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光全 +2 位作者 孙一荣 王国年 韩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8-302,共5页
目的为了分析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我们搜集了我院术中心跳骤停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整理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病历记载的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心跳骤停的病例资料。结果在此期间共有4816... 目的为了分析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我们搜集了我院术中心跳骤停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整理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病历记载的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心跳骤停的病例资料。结果在此期间共有48164例患者(局部麻醉除外)在我院接受麻醉实施非心脏手术。共有16例患者发生术中心跳骤停,发生率为3.32/10000,心跳骤停后的即时复苏成功率为9/16(56%)。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复苏失败组(115±30)g,L显著低于复苏成功组[(133±17)g/L,P〈0.05],复苏成功组ASA分级显著低于复苏失败组(P〈0.05)。与ASA分级为Ⅲ级或更高级别比较,ASA分级为Ⅰ或Ⅱ的患者生存率更高(P〈0.05)。麻醉方法对患者复苏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糖值和心电图(EGG)显示的ST-T改变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6例患者中,12例患者(75%)术前有缺血性ECG改变,5例患者(31%)发生心跳骤停主要原因为大量失血。结论术中心跳骤停与术前患者ECG缺血性改变相关。患者术前低血红蛋白浓度和高ASA分级是术中心跳骤停患者难以复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心脏停搏 危险因素 心肺复苏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解孝颖 高博 +2 位作者 郑炳强 孟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74-79,90,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择期行人工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30例。A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B、C、...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择期行人工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30例。A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B、C、D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于麻醉平面固定后先给予0.50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后分别以0.30、0.50、0.80μ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比较4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记录4组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术后1 h、1 d、3 d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P<0.05)。术后1 h、1 d、3 d,4组血清S-100β、ICAM-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P<0.05)。术后1、3、7 d,A、B组MoC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3 d,C、D组MoCA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7 d C、D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3、7 d D组MoCA评分高于A、B、C组,且C组高于A、B组(P<0.05)。术后3 d,D组POCD发生率低于A、B组,C组POCD发生率低于A组(P<0.05);4组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以每小时0.80μg/kg速率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在减轻术后炎症损伤、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的效果更为显著,并能保障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细胞黏附分子-1 星形胶质源性蛋白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浅低温对大鼠心跳骤停模型中脑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刘洁 +1 位作者 王玥 韩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在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中浅低温对脑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低温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只,分为对照组(C组)、正常体温组(N组)和浅低温组(H组),每组5只。C组,仅进行麻醉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穿刺并呼... 目的观察在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中浅低温对脑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低温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只,分为对照组(C组)、正常体温组(N组)和浅低温组(H组),每组5只。C组,仅进行麻醉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穿刺并呼吸机通气2 h;N组,窒息10 min后心肺复苏,复苏后体温维持(37±0.5)℃2 h;H组:复苏后体温维持在(33±0.5)℃2 h。各组于复苏后2 h断头取海马组织并提取海马线粒体,用JC-1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膜电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结果 JC-1聚合物与单体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值在浅低温组(0.88±0.08)明显高于正常体温组(0.68±0.04,P<0.05),且均较对照组低(1.35±0.17,P<0.05)。结论在心跳骤停复苏后应用浅低温可以减少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保护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跳骤停
下载PDF
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皮下气肿对患者血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宋天昊 孟凡浩 +2 位作者 纪云兆 余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41-41,43,共2页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皮下气肿对患者血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近一年我院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皮下气肿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气情况与苏醒情况...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皮下气肿对患者血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近一年我院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皮下气肿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气情况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前PaCO2、PETCO2、PaO2、HCO3、pH值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气腹后60min、气腹后90min,两组患者PaCO2、PETCO2、PaO2、HCO3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更高;pH值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更低(P<0.05)。手术结束,两组患者PaCO2、PETCO2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更高;PaO2、HCO3、pH值均有所下降,且均低于气腹前;但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H值更低,PaO2、HCO3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更短(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皮下气肿会增加人体PaCO2、PETCO2等血气,降低pH值,形成高碳酸血症,继而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因此,在临床后腹腔镜手术中,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降低皮下气肿发生率,更好的保障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 皮下气肿 血气 苏醒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