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一宁 阎文 +1 位作者 刘江泽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在 B超、CT、腹腔镜等引导下 ,使用RF2 0 0 0射频仪 ,对 38例肝癌患者共 4 6个结节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FP、瘤体血供及大小的变化。结果 术后 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在 B超、CT、腹腔镜等引导下 ,使用RF2 0 0 0射频仪 ,对 38例肝癌患者共 4 6个结节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FP、瘤体血供及大小的变化。结果 术后 7d肝功能恢复正常 ,6 9.2 %的 AFP阳性病例术后 7d即出现 AFP下降 ,其中 4 2 .3%术后 30 d降至正常范围 (P<0 .0 5 )。彩色 B超及 CT复查显示 ,瘤体直径 <5 cm者 ,其术后 1~ 6月内瘤体血供消失 ,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瘤体直径≥ 5cm者 ,术后 1~ 6月内部分病例瘤体血供减少、体积缩小。结论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介入性 集束电极 射频治疗
下载PDF
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9
2
作者 《微创医学》 2009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65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65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三镜联合微创术在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胆道狭窄或胆总管复发结石等异常。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术相比,三镜联合微创术治疗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锋 周任 《微创医学》 202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由各种因素导致人体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PHC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介入栓塞治疗、消融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由各种因素导致人体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PHC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介入栓塞治疗、消融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肿瘤的微创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创治疗 介入栓塞 消融 进展
下载PDF
一分钟教学法在外科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天满 梁运宁 +3 位作者 余玲 周任 刘贻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28-31,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师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经经历了学校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带教教师应重点帮助住培学员提高主动思维能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师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经经历了学校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带教教师应重点帮助住培学员提高主动思维能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并学会临床应用。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外科住培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掌握和应用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本基地结合临床实践尝试应用一分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分钟教学法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外科 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
下载PDF
手术治疗28例中央型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517-518,5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28例中央型肝癌,采用入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28例中央型肝癌均得以顺利切除,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7%,术后均经1~5年随访,术后1、3、5年生...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28例中央型肝癌,采用入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28例中央型肝癌均得以顺利切除,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7%,术后均经1~5年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42.9%、21.4%。结论中央型肝癌切除难度大,只要术前正确评估切除的可能性和肝储备功能,术中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得当,仍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肝癌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恶性直肠间质瘤29例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416-1417,共2页
关键词 直肠间质瘤 结直肠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胰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锋 周任 +3 位作者 袁卫平 周应玲 唐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胰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胰瘘患者36例,其中以应用持续冲洗联合VSD治疗的患者19例作为治疗组,以双腔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的患者17...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胰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胰瘘患者36例,其中以应用持续冲洗联合VSD治疗的患者19例作为治疗组,以双腔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的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情况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感染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无胰瘘相关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体积不大,无症状。结论:持续冲洗联合VSD治疗胰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瘘 持续冲洗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外科治疗(附58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一宁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总结和分析外科手术、集束电极射频、冷冻治疗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8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施行手术切除、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冷冻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切除治疗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1.2 %(3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外科手术、集束电极射频、冷冻治疗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8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施行手术切除、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冷冻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切除治疗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1.2 %(31/ 34 ) ,5 5 .6 % (19/ 34 ) ,2 3.5 % (8/ 34 ) ;冷冻治疗 1、 3年生存率为 6 6 .7% (4 / 6 )、 33.3% (2 / 6 )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后彩色 B超、 CT复查显示 ,瘤体直径≤ 5 cm者 ,其术后 1~ 6月内瘤体血供消失 ,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瘤体直径 >5 cm者 ,术后 1~ 6月内部分病例瘤体血供减少、体积缩小。结论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以手术切除为主 ,结合射频、冷冻治疗等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转移 外科手术 射频治疗 冷冻治疗
下载PDF
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TIL体外抗小鼠肝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锋 +1 位作者 刘剑勇 周任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体外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体外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细胞,观察受激活后的TIL和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体外对H22细胞和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各组效应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各自对应的效应细胞对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高于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9.89±1.28)%];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62.46±2.82)%]高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已致敏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高[杀伤率为(72.35±3.21)%],而已致敏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杀伤率为(82.32±3.83)%],它们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能显著激活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香菇多糖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H22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二次胆道手术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168-169,203,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胆道手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0~2012年接收的需要进行二次治疗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次胆道手术)与参考组(药物治疗),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2年复发现... 