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卫平 张红 +5 位作者 郭嘉 李甘地 李俸媛 鲁昌立 殿 王和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组织芯片技术 病理学 研究
原文传递
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病原学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于建渤 刘卫平 +7 位作者 左卓 唐源 殿 纪洪 白燕琼 李世辉 鲁常青 罗红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 Rosai-Dorfman 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多种抗原标记的免疫表型及HHV8-DNA、HPV-DNA 和 EBER 的表达及其与病因的关系,并比较国内外 Rosai-Dorfman 病的发病特征。方法对16例 Rosai-Dorfman 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9例行免... 目的观察 Rosai-Dorfman 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多种抗原标记的免疫表型及HHV8-DNA、HPV-DNA 和 EBER 的表达及其与病因的关系,并比较国内外 Rosai-Dorfman 病的发病特征。方法对16例 Rosai-Dorfman 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9例行免疫表型检测,包括 CD163、CD68(PG-M1)、CD21、CD1a、CD20、CD45RO、CD8、CD4、S100、M-CSF 和 HHV8;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EBV-mRNA 和 HPV-DNA 检测。结果 (1)男女之比为4.33:1。只有淋巴结病变的占62.5%(10/16),颈淋巴结多见,50%的病例有多部位淋巴结累及;结外病变占37.5%(6/16)。结外病变者的局部复发率较高。(2)淋巴结病变以明显扩张的淋巴窦内有不等量体积大、多角形、胞质内含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组织细胞为特征;结外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纤维组织增生和以浆细胞为主的混合炎细胞浸润,胞质内含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大多角形组织细胞数量多寡不一,呈簇状或散在分布,且随病程进展,纤维组织的量渐多,特征性组织细胞数量渐少。(3)病变组织中大多角形组织细胞均表达 S-100蛋白,以及 CD68PG-M1、CD163和 M-CSF,均不表达 CD1a 和 CD21;组织细胞吞人的有 T 和 B细胞,以 T 细胞为多,且 CD4和 CD8表型细胞均有。9例均为 HHV8和 EBEV 阴性。(4)国内报道共62例,其中仅淋巴结病变34例,仅结外病变18例,淋巴结和结外同时存在病变10例。比较国内外文献,国外患者年龄较国内的年轻10岁以上,且女性比例较高。结论 Rosai-Dorfman 病在国内较少。结外 Rosai-Dorfman 病的诊断有一定难度。HHV8-DNA、HPV-DNA 和 EBER 的表达与病因关联不明确。国内外患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免疫表型分型 DNA探针 HPV
原文传递
鼻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分化状态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余梅 刘卫平 +3 位作者 唐琼兰 李甘地 郭嘉 殿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 探讨鼻自然杀伤 (NK) /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方法 收集已确诊的 88例鼻NK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的抗体有 :T细胞分化抗原(CD3ε、CD5、CD1a)、NK细胞相关抗原 (CD56、CD57) ,还有CD3 4和CD3 ... 目的 探讨鼻自然杀伤 (NK) /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方法 收集已确诊的 88例鼻NK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的抗体有 :T细胞分化抗原(CD3ε、CD5、CD1a)、NK细胞相关抗原 (CD56、CD57) ,还有CD3 4和CD3 8抗原。结果  (1)病变部位以鼻腔最常见 ,其次为咽部 ,主要体征为溃疡或黏膜糜烂。本组 88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有 62例(70 5% )之瘤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和浸润 ,瘤细胞中等大小者有 71例 (80 7% ) ;(2 ) 88例NK /T细胞淋巴瘤中 ,T细胞标记CD3ε阳性者 78例 (88 6% ) ,CD5阳性者 56例 (63 6% ) ,NK细胞标记CD56阳性者 2 5例 (2 8 4% ) ;CD57、CD1a、CD3 4和CD3 8均为阴性。结论 鼻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的分化可能已超越前体细胞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细胞 鼻NK/T细胞淋巴瘤 阳性 NK细胞 CD38 CD1A CD56 中等 结论 阶段
原文传递
43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帆 刘卫平 +3 位作者 蒋莉莉 李俸媛 殿 李甘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6,144,共5页
目的观察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埋表现和免疫表型,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3例孤立性浆细胞瘤(含髓外浆细胞瘤24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19例)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SP法免疫表型分析(CD20、CD79a、PC、IgK、Igλ、IgA、IgD、... 目的观察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埋表现和免疫表型,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3例孤立性浆细胞瘤(含髓外浆细胞瘤24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19例)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SP法免疫表型分析(CD20、CD79a、PC、IgK、Igλ、IgA、IgD、IgE、IgG和IgM)。结果24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70岁(平均年龄49岁),男女比2.5:1,22例发生于鼻腔或鼻副窦,肺、扁桃体各1例。19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53岁),男女比1:1,发生于脊柱8例,骨盆3例,锁骨、肋骨、股骨各2例,桡骨、胫骨各1例。均表现为局部新生物。组织学特征为:①粘膜坏死和溃疡形成,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②分化成熟的瘤细胞形似正常浆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瘤细胞形似中心母细胞;③间质少,血管丰富或形成血湖;④淀粉样物质沉积。免疫表型:①43例之瘤细胞均表达CD79a,均不表达CD20,其中41例呈PC阳性,②43例均呈Ig轻链限制性表达(31例λ,12例κ)IgG型39例,IgA型1例,IgG/IgM双表达2例,IgA/IgG双表达1例。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时高分化者应注意与反应性增生、粘膜相关淋巴瘤相区别;低分化者应与大细胞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和低分化癌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 浆细胞瘤 髓外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下载PDF
