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生理阶段安格斯母牛维持行为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红雨 范佳英 +3 位作者 聂芙蓉 郑立 郭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生理阶段安格斯母牛维持行为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以期了解安格斯牛耐热性能,为建立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取分娩后2~3个月的空怀哺乳(LN)组、干奶1~2个月的空怀(NN)组和妊娠6~7个月(GE...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生理阶段安格斯母牛维持行为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以期了解安格斯牛耐热性能,为建立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取分娩后2~3个月的空怀哺乳(LN)组、干奶1~2个月的空怀(NN)组和妊娠6~7个月(GE)组黑安格斯母牛各4头,监测其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理常值、维持行为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热应激条件下,3组间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2)GE组每个反刍周期食团数显著高于LN组(P<0.05),GE组和NN组的采食时间都显著高于LN组(P<0.05),而站立/游走时间显著低于LN组(P<0.05),GE组和LN组的卧息时间显著高于NN组(P<0.05)。(3)与NN组比较,GE组的血清CK、IgA、T4、UN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LN组比较,GE组除血清UN显著降低(P<0.05)外,血清ALT、AST、CK、TP、GLU、T3、T4、IgG、IgA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NN组血清TP和T4显著高于LN组(P<0.05),血清ALT、AST、CK、UN、GLU、T3、IgG、IgA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生理阶段安格斯母牛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能,且妊娠组母牛在采食行为、反刍行为、维持肌细胞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方面优于空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安格斯牛 维持行为 生理常值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王湛翔 +4 位作者 刘志强 曹志军 李胜利 郭艳丽 邓红雨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3.5±3.4)kg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切短苜蓿、颗粒苜蓿、切短燕麦和颗粒燕麦,自由采食。试验自15日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3.5±3.4)kg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切短苜蓿、颗粒苜蓿、切短燕麦和颗粒燕麦,自由采食。试验自15日龄至56日龄。结果表明:粗饲料种类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苜蓿组犊牛的体高(45日龄)和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燕麦组(P<0.05);粗饲料加工方式对体重无显著影响,但颗粒组犊牛各阶段干草采食量(P<0.01)和15~30日龄的日均总干物质采食量以及瘤胃背囊乳头长度均高于切短组(P<0.05),切短组犊牛46~56日龄和全期的开食料采食量(P<0.01)、15~30日龄和46~56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45日龄和56日龄时的体斜长和胸围(P<0.05)、瘤胃腹囊肌层厚度(P<0.05)均高于颗粒组;粗饲料种类和加工方式互作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切短苜蓿组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其他三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切短干草可显著提高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断奶后体斜长和胸围,切短苜蓿干草还能显著提高瘤胃肌层厚度,而颗粒干草则有助于提高瘤胃背囊乳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加工方式 犊牛 生长性能 瘤胃组织形态
下载PDF
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红雨 +4 位作者 李信颉 王笑笑 段海涛 聂芙蓉 郑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泌乳中期、体况相近、日产奶量15 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籽粒... 试验旨在研究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泌乳中期、体况相近、日产奶量15 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籽粒苋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的比例分别为38%和10%,试验Ⅱ组的替代比例分别为50%和33%。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蛋白、乳固体总量、乳脂肪和乳尿素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随试验时间延长,对照组乳脂肪和乳固体总量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无显著变化(P>0.05),3组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乳尿素氮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籽粒苋青贮适量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及精料可以显著提高低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不会对乳成分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低产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