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2-67,共6页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交感论,打破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创立了新的诗歌理论,为象征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恶之花》 象征主义 交感论 《天鹅》
下载PDF
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莫班小姐》 被引量:3
2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1985年第3期17-21,共5页
法国极富才情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泰奥菲尔·戈蒂埃的长篇小说《莫班小姐》,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文艺思想,公开向资产阶级道德挑战,反对艺术为道德和功利服务,这部书是十九世纪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唯美主义的代表作,是鼓吹“为艺术... 法国极富才情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泰奥菲尔·戈蒂埃的长篇小说《莫班小姐》,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文艺思想,公开向资产阶级道德挑战,反对艺术为道德和功利服务,这部书是十九世纪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唯美主义的代表作,是鼓吹“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书。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法国的小说朝着两个方向开始演变。雨果的《悲惨世界》、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等属于“社会小说”,代表一种倾向。而与社会小说相对立的便是唯美主义倾向,它反对文学受现实生活所限制,反对文学艺术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学艺术有任何“实用”的目的、鼓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与社会生活无关无需有思想性;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代表作 社会小说 小说家 艺术反映 三十年代 文艺思想 文学流派 长篇小说
下载PDF
荒诞文学中的理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8,共8页
一、荒诞文学中的理性是补充了传统理性局限后的新理性传统理性指哲学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即人们通常说的思想。它不包括感性、知觉、情感和欲望部分,甚至与之相对立。要认识整个复杂而变化万千的世界,要了解有着丰富的思想和... 一、荒诞文学中的理性是补充了传统理性局限后的新理性传统理性指哲学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即人们通常说的思想。它不包括感性、知觉、情感和欲望部分,甚至与之相对立。要认识整个复杂而变化万千的世界,要了解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人,这把尺子无疑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传统理性有着久远的渊源。一般人认为,整个古希腊时代的文学都属理性的范畴。后来,理性逐渐变成了一种哲学思潮,并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展完善。亚里斯多德从“感然律或必然律”的原则出发,主张情节须合情合理。这恐怕是最早上升到哲学范畴的理性主义了。古典主义诗学理论家贺拉斯在亚里斯多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原则”、“合式原则”和“合理原则”的古典主义“三原则”。“合式原则”亦源于亚里斯多德的“有机统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推理 荒诞文学 传统理性 非理性主义 亚里斯多德 古典主义 合理原则 西方人 西方社会 思维
下载PDF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7-82,共6页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它揭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向读者展示了“另一个世界”,提出了著名的“交感”论,提供了开启精神世界魔宫的钥匙。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恶之花》 现代派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真正源头
5
作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7-82,共6页
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起源时间”,学术界至今尚无一致看法。本文认为,19 世纪90年代是英美中心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点;19 世纪80 年代是德语文学现代主义运动的上限;1957 年是法国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时间。因此, 西... 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起源时间”,学术界至今尚无一致看法。本文认为,19 世纪90年代是英美中心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点;19 世纪80 年代是德语文学现代主义运动的上限;1957 年是法国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时间。因此,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真正源头, 应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恶之花》的1957 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现代派 现代主义
下载PDF
再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起源时间 被引量:1
6
作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63,共8页
一、界定现代派的“起源时间”具有纲举目张性意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认识的问题,然而正确界定它的“起源时间”应是第一位的,因为这项工作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确评价。要想正确... 一、界定现代派的“起源时间”具有纲举目张性意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认识的问题,然而正确界定它的“起源时间”应是第一位的,因为这项工作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确评价。要想正确评价西方现代派文学,首先要抓住它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 《恶之花》 象征主义 波德莱尔 文学的起源 起源时间 古典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论克洛德·西蒙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法国研究》 1988年第3期31-39,共9页