160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许霞 聂秀 +5 位作者 熊文 潘华雄 王威亚 杨群培 殿 刘卫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 观察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年龄≥18岁的160例LCH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2.2∶1),中... 目的 观察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年龄≥18岁的160例LCH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2.2∶1),中位年龄33(18~73)岁.160例患者共有222个病变部位,包括骨骼172处(77.5%),淋巴结13处(5.8%),口腔8处(3.6%),皮肤及肝脏各5处(2.2%),眼眶及肺各4处(1.8%),胸锁关节3处(1.4%),消化道、耳及甲状腺各2处(0.9%),肾上腺及舌下腺各1处(0.5%).1个脏器受累150例(93.8%),2个以上脏器受累10例(6.2%).外院临床误诊77例(48.1%),其中骨肿瘤(包括骨巨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及骨肉瘤)28例,骨结核13例,脑膜瘤9例,骨囊肿、慢性骨髓炎及尿崩症各5例,皮肤病及恶性淋巴瘤各4例,皮肤慢性溃疡、慢性中耳炎、肺癌及口腔癌各1例.结论 成人LCH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单系统病灶占绝对优势,多发生于骨骼系统.成人LCH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于延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成年人 误诊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尸体解剖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霞 庞宗国 +4 位作者 刘卫平 张尚福 唐源 殿 李甘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7-38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2例IVLBCL的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SP法染色)及抗原受体基因(TCRγ IgH)重排检测。结果(1)~般情况:2例尸检分别于200...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2例IVLBCL的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SP法染色)及抗原受体基因(TCRγ IgH)重排检测。结果(1)~般情况:2例尸检分别于2005年和1979年进行,均为男性患者,年龄为70岁和50岁。2人均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双下肢麻木或无力)为首发表现,起病急,病程短(分别为30d和20d),病情进展迅速,并在短期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生存期分别为85d和44d。(2)尸检主要发现:除例1患者有多发性皮肤和左心外膜下结节(直径0.5—2.5cm)外,全身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但双肺、肾脏、脑、脾脏等脏器有不同程度地均匀肿大和重量增加。例1患者还有多浆膜腔积液。组织学观察见多脏器、组织(脑、垂体、脊髓和脊神经根、心、肺、肾、肝、脾、消化管、淋巴结、胰、肾上腺、甲状腺、睾丸等)的小血管内见数量不等的异形淋巴样细胞存在,且各处之肿瘤细胞形态相似。瘤细胞中等偏大,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丰富,核质比高。细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核膜较厚,核染色质呈斑块状散在分布,可见1~3个嗜碱性的小核仁。(3)免疫表型及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肿瘤细胞均表达B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和CD79a;部分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和CD5抗原;2例之肿瘤细胞均不表达T细胞及髓系分化抗原等[CD3、髓过氧化物酶(MPO)、bcl-6、CD30、CD10和PCK等];Ki-67阳性率均为80%。PCR检测均检出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克隆性重排,而TCRγ基因呈胚系构型。结论2例IVLBCL均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有相似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型,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血管肿瘤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5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霞 刘卫平 +6 位作者 杨群培 王威亚 殿 赵莎 毕成峰 林莉 闵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 观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langerin、CD1a及S-100蛋白表达在LC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18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档案资料诊断的258例LCH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回顾... 目的 观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langerin、CD1a及S-100蛋白表达在LC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18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档案资料诊断的258例LCH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1 a、langerin及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8例LCH患者年龄≥16岁或≤2岁的分别为126例(48.8%)和37例(14.3%),其余95例(36.8%)患者的年龄介于二者之间.临床上,258例LCH共有364处病变,其中骨骼病变281处(77.2%),且以颅骨累及为多,有112处(39.9%),其次为淋巴结25处(6.9%)和皮肤14处(3.8%).201例(77.9%)为单系统、单病灶;21例(8.1%)为单系统、多个病灶;26例(10.1%)为多系统、多个病灶;2例(0.8%)为肺LCH,8例(3.1%)不能分类.组织学上,258例LCH共265个样本中均见Langerhans细胞增生,166例(62.6%)见不等量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主要的非肿瘤性细胞成分,57例(21.5%)可见嗜酸性脓肿;29例(10.9%)有片状凝固性坏死;124例(46.8%)可见死骨.免疫表型检测,100%(206/206)病例之瘤细胞表达CD1a,S-100蛋白和lang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99.1% (209/211)和98.5%(193/196),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组LCH患者以成年患者为多,多系统病变所占比例较低.在LCH中,langerin、CDla及S-100蛋白表达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la及langerin是LCH诊断必不可少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原文传递
