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矿石浮选调整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明阳 陈泽 +3 位作者 廉德 高翔鹏 龙红明 童雄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3-1011,共9页
复杂难选铁矿石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已经成为当今钢铁行业的焦点问题,浮选是铁矿石处理最有效的选矿方法之一,具有分选效率高、精矿品位高、回收率提升幅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处理微细粒矿石的选别效果更明显。浮选药剂的合理选择和利用... 复杂难选铁矿石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已经成为当今钢铁行业的焦点问题,浮选是铁矿石处理最有效的选矿方法之一,具有分选效率高、精矿品位高、回收率提升幅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处理微细粒矿石的选别效果更明显。浮选药剂的合理选择和利用是提高浮选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难选铁矿石占比持续增大,新型浮选药剂研究发展迅速。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铁矿石浮选调整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絮凝剂、分散剂、活化剂、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调整剂在铁矿石浮选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铁矿石浮选调整剂尚存的不足之处,并对铁矿石浮选药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复杂难选铁矿分选,尤其是含铁硅酸盐型铁矿浮选中所用常规浮选调整剂存在的选择性差、分选效率低等问题,探索研制选择性好、分选效率高、来源广、无毒、廉价的新型调整剂及其组合复配药剂将是未来铁矿石浮选调整剂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浮选 调整剂
原文传递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明阳 廉德 +4 位作者 李昊 陈汪兴 胡义明 高翔鹏 童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通过对-37μm、37~44μm、44~74μm 3个粒级绿泥石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规律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与可浮性的关系。XRD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绿泥石粒度降低,平行解理面的含量... 通过对-37μm、37~44μm、44~74μm 3个粒级绿泥石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规律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与可浮性的关系。XRD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绿泥石粒度降低,平行解理面的含量持续升高,层间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3个粒级绿泥石可浮性顺序为中间粒级(37~44μm)>细粒级(-37μm)>粗粒级(44~74μm)。捕收剂吸附规律检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十二胺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绿泥石粒级减小而降低,而吸附量随绿泥石粒度减小而升高;十二胺主要通过亲固基氨基吸附在绿泥石(001)面,十二胺分子碳链主要沿绿泥石(001)面法线方向分布;与绿泥石(001)面相比,(100)面含有大量正电性金属离子,减弱了十二胺与绿泥石(100)的静电吸附作用,十二胺在绿泥石(100)面的吸附靶向度不高,为非有效吸附;绿泥石(001)面对十二胺的吸附强度大于(100)面。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表现明显,(001)面含量升高对绿泥石浮选有利,在阳离子捕收剂体系中,通过选择性磨矿,提高绿泥石层间解离效率是改善绿泥石选矿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各向异性 粒级 十二胺 吸附 法线方向 靶向度
下载PDF
水中Ca^2+和Mg^2+对镜铁矿和绿泥石可浮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阳 廉德 +2 位作者 郝军杰 胡义明 高翔鹏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9-969,共11页
为研究水质对镜铁矿和绿泥石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量、玻尔兹曼理论分析、溶液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在去离子水和自来水浮选环境中,研究了十二胺(DDA)体系中镜铁矿和绿泥石的浮选行为及Ca^2+,Mg^2+... 为研究水质对镜铁矿和绿泥石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量、玻尔兹曼理论分析、溶液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在去离子水和自来水浮选环境中,研究了十二胺(DDA)体系中镜铁矿和绿泥石的浮选行为及Ca^2+,Mg^2+对镜铁矿和绿泥石浮选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自来水对镜铁矿和绿泥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去离子水浮选环境相比,镜铁矿和绿泥石的回收率分别下降了8.01和8.99个百分点;模拟自来水环境中,Ca^2+,Mg^2+使镜铁矿回收率分别下降11.91和18.88个百分点,绿泥石回收率分别降低7.44和15.45个百分点。自来水浮选环境中镜铁矿和绿泥石可浮性降低主要由于自来水中Ca^2+,Mg^2+的抑制作用。Ca^2+,Mg^2+对镜铁矿的抑制作用比绿泥石强,且Mg^2+的抑制效果比Ca^2+明显。机理检测结果表明,Ca^2+,Mg^2+吸附使镜铁矿和绿泥石表面电位升高,减弱了DDA与矿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促使镜铁矿和绿泥石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大、界面层内RNH3+浓度降低,使DDA与镜铁矿和绿泥石的吸附间距增大,且DDA分子分布松散度增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镜铁矿和绿泥石的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水质 镜铁矿 绿泥石 抑制
原文传递
当代大学生户外项目开发及营销策略研究——以徐州慢时光户外大学生创业团队为例
4
作者 廉德 何梅 《现代商业》 2017年第15期164-165,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户外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消费流,而开发策划好大学生旅游产品既是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户外 大学生 市场研究
下载PDF
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孙秀军 张梅 +2 位作者 李政玲 郭延莉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8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嘱实施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常规护理配合,干... 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嘱实施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常规护理配合,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建立腹腔镜手术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小组,实施术前互动式访视、术中舒适护理配合及术后回访为一体的舒适护理配合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63±7.25)min,术后呼之睁眼时间为(18.62±1.65)min,呼之握拳时间为(22.15±1.32)min,气管拔管时间为(25.37±1.52)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8.72±7.31)min,(23.05±1.72)min,(25.67±1.38)min,(29.62±1.5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4,16.415,16.279,17.233;P〈0.01)。干预组术后12,24,48,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2±1.42),(3.29±1.27),(2.37±1.05),(1.25±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7±1.52),(4.56±1.31),(3.56±1.08),(1.82±1.