一个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似乎并一定与他名声的大小、著作的多少和成书的快慢成正比。作家的创作风格倒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1985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克洛德·西蒙大概正好为此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新小说 克洛德 西蒙 诺贝尔文学奖 巴罗克 文学作品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绘画艺术
下载PDF
荒诞文学的批判意识与局限
8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0-264,共5页
荒诞文学不是一种歌颂性砭文学,而是一种具有彻底的否定精神和强烈的批判意识的批判性文学;它不是简单肤浅地针砭时局,而是在大彻大悟的基础上,以复杂、深刻、荒诞的文学形式从根本上对现存的西方文明价值体系进行否定和批判。因此,尽... 荒诞文学不是一种歌颂性砭文学,而是一种具有彻底的否定精神和强烈的批判意识的批判性文学;它不是简单肤浅地针砭时局,而是在大彻大悟的基础上,以复杂、深刻、荒诞的文学形式从根本上对现存的西方文明价值体系进行否定和批判。因此,尽管它有着极大的不足和局限,却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不失为一种严肃文学。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探讨荒诞文学的批判意识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文学 批判意识 荒诞派戏剧 卡夫卡 尤奈斯库 西方文明 贝克特 等待戈多 文学形式 局限
原文传递
雨果的竞争者波德莱尔 被引量:1
9
作者 《法国研究》 1985年第4期61-66,共6页
雨果和波德莱尔是法国最著名的两位诗人。雨果的诗歌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有如波涛翻滚的汪洋大海,好似天空轰鸣的雷声,又象进军的号角;波德莱尔的诗歌则精雕细凿,尖锐深刻,既如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又象炉火纯青的钢刀,刺到了人类尚未探测... 雨果和波德莱尔是法国最著名的两位诗人。雨果的诗歌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有如波涛翻滚的汪洋大海,好似天空轰鸣的雷声,又象进军的号角;波德莱尔的诗歌则精雕细凿,尖锐深刻,既如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又象炉火纯青的钢刀,刺到了人类尚未探测过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诗 雨果 诗歌艺术 浪漫主义 竞争者 恶之花 诗歌理论 学士院 爱伦·坡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他从神秘中走出来——访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朱·格拉克 被引量:1
10
作者 《法国研究》 1990年第2期27-32,共6页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格拉克(Julien Gracq,1910—)在中国鲜为人知,或者说几乎根本没有被介绍和研究过。去法国之前,我不知道有这个作家,更没接触过他的作品。到法国后,才知道他的成就。
关键词 作品 作家 超现实主义 法国文学 拉克 神秘 长时间 自然风景 评论家 法国人
下载PDF
也谈荒诞文学的界定
11
作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92-103,共12页
本文从时间上和概念上对荒诞文学加以界定,从“彻悟”、“否定”、“对抗”、“悖谬”、“局限”五个方面对荒诞文学的性质、意义、作用及其局限作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 荒诞 彻悟 悖谬 时间 对抗
下载PDF
也论西方现代派文学起源的时间
12
作者 《外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2期24-32,共9页
西方现代派文学从什么时候算起,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这是许多年来东西方众多评论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以美国诗人E·庞德为代表的人认为,中世纪以后五、六百年的文学都可以称为现代派。美国评论家爱德蒙·威尔逊在其名著《阿克塞尔... 西方现代派文学从什么时候算起,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这是许多年来东西方众多评论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以美国诗人E·庞德为代表的人认为,中世纪以后五、六百年的文学都可以称为现代派。美国评论家爱德蒙·威尔逊在其名著《阿克塞尔的城堡》中把187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源起点。美国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等认为1880年应作为现代派的起点。《现代传统》的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者 法国 西方现代派文学 波德莱尔 时间 恶之花 象征主义诗歌 文学起源 代表 魏尔伦
下载PDF
西尔瓦尼子爵离世记
13
作者 马赛尔.普鲁斯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40-351,共12页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追忆流水年华》达七卷之多,曾获龚古尔奖,颇受评论界重视。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的鼻祖之一,其作品对近代西方文学影响很大,但十分晦涩难懂,不少法国读者亦认为...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追忆流水年华》达七卷之多,曾获龚古尔奖,颇受评论界重视。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的鼻祖之一,其作品对近代西方文学影响很大,但十分晦涩难懂,不少法国读者亦认为是“天书”。本文选自他的早期作品集《欢乐与时日》,其风格与传统作品大相径庭。译者译此短文,供希望衬“意识流”有所了解的读者参考,并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爵 巴尔 眼睛 麻痹性痴呆 离世 意识流 母亲 痛苦 长时间 小提琴
下载PDF
谈《红与黑》
14
作者 《云梦学刊》 1984年第Z1期60-63,共4页
《红与黑》是法国文坛泰斗、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象一颗闪光的奇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烁烁眩目。这部作品虽然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进一步研究《红与黑》,对我们学习和借鉴外... 《红与黑》是法国文坛泰斗、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象一颗闪光的奇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烁烁眩目。这部作品虽然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进一步研究《红与黑》,对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繁荣无产阶级文学还是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与黑》 司汤达 现实主义作家 世界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阿拉贡 法国文学 玛蒂尔德 十九世纪 包法利夫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