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何小金 李甘地 +3 位作者 刘卫平 林友胜 李俸媛 殿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 观察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周期蛋白D1染色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8例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 ,LSAB法做免疫表型分析 (CD4 5RO、CD5、CD2 0、细胞周期蛋白D1、Ki 6 7、bcl 2 )。结果 患者年龄 ... 目的 观察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周期蛋白D1染色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8例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 ,LSAB法做免疫表型分析 (CD4 5RO、CD5、CD2 0、细胞周期蛋白D1、Ki 6 7、bcl 2 )。结果 患者年龄 4 3~ 78岁 (平均年龄 5 7岁 ) ,男女 3∶1。组织学特点为 :(1)淋巴结结构破坏并被单一的淋巴样细胞所取代 ,淋巴细胞以套区增生性、结节性、弥漫性三种模式增生。 (2 )淋巴样细胞胞核有一定的不规则性 ,染色质中等致密 ,核分裂象少见 ,类似中心细胞。其中有 3例转变为高度侵袭性的母细胞样变型。所有的病例都呈cyclinD1与bcl 2阳性、CD2 0阳性、CD4 5RO阴性、CD5阳性。结论 套细胞淋巴瘤有其特征性的形态改变及免疫表型。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yclinD1阳性 ,可与其他类型的小B细胞淋巴瘤相鉴别。套细胞淋巴瘤的母细胞样变型也应当与其他变型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诊断 病理 LSAB法 MCL
原文传递
51例原发性结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丹 李甘地 +3 位作者 刘卫平 张文燕 李俸媛 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N 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1例原发于结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S 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α、CD45RO、CD...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N 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1例原发于结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S 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α、CD45RO、CD3、Bcl 2、Ki 67、CD30、CD15、κ、λ、CyclinD1、TdT、GFAP、CK、MPO等。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进行存活分析。结果 51例DLBCL被重新分型:中心母细胞性变型(CB) 40例,B免疫母细胞性变型(B IB) 3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性变型(T/HCRBCL)1例,B细胞性间变性大细胞性变型(B ALCL)2例,浆母细胞性变型1例,无法分类4例。Bcl 2阳性表达24例(47. 1% )。Ki 67指数中位数50. 0%, 35例(68. 6% )≥40. 0%。有随访资料的35例存活分析表明, 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 5%和35. 3%,国际预后指数(IPI)≥3比IPI<3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P<0. 01 ),有B症状比无B症状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P<0. 05),Ki 67指数≥40. 0%比<40. 0%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P<0. 05),BCL 2表达和不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PI、B症状、Ki 67指数可以作为DLBCL患者的预后因素,而Bcl 2不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生存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KI-67 DLBCL 预后 原发性 变型 变性 存活
原文传递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琳 万川 +5 位作者 殿 张文燕 徐晨 邱瑞成 刘卫平 李甘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标记表达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P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存档蜡块重新进行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0例患者中男9例、女11例... 目的:研究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标记表达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P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存档蜡块重新进行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0例患者中男9例、女11例,中位年龄29.5岁,主要体征为无症状的结节、斑块或肿块。首次发现SPTL伴眼球突出2例。瘤细胞在皮下脂肪内呈脂膜炎样浸润,细胞大小不等、异形性明显。瘤内可见豆袋细胞、肉芽肿、小片坏死和肿瘤细胞浸润血管。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志T细胞内抗原-1(TIA-1)、颗粒酶B(GrB)、CD2、CD3、CD8、CD45RO,不表达CD4、CD20、CD56和CD68。2例患者部分大瘤细胞表达CD30。接受随访的11例患者7例死于本病。