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83,6.147,6.977,3.439;P〈0.05)。干预组首次下床时间(12.35±3.17)h、术后24,48,72h睡眠时间[(5.72±2.31),(6.55±1.58),(7.87±1.25)h]、住院时间(7.13±1.28)d均优于对照组的(17.52±3.23)h,(3.59±2.35)h,(5.37±1.63)h,(6.58±1.27)h,(8.67±1.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89,5.709,4.591,6.393,6.663;P〈0.01);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1%,对照组为2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2,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子宫肌瘤 手术配合 舒适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婴幼儿肺炎排痰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秀萍 朱梅 廉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雾化吸入疗法 婴幼儿肺炎 排痰效果 影响的研究 肺炎患儿 雾化吸入法 辅助治疗 护理操作 婴幼儿期 住院患儿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马军霞 徐凤 +1 位作者 薛云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5期3061-3064,共4页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康复期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康复期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积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续性护理支持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23.52±4.15),(47.85±3.52),(18.15±3.18)]分;对照组分别为[(38.92±4.22),(33.59±3.57),(25.70±3.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70,22.486,13.127;P <0.01);干预组患者术后复发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7例,干预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425,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1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延续性护理支持干预,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早日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妇科 盆腔根治术 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
原文传递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艳 黄雁 +2 位作者 李之春 刘艳春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37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遵医嘱在常规治疗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实施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 目的: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37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遵医嘱在常规治疗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实施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全面评估早产儿生长发育需求,建立家庭追踪随访电子档案、专题知识技能培训及发育支持康复训练为一体的延续性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出院后定期返院复查评估。结果干预组早产儿母亲育儿知识技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05,P<0.05)。两组早产儿随访至第12个月,干预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发育商(DQ)分别为(96.7±177;2.7),(95.2±177;2.3),(96.5±177;2.1),(97.8±177;2.2),(97.3±177;2.4);对照组分别为(92.3±177;2.9),(91.2±177;2.5),(92.4±177;2.3),(95.1±177;2.8),(93.2±177;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93,9.748,10.898,6.281,9.397;P<0.01)。干预组脑瘫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76,P<0.05)。结论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可以促进婴儿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早期发育支持 延续护理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连续性护理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莹 吕凤云 +3 位作者 王红梅 张秀清 崔艳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6期3105-3109,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7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互动式支持、术...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7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互动式支持、术后疼痛评估支持及出院后康复支持为一体的连续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术后疼痛初始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干预组分别为(35.28±5.43),(39.82±4.03),(25.61±5.12)分,对照组分别为(42.73±6.72),(33.15±5.62),(31.75±6.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13,7.065,5.495;P〈0.01);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般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睡眠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个体化专科护理支持干预模式,促进了患者躯体功能早日康复,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生活质量 连续性护理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秀梅 王蕾梅 +3 位作者 裴忠利 刘艳春 张秀萍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7例学龄期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84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患儿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视听训练、行为训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7例学龄期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84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患儿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视听训练、行为训练及氧合疗法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常规知识宣教,由患儿自行完成氧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氧驱动雾化吸人后呼吸(18.31±2.32)次/min、心率(91.23±2.65)次/min及血氧饱和度(97.25±2.03)%与对照组(21.27±3.08)次/min、(95.87±3.42)次/min、(95.02±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020,9.807,5.420;P〈0.01),干预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1.05±0.23)分、夜间症状评分(1.03±0.21)分低于对照组(1.77±0.35)分、(1.75±0.