配置 振动主动控制
下载PDF
压电柔性臂的ARMAX模型辨识降阶及最优极点移动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娄军强 周优鹏 +2 位作者 李国平 魏燕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研究了压电柔性臂的系统模型辨识和振动主动抑制问题。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X,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Exogenous)确立了系统辨识模型,且其辨识精度高达97.9%,并采用平衡降阶法对高阶的辨识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低阶模型,... 研究了压电柔性臂的系统模型辨识和振动主动抑制问题。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X,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Exogenous)确立了系统辨识模型,且其辨识精度高达97.9%,并采用平衡降阶法对高阶的辨识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低阶模型,通过多频激励实验证实了降阶模型与实际结构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针对柔性臂的振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Linear Quadratic,LQ)最优极点移动控制法,从求逆的角度,通过移动系统极点来确定LQ的最优状态加权矩阵Q,该方法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状态加权矩阵Q和输入加权矩阵R的选择问题,具有明显的物理工程意义。试验结果证实了ARMAX模型对于压电柔性臂系统模型辨识的适用性及平衡降阶方法对模型降阶的可行性,并验证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极点移动策略对柔性臂振动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系统辨识 压电柔性臂 最优极点移动控制 平衡降阶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在汽车零部件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海清 +2 位作者 宋耀东 裴佳雄 宋云峰 《机械工程师》 2018年第5期121-123,126,共4页
研究了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在汽车零部件模态分析中的应用。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振动测量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响应频带宽、速度分辨率高、测量时间短以及可实现远距离测量等优点。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汽车车门为研... 研究了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在汽车零部件模态分析中的应用。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振动测量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响应频带宽、速度分辨率高、测量时间短以及可实现远距离测量等优点。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汽车车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敲击试验数据采集及模态分析,获得了车门的前6阶模态参数,并进行了车门网格建模及约束布置,根据所计算的频响函数,得到了车门的前6阶模态振型,结合汽车外界激励标准及所得模态参数,满足了该车门的模态特性评估要求,体现了激光测振仪在汽车NVH研究上的应用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模态分析 振动测试 汽车车门 NV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