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剑飞 胡留杰 +3 位作者 苏世鸣 周正科 张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3-548,共6页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收/吸附来处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食用菌富集重金属是生物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食用菌修复作用主要通过对重金属的吸收来降低其生态毒性,...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收/吸附来处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食用菌富集重金属是生物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食用菌修复作用主要通过对重金属的吸收来降低其生态毒性,从而对重金属污染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本文论述了食用菌对重金属Cu、Cd、Pb、Zn、As、Cr的富集作用,揭示了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的可能机理,并对采用食用菌富集重金属以治理环境污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重金属 富集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2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3 位作者 孙协平 谢永红 魏朝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重庆是我国缺硒(Se)的重点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土壤Se元素的分布及富集的研究,对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每4 km2 1个表层和每16 km2 1个深层土壤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Se分布特征及其... 重庆是我国缺硒(Se)的重点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土壤Se元素的分布及富集的研究,对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每4 km2 1个表层和每16 km2 1个深层土壤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Se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Se含量在0.006~5.79 mg/kg之间,平均值为0.16 mg/kg,以缺Se或潜在缺Se为主,其分布面积达到73.19%,足Se面积为25.77%,富Se或Se中毒区域仅为0.16%;深层土壤Se含量在0.03~0.62 mg/kg之间,平均值为0.12 mg/kg,缺Se面积占到67.36%,潜在缺Se面积也占到20.68%。不同类型间以黄壤表层土壤Se含量最高,其次是石灰土,且与水稻土和紫色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以林地与建筑用地表层土壤中Se含量相对较高,但各土地利用方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层土壤Se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富集面积达到76.97%,但以弱富集区域为主,占到总面积的56.93%。土壤有机质、总氮含量与表层土壤Se含量存在较好相关性;与主要重金属以及S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存在着较强的伴生关系,以Cd的伴生关系最为密切。表层土壤Se含量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少。此外,Fe、Al也是影响表层土壤Se含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重庆段)
下载PDF
菌渣还田对菜地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胡留杰 李燕 +6 位作者 田时炳 韦静宜 冯牧野 张慧 邹敏 杭晓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研究菌渣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的效果和机制,为菌渣还田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孢蘑菇采收后菌渣直接还田,设计还田量为0(对照)、TMR(1/3还田)、SMR(1/2还田)和AMR(全部还田)4个处理,菌渣还田并种植2季茄子后测... 为了研究菌渣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的效果和机制,为菌渣还田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孢蘑菇采收后菌渣直接还田,设计还田量为0(对照)、TMR(1/3还田)、SMR(1/2还田)和AMR(全部还田)4个处理,菌渣还田并种植2季茄子后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渣还田对土壤各个指标影响都较为明显,(1)菌渣还田改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减轻土壤连作障碍;(2)与对照相比,菌渣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但是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有显著降低作用;(3)菌渣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规模及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同时还增强了土壤潜在的抑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还田 菜地土壤 理化性状 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周凤云 李伯群 +5 位作者 杨明 余国东 马强 张丕辉 高志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 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早播(10月29日播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密度以180万.hm-2的产量最高;施肥量以基施40%复合肥450kg.hm-2+追施纯N 6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与施肥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适当追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渝麦12号在11月7日播种、播种密度135万.hm-2、基施40%复合肥(含N 20%、P2O512%、K2O 8%)450kg.hm-2+追施30kg.hm-2纯氮的处理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2号 播期 密度 施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朱金山 张慧 +4 位作者 马连杰 杨星勇 王龙昌 王定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00-2411,共12页
为了探明不同沼灌年限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明确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不同沼灌年限的响应,本文原位系统采集了不同沼灌年限的稻田土壤,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 为了探明不同沼灌年限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明确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不同沼灌年限的响应,本文原位系统采集了不同沼灌年限的稻田土壤,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沼灌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下降,有机质、硝态氮、磷酸盐等养分逐渐累积.沼灌不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高通量测序技术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纲、目、科、属这5个水平上的分布,在沼灌稻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表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沼灌年限的增加,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逐渐降低.典型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F=2.67,P=0.09)是影响沼灌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稻田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 多样性
