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岛叶受累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目的探讨岛叶受累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首先探讨岛叶受累与转归的关联,进而采用bootstrap法明确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共纳入45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岛叶受累者79例(17.6%),左侧岛叶受累者41例(9.1%);111例(24.7%)转归不良,其中5例(1.1 %)死亡。与岛叶未受累组相比,岛叶受累组心房颤动患者构成比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且转归不良患者构成比更高(P均<0.05)。此外,左侧岛叶受累患者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年龄更小、基线NIHSS评分更高、轻度卒中(NIHSS评分≤8分)患者的构成比更低且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P均<0.05)。相较于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构成比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血糖、NLR和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岛叶受累患者构成比更高(P均<0.05)。中介分析提示,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置信区间0.033~0.230;P=0.008)。结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有关,该关联可能通过梗死体积中介。左侧岛叶受累患者可能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症状更重,但转归无显著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影像学指标水摄取率(NWU)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目的:研究影像学指标水摄取率(NWU)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32例,男性80例、女性52例,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68岁。根据是否发生ENI(定义为血管内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改善4分或4分以上或NIHSS评分为0或1)将患者分为两组。运用秩和检验、 χ^(2)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患者术后ENI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WU对ENI的预测效能。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47例患者术后发生ENI,85例患者未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 OR=0.940,95% CI 0.903~0.979, P=0.003)、发病至穿刺时间( OR=0.995,95% CI 0.991~0.999, P=0.025)、穿刺至再通/手术结束时间( OR=0.985,95% CI 0.974~0.996, P=0.007)、NWU( OR=0.762,95% CI 0.620~0.937, P=0.010)、术后mTICI分级( OR=1.644,95% CI 1.043~2.590, P=0.032)为血管内治疗后ENI的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WU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术后ENI(曲线下面积0.642,95% CI 0.543~0.741, P=0.007),联合其他临床参数后预测效能提高。 结论:NWU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ENI的独立预测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岛叶受累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首先探讨岛叶受累与转归的关联,进而采用bootstrap法明确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共纳入45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岛叶受累者79例(17.6%),左侧岛叶受累者41例(9.1%);111例(24.7%)转归不良,其中5例(1.1 %)死亡。与岛叶未受累组相比,岛叶受累组心房颤动患者构成比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且转归不良患者构成比更高(P均<0.05)。此外,左侧岛叶受累患者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年龄更小、基线NIHSS评分更高、轻度卒中(NIHSS评分≤8分)患者的构成比更低且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P均<0.05)。相较于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构成比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血糖、NLR和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岛叶受累患者构成比更高(P均<0.05)。中介分析提示,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置信区间0.033~0.230;P=0.008)。结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有关,该关联可能通过梗死体积中介。左侧岛叶受累患者可能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症状更重,但转归无显著差异。
文摘目的:研究影像学指标水摄取率(NWU)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32例,男性80例、女性52例,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68岁。根据是否发生ENI(定义为血管内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改善4分或4分以上或NIHSS评分为0或1)将患者分为两组。运用秩和检验、 χ^(2)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患者术后ENI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WU对ENI的预测效能。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47例患者术后发生ENI,85例患者未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 OR=0.940,95% CI 0.903~0.979, P=0.003)、发病至穿刺时间( OR=0.995,95% CI 0.991~0.999, P=0.025)、穿刺至再通/手术结束时间( OR=0.985,95% CI 0.974~0.996, P=0.007)、NWU( OR=0.762,95% CI 0.620~0.937, P=0.010)、术后mTICI分级( OR=1.644,95% CI 1.043~2.590, P=0.032)为血管内治疗后ENI的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WU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术后ENI(曲线下面积0.642,95% CI 0.543~0.741, P=0.007),联合其他临床参数后预测效能提高。 结论:NWU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ENI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