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昱莹 郭丽丽 +2 位作者 小芳 郭大龙 侯小改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646-1655,共10页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的主要因素、影响生根的主要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牡丹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玻璃化3大难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就传统组织培养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光自养、开放组...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的主要因素、影响生根的主要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牡丹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玻璃化3大难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就传统组织培养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光自养、开放组培等新型组培技术,以期为今后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不同种植年限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昱莹 刘曙光 +3 位作者 小芳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2-1685,共14页
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环境可直接反映由连作障碍带来的变化,探究连作状态下不同种植年限‘凤丹’牡丹根际微生物环境的演替规律及菌体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对‘凤丹’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Illu... 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环境可直接反映由连作障碍带来的变化,探究连作状态下不同种植年限‘凤丹’牡丹根际微生物环境的演替规律及菌体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对‘凤丹’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洛阳地区2年、4年、5年、10年、32年生‘凤丹’牡丹根际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真菌18S rDNA V5可变区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测序后从5组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中共得到1069322条Clean reads,序列过滤拼接后可得534659条Tags;5组土壤样品共含有3419个OTUs,涵盖了5门、17纲、18目、175科、299属、376种菌群;科水平上‘凤丹’牡丹根际优势菌群为Incertae sedis(24.90%)、Sordariomycetes(15.25%)、Sordariaceae(12.11%)、Filobasidiales(7.48%)以及Rhizophlyctidaceae(6.21%);属水平上‘凤丹’牡丹根际优势菌群为Tetracladium(20.81%)、Incertae sedis(13.98%)、Sordaria(12.12%)和Filobasidiaceae(7.48%);Alpha多样性分析和Beta多样性分析均表明,不同种植年限‘凤丹’牡丹根际土菌群群落多样性为10年生>5年生>32年生>4年生>2年生。本研究发现连作状态下不同种植年限对‘凤丹’牡丹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菌群群落多样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种植年限中均具有特异性强的优势菌群;Gracilipodida、Acanthocystidae和Freshwater Opisthokonta三类真菌群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这些特异性菌群证明连作障碍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上结果将为解析‘凤丹’牡丹连作障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种植年限 真菌群落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有福 小芳 +1 位作者 陈春艳 侯小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了探明核桃(Juglans regia Linn.)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组成与海拔及气候因子的关系,以青藏高原东南部12个不同海拔(2 500~3 868 m)样点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可... 为了探明核桃(Juglans regia Linn.)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组成与海拔及气候因子的关系,以青藏高原东南部12个不同海拔(2 500~3 868 m)样点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各指标间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均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且均与海拔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随海拔升高呈抛物线型变化,但其相关性不显著。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其与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范围和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而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与上述指标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且受到温度和降水因子的共同影响,并以温度因子影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海拔 气候因子 Pearson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凤丹’牡丹愈伤组织分化和生根诱导中的DNA甲基化分析
4
作者 张婉青 张红晓 +3 位作者 小芳 李昱莹 郭丽丽 侯小改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35-1746,共12页
牡丹愈伤组织分化率低和组培苗生根困难一直是其再生体系建立的两大制约因素。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凤丹’非胚性与胚性愈伤组织、未生根与生根组培苗的DNA甲基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胚性和胚性愈伤组织的DN... 牡丹愈伤组织分化率低和组培苗生根困难一直是其再生体系建立的两大制约因素。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凤丹’非胚性与胚性愈伤组织、未生根与生根组培苗的DNA甲基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胚性和胚性愈伤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均以全甲基化水平较高,二者的超甲基化位点数相差较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相比,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引起由全甲基化转变为超甲基化的占比多达33.45%;与未生根组培苗相比,组培苗生根过程是以去甲基化模式占比最多,为38.41%。因此推测,‘凤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较少,可能与其超甲基化的形成有关;而组培苗生根可能与其去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愈伤组织 组培苗 胚性细胞 生根苗 甲基化
原文传递
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建立及初代畸形苗甲基化变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小芳 李昱莹 +3 位作者 张婉青 郭丽丽 张有福 侯小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9,共10页
为提高凤丹牡丹组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效率,以当年采收油用牡丹凤丹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设置不同光照及温度培养条件、不同大小成熟种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添加物等处理,完善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 为提高凤丹牡丹组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效率,以当年采收油用牡丹凤丹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设置不同光照及温度培养条件、不同大小成熟种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添加物等处理,完善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运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技术(MSAP)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畸形组培苗进行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异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最优培养条件为接种后进行7 d暗培养随即转入光照培养,适宜培养温度为(25±1)℃;适宜外植体为≥3 mm的成熟种胚;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0.8 mg/L NAA+1.0 mg/L 6-BA,其基础培养基为改良MS(Ca^2+加倍)培养基;与不添加外源物质相比,凤丹牡丹胚乳的添加对成苗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添加75 mL/L椰汁处理组培养效果较好,成苗率为85.66%,添加1.0 g/L活性炭处理组成苗率最高,为90.46%。相较于正常组培苗,畸形苗总扩增位点数增多21.20%,总甲基化位点数减少12.97%;正常组培苗总甲基化率为85.38%,畸形苗总甲基化率为74.30%;畸形苗甲基化多态型变异占主导(82.37%),其中去甲基化变异类型占比最多,为46.45%。综上,建立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适宜培养方案如下:改良MS(Ca^2+加倍)+0.8 mg/L NAA+1.0 mg/L 6-BA+1.0 g/L活性炭(或75 mL/L椰汁),培养条件为(25±1)℃下7 d暗培养后光照培养。相较于正常组培苗,凤丹牡丹胚培养畸形苗总甲基化率较低,以多态型去甲基化变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成熟种胚 外源添加物 胚培养体系 胚培养畸形苗 甲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