原文传递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伯群 余国东 +6 位作者 周凤云 马强 张丕辉 石有明 张继君 杨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66-170,共5页
渝麦1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选用河南小麦材料宛抗42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根据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资料,采用与区域试验对照... 渝麦1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选用河南小麦材料宛抗42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根据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资料,采用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C.S.Lin和Shukla分析方法对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渝麦12号小麦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较强,农艺性状好,品质指标除湿面筋外均达到中筋小麦类型标准(GB/T17892-1999),适宜加工面条、馒头、饺子等食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一个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2号 丰产稳产性 广适性
下载PDF
2006—2015年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杭晓宁 张健 +3 位作者 胡留杰 罗佳 马连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4-531,共8页
利用2006—2015年重庆市农业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探讨造成碳排放和碳吸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排放因子中,氮肥的排放量和占比均最高,约为50%,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6... 利用2006—2015年重庆市农业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探讨造成碳排放和碳吸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排放因子中,氮肥的排放量和占比均最高,约为50%,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51.35%下降到2015年的47.32%;水稻是重庆市第一大农作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碳吸收第一大来源,截至2015年,其全生育期碳吸收量达到4.099 5×106 t,占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的39.16%;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占同时期播种面积的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19.78%下降到2015年的17.44%,即农田生产产生的碳排放需要全市约1/5的播种面积来消纳;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碳盈余状态,2015年达到了2.727 2×106 hm2,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重庆市
下载PDF
亚热带可变电荷土壤磷素淋失临界点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聂敏 肖和艾 +4 位作者 高茹 葛体达 李裕元 吴金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9-586,共8页
选取我国亚热带地区16种典型可变电荷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其磷素(P)淋失临界点的Olsen-P含量,以及可能对其构成有影响的8个化学性质指标(pH、CEC、粘粒、有机质、交换性钙、镁和铁铝氧化物含量),以探讨可变电荷土壤P淋失临界点的... 选取我国亚热带地区16种典型可变电荷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其磷素(P)淋失临界点的Olsen-P含量,以及可能对其构成有影响的8个化学性质指标(pH、CEC、粘粒、有机质、交换性钙、镁和铁铝氧化物含量),以探讨可变电荷土壤P淋失临界点的特点及其与土壤相关性质的关系,并评价当前的P淋失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可变电荷土壤P淋失临界点的Olsen-P含量(56~123mg·kg-1)差异很大,旱地土壤临界点Olsen-P含量主要集中在低值区间(<60mg·kg-1),而水稻土临界点Olsen-P含量集中在高值区间(>80mg·kg-1);旱地土壤P淋失风险高于水稻土.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变电荷土壤的pH、粘粒、CEC、有机质、交换性钙镁、氧化铁铝等化学性质同时对其临界点Olsen-P含量构成正的或负的影响.因此,临界点Olsen-P含量与单一因素的回归分析不仅不能够确切地反映临界点Olsen-P含量与这些化学性质的关系(与pH、CEC、粘粒、交换性钙镁含量无显著相关),甚至与理论上的关联相违(与氧化铁铝含量呈负相关).与以往研究结果比较,可变电荷土壤在旱作和稻作下的P淋失临界点的Olsen-P含量都普遍高于永久电荷土壤,研究的16种可变电荷土壤的实际Olsen-P含量也远低于临界点Olsen-P含量,由此推断南方地区耕作土壤的P淋失风险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电荷土壤 P淋失临界点 土壤理化性质 P淋失风险
原文传递
重庆稻田基础地力水平对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涛 +4 位作者 陈新平 王帅 付登伟 陈轩敬 石孝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106-3116,共11页
【目的】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影响作物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研究基础地力与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评价不同地力水平下水稻对土壤和肥料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在不同地力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 【目的】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影响作物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研究基础地力与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评价不同地力水平下水稻对土壤和肥料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在不同地力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2年重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水稻"3414"试验,调查每个试验点无肥区(N0P0K0)、无氮区(N0P2K2)、无磷区(N2P0K2)、无钾区(N2P2K0)和全肥区(N2P2K2)处理的产量及秸秆和籽粒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重庆不同区域水稻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利用效率和依存率以及肥料回收率、农学效率,采用指数及线性拟合、基础地力产量分级方法评价基础地力对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重庆不同区域稻田基础地力产量5.40—6.45 t·hm^(-2),基础地力等级处于低和中低等级的(<4 t·hm^(-2)和4—5 t·hm^(-2))样本数为63,占总样本量的25.6%。随着稻田基础地力等级的提高,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也随之不断增加,高基础地力等级稻田其有机质和碱解氮也相对较高,p H过低可能是低基础地力等级稻田(<4 t·hm^(-2))的限制因素。重庆水稻施氮磷钾肥增产率分别为18.5%、5.2%和3.9%,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随着基础地力等级的提高,水稻氮磷钾肥料回收率分别下降6.9%、4.5%和3.1%。