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728,17.209;P〈0.01);干预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4.53,10.92;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尽快缓解病情,从而提高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氧驱动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杜秀华 赵逢玲 +2 位作者 庄茹娟 廉德 冯艳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1508-15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24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循证组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建立循证信息支持系统,针对患者手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给予...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24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循证组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建立循证信息支持系统,针对患者手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给予个体化的疏导和手术过程模拟演示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循证组患者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咪达唑仑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73、7.24、8.17,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P〈0.01),术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05)。循证组患者术后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1、10.45、11.32,P〈0.05),循证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8、5.22、2.63、7.62,P〈0.05)。结论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信息支持有效缓解了术前焦虑,减少了麻醉镇静药物用量,缩短了苏醒期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达到厂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麻醉 全身 术前访视 腹部手术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对新生儿硬肿症恒温湿化氧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廉德 方咏梅 +2 位作者 张秀萍 邱学兰 邢佑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17-519,共3页
为探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恒温湿化氧疗,根据生物氧化机理,将1997 年1 月至1998 年8 月入院的125 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护理上的基础上,研究组( A 组)65 例实施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 B ... 为探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恒温湿化氧疗,根据生物氧化机理,将1997 年1 月至1998 年8 月入院的125 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护理上的基础上,研究组( A 组)65 例实施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 B 组)60 例按传统吸氧方式和吸氧指征给氧。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A 组比 B 组不仅缩短了复温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P 均< 0 .001) ,而且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P 均< 0 .00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湿化氧疗 新生儿硬肿症 护理
原文传递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蕾梅 廉德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后患儿120例,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后患儿120例,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前(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理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流程管理模式 效果
下载PDF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艳春 武艳霜 +3 位作者 廉德 裴忠利 李艳 李之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8期2113-211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出生后24h内建立新... 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出生后24h内建立新生儿监护期、病情恢复期及婴幼儿期随访为一体的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施行早产儿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体重增长分别为(2.57±1.02)h,(5.27±1.32)d,(9.37士2.03)d,(14.87±2.15)g/d,对照组分别为(5.32±2.19)h,(8.75±2.14)d,(13.62±2.87)d,(11.42±2.74)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29,11.28,9.85,8.06;P〈0.01)。干预组对安慰的反应、前臂弹回速度、下肢弹回速度、手握持能力得分分别为(1.83土0.15),(1.78±0.21),(1.75±0.18),(1.85±0.13)分,对照组分别为(1.34±0.27),(1.31±0.29),(1.28±0.25),(1.43-i-0.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94,10.69,12.42,11.44;P〈0.01)。干预组应用静脉营养时间、监护时间、住暖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1±2.04),(5.63±2.17),(8.52±2.15),(14.17±2.43)d,对照组分别为(12.87±2.52),(8.94±2.82),(13.87±3.64),(21.67±3.51)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94,7.57,10.32,14.31;P〈0.01)。两组早产儿随访3,6,12个月,干预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发育支持护理促进了婴儿生长发育,改善其预后,提高了早产儿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早期发育支持 护理干预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军霞 武艳霜 +2 位作者 雷星平 孙芹 廉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8期3366-3369,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5例经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即干预组实施术前认知行为干预,术后疼痛干...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5例经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即干预组实施术前认知行为干预,术后疼痛干预及出院后随访干预为一体的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式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术后72h VAS评分为(1.35±1.02)分,对照组为(2.76±1.