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给予积极血压管理策略对于患者血肿变化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入院后48 h内血压管理目标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给予积极血压管理策略对于患者血肿变化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入院后48 h内血压管理目标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其目标血压值为≤160/90 mm Hg(1mm Hg=0.133 k Pa),平均动脉压为110 mm Hg或者其血压降低变化值在原基础平均动脉压基础上下降幅度为15%~20%。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单联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bid口服,对于降压目标未给予严格要求。入组患者在入院后0、72 h给予复查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变化(ml)以及血肿扩大率,入院后第1 d、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水平、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8.53±1.63)ml比(8.95±1.89)ml,t=0.985],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肿量[(8.87±1.90)ml比(11.94±2.09)ml,t=2.46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扩大率[(11/65,16.92%)比(23/65,35.38%,χ2=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1.85±5.90)比(18.90±4.63),t=2.908]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2.05±6.27)比(24.87±5.05),t=2.093]也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早期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有助于预防脑内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给予积极血压管理策略对于患者血肿变化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入院后48 h内血压管理目标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其目标血压值为≤160/90 mm Hg(1mm Hg=0.133 k Pa),平均动脉压为110 mm Hg或者其血压降低变化值在原基础平均动脉压基础上下降幅度为15%~20%。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单联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bid口服,对于降压目标未给予严格要求。入组患者在入院后0、72 h给予复查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变化(ml)以及血肿扩大率,入院后第1 d、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水平、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8.53±1.63)ml比(8.95±1.89)ml,t=0.985],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肿量[(8.87±1.90)ml比(11.94±2.09)ml,t=2.46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扩大率[(11/65,16.92%)比(23/65,35.38%,χ2=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1.85±5.90)比(18.90±4.63),t=2.908]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2.05±6.27)比(24.87±5.05),t=2.093]也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早期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有助于预防脑内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