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9
1
作者 路迪生 两期 +4 位作者 丁真奇 练克俭 郭延杰 郭林新 洪加源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7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开放复位“Y”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 1 998年 7月~ 2 0 0 3年 8月 ,使用开放复位“Y”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 1 8例 2 0侧 ,比较手术前后B hler角、Gissane角、跟... 目的 探讨使用开放复位“Y”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 1 998年 7月~ 2 0 0 3年 8月 ,使用开放复位“Y”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 1 8例 2 0侧 ,比较手术前后B 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结果 术后经平均 1 0 6个月随访 ,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行走 ,足弓恢复正常 ,B hler角由术前平均 - 6 2 5°恢复至术后平均 1 9 35°,跟骨丘部高度由术前 36 4 0mm恢复至术后 4 2 90mm。结论 对于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Y”形钛钢板固定 ,即可复位距下关节 ,恢复B hler角、Gissane角 ,同时又可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及宽度 ,使其达到解剖复位 ,病人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韧带
下载PDF
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6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洪加源 练克俭 +2 位作者 郭延杰 两期 丁真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AO锁骨钩钢板 切开复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前路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 被引量:29
3
作者 丁真奇 两期 +5 位作者 翟文亮 路迪生 练克俭 郭延杰 郭林新 刘晖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右侧胸腔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6例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26~48岁,平均32.3岁.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 目的探讨经右侧胸腔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6例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26~48岁,平均32.3岁.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胸背痛及脊柱后凸畸形,脊柱后凸角为15°~30°,平均19°.T3~T5椎体破坏1例,T4,5 4例,T3~T61例.AIA分级:C级5例,D级1例.MRI示椎管内脓肿2例,椎旁脓肿4例,均压迫硬膜囊.术前常规使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四联抗痨治疗2~3周,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6例患者全部采用经右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术,3例使用'K'形钢板内固定,3例使用Ventrofix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继续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2.5~3.5 h,平均3 h,手术失血量800~220ml,平均1300ml,输血500~2000ml,平均1200ml.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肺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6~44个月,平均21个月;4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瘫痪完全恢复,2例3个月内完全恢复.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胸背痛消失,植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6个月,无一例结核复发,术后脊柱后凸角平均矫正至16°.结论采用经右胸腔前路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是目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一期植骨内固定 治疗 胸椎结核 瘫痪 并发症 脊髓压迫症
原文传递
复杂胫腓骨下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31
4
作者 郭林新 洪加源 +3 位作者 丁真奇 两期 练克俭 延净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严重胫腓骨下段骨折手术时机和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复杂胫腓骨下段骨折80例。Ⅱ度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骨折分别采取急诊、二期微创外侧解剖板及自制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等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Ⅲ度损... 目的探讨复杂严重胫腓骨下段骨折手术时机和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复杂胫腓骨下段骨折80例。Ⅱ度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骨折分别采取急诊、二期微创外侧解剖板及自制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等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Ⅲ度损伤均以外固定架作为最终固定直到骨愈合。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按Mazur等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3.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对损伤作出正确评估,根据具体损伤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合适的固定方式是复杂严重胫腓骨下段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牛骨胶原牛骨形成蛋白局部注射治疗骨折不连接12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丁真奇 两期 +3 位作者 翟文亮 郭延杰 练克俭 郭林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 观察牛骨胶原和牛骨形成蛋白 (BMP)复合后 ,局部注射于骨折端治疗骨不连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在X线机电视屏引导下 ,用小针刀在骨折端制造新鲜创伤后 ,局部注入 5~ 10ml牛骨胶原 牛BMP液。临床治疗 12例。 结果  11例在 3~ ... 目的 观察牛骨胶原和牛骨形成蛋白 (BMP)复合后 ,局部注射于骨折端治疗骨不连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在X线机电视屏引导下 ,用小针刀在骨折端制造新鲜创伤后 ,局部注入 5~ 10ml牛骨胶原 牛BMP液。临床治疗 12例。 结果  11例在 3~ 6个月获得临床骨折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牛骨胶原 牛BMP液骨折端局部注射治疗骨不连 ,是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骨折不愈合 骨形成蛋白 局部注射
原文传递
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27处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洪加源 练克俭 +3 位作者 郭林新 丁真奇 郭延杰 两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RICHARD钉 治疗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加源 郭林新 +4 位作者 两期 练克俭 丁真奇 郭延杰 翟文亮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5期365-368,I002,共5页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骨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臀肌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泼尼松进行造模。每隔 2周分别测定股骨头羟...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骨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臀肌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泼尼松进行造模。每隔 2周分别测定股骨头羟脯氨酸 (HOP)、氨基已糖 (HOM )、钙 (Ca)及血清钙、钙磷的含量 ,并计算出HOM /HOP、Ca/HOP的比值及血清钙磷乘积 ,同时观察股骨头X线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羟脯氨酸、氨基已糖、钙含量及HOM/HOP、Ca/HO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血清钙、钙磷乘积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1) ;X线示模型组股骨头及周围骨小梁变稀疏 ;组织学显示模型组骨陷窝空缺数明显增多 ,骨小梁稀疏细长 ,髓腔内充满增大的脂肪细胞。