目的探讨二次胆道手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0~2012年接收的需要进行二次治疗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次胆道手术)与参考组(药物治疗),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2年复发现象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需要接受二次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通过二次胆道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胆道手术 肝胆管结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家广 周任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3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3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肠粘连松懈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应激指标、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手术相关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白细胞的水平、C-反应蛋白的水平、降钙素原的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患者和手术相关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 开腹肠粘连松懈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家广 周任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未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未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腹腔转移率及肝内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1年生存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任 《微创医学》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腔镜 胆囊切除
下载PDF
腹内高压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天满 周任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与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P患者5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nor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和重症...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与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P患者5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nor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 epancreatitis,SAP)组。监测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比较两组IAH发生率,分析APACHEⅡ评分与IAP相关性;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临床指标。将SAP组患者分为IAH组和非IAH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MAP组患者IAH发生率为0.00%,SAP组患者IAH发生率为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IAP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69,P=0.043)。结论 IAH显著影响AP患者严重程度,SAP患者APACHEⅡ评分与IAP明显相关,SAP患者应全程监测IAP,做到早期发现与治疗,控制腹腔压力,有利于改善MAP情况、状态及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高压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4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天满 周任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症状、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保守治疗18例(42.86%),死亡2例,1例失血性休克,1例肝功能衰竭,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症状、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保守治疗18例(42.86%),死亡2例,1例失血性休克,1例肝功能衰竭,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3例(30.95%),止血成功率为100%;行经肝动脉插管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11例(26.19%),1例再次出血至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随访1年内复发再出血死亡7例,生存1年以上35例。结论根据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具体病情,一般应先予保守治疗,再行剖腹术或者肝动脉栓塞止血(TAE),能够有效止血,条件许可时可行肿瘤切除,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破裂 出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DC联合SEA激活TIL体外杀伤小鼠肝癌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锋 +1 位作者 刘剑勇 周任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SEA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SEA激活...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SEA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SEA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细胞,观察受激活后的TIL和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体外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50.63±2.52)%]高于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12.26±1.28)%],用不同方式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各自对应方式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SEA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64.35±2.82)%]高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50.63±2.52)%],已致敏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高[杀伤率为(75.23±3.21)%],而已致敏DC联合SEA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杀伤率为(86.29±3.83)%]。结论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SEA能显著激活TIL产生高效的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葡萄球菌肠毒素A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H22肝癌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文锋 周任 +5 位作者 冯礼雄 梁振娟 王君 刘克文 卢毅 《微创医学》 2018年第2期165-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 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术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 单极电凝
下载PDF
55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7期4025-4026,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3及5年生存期生存率均高于非根治性切除术患者(P<0.05)。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3及5年生存期生存率均高于非根治性切除术患者(P<0.05)。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非根治性手术(P<0.05)。在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以此准确切除肿瘤,恢复胆管通畅,而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价值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 体会
下载PDF
Shouldice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海 朱一宁 +1 位作者 阎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SHOULDICE疝修补术 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复杂困难肝段肝细胞癌肝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克文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在复杂困难肝段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复杂困难肝段切除术的8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肿瘤定位及切肝平面确定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ICG荧...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在复杂困难肝段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复杂困难肝段切除术的8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肿瘤定位及切肝平面确定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ICG荧光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行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LH);ICG荧光组:于ICG荧光显影指导下完成LH。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CG荧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R0切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ALB、TBIL、AST、ALT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ALB、TBIL、AST、ALT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在复杂困难肝段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其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肝门阻断时间,减少术中损伤,提高R0切除率,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