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静 康林 +3 位作者 刘周斌 吕俊恒 刘宇华 邹学校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3-126,130,共5页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相关基因3个方面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植物根系、叶片、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活性氧代谢、植物激素以及相关基因,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干旱 基因 抗旱性 综述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康林 刘周斌 +1 位作者 欧立军 袁祖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土壤微生物贮存、释放营养和其与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两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并介绍了有效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长发育 有效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菌肥
下载PDF
辣椒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林 刘周斌 +3 位作者 欧立军 童辉 彭莹 袁祖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175,共7页
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2个辣椒自交系(SJ11–3、06g19–1–1–1)和1个地方品种(樟树港)种植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 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2个辣椒自交系(SJ11–3、06g19–1–1–1)和1个地方品种(樟树港)种植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前后土壤均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优势真菌;辣椒种植前后土壤中的细菌种类较真菌更加丰富,多样化程度更高;种植辣椒后土壤细菌、真菌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土壤细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5.26%~25.49%、24.51%~24.87%和8.28%~9.55%,而真菌的Shannon指数有不同程度降低,Simpson指数增大,增幅78.45%~275.69%;辣椒种植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类型也有所改变,细菌OTU个数较种植前明显升高,增幅约28.73%,土壤中特有的OTU类型明显减少;真菌OTU个数变化及类型变化比细菌大,病原性真菌的相对丰度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土壤类型对辣椒根系和果实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康林 王静 +2 位作者 刘周斌 欧立军 袁祖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8期73-80,共8页
以自交系材料‘SJ11-3’、‘樟树港’和‘06g19-1-1-1’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潮土、黄棕土、稻田土和田园土4种不同类型土壤对种植辣椒的根系和果实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显微结构差异探讨土壤类型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研... 以自交系材料‘SJ11-3’、‘樟树港’和‘06g19-1-1-1’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潮土、黄棕土、稻田土和田园土4种不同类型土壤对种植辣椒的根系和果实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显微结构差异探讨土壤类型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潮土所植辣椒木质部占根比例最小,皮层细胞最厚;田园土所植辣椒木质部占根比例最为适宜,皮层细胞最薄,形成层细胞与木质部分离程度最低;黄棕土所植辣椒形成层细胞与木质部分离明显。果实细胞壁加厚程度以田园土所植辣椒最为明显,稻田土次之;黄棕土所植辣椒靠内果皮薄壁细胞融合程度最高;稻田土所植辣椒维管束最多,黄棕土次之,潮土最少。结果表明,土壤类型的差异会对辣椒根系和果实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中,田园土所植辣椒根系生长最好,果肉薄壁细胞多,薄壁组织增厚明显,较其他类型土壤更适宜于辣椒生长及果实口感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土壤类型 根系显微结构 果实显微结构
下载PDF
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欧立军 康林 +2 位作者 赵激 陈娟 刘周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156,共6页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如何提高作物的氮利用率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综述了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并对后续氮素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筛选...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如何提高作物的氮利用率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综述了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并对后续氮素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筛选和选育高氮效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效率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展望
原文传递
淹水胁迫下辣椒种子生理生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娟 王静 +3 位作者 危革 刘周斌 康林 欧立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68-75,共8页
为促进辣椒抗涝品种的选育,解决辣椒生产上的涝害问题,通过研究淹水胁迫对辣椒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为辣椒抗涝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生产上对水涝敏感度低、中、高的3个辣椒品种‘S15’、‘A46’和‘A77’的种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 为促进辣椒抗涝品种的选育,解决辣椒生产上的涝害问题,通过研究淹水胁迫对辣椒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为辣椒抗涝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生产上对水涝敏感度低、中、高的3个辣椒品种‘S15’、‘A46’和‘A77’的种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0 h、10 h、5天、10天、15天、20天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以及不同淹水时间对SOD、POD、CAT、GR、AMS和LPS等酶活力,PRO和可溶性糖含量,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水涝敏感度种子对水涝的响应不一。淹水20天后,‘S15’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最低,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最高;‘A77’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SOD、CAT活性最低,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不再产生较大差异,5天可作为辣椒抗涝鉴定淹水胁迫的最佳时间。研究认为,不同辣椒种子表现出的耐涝性与生产实际一致;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均可作为辣椒品种抗涝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淹水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耐涝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