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护理模式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3期274-276,共3页
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产妇来说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从而对分娩产生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有... 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产妇来说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从而对分娩产生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有研究报道妊娠和分娩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护理模式 精神心理因素 不良心理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性紊乱 生理过程 子宫收缩
下载PDF
复发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 黄晓虹 +2 位作者 邓姝艳 谢清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2923-2927,3020,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复发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RCS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RCSP分为RCSP组(n=38)与非RCSP组(n=1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分析影响复发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RCS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RCSP分为RCSP组(n=38)与非RCSP组(n=1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前次CSP孕期资料和治疗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RCSP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结果204例CSP患者的RCSP发生率为18.63%(38/204)。两组患者流产次数、早期阴道流血情况、前次CSP分娩时孕龄、前次CSP剩余肌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流产次数为0次者、前次CSP分娩时孕龄<42 d者、无早期阴道流血者、前次CSP子宫剩余肌层厚度>3 mm者,流产次数≥3次、前次CSP分娩时孕龄>56 d、早期阴道流血、前次CSP剩余肌层厚度<2 mm是影响RC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RCSP发生的概率,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结论流产次数≥3次、早期阴道流血、前次CSP分娩时孕龄>56 d、前次CSP子宫剩余肌层厚度<2 mm的CSP患者发生RCSP的风险增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一致性,可为预防RCSP发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复发性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7期160-161,共2页
回顾性总结33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加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手术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摘除术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全程助产陪伴分娩50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9期2383-2384,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采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5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将采取传统待产接产方式5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总...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采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5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将采取传统待产接产方式5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及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87.2%,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2%和6.6%,对照组顺产率为72.0%,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9.6%和1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8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程助产陪伴分娩护理模式能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促进了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陪伴分娩 效果比较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很快风靡全球。FTS的基础是循证医学,方式是通过多模式干预,以实现手术无痛、低风险、早期康复为目标的理念,通过正确、谨慎地运用护理措施,将患者的愿望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及...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很快风靡全球。FTS的基础是循证医学,方式是通过多模式干预,以实现手术无痛、低风险、早期康复为目标的理念,通过正确、谨慎地运用护理措施,将患者的愿望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及个人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降低不良情绪对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成为了与不断发展的临床医疗技术相匹配、相媲美的护理新技术。目前FTS已在临床等多个外科领域开展并凸现出了闪光的一面。剖宫产手术作为最常见的产科手术之一,与顺产相比,缺点有住院时间更长、消耗医疗资源更多等,给产科增加了更多压力。而FTS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后,打破了以往传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做法,在术前不需清洁肠道、缩短禁食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开创了崭新的护理理念。因此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接受,FTS将成为今后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的新标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FTS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剖宫产围术期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在瘢痕子宫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模式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具体效果。研究方法:将本院接受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治疗的86例足月妊娠产妇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 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模式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具体效果。研究方法:将本院接受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治疗的86例足月妊娠产妇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常规+人文”的护理模式;并对两组呈现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中,健康教育、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护理水平、护患沟通技能等的护理质量指标明显高出对照组的质量指标(P<0.05);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观察组的统计结果为97.67%,对照组为 83.72%,两个组别的比较结果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在瘢痕子宫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具有显著成效,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