结论 大剂量激素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早期坏死 ,大剂量激素引起股骨头骨代谢变化是骨坏死综合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大剂量激素 骨代谢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志文 马岩 +3 位作者 李同涛 刘晖 林斌 两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9期969-971,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06—2016-05经X线片、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间孔镜...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06—2016-05经X线片、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间孔镜组),30例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MIS-TLIF组)。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20~32)个月。椎间孔镜组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未复发;MIS-TLIF组随访期间植骨均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与MIS-TLIF组比较,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2、24、48 h腰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24、48 h腿痛VAS评分,以及术后6周、1年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MIS-TLIF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老年
原文传递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卫 丁真奇 +2 位作者 两期 郭志民 刘庆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39.6岁...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39.6岁;新鲜骨折6例,陈旧性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分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8~15分,平均10.9分。术前均行X线、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均在全麻直视下行复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完全复位,2例不完全复位;术后第3~6天(平均第4天)在颈托保护下离床活动;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手术6个月后复查X线、螺旋CT示所有骨折均呈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1年神经功能JOA评分13~17分,平均15.9分,平均改善率为85.3%。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复位,短节段固定、固定可靠及骨愈合率高等特点,为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齿状突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经前路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环损伤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丁真奇 两期 +3 位作者 刘晖 练克俭 郭林新 郭延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介绍经骨盆前入路手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髂骨内侧弧形切口和Pfannenstiel切口入路 ,骨盆骨折脱位复位后 ,分别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 19例 ,其中C115例 ,C2 2例 ,C3 2例。结果  19例随访时间 6个月~... 目的 介绍经骨盆前入路手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髂骨内侧弧形切口和Pfannenstiel切口入路 ,骨盆骨折脱位复位后 ,分别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 19例 ,其中C115例 ,C2 2例 ,C3 2例。结果  19例随访时间 6个月~ 2 5年 ,平均 1 5年。 17例骨盆骨折 3个月达骨性愈合 ,2例 4个月达骨性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前入路手术治疗Tile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前路手术 骨折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并内侧皮质缺损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两期 丁真奇 +6 位作者 翟文亮 赵卫东 刘晖 郭林新 练克俭 路迪生 郭延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 采用同种异体骨板重建股骨干内侧皮质缺损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6具新鲜股骨标本,在内侧造成皮质缺损后,测定正常股骨组(对照组),钢板固定组(实验组1),钢板加骨板固定组(实验组2),钢板加骨板加内侧骨块复位组(实验组3)的垂直压... 目的 采用同种异体骨板重建股骨干内侧皮质缺损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6具新鲜股骨标本,在内侧造成皮质缺损后,测定正常股骨组(对照组),钢板固定组(实验组1),钢板加骨板固定组(实验组2),钢板加骨板加内侧骨块复位组(实验组3)的垂直压缩,三点弯曲及抗扭转能力,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在相同载荷下的位移。结果 本实验三项指标间,对照组和实验组3间的垂直压缩、三点弯曲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实验组1、2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压力侧骨缺损单纯用钢板内固定效果最差,而用异体骨板加钢板固定强度明显优于单纯钢板固定,骨块复位加骨板、钢板固定优于单纯骨板及钢板固定。结论 应用异体骨板重建股骨干内侧皮质缺损,可较好的恢复股骨干内侧皮质的完整性,增加钢板内固定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侧皮质缺损重建 生物力学 钢板固定
下载PDF
肱骨干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真奇 翟文亮 +4 位作者 两期 林斌 郭林新 郭延杰 毛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794-795,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干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外科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疗11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在生物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全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鼓励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肱骨干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外科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疗11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在生物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全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鼓励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8个月,没有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肱骨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治疗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丁真奇 高俊 +4 位作者 郭林新 陈长青 两期 翟文亮 林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对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2月~2006年9月,对16例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采取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治疗。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50岁;感染性骨不... 目的探讨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对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2月~2006年9月,对16例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采取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治疗。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50岁;感染性骨不连13例,感染性骨延迟愈合3例。将小腿置于骨应力刺激仪托架上,对跟骨进行纵向冲击。每天治疗3次,每次30min,每次间隔3h,记录疗效评价指标。结果3例骨延迟愈合及11例骨不连均愈合,骨愈合时间12~35周,平均(20.45±2.56)周;2例不愈合改开放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指标显效率87.5%,无效率12.5%。无一例感染复发或再骨折。