结论:SPTL有特殊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标记;皮损溃疡形成、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肿瘤 皮肤 脂膜炎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霞 潘云 +2 位作者 王琳 李甘地 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5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SP法染色)。结果:15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27岁,其中10例患者年龄<6个月,男:女为1:1.1。荨麻疹样色素沉着/斑丘疹皮肤肥大细...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5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SP法染色)。结果:15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27岁,其中10例患者年龄<6个月,男:女为1:1.1。荨麻疹样色素沉着/斑丘疹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3例,肥大细胞瘤2例。甲苯胺蓝染色显示15例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出现多少不等的紫红色异染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0/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类胰蛋白酶(tryptase),8/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CD117,所有患者肥大细胞均不表达CD1a和S-100蛋白。结论:CM好发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在6个月内发病,其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以确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真皮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但类胰蛋白酶或CD117阴性不能排除该病的诊断。儿童CM预后较好,大多数患儿皮损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改善或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皮肤 荨麻疹 色素性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e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冬妮 李甘地 +5 位作者 代琳 黄娟 王威亚 冯伟华 李俸媛 殿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28-73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ioe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了解其免疫表型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40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ioe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ioe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了解其免疫表型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40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ioe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SP法)及PAS、甲苯胺蓝、刚果红特殊染色。结果患者年龄40~90岁,中位年龄64岁。患者多以疲乏、贫血和出血倾向就诊。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比率分别为42.5%、20.0%和12.5%。36例骨髓浸润模式表现为混合型(17例)、弥漫型(15例)和间质型(4例)。9例淋巴结,1例结构完全破坏,8例部分破坏,可见扩张的淋巴窦和残存的淋巴滤泡。骨髓组织与淋巴结组织免疫表型结果基本一致。肿瘤性小淋巴细胞表达CD20和CD79a,浆细胞表达CD79a和CD138。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5,仅4例弱表达CD23。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骨髓浸润模式、白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IgM值对患者生存时间均未见影响。结论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em巨球蛋白血症为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化。骨髓活检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资料(尤其是血清学检查)对于其临床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 Waldenstroem巨球蛋白血症 免疫表型分型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Warthin—Starry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在猫抓病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娟 代琳 +13 位作者 雷松 殿 王晓卿 罗添友 陈昱 杭振镳 李甘地 董丹丹 徐纲 辜正策 郝冀玲 华平 何磊 段芳蕾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和电镜在检测人巴尔通体感染、确诊猫抓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的77例符合猫抓病形态学改变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分别使用Warthin-Starry银染... 目的探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和电镜在检测人巴尔通体感染、确诊猫抓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的77例符合猫抓病形态学改变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分别使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的EnVision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选择二者均检出丰富细菌的5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透射电镜查见汉赛巴尔通体呈多形性,圆形、椭圆形、短棒状、杆状,长0.489~1.110μm,宽0.333~0.534μm,集群性生长。(2)61.0%(47/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查见排列成线、成簇、局灶性聚集的黑色、短小、棒状杆菌,细菌绝大多数分布在靠近被膜下的坏死灶内,以存在于细胞外为主。(3)72.7%(56/77)的病例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阳性表达,阳性信号主要呈点状、颗粒状,少数呈线样勾勒出细菌形状,信号定位与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一致。(4)59.7%(46/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均阳性。两种方法联用,病原体总体检出率为74.0%(57/77)。二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检测猫抓病病原体能达到确诊猫抓病的目的,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是较Warthin—Starry银染色更理想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抓病 巴尔通体感染 银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原文传递