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15±2.1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9±2.18)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72%,对照组为14.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性 腹腔镜 生活质量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郝明英 张学菊 +1 位作者 李梅 廉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21期2943-294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对产妇进行产后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对产妇进行产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情况,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等。结果干预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有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产妇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优化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士娥 刘艳春 +2 位作者 李艳 张显英 廉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06-610,661,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37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儿遵医嘱给予暖箱复温、抗感染、营养支持、防治低血糖、合理供氧、心电监护及对...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137例同期转入NICU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儿遵医嘱给予暖箱复温、抗感染、营养支持、防治低血糖、合理供氧、心电监护及对症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组建团队合作发育支持护理小组,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早产儿出生后24h内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发育支持、胃肠功能发育支持及音乐疗法抚触发育支持为一体的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模式。结果干预组患儿出生后4d、7d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分别为(8.89±1.56)mg/dL、(100.12±15.23)μmol/L、(11.30±2.52)mg/dL、(149.50±27.50)μmol/L,对照组患儿分别为(9.83±1.12)mg/dL、(112.17±17.36)μmol/L、(14.68±3.29)mg/dL、(170.45±28.6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退时间、监护时间及入暖箱时间分别为(4.36±1.21)d、(8.75±1.34)d、(10.52±2.07)d、(4.62±1.25)d、(9.76±2.05)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3.18±1.03)d、(10.52±2.57)d、(11.37±2.62)d、(5.53±1.62)d、(11.75±2.7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1)。干预组患儿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05)h、(6.26±1.31)d、(10.27±1.87)d、(14.75±2.13)g/d、(15.28±2.15)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4.37±2.12)h、(7.79±2.15)d、(11.62±2.61)d、(12.43±3.75)g/d、(17.52±2.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儿血清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发育支持 病理性黄疸
原文传递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爱霞 王梅 +3 位作者 武艳霜 张厚玲 廉德 张显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2119-212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同期转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施行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出生后4h内留置胃管、生理盐水洗胃,胃肠减压、母乳胃肠内营养及音乐抚... 目的 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同期转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施行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即出生后4h内留置胃管、生理盐水洗胃,胃肠减压、母乳胃肠内营养及音乐抚触疗法,对照组62例,按传统方法施行早产儿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P<0.01),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应用静脉营养时间及住暖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促进了胃肠功能发育成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发育支持 肠道营养
原文传递
早期胃肠减压及胃肠内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廉德 方咏梅 +3 位作者 张秀萍 朱爱霞 田素香 张显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减压及胃肠内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同期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施行早期胃肠减压及母乳胃肠内营养;对照组54例,出生后先行静脉营养。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吸吮...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减压及胃肠内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同期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施行早期胃肠减压及母乳胃肠内营养;对照组54例,出生后先行静脉营养。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足量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体重增长、神经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存活率及存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肠减压及母乳胃肠内营养,减少了常见并发症,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存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胃肠减压 肠道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胃肠减压 胃肠内营养 存活质量 常见并发症
原文传递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廉德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51,共12页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有:行为主体的多元性、行为对象的渐增性、目标的政治性、手段的多样性。行为主体的多元性,即日本公共外交以政府主导并由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地方外事等主体构成的特点。行为对象的渐增性,即日本公共外交的对...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有:行为主体的多元性、行为对象的渐增性、目标的政治性、手段的多样性。行为主体的多元性,即日本公共外交以政府主导并由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地方外事等主体构成的特点。行为对象的渐增性,即日本公共外交的对象最初集中于美国和东南亚,后来逐步向中国及其他国家扩展。目标的政治性,即日本公共外交的目的从改变"军事国家"形象和为经济"铺路开道"的实用特点,转变为实现政治大国服务。手段的多样性,即日本公共外交在经贸、文化、教育以及观光等不同领域采用各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广报文化 国际交流基金 国际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