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有效氮利用效率、土壤养分依存率存在正相关,说明较高的基础地力会促进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而基础地力与氮肥回收率、肥料农学效率呈负相关,说明高基础地力会降低肥料的利用效率。基础地力与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养分利用效率和磷钾回收率相关性不强,但与相应氮指标能够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基础地力对氮的反映能力高于磷钾。【结论】高基础地力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对土壤养分的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力 养分吸收效率 “3414”试验 水稻 重庆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慧 马连杰 +3 位作者 杭晓宁 朱金山 卢文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4-810,共7页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设置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冬闲4个处理,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设置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冬闲4个处理,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门和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变化。从12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4 537个细菌OUT和5 882个真菌OTU,其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为土壤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门。从门的分类水平看,不同轮作模式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各门类组成的比例发生改变。属水平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轮作模式土壤中细菌前20个优势属的丰度和真菌前10优势属的丰度同样发生明显改变。不同轮作作物改变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比例,水稻-绿肥和水稻-冬闲处理有益微生物比例高于其他处理。随着轮作作物的改变,土壤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轮作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下载PDF
果园种植三叶草对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慧 +1 位作者 马连杰 余端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2期130-134,共5页
为实现果园杂草生态控制,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和红三叶草2种杂草进行生态控制,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采用小样方多点取样连续2年调查果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 为实现果园杂草生态控制,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和红三叶草2种杂草进行生态控制,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采用小样方多点取样连续2年调查果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园共有杂草13科28属34种;3个处理在4次调查时,对照杂草多度(Pi)高达1.001和1.000,间种白三叶草处理分别为0.755、0.664、1.001和0.945,间种红三叶草处理分别为0.986、0.889、0.982和0.992。种植白三叶处理果园在四次调查时期,杂草物种丰富度(S)和种群多样性(H)均大于对照,均匀度(J)在第一次调查时小于对照,优势集中性指数(C)均小于对照;间种红三叶草处理4次调查杂草总数量均低于对照。本研究表明间种白三叶草能改变果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杂草群落多样性 生态控草 间种 白三叶草 红三叶草
下载PDF
杂交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凤云 余国东 +2 位作者 李伯群 石有明 《南方农业》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通过对15个杂交组合F1的产量和4个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明确两系杂交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4个因素中,其大小顺序为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
关键词 杂交小麦 产量 构成因素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水生植物配置与水体净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燕 刘剑飞 +2 位作者 刘吉振 张慧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175-179,共5页
水生植物配置对水体净化和修复比单一植物效果更为显著。笔者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不同水生动植物配置对适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不同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望了水生植物品种筛选、培... 水生植物配置对水体净化和修复比单一植物效果更为显著。笔者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不同水生动植物配置对适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不同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望了水生植物品种筛选、培育和构建、周年高效水生植物净化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配置 水体 净化与修复
下载PDF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伯群 余国东 +4 位作者 马强 周凤云 张丕辉 杨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417,共4页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引进糯小麦种质材料与重庆本地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系)进行连续多年的回交转育,已选育出了多个农艺性状优良、适合重庆本地种植的白粒糯小麦新品系。本文以重庆糯小麦品系渝L-3、渝L-1和普通小麦品系...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引进糯小麦种质材料与重庆本地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系)进行连续多年的回交转育,已选育出了多个农艺性状优良、适合重庆本地种植的白粒糯小麦新品系。本文以重庆糯小麦品系渝L-3、渝L-1和普通小麦品系渝03062、R210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系相比较,糯小麦渝L-3和渝L-1具有较低或极低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峰值时间、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等5个参数上均明显低于参试的2个普通小麦品系。还讨论了糯小麦的改良和配粉研究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普通小麦 品质性状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4 位作者 余端 李燕 谢永红 魏朝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00-1808,共9页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雄 +4 位作者 唐永群 蒋刚 张现伟 李经勇 王龙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2-378,共7页