孤立性支气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4
作者 鲁昌立 许霞 +3 位作者 张尚福 张文燕 李俸媛 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支气管乳头状瘤(solitary bronchial papilloma,SB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4例SBP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HPV总、HPV16及HPV6/11的检测,并复习临... 目的探讨孤立性支气管乳头状瘤(solitary bronchial papilloma,SB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4例SBP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HPV总、HPV16及HPV6/11的检测,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1例老年女性患者肿瘤位于主支气管,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灶性癌变,伴微浸润。3例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例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发病年龄25~73岁(平均54岁)。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纤维血管轴心周围被覆复层非角化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4例均呈外生性生长,1例伴内翻性生长。HP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SBP是发生在成人的一种罕见肺肿瘤,个别病例在鳞状上皮出现异型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生癌变。建议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病变,全面观察,以防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孤立性支气管乳头状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霞 刘卫平 +6 位作者 杨群培 赵莎 王威亚 殿 王晓卿 林莉 闵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1-552,共2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表达CDla、Langerin和S-100蛋白,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表达CDla、Langerin和S-100蛋白,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芽肿,EG);(2)单系统、多病灶(Hand-Schuller-Christian病);(3)多系统、多病灶(Letterer-Siwe病)。系统性LCH以同时或先后有多器官、组织受累为特征,常累及骨,并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出血和贫血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系统 病理分析 临床 S-100蛋白 肿瘤细胞表达 嗜酸性肉芽肿 增生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云霞 张文燕 +9 位作者 李甘地 刘卫平 刘艳梅 林莉 殿 郭嘉 谢春燕 蒋炜杰 刘莉 张尚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对42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的DLBCL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特点总结、病理形态学复习、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相关...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对42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的DLBCL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特点总结、病理形态学复习、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从586例DLBCL中筛选出42例(7.17%)EB病毒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51~87岁,中位年龄62.5岁,男女之比为2.23∶1。其中69.05%(29/42)为淋巴结病变;30.95%(13/42)为结外病变,包括脾脏、胃、扁桃体、鼻腔和鼻咽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发热、乏力、体质量减轻。组织学亚型中绝大多数(90.48%,38/42)为多形性亚型,少数(9.52%,4/42)为单形性亚型,"星空"现象、血管浸润和肿瘤性坏死分别占21.43%(9/42)、47.62%(20/42)和45.24%(19/42)。其免疫表型分析示CD30、CD5、BCL-2、P53、NF-κB/P65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22/42)、54.76%(23/42)、54.76%(23/42)、87.5%(35/40)和0%(0/40);35例(83.33%)为Hans分型的non-GCB型。获得随访的23名患者中有14例(60.87%)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16.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肿瘤性坏死、BCL-2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DLBCL的发生率不低,常见于淋巴结,以多形性组织学亚型多见,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和BCL-2阳性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EB病毒 大B细胞 淋巴瘤
原文传递