结论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对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后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具有一定治疗效果,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刺激仪 骨髓炎 骨延迟愈合 骨不连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维平 两期 +1 位作者 陈卫 邱玲芳 《中医正骨》 2015年第8期61-64,共4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机体恢复减慢,这与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存在密切的联系。隐性失血的存在严重影响对患者失血量的估计,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感染的几率,从而影响手术疗效、术后功能锻炼及机体的恢复。本文从隐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机体恢复减慢,这与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存在密切的联系。隐性失血的存在严重影响对患者失血量的估计,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感染的几率,从而影响手术疗效、术后功能锻炼及机体的恢复。本文从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计算方法、影响因素、预防和治疗几个方面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隐性出血 综述
下载PDF
钛网椎管成形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练克俭 翟文亮 +4 位作者 丁真奇 洪加源 郭延杰 两期 郭林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椎板减压后脊柱融合的方法。方法 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人 3 4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不稳及硬膜囊或神经根压迫。在进行后路椎板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后 ,采用钛网椎管成形脊柱后路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椎板减压后脊柱融合的方法。方法 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人 3 4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不稳及硬膜囊或神经根压迫。在进行后路椎板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后 ,采用钛网椎管成形脊柱后路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病例经 1 2~ 1 8个月随访 ,内固定物无断裂 ,钛网在位 ,椎管成形良好 ,硬膜囊及神经根无压迫。 3 1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钛网椎管成形脊柱融合术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效果良好。此方法操作简单 ,安全 ,能够在恢复椎管形状、免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的同时 ,进行植骨融合 ,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脊柱骨折 治疗 钛网椎管成形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1
16
作者 翟文亮 练克俭 +3 位作者 丁真奇 郭延杰 两期 洪加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及硬膜囊压迫后 ,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并脊柱后路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 1年及...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及硬膜囊压迫后 ,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并脊柱后路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 2年进行下腰痛Greenough和Fraser评分。 结果 :3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 3个月复查 ,钛网位置无变化 ,已经被再生的自体骨固定。术后 1年时下腰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2年时 ,评分与术后 1年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椎板减压术后应用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有利于保持治疗效果 ,避免下腰痛复发。钛网应用操作简单 ,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切除 植骨融合 椎板减压术 钛网椎管成形
下载PDF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脊柱后路融合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练克俭 翟文亮 +4 位作者 林斌 丁真奇 郭志民 两期 郭延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脊椎疾病 椎板减压 钛网椎管成形 脊柱后路融合术
原文传递
后内侧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曾荣铭 洪加源 +3 位作者 林达生 丁真奇 郭林新 两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评估后内解剖钢板(posteromedial anatomical plate,PmAP)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2个冰冻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模拟MIPO技术经后内侧入路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操作。术中观察手术入路暴露的...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评估后内解剖钢板(posteromedial anatomical plate,PmAP)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2个冰冻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模拟MIPO技术经后内侧入路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操作。术中观察手术入路暴露的难易程度。术后主要考察手术切口与大隐静脉、隐神经关系,胫后、胫前神经血管束的完整性及其与钢板螺钉的接触关系。结果模拟手术操作顺利,暴露充分。手术切口与大隐静脉、隐神经主干在内踝上(7.37±1.65)cm(5.02~8.16 cm)处相交。胫后神经血管束位于钢板正后方,两者间有一厚层软组织垫相隔,未直接接触。仔细观察胫前、胫后神经血管束,未见损伤。结论应用MIPO技术经后内侧入路PmA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项安全、简便的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钢板 应用解剖 微创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两期 练克俭 +3 位作者 丁真奇 郭林新 洪加源 翟文亮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2期829-830,共2页
关键词 下胫腓关节分离 胫腓钩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促进小腿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德旺 丁真奇 +3 位作者 翟文亮 两期 姚剑飞 李昌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促进小腿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2例小腿骨干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组(叩击组)和术后常规处理、不予... 目的观察和评价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促进小腿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2例小腿骨干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组(叩击组)和术后常规处理、不予叩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I临床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患肢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骨痂生长Lahe-Sandhu评分、骨延迟愈合率及骨不愈合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叩击组和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88.8±8.8)d、(107.9±9.0)d,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4.1±9.8)d、(113.2±13.4)d,以L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6、12个月时VAS评分和x线骨痂生长Lane.Sandhu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击组和对照组6个月时骨延迟愈合率分别为8.7%、28.3%,12个月时骨不愈合率分别为4.3%、17.4%,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应力刺激仪叩击治疗可加速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延迟愈合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可作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骨折愈合 骨干骨折 刺激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