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食管三维超声诊断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价值
1
作者 李芷萱 +2 位作者 王钊 李小丹 王朝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RT-3D-TEE)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疑似瓣周漏患者70例,均接受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和RT-3D-TEE检查,比较2D... 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RT-3D-TEE)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疑似瓣周漏患者70例,均接受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和RT-3D-TEE检查,比较2D-TTE与RT-3D-TEE检查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诊断、破口位置和范围及瓣周其他情况评估的差异。90例患者均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经术中观察确诊瓣周漏45例,非瓣周漏25例。2D-TTE诊断正确52例(诊断为瓣周漏36例,含6例疑似诊断),误诊9例,漏诊9例,RT-3D-TEE诊断正确70例(诊断为瓣周漏45例,含3例疑似诊断),RT-3DTEE的诊断准确率(100.0%)高于2D-TTE(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TTE诊断的36例瓣周漏中,破口位于左冠瓣区5例,右冠瓣区8例,多个破口或破口面积超过单个瓣叶区域11例,其余12例分区不明确,在RT-3D-TEE诊断的45例瓣周漏中,破口位于左冠瓣区9例,右冠瓣区15例,多个破口或破口面积超过单个瓣叶区域18例,其余3例分区不明确,经手术证实,RT-3D-TEE诊断的漏口位置与范围与术中观察基本一致。术中发现,9例患者合并瓣环部分脱位,6例合并瓣周脓肿,3例合并二尖瓣机械瓣卡瓣,RT-3DTEE全部诊断正确,2D-TTE正确诊断合并瓣环部分脱位6例,合并瓣周脓肿3例,漏诊合并二尖瓣机械瓣卡瓣3例。2种检查方法在测量瓣周漏破口的长度和宽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对合并有瓣环脱位、瓣周脓肿、二尖瓣卡瓣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D-TTE。结论RT-3D-TEE因其观察位置的特殊性表现出对人工瓣膜整体观图像上的优势,是对2D-TTE诊断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周漏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钊 吴华 +2 位作者 陈金龙 张俊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7期227-228,共2页
目的:分析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先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以及重组狭窄度,并评... 目的:分析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先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以及重组狭窄度,并评价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并设为稳定组与不稳定组,采用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患者进行大脑动脉微栓子信号监测,观察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轻度狭窄20例、中度狭窄40例、重度狭窄30例;斑块稳定组30例,斑块不稳定组60例;其中稳定斑块组出现微栓子信号5例,比例为16.67%,不稳定斑块组出现微栓子信号50例,比例为83.33%;经随访发现,不稳定组再次发生缺血性卒的机率20.00%明显高于稳定组的3.33%,P<0.05。结论: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患者临床诊断及再次发生缺血性卒风险评估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脑血流微栓子信号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超声介入冲洗对腹部脓肿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王钊 陈金龙 +1 位作者 高金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7期176-178,共3页
目的:讨论超声介入冲洗对腹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案治疗,研究组则使用超声介入冲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目的:讨论超声介入冲洗对腹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案治疗,研究组则使用超声介入冲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感受、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时间、抗感染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介入冲洗对腹部脓肿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且可预防相关并发症,并对其生活质量也具优化效果,同时还可获得患者更为满意的治疗感受,缩短康复进程,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冲洗 腹部脓肿 治疗有效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