软骨样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成元华 郭立新 +2 位作者 杨光华 李俸媛 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右小腿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光镜、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见肿瘤由3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①较成熟脂肪细胞体积小的单泡状和多... 目的探讨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右小腿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光镜、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见肿瘤由3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①较成熟脂肪细胞体积小的单泡状和多泡状脂肪母细胞,胞质淡染为主,少数细胞呈嗜酸性,核形多样,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排列成片状和巢状;②脂肪母细胞间黏液透明性软骨样基质;③多少不等的成熟脂肪细胞。PAS染色见脂肪母细胞的胞质内含许多可被淀粉酶消化的深红染颗粒,提示存在糖原。AB染色见黏液透明性软骨样基质呈阳性反应,并部分耐透明质酸酶消化,提示含有硫酸软骨素。脂肪母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表达S-100蛋白,其中脂肪母细胞对S-100蛋白的表达与脂肪母细胞分化成熟程度相关。电镜观察可见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脂肪母细胞,脂肪母细胞周围被絮状的软骨样基质围绕。结论软骨样脂肪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脂肪细胞肿瘤的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应注意与黏液型脂肪肉瘤和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等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软骨样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判定的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源 魏兵 +7 位作者 步宏 杨莹 陈卉娇 张璋 刘希 陈海玲 殿 李俸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病理医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结果判定的重复性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提高判读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措施。方法参照《乳腺癌HEB2检测指南》,2位乳腺专科病理医师共同读片选取56例浸润性... 目的探讨病理医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结果判定的重复性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提高判读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措施。方法参照《乳腺癌HEB2检测指南》,2位乳腺专科病理医师共同读片选取56例浸润性导管癌的HER2 IHC切片作为研究对象。4位非专科病理医师独立盲法完成对该组病例IHC切片的前后两轮结果判定。对第一轮4位观察者间的判读重复性和观察者自身的判读重复性进行Kappa分析。同时将2位专科医师共同确定的判读结果作为HER2判读参考分级,4位非专科医师第一轮的判读结果分别与之进行配对Kappa分析。结果观察者间的判读重复性为中等(K=0.5939),重复性最高的级别是HER2为0(K=0.8114),最低的是HER2为2+(K=0.4736)。判读级别简化为阳性和阴性后,观察者间的重复性明显提高(K=0.7230)。4位观察者自身的判读重复性极好(Kw=0.8219~0.9165),判读的准确性则与经验有关。结论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手段、深入学习和实践现有的判读标准以及联合判读等措施应有助于提高HER2 IHC判读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HER2 免疫组化学 判读重复性
下载PDF
VEGF和C-myc表达在胆囊癌形成、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智敏 蒋莉莉 +1 位作者 阳斌 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3 0例胆囊癌的癌组织 VEGF和 C- m yc的表达进行检测 ,以探讨 VEGF和 C-my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胆囊癌形成、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VEGF和 C- m yc二者在胆囊癌组织和正常胆囊组织...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3 0例胆囊癌的癌组织 VEGF和 C- m yc的表达进行检测 ,以探讨 VEGF和 C-my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胆囊癌形成、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VEGF和 C- m yc二者在胆囊癌组织和正常胆囊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VEGF与 C- myc的表达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 P<0 .0 1) ,二者的表达与胆囊癌的转移行为有关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VEGF与 C- myc基因协同作用在胆囊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C-MYC 胆囊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形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鼻NK/T细胞淋巴瘤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余梅 刘卫平 +4 位作者 唐琼兰 郭嘉 李俸媛 殿 李甘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免疫组化染色选用的抗体有5种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包括:P-糖蛋白(P-170),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免疫组化染色选用的抗体有5种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包括:P-糖蛋白(P-170),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结果:68例NK/T细胞淋巴瘤的耐药基因相关蛋白表达P-170和MRP均为阴性;GST-π阳性33例(48.53%),其中强阳性16例(23.53%),阳性17例(25.00%);LRP阳性14例(20.59%),其中强阳性3例(4.41%),阳性11例(16.18%);TopoⅡ染色Ⅰ级24例(35.29%),Ⅱ级25例(36.76%),Ⅲ级12例(17.65%),Ⅳ级7例(10.29%)。GST-π、LRP和TopoⅡ表达两两比较,其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170和MRP可能存在共同的调节因子,且与NK/T细胞淋巴瘤耐药无关。LRP、TopoⅡ和GST-π与NK/T细胞淋巴瘤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检测NK/T细胞淋巴瘤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对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耐药基因相关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