首先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不够,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与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稻田耕作制度相匹配的保护性耕作... 首先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不够,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与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稻田耕作制度相匹配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研究亟待加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薄弱,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步探索。其次,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学特性、节能减排效应和病虫害生态调控等4方面综述了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针对我国南方稻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稻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生态补偿等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丘陵山区稻田周年高效农作制度创新与配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以水旱轮作为中心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节能减排效应的技术机理;进一步强化现有技术集成,扩大技术成果的示范,加快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保护性耕作 生态效应 研究进展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施用猪粪对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留杰 刘剑飞 +5 位作者 聂敏 谢永红 张洪霞 周正科 肖和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1-1937,共7页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猪粪对西南地区黄壤和紫色土中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且黄壤中油麦菜增产幅度大于紫色土;油麦菜中硝酸盐、氮磷钾含量与土壤类型及猪粪施用量密...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猪粪对西南地区黄壤和紫色土中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且黄壤中油麦菜增产幅度大于紫色土;油麦菜中硝酸盐、氮磷钾含量与土壤类型及猪粪施用量密切相关,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的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评价标准为依据,在紫色土对照(CK)及1倍猪粪(相当于施纯N 200 kg.hm-2)处理下油麦菜硝酸盐含量较低,符合一级标准(≤432 mg.kg-1,轻度污染);其他处理多超过二级标准(≤758 mg.kg-1,中度污染),但均未超过三级标准(≤1440 mg.kg-1,重度污染);黄壤中除化肥和8倍猪粪(相当于施纯N 1600 kg.hm-2)处理下油麦菜硝酸盐含量超过二级标准外,其他各处理均符合一级标准;黄壤和紫色土中表征磷素淋失风险的有效磷临界值分别为96.3和107.7 mg.kg-1.黄壤的猪粪环境安全容量较紫色土高.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两种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黄壤 油麦菜 猪粪 硝酸盐 产量 养分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慧 +2 位作者 马连杰 李燕 冯牧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1期6-9,共4页
为了确定适宜的高粱秸秆还田量,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油菜田土壤化学性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缓效钾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不尽... 为了确定适宜的高粱秸秆还田量,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油菜田土壤化学性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缓效钾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不尽相同。秸秆还田量为6390 kg/hm^2时,土壤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达到最大。秸秆还田提高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且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以958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粱秸秆为6390~9585 kg/hm^2是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养分 油菜 产量
下载PDF
木醋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连杰 张慧 +1 位作者 卢文才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1期96-99,共4页
木醋液是一种由农业木质废弃物提取获得的新型绿色产品,在绿色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简介了木醋液的概念、应用领域及发展历史,系统阐述了木醋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在促进植物生长、防控病虫害、食用菌应用和土壤改良应用... 木醋液是一种由农业木质废弃物提取获得的新型绿色产品,在绿色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简介了木醋液的概念、应用领域及发展历史,系统阐述了木醋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在促进植物生长、防控病虫害、食用菌应用和土壤改良应用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木醋液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农业生产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庆市食用菌菌渣养分与重金属含量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涛 胡留杰 +7 位作者 张涛 王帅 赵敬坤 胡玮 卢文才 任鹏飞 王孝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5-725,共11页
【目的】分析不同食用菌品类菌渣的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状况,为菌渣资源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9个区县的84户食用菌种植户进行调研和菌渣取样,分析了食用菌菌渣有机碳(C)、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重金属砷... 【目的】分析不同食用菌品类菌渣的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状况,为菌渣资源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9个区县的84户食用菌种植户进行调研和菌渣取样,分析了食用菌菌渣有机碳(C)、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铅(Pb)、锌(Zn)含量。【结果】1)食用菌菌渣中C、N、P、K、Ca、M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4、13.9、3.48、8.93、35.0、7.07 g/kg,且C/N值均较高,平均为22.9~42.2;菌渣中K/Mg和Ca/Mg值分别为1.36和5.70,K/Mg值显著高于0.6(黑木耳和香菇菌渣除外),Ca/Mg值均低于7.0。2)食用菌菌渣中As、Cd、Cr、Cu、Hg、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9、0.30、1.54、12.5、0.07、4.36、55.8 mg/kg,变异系数为46.9%~179%,含量差异较大;依据我国NY 525—2021有机肥中重金属限量标准,84个菌渣样品中Cd的超标率为1.19%,而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标准限值内。【结论】重庆食用菌菌渣的重金属A s、C d、C r、H g、Pb平均含量分别为N Y 525—2021中有机肥相应重金属限值的1.03%~10.0%,生态安全性高。重庆食用菌菌渣总养分含量(N+P_(2)O_(5)+K_(2)O)不高,但有机质含量(61.0%)丰富,适宜作为畜禽粪便堆肥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渣 养分 重金属 有机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